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一天早晨,子薰正在為兒鈺瑤的婚事發愁,見文英著兩名同齡的衛兵過來,喜出望外。
“文英,你是怎麽過來?”
“幹娘,父親讓我帶你見一個人。”
“什麽人?”子薰問。
“此人自稱是花夫人的侍女孫氏”。
“她可帶著花煒?”子薰情緒激動。
“帶著”。
“快走,我去見她。”
文英在前麵帶路,子薰叫上鈺瑤一起出了國公府,來到應天府衙旁邊的一處宅子。
張煥帶人守在外麵,很顯然,朱元璋在裏麵。
子薰從角門進去,過了照壁,從垂花門又往裏走了十幾步,來到正廳。
朱元璋坐在正中的太師椅上,把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抱在膝上,麵前站著一位衣衫襤褸、頭發散亂的年輕婦人。
小男孩麵色發黃,一雙圓眼閃閃發亮,子薰心中一動,那是大雲的眼睛。
子薰疾走幾步,彎身把孩子抱在懷裏。
“子薰,這是花煒,花雲和雲的孩子。”朱元璋道。
那個年輕婦人突然跪倒在地,“如夫人,我是花夫人的侍女孫橙,常聽花夫人提起您,花夫人交待我把這個交給您。”
孫橙說著,從腰間取下一塊一個小布包,裏麵用油布包裹,用細繩捆成個十字,孫橙子沒打開油布,而是直接交給子薰,花夫人說,這是如夫人的母親留下的。”
疑點重重,既然是母親的遺物,大雲為何以前沒送過來?偏偏托付給孫橙?
這孫橙莫非是個冒牌貨?
子薰沒有去接,朱元璋抬眼看了下文英,文英代為接過,解開繩子,裏麵是一幅畫像,一個蒙古男子的畫像,大概三十多歲左右,十分英武神氣。
子薰看著十分陌生,腦中一片空白。
“先收起來”,朱元璋道。
這是子薰父親的畫像,朱元璋在納哈出的宅子裏見過,也曾經親口問過納哈出。
子薰被蠻子海牙的家人趕出府時,可能頭部受到過重擊,一些以前的事情記不清了。
朱元璋記得第一次見到子薰時,子薰的頭部有些淤血。
孫橙埋葬了雲之後,本想抱著花煒趁亂逃往他鄉,卻被陳友諒兵九江。
花煒日夜啼哭,孫橙擔心惹怒陳友諒兵,趁著夜色把花煒送至一戶漁家。
陳友諒戰敗後,孫橙趁亂脫身,抱迴花煒,打算來應天投奔國公爺。
曆經千辛萬苦,總算有驚無險,安全到達。
朱元璋下令把花煒和孫橙安置在這所三進的宅子裏。
子薰要求把花煒帶迴國公府,朱元璋立馬答應了,他虧欠花雲夫婦太多,當初如果同意大雲來應天看望子薰,也許大雲能躲過一劫。
朱元璋至今還能想起,數年前在小河邊,大雲帶走子薰時說的話。
“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你這和尚怎麽說我家小姐是你兄弟?”
朱元璋想起花雲,當年濠州城解圍後,他奉郭子興命迴鄉募兵。
花雲仗劍主動來投,是朱元璋招募的第一個兵。
花雲麵黑如鐵,但體力過人,驍勇善戰。
後來朱元璋想離開濠州另謀出路,花雲第一個報名,說:“上位去哪兒,咱就去哪兒。”
攻打滁州時,朱元璋親率數騎衝鋒在前,主力沒有跟上,被元兵堵住退路。
花雲挺身而出,縱馬奔馳,將敵陣衝散。
元兵驚唿道:“這個黑將軍太勇猛了!”
往事曆曆在目,朱元璋熱淚盈眶,他也希望把花煒養在身邊,好好培養。
為了方便照顧花煒,子薰打算搬到梅園,和鈺瑤住在一起。
朱元璋的想法是讓花煒和朱標在一起,跟著宋先生讀書。
子薰想盡力爭取一下花煒的撫養權,拿出僅剩的不多積蓄,再加上鈺瑤從家裏搜羅來的銀子,打算在梅園建一處單獨的房子。
正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找理由時,子薰再次懷孕了。
一切戛然而止,子薰再次被嚴密的保護起來。
本以為花煒的撫養權會落到夫人手裏。
可是孫橙跑到夫人麵前哭天抹淚,想帶走花煒。
花煒從小跟孫橙在一起,對孫橙無比依賴,孫橙哭,他也哭,吵著要跟孫橙在一起,哭得夫人心亂如麻,不得不答應了孫橙的請求,讓她撫養花煒。
孫橙心意達成,特意帶著花煒來拜見子薰,以表示親近之意。
花煒依偎在子薰的懷裏,摸著子薰的肚子,開口道:“娘說這裏有個小弟弟。”
花煒口中的娘是指孫橙。
子薰要求定期檢查花煒的功課,孫橙誠惶誠恐地答應。
其實她心中十分害怕從此國公府對花煒甩手不管。
一個未嫁的女子帶著孩子,自然需要依靠國公府的庇護。
子薰屏退眾人,隻留下孫橙,“真的不想成親了?”
