三月,祝宗、康泰叛亂,攻陷洪都,知府葉辰慘被殺害,鄧愈隻身逃迴應天。
祝宗、康泰最初本不打算投降,但胳膊拗不過大腿,胡廷瑞決心已下,他們二人也無力改變。
當接到命令讓他們帶著部下去跟著徐達攻打武昌時,二人的心開始動搖起來。率舟師行至女兒港時,二人終於下定決心,調轉船頭,趁夜返迴洪都,攻陷新城門而入。
鄧愈倉猝間率數十騎逃脫,數次與叛軍短兵相接,隨從全部戰死,鄧愈連換三匹戰馬,全都倒地,最後還是騎著養子的馬奔馳至撫州門,殺出一條血路,奪門而出,縱馬疾馳,迴到應天報信。
鄧愈從十六歲開始領兵,身經百戰,從來沒這麽狼狽過。
朱元璋馬上給徐達寫信,令他去洪都平叛。
身為主將,丟了城池,鄧愈跪在地上,自請死罪。
“末將丟了洪都,萬死難辭其咎。”
渾身是傷,衣甲上下全被鮮血浸染,他是撿了一條命。
他原名鄧友德,他十八歲那年帶領萬餘部眾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為其賜名為鄧愈。
當時朱元璋的部眾不到兩萬。
多年來,他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從無怨言。
朱元璋把他扶起來,“先去治傷,養好傷還迴去,戴罪立功”。
鄧愈感動得涕泗交流,磕頭不已,“謝上位”。
洪都兵變,國公爺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也許當初在洪都時不應該那樣鋒芒畢露地帶著子薰去胡廷瑞家赴宴。
三千將士全軍覆沒,名儒葉琛慘死,國公爺對胡家的心逐漸冷了起來。如果胡廷瑞早做提示,也不至於如此,難道他還藏了首鼠兩端的心思?
事不宜遲,得趕緊把胡小姐娶進門。
結了姻親,胡廷瑞再有異動,定會名聲掃地。
國公爺對夫人說:“盡快把婚事辦了”。
“放心吧”,在危機應對上,夫妻二人一向默契十足。
夫人已讓人選定良辰吉日,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胡青青的婚事。
邵佐迴到應天,被編入宿衛。
國公爺原本想讓邵佐跟著文正,進大都督府任職,以示重視。
洪都府,地理位置至關重要,陳友諒失去洪都,猶如斷了一臂。
對抗陳友諒的前沿陣地,非骨肉重臣不可守,國公爺打算派文正去鎮守洪都,讓鄧愈當他的副手。
邵佐的職位變為帳前總製親兵都指揮使司右副指揮。
國公爺的親兵,分為兩類,有固定職責的和無固定職責隨時待命的。
邵佐屬於後來一類,經常接受一些臨時的差遣。
話說金華府出事後,戴思恭整日憂心如焚,擔心家人安全。
他在國公爺身邊當差,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母親、夫人,還有兩個十來歲的兒子,千萬不能出事啊。
戴思恭求天拜地,給天底下的各路神仙磕頭,祈求能保佑家人平安。
戴思恭,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幾天之間仿佛蒼老了十歲。
戴思恭自問是追隨英主,有理想,有追求,誌向遠大的好青年,心懷慈悲,盡心盡力醫治病患,不應該有此惡報啊!
眼睜睜地看著戴思恭自我折磨,子薰和鈺瑤想盡各種辦法來開解,可是在沒有確切消息傳來之前,所有安慰的話都顯得那麽蒼白無力。
當國公爺來梅園時,戴思恭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一看見國公爺,戴思恭馬上發瘋似的撲了過去,兩眼直冒綠光,“上位,是否有消息了?”
