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君離站在城樓之上,看著君湛的身影漸漸遠去 ,嘴角慢慢浮起一絲笑意。
這些日子,除了讓舅舅通知祖父讓北戎起兵,他在京都不敢有絲毫的動作。
除了少數幾次向父皇迴稟萬壽宴籌備之事時與君湛碰過幾次麵,其他時候他甚至盡量閉府不出。
唯恐被君湛察覺出他的不對。
如今,君湛離開了。
他終於可以實行真正的計劃了……
袁蓋這個時候來到了君離的身邊 。
“殿下,看清楚了,景王身邊那三個暗衛都跟著去了,景王妃身邊,應該隻有殿下說的那個女暗衛。”
君離點了點頭。
“好,隨我入宮吧。”
君離入宮見過西林帝,將萬壽宴取消的相關事宜說完後,便忽然暈了過去。
江太醫入宮診治,隻說是胸口的舊傷複發。
君離當晚便順理成章的留在了永華殿。
待人離開後,君離才睜開眼睛,看向前來看望的嘉嬪。
“離兒,這是怎麽迴事,好端端的,怎麽會舊傷複發?”
“母親放心,兒臣隻是想留在宮中,這才故意扯動了傷口,並無大礙。”
嘉嬪微微蹙眉。
“留在宮中做什麽?”
君離眼中劃過一絲暗芒。
“兒臣想私下見一見皇祖母,還請母妃安排!”
“太後?”嘉貴妃麵露難色。
“離兒,自從上元節後,太後已然放棄了我們,如今連我都見不到她的麵,更何況你?”
君離卻隻勾了勾唇,伸手摸了摸左手的小拇指。
“那可未必,母親隻管按兒臣說的去做就是。”
“母親若無法見到皇祖母的麵也無妨,隻需向皇祖母身旁的薑嬤嬤傳一句話便是,屆時,皇祖母自會親自前來!”
嘉嬪看著君離眼中的篤定,心中甚為不解。
“離兒,你先告訴母妃,你想做什麽?”
君離卻沒有迴答嘉嬪的話,隻道。
“待皇祖母來了,母妃自會知曉。”
……
嘉嬪很快讓春華、秋吟拿著一疊佛經來到了慈寧宮。
太後一如既往的避而不見,隻派了薑嬤嬤出來。
春華恭敬的道。
“薑嬤嬤,我們娘娘說了,這些日子忽然想起十幾年前宮中因疫病死去的宮人與先皇後,心中惋惜不已。”
“她又不好出宮,便特意抄了這些佛經來,請太後在佛堂中代為焚燒。”
“還請嬤嬤代為轉交!”
薑嬤嬤聞言隻當無事的收下了佛經看著兩人離開。
隻是待進入內殿後,她的腳步忽然加快了些。
待將春華的話一五一十的轉達給太後後,太後手中的佛珠一頓,眼中也瞬間劃過一絲淩厲。
“太後,嘉嬪是不是知道了些什麽?”
太後隻端坐在椅背上沉吟了片刻。
“待用完晚膳,隨哀家去永華宮瞧瞧三皇子的傷勢吧。”
“三皇子是為皇兒受的傷,哀家作為祖母,理應前去探視一二!”
薑嬤嬤立即明白了太後的意思。
“是,老奴這就去準備。”
……
酉時剛過,太後便帶著薑嬤嬤來到了永華殿。
嘉嬪見太後果真來了,也是頗為意外。
迎著太後在永華殿坐下後,太後並未直接開口,而是打量了殿中一番。
君離這個時候也自內殿走了出來。
“皇祖母無需擔心,這殿中很安全,不會有人聽到我們的對話。”
太後聽到這忽如其來的聲音,轉過眸子看著君離。
“看來今日讓人傳話來的不是嘉嬪。”
“不知三皇子見哀家想做什麽?”
君離緩步走到太後身旁,在她身邊坐下。
“自然是找皇祖母幫孫兒一個小忙……”
太後見君離這般沒有規矩,不由微微皺了皺眉。
“哦?說來聽聽?”
君離抬手替自己斟了一杯茶,輕抿了一口,而後自懷中掏出一個黑色的瓷瓶。
“請祖母讓人將此物,下到父皇的飲食之中……”
語落,嘉嬪心中一驚。
離兒莫非瘋了不成?
“三皇子,休得胡言亂語!”
太後卻隻是側眸看了那瓷瓶一眼。
“三皇子不如先告訴哀家,這是何物?”
