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瑤對邵佐的傾慕、好感或許還稱不上是愛情,頂多處於一種萌芽的狀態,可是如果任由態勢發展,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出現,鈺瑤的心很難被吸引走。
文英正積極求上進,不可能分心,而且他和邵佐是好朋友,終日接受正統儒家教育,決不會做出奪他人妻的事。
子薰越想越後怕,萬一這兩個孩子感情越來越濃,大人很難拆散,到時不知會生出什麽事端?
要不要告訴他呢?子薰心裏七上八下,左右為難,若馮國用知道了,必然又是一頓嚴厲斥責,沒有朱元璋點頭許可,他絕不可能把女兒嫁到邵榮家。
他會同意嗎?如果換成是我,絕不同意,子薰心想。
自己能力有限,說不定他能找到萬全之策,如果現在告訴他,等於把難題直接拋給了他,他現在要同時防範陳友諒和張士誠,還要籌劃發兵浙東之事,已經忙得團團轉了,不能再拿這樣的小事打擾他,說不定水到渠成,到時自然會出現解決問題的辦法。
子薰遇事總是這樣消極,得過且過,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擱在一邊,無限期地往後拖。
上遊陳友諒,下遊張士誠,朱元璋夾在中間,腹背受敵,困境重重。
比不上陳友諒兵多將廣、地盤大,也不如張士誠有錢。
雖然如此,朱元璋卻熱情高漲,從不懈怠,把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將士們也備受鼓舞,士氣高漲,對未來充滿信心。
康茂才是種地能手,帶領部眾閑時耕種,收獲頗豐,還有餘糧上交。
朱元璋深受啟發,令李善長收集曆史軍士屯田的事例,總結經驗教訓,準備大力推廣。
每逢過節,夫人必會組織人手給城內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難的家庭送糧食、衣物。子薰也捐出了平時省下的銀兩讓旁氏送去。
雖然窮,但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子薰總覺得自己是客居於此,不知哪天就會迴到原來的生活。
生活在別處,她像個遊子般冷眼旁觀別人有條不紊地生活,但是卻不知如何迴家。
即便喜歡淩川,即便與之結婚然後有孕,然後流產,這些都無法消除那份濃重的疏離感。
像《廊橋遺夢》中的女主,丈夫和孩子是家,自己向往的生活和愛人卻在別處,遙不可及。
她不喜歡這個時空,渾身不自在。
她喜歡擁有自己的小世界,擁有自己的小追求,閑淡安然,不必很富有,不必聲名斐然、眾目睽睽。
她想迴到原來的生活,有網絡,有電腦,有自己一份獨立的收入和保障,科技發達,生活便利,想吃的、想用的,上網購物即可。
看著夫人帶領城中女眷縫製衣物,做幹糧,子薰覺得恍若隔世。
她喜歡電腦,這裏沒有。
淩川已經在竭盡所能滿足她的各種奇葩需求。
她說要戴戒指,他找來了紅寶石黃金戒指,別提多好看了,她滿心歡喜地戴上,不久又摘下,幹活不方便,她喜歡侍弄花花草草。
她喜歡幹花薰屋,他讓人在長樂閣專門開辟一個小花園,專門種植各種花卉。
不論臥室內,還是衣服上都有淺淺淡淡的香氣。
可是還不夠,她想有自己的事業,一份不依附於他的事業。
他不太明白,女子以丈夫和兒子為天,為何要擁有自己的事業?可是即便心有不解,他仍在努力促成她學醫之事。
她說想做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他說,雖然夫人隻有一個,但你的地位僅次於夫人。
夫人能做的事,你都能做,你可以讀史書,可以出謀劃策,可以直言勸諫,隻要不公開幹預政務,無不可。
她認真想了想,說:“我不喜歡讀史書”。
“那你喜歡什麽?”他問。
“我喜歡醫書”,她猶豫了片刻迴答。
“那就學醫”,他輕輕摸了摸她的秀發。
她像小貓一樣伏在他身上,心滿意足地笑了。
“如果鈺瑤嫁給邵佐,會怎樣”,她覺得還是有必要給他提個醒。
他心中大驚,她怎麽突然這樣問,難道是發現兩個孩子在一起了。
馮國用已經在嚴防死守,防止此事發生了。
見他驚詫不已,她連忙安慰,“我隻是瞎說的,他們才多大”。
他仍舊心事重重,她少不得要多加寬慰,苦思良策,哄他開心。
大年三十,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子薰不去夫人那兒,他好話說盡,她就是不去,他一時氣惱,丟下她一個人走了,然後一連近十日不迴長樂閣。
他本想冷她一段時間,讓她知道有些內宅規矩得遵守,不過是一年次,向夫人行了禮,有那麽難?