“放心吧,沒事啊”,國公爺耐心的寬慰著。
“有消息了嗎?”戴思恭萬分渴望地盯著國公爺。
“上位不是說了嗎?沒事兒,這不就是最新的消息?”鈺瑤以為國公爺找如夫人有事,想把戴思恭連哄帶騙地勸走。
“咱找戴醫生有點兒事,你們先去忙吧”,國公爺對子薰和鈺瑤說。
子薰讓眾人都退出梅園,僅留當值的侍衛在門口把守。
恰巧,邵佐今天當值。
鈺瑤經過門口時,邵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一個小荷包塞到她手裏。
邵佐動作神速,很多人都沒察覺。
在國公爺眼皮子底下,私相授受,竟然這樣膽大包天,鈺瑤把荷包收進袖子裏,心狂跳不已。
不過,此刻國公爺的心思全在戴思恭身上。
屏退了眾人,國公爺信步向梅花園深處走去,戴思恭緊跟在後麵。
戴思恭雖然自我折磨得憔悴不堪,但是也能看得出國公爺有話跟他說,而且是很機密的話,屬於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不得讓第三個人知道的那種私密。
能得到國公爺如此的信任,戴思恭自然十分感動。
國公爺和戴思恭在梅園密談了很久,談話內容無從知曉。
子薰有點兒好奇,問國公爺跟戴思恭有什麽秘密。
國公爺道:“咱答應戴思恭,給他買一處宅院,把他全家人都接到應天”。
國公爺顯然是在敷衍,答非所問,子薰對這個答案不太滿意,可是如果國公爺不想說,再三追問也沒什麽意思。
妙福被送了迴來,胡夫人家裏有事,沒時間照顧妙福。
這孩子把胡夫人當成了親娘,哭哭啼啼,喊著要迴家找娘,把鈺瑤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後來還是把旁氏找了過來,才哄著喝了些小米粥睡著了。
“胡夫人家有什麽事?不是說她丈夫出遠門了,生死未卜?”子薰問。
“聽說是去了一位宋姑娘,病得很重,需要照顧”。鈺瑤道。
“宋姑娘是什麽人?胡夫人的親戚?”
“不清楚”。
一個婦道人家,獨自住著一個三進的院子,在應天沒什麽親人,這位胡夫人當真神秘得很。
肯定是祖上積攢下錢財,衣食無憂的。
子薰心想。
第二天,妙福吵著要吃葡萄幹,正好廚房裏還有一些,妙福卻說沒娘做的好吃。
“胡夫人會做葡萄幹?”子薰拉起妙福的小手輕聲問。
妙福不知所措地點點頭,她有點兒怕子薰。
子薰心裏不是滋味,別過頭去靜靜地看了會兒青石地麵。
小孩子剛到一個新的生活環境,肯定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沒事兒,慢慢就好了,子薰這樣安慰自己。
“鈺瑤,讓人去胡夫人那兒那點兒葡萄幹”,子薰道。
祝宗、康泰最初本不打算投降,但胳膊拗不過大腿,胡廷瑞決心已下,他們二人也無力改變。
當接到命令讓他們帶著部下去跟著徐達攻打武昌時,二人的心開始動搖起來。率舟師行至女兒港時,二人終於下定決心,調轉船頭,趁夜返迴洪都,攻陷新城門而入。
鄧愈倉猝間率數十騎逃脫,數次與叛軍短兵相接,隨從全部戰死,鄧愈連換三匹戰馬,全都倒地,最後還是騎著養子的馬奔馳至撫州門,殺出一條血路,奪門而出,縱馬疾馳,迴到應天報信。
鄧愈從十六歲開始領兵,身經百戰,從來沒這麽狼狽過。
朱元璋馬上給徐達寫信,令他去洪都平叛。
身為主將,丟了城池,鄧愈跪在地上,自請死罪。
“末將丟了洪都,萬死難辭其咎。”
渾身是傷,衣甲上下全被鮮血浸染,他是撿了一條命。
他原名鄧友德,他十八歲那年帶領萬餘部眾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為其賜名為鄧愈。
當時朱元璋的部眾不到兩萬。
多年來,他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從無怨言。
朱元璋把他扶起來,“先去治傷,養好傷還迴去,戴罪立功”。
鄧愈感動得涕泗交流,磕頭不已,“謝上位”。
洪都兵變,國公爺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也許當初在洪都時不應該那樣鋒芒畢露地帶著子薰去胡廷瑞家赴宴。
三千將士全軍覆沒,名儒葉琛慘死,國公爺對胡家的心逐漸冷了起來。如果胡廷瑞早做提示,也不至於如此,難道他還藏了首鼠兩端的心思?