君離勾了勾唇,示意嘉嬪稍安勿躁,而後緊緊的盯著太後,一字一句的道。
“一種父皇吃下後,便會乖乖聽話的藥……”
太後看著君離的眼睛。
“哀家倒是不知道,三皇子何時這般大膽了?”
“不過,你倒是說說看,哀家憑何要幫你?”
君離伸手把玩著桌上的瓷瓶。
“皇祖母既然來了,不是心中已經有所猜想了嗎?”
“當年皇祖母為了除掉先皇後,不惜讓人將疫病引入宮中,以宮中一百多條人命掩蓋事跡,孫兒隻是想想,便對皇祖母的手段了欽佩不已呢……”
薑嬤嬤聞言心中大震。
“三皇子放肆!你可知汙蔑太後是何罪?”
君離瞥了一眼薑嬤嬤。
“怎麽?薑嬤嬤害怕了?”
太後抬手揮了揮,阻止薑嬤嬤繼續說話,聲音依舊平穩。
“哀家與先皇後一向無冤無仇,三皇子若隻是想憑這些無稽之談威脅哀家,未免太天真了些。”
“你大可去你父皇麵前指證哀家,哀家無懼!”
君離麵上的笑意不減。
“皇祖母與先皇後有沒有仇怨,可不是光憑一張嘴說的……”
“算起來,我那位薄命的姑姑,如今已然死了二十年了吧,皇祖母這些年,可有懷念她?”
太後聞言臉色微變。
君離見狀眼中的笑意愈甚。
“朝陽長公主是皇祖母唯一的骨血,皇祖母卻親眼看著她因為江菀而死,皇祖母要了她的命,孫兒覺得,也不算太過分……”
太後眼中的神色幾番變化。
“你如何知曉的?”
君離薄唇輕啟。
“紫鴛。”
聽到這個名字,太後終究是閉了閉眼,將手中的佛珠放下。
“原來如此。”
紫鴛是朝陽身邊的貼身大丫鬟,也是朝陽乳母的女兒。
君離若尋到這兩個人,當年之事,便是鐵證。
嘉嬪見太後默認,心中一時震驚不已。
但很快,她的眼中便閃過一絲精光。
她不知道離兒怎麽會查到這些。
但是……
既然陛下已經知道了崔家的事,的確是時候拚死一搏了……
這些日子,除了讓舅舅通知祖父讓北戎起兵,他在京都不敢有絲毫的動作。
除了少數幾次向父皇迴稟萬壽宴籌備之事時與君湛碰過幾次麵,其他時候他甚至盡量閉府不出。
唯恐被君湛察覺出他的不對。
如今,君湛離開了。
他終於可以實行真正的計劃了……
袁蓋這個時候來到了君離的身邊 。
“殿下,看清楚了,景王身邊那三個暗衛都跟著去了,景王妃身邊,應該隻有殿下說的那個女暗衛。”
君離點了點頭。
“好,隨我入宮吧。”
君離入宮見過西林帝,將萬壽宴取消的相關事宜說完後,便忽然暈了過去。
江太醫入宮診治,隻說是胸口的舊傷複發。
君離當晚便順理成章的留在了永華殿。
待人離開後,君離才睜開眼睛,看向前來看望的嘉嬪。
“離兒,這是怎麽迴事,好端端的,怎麽會舊傷複發?”
“母親放心,兒臣隻是想留在宮中,這才故意扯動了傷口,並無大礙。”
嘉嬪微微蹙眉。
“留在宮中做什麽?”
君離眼中劃過一絲暗芒。
“兒臣想私下見一見皇祖母,還請母妃安排!”
“太後?”嘉貴妃麵露難色。
“離兒,自從上元節後,太後已然放棄了我們,如今連我都見不到她的麵,更何況你?”
君離卻隻勾了勾唇,伸手摸了摸左手的小拇指。
“那可未必,母親隻管按兒臣說的去做就是。”
“母親若無法見到皇祖母的麵也無妨,隻需向皇祖母身旁的薑嬤嬤傳一句話便是,屆時,皇祖母自會親自前來!”
嘉嬪看著君離眼中的篤定,心中甚為不解。
“離兒,你先告訴母妃,你想做什麽?”