孫橙堅決地搖頭,毫不猶豫,迴答得斬釘截鐵:“不想。”
不知道這個女子在逃生路上經曆了怎樣的磨難,以至於完全打消了嫁人生子的念頭。
“你如果找到合適的人想成親,隨時告訴我”,子薰不希望孫橙為了照顧花煒犧牲掉自己的幸福。
孫橙忠心護主,已屬難得,不能要求她做更多的犧牲。
“我不成親”,孫橙的眼中露出恐懼之色。
子薰不忍再聊這個話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安定的生活中,這個柔弱的女子會慢慢消化掉心中的恐懼,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孫橙領會到子薰的善意,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這次懷孕和上次不同,風平浪靜,子薰一點兒嘔吐的征兆都沒有。
胃口好,心境也平和,子薰猜測可能是個女兒。
經過和鈺瑤一番商議,子薰決定自己出資在梅園蓋房子,萬一生下的是兒子,夫人可能還會來搶,為了堵住夫人的嘴,得提前準備好安置孩子的地方。
把孩子養在梅園,是最佳選擇。
緊挨著聽雨軒,再精心挑選幾個管事的婆子。
子薰覺得那個撫養妙福的胡夫人就很不錯,把妙福養得壯壯實實、健健康康地,如果能說服胡夫人搬進梅園就好了,知根知底,用著放心。
妙福養在外麵這些日子,管胡夫人叫娘,對子薰反而反而生分了。
這讓子薰十分難過,把孩子養在外邊,養在別人那兒,終究不是辦法。
阿隸再長大些,也要讀書,子薰這當娘的也要檢查功課。
阿隸、妙福、花煒,還有肚子裏這個,四個孩子,得有個住處才行。
子薰要為孩子們提前謀劃。
“文英,你是怎麽過來?”
“幹娘,父親讓我帶你見一個人。”
“什麽人?”子薰問。
“此人自稱是花夫人的侍女孫氏”。
“她可帶著花煒?”子薰情緒激動。
“帶著”。
“快走,我去見她。”
文英在前麵帶路,子薰叫上鈺瑤一起出了國公府,來到應天府衙旁邊的一處宅子。
張煥帶人守在外麵,很顯然,朱元璋在裏麵。
子薰從角門進去,過了照壁,從垂花門又往裏走了十幾步,來到正廳。
朱元璋坐在正中的太師椅上,把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抱在膝上,麵前站著一位衣衫襤褸、頭發散亂的年輕婦人。
小男孩麵色發黃,一雙圓眼閃閃發亮,子薰心中一動,那是大雲的眼睛。
子薰疾走幾步,彎身把孩子抱在懷裏。
“子薰,這是花煒,花雲和雲的孩子。”朱元璋道。
那個年輕婦人突然跪倒在地,“如夫人,我是花夫人的侍女孫橙,常聽花夫人提起您,花夫人交待我把這個交給您。”
孫橙說著,從腰間取下一塊一個小布包,裏麵用油布包裹,用細繩捆成個十字,孫橙子沒打開油布,而是直接交給子薰,花夫人說,這是如夫人的母親留下的。”
疑點重重,既然是母親的遺物,大雲為何以前沒送過來?偏偏托付給孫橙?
這孫橙莫非是個冒牌貨?