誰知她竟然茶發不思,病了,燒得迷迷糊糊,時不時地喊一聲:“媽媽”。
她的娘早已去世,她就算喊破嗓子,也不會把她娘喊迴來。
就像自己的爹娘一樣,他多希望他們活過來,跟著自己享兩天清福。
她受了冷淡,卻無處訴說,隻能硬抗,抗到身子支撐不住。
他再也不想和她冷戰,這個可憐的丫頭,根本無處可去。
趁她清醒的時候,他哄她說:“等你把病好了,我跟你一塊兒去掃墓”。
“真的?”她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直視他。
她心裏有些犯怵,每年大雲都會帶她去祭掃,可是她跟這個時空的娘親素未謀麵,腦子裏一點兒殘存的畫麵都沒有。
她在最無助的這些天,想的一直都是穿越前的爸爸媽媽。
媽媽做飯的手藝超棒,爸爸總是自豪地說媽媽曾是校花。
當時子薰很奇怪,校花為何嫁給一個窮漢?
難道媽媽是衝著爸爸的顏值去的?一米八的身高,肩寬腰細,典型的衣服架子,穿什麽都帥。
記得上高中時,爸爸去送子薰入學,當時有位家長開玩笑說,“你爸這夥子長得真精神”。
旁邊的家長也跟著笑起來,子薰頓覺很尷尬,老爸也就隻剩下長相可以拿得出手了。
鼻梁挺拔,星眉劍目,子薰想到這些詞時,不自覺地望了他一眼,他長得也不差,但是比老爸要有本事多了。
看來還是自己眼光好,遠勝過媽媽。
想當初媽媽那樣明媚鮮豔的美女被生活蹉跎得早已失去往日光彩。
相比之下,子薰突然覺得自己要幸運很多。
遇事爸爸總是感動嘴皮子,讓媽媽衝鋒在前,而他總能護自己周全。
縱然有時發些脾氣,要不原諒他?
子薰看著他徹夜守在床前,眼睛困得睜不開,仍不敢去睡,濃重的眼袋跟大熊貓有得一拚,子薰心疼得極了,連忙哄著他去睡覺。
幸福感有時需要比較。
與父母相比,子薰的幸福感陡然增加,再也舍不得跟他嘔氣。
文英正積極求上進,不可能分心,而且他和邵佐是好朋友,終日接受正統儒家教育,決不會做出奪他人妻的事。
子薰越想越後怕,萬一這兩個孩子感情越來越濃,大人很難拆散,到時不知會生出什麽事端?
要不要告訴他呢?子薰心裏七上八下,左右為難,若馮國用知道了,必然又是一頓嚴厲斥責,沒有朱元璋點頭許可,他絕不可能把女兒嫁到邵榮家。
他會同意嗎?如果換成是我,絕不同意,子薰心想。
自己能力有限,說不定他能找到萬全之策,如果現在告訴他,等於把難題直接拋給了他,他現在要同時防範陳友諒和張士誠,還要籌劃發兵浙東之事,已經忙得團團轉了,不能再拿這樣的小事打擾他,說不定水到渠成,到時自然會出現解決問題的辦法。
子薰遇事總是這樣消極,得過且過,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擱在一邊,無限期地往後拖。
上遊陳友諒,下遊張士誠,朱元璋夾在中間,腹背受敵,困境重重。
比不上陳友諒兵多將廣、地盤大,也不如張士誠有錢。
雖然如此,朱元璋卻熱情高漲,從不懈怠,把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將士們也備受鼓舞,士氣高漲,對未來充滿信心。
康茂才是種地能手,帶領部眾閑時耕種,收獲頗豐,還有餘糧上交。
朱元璋深受啟發,令李善長收集曆史軍士屯田的事例,總結經驗教訓,準備大力推廣。
每逢過節,夫人必會組織人手給城內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難的家庭送糧食、衣物。子薰也捐出了平時省下的銀兩讓旁氏送去。
雖然窮,但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子薰總覺得自己是客居於此,不知哪天就會迴到原來的生活。
生活在別處,她像個遊子般冷眼旁觀別人有條不紊地生活,但是卻不知如何迴家。
即便喜歡淩川,即便與之結婚然後有孕,然後流產,這些都無法消除那份濃重的疏離感。
像《廊橋遺夢》中的女主,丈夫和孩子是家,自己向往的生活和愛人卻在別處,遙不可及。
她不喜歡這個時空,渾身不自在。