君離卻沒有迴答嘉嬪的話,隻道。
“待皇祖母來了,母妃自會知曉。”
……
嘉嬪很快讓春華、秋吟拿著一疊佛經來到了慈寧宮。
太後一如既往的避而不見,隻派了薑嬤嬤出來。
春華恭敬的道。
“薑嬤嬤,我們娘娘說了,這些日子忽然想起十幾年前宮中因疫病死去的宮人與先皇後,心中惋惜不已。”
“她又不好出宮,便特意抄了這些佛經來,請太後在佛堂中代為焚燒。”
“還請嬤嬤代為轉交!”
薑嬤嬤聞言隻當無事的收下了佛經看著兩人離開。
隻是待進入內殿後,她的腳步忽然加快了些。
待將春華的話一五一十的轉達給太後後,太後手中的佛珠一頓,眼中也瞬間劃過一絲淩厲。
“太後,嘉嬪是不是知道了些什麽?”
太後隻端坐在椅背上沉吟了片刻。
“待用完晚膳,隨哀家去永華宮瞧瞧三皇子的傷勢吧。”
“三皇子是為皇兒受的傷,哀家作為祖母,理應前去探視一二!”
薑嬤嬤立即明白了太後的意思。
“是,老奴這就去準備。”
……
酉時剛過,太後便帶著薑嬤嬤來到了永華殿。
嘉嬪見太後果真來了,也是頗為意外。
迎著太後在永華殿坐下後,太後並未直接開口,而是打量了殿中一番。
君離這個時候也自內殿走了出來。
“皇祖母無需擔心,這殿中很安全,不會有人聽到我們的對話。”
太後聽到這忽如其來的聲音,轉過眸子看著君離。
“看來今日讓人傳話來的不是嘉嬪。”
“不知三皇子見哀家想做什麽?”
君離緩步走到太後身旁,在她身邊坐下。
“自然是找皇祖母幫孫兒一個小忙……”
太後見君離這般沒有規矩,不由微微皺了皺眉。
“哦?說來聽聽?”
君離抬手替自己斟了一杯茶,輕抿了一口,而後自懷中掏出一個黑色的瓷瓶。
“請祖母讓人將此物,下到父皇的飲食之中……”
語落,嘉嬪心中一驚。
離兒莫非瘋了不成?
“三皇子,休得胡言亂語!”
太後卻隻是側眸看了那瓷瓶一眼。
“三皇子不如先告訴哀家,這是何物?”
君離勾了勾唇,示意嘉嬪稍安勿躁,而後緊緊的盯著太後,一字一句的道。
“一種父皇吃下後,便會乖乖聽話的藥……”
太後看著君離的眼睛。
“哀家倒是不知道,三皇子何時這般大膽了?”
“不過,你倒是說說看,哀家憑何要幫你?”
君離伸手把玩著桌上的瓷瓶。
“皇祖母既然來了,不是心中已經有所猜想了嗎?”
“當年皇祖母為了除掉先皇後,不惜讓人將疫病引入宮中,以宮中一百多條人命掩蓋事跡,孫兒隻是想想,便對皇祖母的手段了欽佩不已呢……”
薑嬤嬤聞言心中大震。
“三皇子放肆!你可知汙蔑太後是何罪?”
君離瞥了一眼薑嬤嬤。
“怎麽?薑嬤嬤害怕了?”
太後抬手揮了揮,阻止薑嬤嬤繼續說話,聲音依舊平穩。
“哀家與先皇後一向無冤無仇,三皇子若隻是想憑這些無稽之談威脅哀家,未免太天真了些。”
“你大可去你父皇麵前指證哀家,哀家無懼!”
君離麵上的笑意不減。
“皇祖母與先皇後有沒有仇怨,可不是光憑一張嘴說的……”
“算起來,我那位薄命的姑姑,如今已然死了二十年了吧,皇祖母這些年,可有懷念她?”
太後聞言臉色微變。
君離見狀眼中的笑意愈甚。
“朝陽長公主是皇祖母唯一的骨血,皇祖母卻親眼看著她因為江菀而死,皇祖母要了她的命,孫兒覺得,也不算太過分……”
太後眼中的神色幾番變化。
“你如何知曉的?”
君離薄唇輕啟。
“紫鴛。”
聽到這個名字,太後終究是閉了閉眼,將手中的佛珠放下。
“原來如此。”
紫鴛是朝陽身邊的貼身大丫鬟,也是朝陽乳母的女兒。
君離若尋到這兩個人,當年之事,便是鐵證。
嘉嬪見太後默認,心中一時震驚不已。
但很快,她的眼中便閃過一絲精光。
她不知道離兒怎麽會查到這些。
但是……
既然陛下已經知道了崔家的事,的確是時候拚死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