子薰沒有去接,朱元璋抬眼看了下文英,文英代為接過,解開繩子,裏麵是一幅畫像,一個蒙古男子的畫像,大概三十多歲左右,十分英武神氣。
子薰看著十分陌生,腦中一片空白。
“先收起來”,朱元璋道。
這是子薰父親的畫像,朱元璋在納哈出的宅子裏見過,也曾經親口問過納哈出。
子薰被蠻子海牙的家人趕出府時,可能頭部受到過重擊,一些以前的事情記不清了。
朱元璋記得第一次見到子薰時,子薰的頭部有些淤血。
孫橙埋葬了雲之後,本想抱著花煒趁亂逃往他鄉,卻被陳友諒兵九江。
花煒日夜啼哭,孫橙擔心惹怒陳友諒兵,趁著夜色把花煒送至一戶漁家。
陳友諒戰敗後,孫橙趁亂脫身,抱迴花煒,打算來應天投奔國公爺。
曆經千辛萬苦,總算有驚無險,安全到達。
朱元璋下令把花煒和孫橙安置在這所三進的宅子裏。
子薰要求把花煒帶迴國公府,朱元璋立馬答應了,他虧欠花雲夫婦太多,當初如果同意大雲來應天看望子薰,也許大雲能躲過一劫。
朱元璋至今還能想起,數年前在小河邊,大雲帶走子薰時說的話。
“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你這和尚怎麽說我家小姐是你兄弟?”
朱元璋想起花雲,當年濠州城解圍後,他奉郭子興命迴鄉募兵。
花雲仗劍主動來投,是朱元璋招募的第一個兵。
花雲麵黑如鐵,但體力過人,驍勇善戰。
後來朱元璋想離開濠州另謀出路,花雲第一個報名,說:“上位去哪兒,咱就去哪兒。”
攻打滁州時,朱元璋親率數騎衝鋒在前,主力沒有跟上,被元兵堵住退路。
花雲挺身而出,縱馬奔馳,將敵陣衝散。
元兵驚唿道:“這個黑將軍太勇猛了!”
往事曆曆在目,朱元璋熱淚盈眶,他也希望把花煒養在身邊,好好培養。
為了方便照顧花煒,子薰打算搬到梅園,和鈺瑤住在一起。
朱元璋的想法是讓花煒和朱標在一起,跟著宋先生讀書。
子薰想盡力爭取一下花煒的撫養權,拿出僅剩的不多積蓄,再加上鈺瑤從家裏搜羅來的銀子,打算在梅園建一處單獨的房子。
正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找理由時,子薰再次懷孕了。
一切戛然而止,子薰再次被嚴密的保護起來。
本以為花煒的撫養權會落到夫人手裏。
可是孫橙跑到夫人麵前哭天抹淚,想帶走花煒。
花煒從小跟孫橙在一起,對孫橙無比依賴,孫橙哭,他也哭,吵著要跟孫橙在一起,哭得夫人心亂如麻,不得不答應了孫橙的請求,讓她撫養花煒。
孫橙心意達成,特意帶著花煒來拜見子薰,以表示親近之意。
花煒依偎在子薰的懷裏,摸著子薰的肚子,開口道:“娘說這裏有個小弟弟。”
花煒口中的娘是指孫橙。
子薰要求定期檢查花煒的功課,孫橙誠惶誠恐地答應。
其實她心中十分害怕從此國公府對花煒甩手不管。
一個未嫁的女子帶著孩子,自然需要依靠國公府的庇護。
子薰屏退眾人,隻留下孫橙,“真的不想成親了?”
孫橙堅決地搖頭,毫不猶豫,迴答得斬釘截鐵:“不想。”
不知道這個女子在逃生路上經曆了怎樣的磨難,以至於完全打消了嫁人生子的念頭。
“你如果找到合適的人想成親,隨時告訴我”,子薰不希望孫橙為了照顧花煒犧牲掉自己的幸福。
孫橙忠心護主,已屬難得,不能要求她做更多的犧牲。
“我不成親”,孫橙的眼中露出恐懼之色。
子薰不忍再聊這個話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安定的生活中,這個柔弱的女子會慢慢消化掉心中的恐懼,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孫橙領會到子薰的善意,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這次懷孕和上次不同,風平浪靜,子薰一點兒嘔吐的征兆都沒有。
胃口好,心境也平和,子薰猜測可能是個女兒。
經過和鈺瑤一番商議,子薰決定自己出資在梅園蓋房子,萬一生下的是兒子,夫人可能還會來搶,為了堵住夫人的嘴,得提前準備好安置孩子的地方。
把孩子養在梅園,是最佳選擇。
緊挨著聽雨軒,再精心挑選幾個管事的婆子。
子薰覺得那個撫養妙福的胡夫人就很不錯,把妙福養得壯壯實實、健健康康地,如果能說服胡夫人搬進梅園就好了,知根知底,用著放心。
妙福養在外麵這些日子,管胡夫人叫娘,對子薰反而反而生分了。
這讓子薰十分難過,把孩子養在外邊,養在別人那兒,終究不是辦法。
阿隸再長大些,也要讀書,子薰這當娘的也要檢查功課。
阿隸、妙福、花煒,還有肚子裏這個,四個孩子,得有個住處才行。
子薰要為孩子們提前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