她喜歡擁有自己的小世界,擁有自己的小追求,閑淡安然,不必很富有,不必聲名斐然、眾目睽睽。
她想迴到原來的生活,有網絡,有電腦,有自己一份獨立的收入和保障,科技發達,生活便利,想吃的、想用的,上網購物即可。
看著夫人帶領城中女眷縫製衣物,做幹糧,子薰覺得恍若隔世。
她喜歡電腦,這裏沒有。
淩川已經在竭盡所能滿足她的各種奇葩需求。
她說要戴戒指,他找來了紅寶石黃金戒指,別提多好看了,她滿心歡喜地戴上,不久又摘下,幹活不方便,她喜歡侍弄花花草草。
她喜歡幹花薰屋,他讓人在長樂閣專門開辟一個小花園,專門種植各種花卉。
不論臥室內,還是衣服上都有淺淺淡淡的香氣。
可是還不夠,她想有自己的事業,一份不依附於他的事業。
他不太明白,女子以丈夫和兒子為天,為何要擁有自己的事業?可是即便心有不解,他仍在努力促成她學醫之事。
她說想做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他說,雖然夫人隻有一個,但你的地位僅次於夫人。
夫人能做的事,你都能做,你可以讀史書,可以出謀劃策,可以直言勸諫,隻要不公開幹預政務,無不可。
她認真想了想,說:“我不喜歡讀史書”。
“那你喜歡什麽?”他問。
“我喜歡醫書”,她猶豫了片刻迴答。
“那就學醫”,他輕輕摸了摸她的秀發。
她像小貓一樣伏在他身上,心滿意足地笑了。
“如果鈺瑤嫁給邵佐,會怎樣”,她覺得還是有必要給他提個醒。
他心中大驚,她怎麽突然這樣問,難道是發現兩個孩子在一起了。
馮國用已經在嚴防死守,防止此事發生了。
見他驚詫不已,她連忙安慰,“我隻是瞎說的,他們才多大”。
他仍舊心事重重,她少不得要多加寬慰,苦思良策,哄他開心。
大年三十,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子薰不去夫人那兒,他好話說盡,她就是不去,他一時氣惱,丟下她一個人走了,然後一連近十日不迴長樂閣。
他本想冷她一段時間,讓她知道有些內宅規矩得遵守,不過是一年次,向夫人行了禮,有那麽難?
誰知她竟然茶發不思,病了,燒得迷迷糊糊,時不時地喊一聲:“媽媽”。
她的娘早已去世,她就算喊破嗓子,也不會把她娘喊迴來。
就像自己的爹娘一樣,他多希望他們活過來,跟著自己享兩天清福。
她受了冷淡,卻無處訴說,隻能硬抗,抗到身子支撐不住。
他再也不想和她冷戰,這個可憐的丫頭,根本無處可去。
趁她清醒的時候,他哄她說:“等你把病好了,我跟你一塊兒去掃墓”。
“真的?”她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直視他。
她心裏有些犯怵,每年大雲都會帶她去祭掃,可是她跟這個時空的娘親素未謀麵,腦子裏一點兒殘存的畫麵都沒有。
她在最無助的這些天,想的一直都是穿越前的爸爸媽媽。
媽媽做飯的手藝超棒,爸爸總是自豪地說媽媽曾是校花。
當時子薰很奇怪,校花為何嫁給一個窮漢?
難道媽媽是衝著爸爸的顏值去的?一米八的身高,肩寬腰細,典型的衣服架子,穿什麽都帥。
記得上高中時,爸爸去送子薰入學,當時有位家長開玩笑說,“你爸這夥子長得真精神”。
旁邊的家長也跟著笑起來,子薰頓覺很尷尬,老爸也就隻剩下長相可以拿得出手了。
鼻梁挺拔,星眉劍目,子薰想到這些詞時,不自覺地望了他一眼,他長得也不差,但是比老爸要有本事多了。
看來還是自己眼光好,遠勝過媽媽。
想當初媽媽那樣明媚鮮豔的美女被生活蹉跎得早已失去往日光彩。
相比之下,子薰突然覺得自己要幸運很多。
遇事爸爸總是感動嘴皮子,讓媽媽衝鋒在前,而他總能護自己周全。
縱然有時發些脾氣,要不原諒他?
子薰看著他徹夜守在床前,眼睛困得睜不開,仍不敢去睡,濃重的眼袋跟大熊貓有得一拚,子薰心疼得極了,連忙哄著他去睡覺。
幸福感有時需要比較。
與父母相比,子薰的幸福感陡然增加,再也舍不得跟他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