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台上看台下,總覺得結婚的人應該是那些人。因為那些人每一個人看起來,都比站在台上的他們更開心。婚禮進行,司儀很正規:你願意一生一世隻愛她嗎?他轉頭看向穿著婚紗,臉色同樣迷茫的女子。輕聲迴答:願意。”
“女子的迴答,也是願意,然後她哭了。下麵的人很開心,他們覺得自己見證了有情人終成眷屬。隻有他們兩個才知道,女子的哭是為什麽,就像他心裏此時的淚流成河。”
“他思緒萬千:我以前說的那些,我都做到了,你也做到了。隻是,我們麵前的人不是彼此。”
“司儀讓他們交換信物,他將戒指輕輕戴上女子的手指,聲音輕輕:我愛你。女子流淚的眼眸閃過疑惑,但最後還是輕輕點頭:謝謝。她沒有說我也愛你,因為她不確定他是不是對她說的,就像他不確定是不是對他說的一樣。”
“婚禮結束後,並沒有他想象中的浪漫,也沒有浪漫。餘生隻剩下責任,因為他從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變成了一個家的頂梁柱。”
“一年後,她懷孕了。她辭掉了工作,在家養胎。他的事業正起步,每天勞累奔波,疲於奔命,迴家還要應付孕期女子的特別情緒。再加上父母和妻子的感情並不怎麽和睦,他夾在中間兩頭受氣,卻不敢有絲毫怨言。”
“隻是每天迴到小區停車場時,他待在車上的時間越來越久。一年之內,他從一個沒有煙癮的人,變成了每天一包煙的煙民。”
“終於,在他即將奔潰之際,孩子終於落地。生孩子前後,總計損失了數十萬,不過沒關係,看到孩子的一瞬間,他覺得什麽都值了。他感覺到已經枯萎的心田,又開始長出新芽。他不知道那是他在生長,還是他的孩子在生長。不過他總算明悟,為什麽她總是那麽喜歡分享她孩子的一切。不久之後,她應該也一樣吧。想到這,他看了看虛弱的妻子:你辛苦了。”
“新生的喜悅沒讓他高興多久,隨著孩子的成長以及他對工作之間傾注的精力差別,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每天的矛盾都是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但她總是很有精力吵。”
“原來迴到他迴到房子下麵,隻會抽三根煙,到後麵最多抽半包煙。他甚至,有些害怕迴家。”
“四十歲時,他漸漸感受到時間對身體的侵蝕,事業一直不溫不火,再無力拚一把。每天迴家,嘮叨聲消失,都是關於孩子的一切。”
“為了不讓孩子輸,他拚盡全力。但是人有力窮之時,有些東西,實在不是他不想給自己的孩子置辦,而是那些東西,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得到。”
“他孩子六年級,準備中考。他孩子班主任說要好好學,才能考上好的初中,才能考上高的高中,才能上好的大學。”
“他隻能笑著說,好的,會在家裏多多監督孩子學習。他孩子的班主任露出不耐煩的臉色,像是打發叫花子一般:班上的孩子,都報了補習班,我上的,一個月兩千。”
“初二,他孩子的班主任在家長會上抽了個時間,對他說:初二很重要。他沒等班主任說完,就趕緊應承:嗯嗯,我這正想給孩子報個補習班,老師您有什麽推薦嗎?這一次,迴應他的終於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孩子如願以償的考到了一個好的高中,他覺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迴報,心裏沒有委屈,隻有欣喜。”
“有一天他拖著問題越來越多的身體迴到家,正想休息,他孩子突然跟他說要學習樂器。他沒什麽猶豫,因為拒絕的話他始終說不出口。或許他心裏也很不服,不服自己以前輸在起跑線上。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
“還好,他的孩子考上了一個重點一本,但是填報誌願時,卻不是之前他覺得最好的誌願。於是他準備了一些年輕時候和朋友們吹牛時喜歡喝的、吃的。決定和他交流,隨著交流的深入,交流變成了爭吵。”
“他發現,他老了。他不再是那個能喝著酒、嗑著瓜子,一個人能和十多個人理論的能言善辯的年輕人,也不再是那個一言不合就敢擼起袖子就是幹的年輕人。他已經老到說不過、也打不過這個18歲的孩子,他自己的孩子。“
“他隻能捉住最後的陣地,不停的重複一句話:我是你爸爸!孩子看著他,知道再怎麽爭辯都沒用。神情很是失望,他以為他會懂他,他以為他會懂他。”
“這場爭論,似乎是他贏了,但是他輸了。最後孩子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了自己的專業。他們之間的話題也越來越少,直到他的孩子開始步入社會,他們之間的話題開始慢慢的增多。”
“他的孩子說想改變,在了解他的近況後,這時他的態度卻反了過來。告誡他一定要堅持。後來他的孩子還算成功,終於結婚。”
“他不知道是什麽想法,突然詢問他的孩子:你喜歡她嗎?孩子愣了愣:我自己娶的老婆,我不愛她,為什麽要娶她?”
“他笑了,笑得很開心。他感覺自己又開始了新生。孩子終於成熟,勞累了這麽久,他想出去走走看看。廚房裏還是有嘮叨聲,他坐在沙發上。好像聽進去了,又好像沒聽進去,或許是習慣了。”
“她端著菜走出來,依舊是三十年前他最拿手的那道菜他吃了三十年,也不知道吃出了什麽味道。”
“她開始和他計劃去哪,兩人一如他們三十年前剛剛見麵時一樣,就像是談生意。隻不過之間的生疏消散,有時還會被對方用弱點攻擊。但是他依舊分不清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她,還是如她一樣。”
“一切都準備好,正要出發之際孩子一個電話:爸媽,我工作太忙了,可以幫我照顧一下孩子麽?”