事不宜遲,得趕緊把胡小姐娶進門。
結了姻親,胡廷瑞再有異動,定會名聲掃地。
國公爺對夫人說:“盡快把婚事辦了”。
“放心吧”,在危機應對上,夫妻二人一向默契十足。
夫人已讓人選定良辰吉日,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胡青青的婚事。
邵佐迴到應天,被編入宿衛。
國公爺原本想讓邵佐跟著文正,進大都督府任職,以示重視。
洪都府,地理位置至關重要,陳友諒失去洪都,猶如斷了一臂。
對抗陳友諒的前沿陣地,非骨肉重臣不可守,國公爺打算派文正去鎮守洪都,讓鄧愈當他的副手。
邵佐的職位變為帳前總製親兵都指揮使司右副指揮。
國公爺的親兵,分為兩類,有固定職責的和無固定職責隨時待命的。
邵佐屬於後來一類,經常接受一些臨時的差遣。
話說金華府出事後,戴思恭整日憂心如焚,擔心家人安全。
他在國公爺身邊當差,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母親、夫人,還有兩個十來歲的兒子,千萬不能出事啊。
戴思恭求天拜地,給天底下的各路神仙磕頭,祈求能保佑家人平安。
戴思恭,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幾天之間仿佛蒼老了十歲。
戴思恭自問是追隨英主,有理想,有追求,誌向遠大的好青年,心懷慈悲,盡心盡力醫治病患,不應該有此惡報啊!
眼睜睜地看著戴思恭自我折磨,子薰和鈺瑤想盡各種辦法來開解,可是在沒有確切消息傳來之前,所有安慰的話都顯得那麽蒼白無力。
當國公爺來梅園時,戴思恭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一看見國公爺,戴思恭馬上發瘋似的撲了過去,兩眼直冒綠光,“上位,是否有消息了?”
“放心吧,沒事啊”,國公爺耐心的寬慰著。
“有消息了嗎?”戴思恭萬分渴望地盯著國公爺。
“上位不是說了嗎?沒事兒,這不就是最新的消息?”鈺瑤以為國公爺找如夫人有事,想把戴思恭連哄帶騙地勸走。
“咱找戴醫生有點兒事,你們先去忙吧”,國公爺對子薰和鈺瑤說。
子薰讓眾人都退出梅園,僅留當值的侍衛在門口把守。
恰巧,邵佐今天當值。
鈺瑤經過門口時,邵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一個小荷包塞到她手裏。
邵佐動作神速,很多人都沒察覺。
在國公爺眼皮子底下,私相授受,竟然這樣膽大包天,鈺瑤把荷包收進袖子裏,心狂跳不已。
不過,此刻國公爺的心思全在戴思恭身上。
屏退了眾人,國公爺信步向梅花園深處走去,戴思恭緊跟在後麵。
戴思恭雖然自我折磨得憔悴不堪,但是也能看得出國公爺有話跟他說,而且是很機密的話,屬於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不得讓第三個人知道的那種私密。
能得到國公爺如此的信任,戴思恭自然十分感動。
國公爺和戴思恭在梅園密談了很久,談話內容無從知曉。
子薰有點兒好奇,問國公爺跟戴思恭有什麽秘密。
國公爺道:“咱答應戴思恭,給他買一處宅院,把他全家人都接到應天”。
國公爺顯然是在敷衍,答非所問,子薰對這個答案不太滿意,可是如果國公爺不想說,再三追問也沒什麽意思。
妙福被送了迴來,胡夫人家裏有事,沒時間照顧妙福。
這孩子把胡夫人當成了親娘,哭哭啼啼,喊著要迴家找娘,把鈺瑤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後來還是把旁氏找了過來,才哄著喝了些小米粥睡著了。
“胡夫人家有什麽事?不是說她丈夫出遠門了,生死未卜?”子薰問。
“聽說是去了一位宋姑娘,病得很重,需要照顧”。鈺瑤道。
“宋姑娘是什麽人?胡夫人的親戚?”
“不清楚”。
一個婦道人家,獨自住著一個三進的院子,在應天沒什麽親人,這位胡夫人當真神秘得很。
肯定是祖上積攢下錢財,衣食無憂的。
子薰心想。
第二天,妙福吵著要吃葡萄幹,正好廚房裏還有一些,妙福卻說沒娘做的好吃。
“胡夫人會做葡萄幹?”子薰拉起妙福的小手輕聲問。
妙福不知所措地點點頭,她有點兒怕子薰。
子薰心裏不是滋味,別過頭去靜靜地看了會兒青石地麵。
小孩子剛到一個新的生活環境,肯定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沒事兒,慢慢就好了,子薰這樣安慰自己。
“鈺瑤,讓人去胡夫人那兒那點兒葡萄幹”,子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