“女子的迴答,也是願意,然後她哭了。下麵的人很開心,他們覺得自己見證了有情人終成眷屬。隻有他們兩個才知道,女子的哭是為什麽,就像他心裏此時的淚流成河。”
“他思緒萬千:我以前說的那些,我都做到了,你也做到了。隻是,我們麵前的人不是彼此。”
“司儀讓他們交換信物,他將戒指輕輕戴上女子的手指,聲音輕輕:我愛你。女子流淚的眼眸閃過疑惑,但最後還是輕輕點頭:謝謝。她沒有說我也愛你,因為她不確定他是不是對她說的,就像他不確定是不是對他說的一樣。”
“婚禮結束後,並沒有他想象中的浪漫,也沒有浪漫。餘生隻剩下責任,因為他從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變成了一個家的頂梁柱。”
“一年後,她懷孕了。她辭掉了工作,在家養胎。他的事業正起步,每天勞累奔波,疲於奔命,迴家還要應付孕期女子的特別情緒。再加上父母和妻子的感情並不怎麽和睦,他夾在中間兩頭受氣,卻不敢有絲毫怨言。”
“隻是每天迴到小區停車場時,他待在車上的時間越來越久。一年之內,他從一個沒有煙癮的人,變成了每天一包煙的煙民。”
“終於,在他即將奔潰之際,孩子終於落地。生孩子前後,總計損失了數十萬,不過沒關係,看到孩子的一瞬間,他覺得什麽都值了。他感覺到已經枯萎的心田,又開始長出新芽。他不知道那是他在生長,還是他的孩子在生長。不過他總算明悟,為什麽她總是那麽喜歡分享她孩子的一切。不久之後,她應該也一樣吧。想到這,他看了看虛弱的妻子:你辛苦了。”
“新生的喜悅沒讓他高興多久,隨著孩子的成長以及他對工作之間傾注的精力差別,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每天的矛盾都是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但她總是很有精力吵。”
“原來迴到他迴到房子下麵,隻會抽三根煙,到後麵最多抽半包煙。他甚至,有些害怕迴家。”
“四十歲時,他漸漸感受到時間對身體的侵蝕,事業一直不溫不火,再無力拚一把。每天迴家,嘮叨聲消失,都是關於孩子的一切。”
“為了不讓孩子輸,他拚盡全力。但是人有力窮之時,有些東西,實在不是他不想給自己的孩子置辦,而是那些東西,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得到。”
“他孩子六年級,準備中考。他孩子班主任說要好好學,才能考上好的初中,才能考上高的高中,才能上好的大學。”
“他隻能笑著說,好的,會在家裏多多監督孩子學習。他孩子的班主任露出不耐煩的臉色,像是打發叫花子一般:班上的孩子,都報了補習班,我上的,一個月兩千。”
“初二,他孩子的班主任在家長會上抽了個時間,對他說:初二很重要。他沒等班主任說完,就趕緊應承:嗯嗯,我這正想給孩子報個補習班,老師您有什麽推薦嗎?這一次,迴應他的終於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孩子如願以償的考到了一個好的高中,他覺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迴報,心裏沒有委屈,隻有欣喜。”
“有一天他拖著問題越來越多的身體迴到家,正想休息,他孩子突然跟他說要學習樂器。他沒什麽猶豫,因為拒絕的話他始終說不出口。或許他心裏也很不服,不服自己以前輸在起跑線上。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
“還好,他的孩子考上了一個重點一本,但是填報誌願時,卻不是之前他覺得最好的誌願。於是他準備了一些年輕時候和朋友們吹牛時喜歡喝的、吃的。決定和他交流,隨著交流的深入,交流變成了爭吵。”
“他發現,他老了。他不再是那個能喝著酒、嗑著瓜子,一個人能和十多個人理論的能言善辯的年輕人,也不再是那個一言不合就敢擼起袖子就是幹的年輕人。他已經老到說不過、也打不過這個18歲的孩子,他自己的孩子。“
“他隻能捉住最後的陣地,不停的重複一句話:我是你爸爸!孩子看著他,知道再怎麽爭辯都沒用。神情很是失望,他以為他會懂他,他以為他會懂他。”
“這場爭論,似乎是他贏了,但是他輸了。最後孩子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了自己的專業。他們之間的話題也越來越少,直到他的孩子開始步入社會,他們之間的話題開始慢慢的增多。”
“他的孩子說想改變,在了解他的近況後,這時他的態度卻反了過來。告誡他一定要堅持。後來他的孩子還算成功,終於結婚。”
“他不知道是什麽想法,突然詢問他的孩子:你喜歡她嗎?孩子愣了愣:我自己娶的老婆,我不愛她,為什麽要娶她?”
“他笑了,笑得很開心。他感覺自己又開始了新生。孩子終於成熟,勞累了這麽久,他想出去走走看看。廚房裏還是有嘮叨聲,他坐在沙發上。好像聽進去了,又好像沒聽進去,或許是習慣了。”
“她端著菜走出來,依舊是三十年前他最拿手的那道菜他吃了三十年,也不知道吃出了什麽味道。”
“她開始和他計劃去哪,兩人一如他們三十年前剛剛見麵時一樣,就像是談生意。隻不過之間的生疏消散,有時還會被對方用弱點攻擊。但是他依舊分不清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她,還是如她一樣。”
“一切都準備好,正要出發之際孩子一個電話:爸媽,我工作太忙了,可以幫我照顧一下孩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