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散去後,君離便來到鳳梧宮給嘉貴妃請安。
嘉貴妃慵懶地倚在軟榻上,一雙明媚的眸子半睜,似乎能窺見人心的深處,她身著華麗宮裳,裙擺上繡著的百鳥朝鳳圖案,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擺動。
聽君離說了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一切後,她一雙丹鳳眼微微上挑。
“君湛這些年一直隱居府內,這些日子倒是於很多事情頗有牽扯,想是以為那神醫蘇木兩年歸來後,自己的腿疾治愈有望,便想與你爭上一爭。”
“今日之事你做的沒錯,如今這雨水一連數日未停,一切尚不明朗,他不過是一塊頑石,而你在朝中經營多年頗有賢名,他賭得,你卻不能。”
“他既要強出這個頭,便先看他如何行事,你且仔細盯著他,再隨機應變!”
君離接過宮女奉上的茶盞。
“母妃說的對,兒臣也是如此想的,先前他一直呆在景王府中,我們想對付他,也不過隻能在些微末小事上動手腳,壞一壞他的名聲,反而沒有可乘之機。”
“如今他既自己跳出來,對我們而言也並非是壞事!若他真有行差踏錯,消磨的也不過是父皇的寵愛。”
“我會讓人先配合他,若這天氣之事真有轉機,我們也好趁機做做文章。”
嘉貴妃聽君離這番布置似成長了許多,心中頗感安慰。
有她和她身後的崔氏一族鋪路,君離這皇權之路一向走得順風順水,她最擔心就是他不堪重任。
也是因此,她不喜歡他與葉嫣過多往來,那葉嫣一看就不是個賢德的,她怕他沉迷美色,將路走窄了。
嘉貴妃揮退了正給她小心按著腿的宮女,從軟榻上微微坐直了身體。
“那沈灼的底細你再讓人仔細查查,今日之事是他先提起,君湛又那麽剛好插手進來,其中怕是有什麽貓膩。”
“雖隻是一個小小的吏部侍郎,你也須知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
君離放下手上的茶盞應聲。
“母妃思慮周全,兒臣會讓曹元寧去辦的,仔細想想,這次沈灼升任吏部侍郎,其中確有諸多波折,若他真是君湛的人,我自然留他不得。”
嘉貴妃點了點頭,突然又想到了什麽。
“你與子衿如今相處的如何了?”
君離沒料到嘉貴妃突然問及此事。
這些日子接觸下來,他發現那許子衿果真和母妃說的一樣,是對他有情的,且那份情義瞧著甚至不是近日開始的。
他不由有些納悶,他的印象中,他從未與她有過任何交集。
不知這份情究竟是從何處開始。
隻是可惜那許子衿雖是個名副其實的才女,生的也算出眾。
但與葉嫣相比,終究少了一絲風情。
這些話他自然不敢對嘉貴妃說,左右都是要娶許子衿的,何必再惹母妃不快。
“母妃放心,這門婚事,兒臣有信心她不會拒絕。”
嘉貴妃唇角微微上揚。
“那就好,你先去辦正事吧,切記不要急躁。”
“兒臣知曉。”
……
接下來的幾日,君離倒真沒有讓人難為君湛,反而對他予需予求。
張雲山雖心有不忿,對君湛派來的人拒而不見,但礙於君離的吩咐,卻也派了手下一名名為何平的工部郎中協助君湛征調民眾。
雨依舊沒有停。
就連空氣中都慢慢彌漫著濕潤和腐敗的氣息。
正因為如此,君湛主持的修繕事宜進行的極為順利,被征調的附近民眾恐真的有水災禍及家園,也頗為配合。
然而就在君離已有些焦躁,以為這次真的要讓君湛立下功績,準備開始另做謀劃將這功勞搶過來時,他期待中的轉機終於降臨。
雨在重陽前兩日的夜裏。
忽而停了。
而且停了一日之後的第二天,依舊豔陽高照。
京都百姓都開始興致衝衝的計劃重陽出遊之事。
就連葉阮也在重陽前一日的下午為君湛施完針迴到葉府之後,收到了舅母去紫雲峰登高望遠的請帖。
君離提起的一顆心終於落迴了地上。
他召來張雲山來時,張雲山也是一臉的笑意。
“王爺,這雨已經停了兩日,景王那邊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何平來報,如今百姓之間已經開始有人有所質疑了,接下來該如何做,還請王爺示下!”
君離嘴角微微上揚。
“自然是讓人去添上一把火,讓皇兄這差事辦得更漂亮些。”
張雲山即刻會意,眼中亦劃過一抹興奮,他一直對君湛那日對他的明嘲暗諷耿耿於懷,奈何宣王不讓他刁難於他,反而讓他極力配合,他隻覺這些日子窩囊得緊,如今忍了這些時日,終於輪到他出手反擊了,他如何能不高興。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讓景王殿下的“賢名”在這幾縣的百姓中大為流傳。”
君離聞言,溫潤的麵孔上現出一絲猙獰,仿若隱於暗處的毒蛇,要將人一口咬死。
父皇所出的兒子中,能讓他在意的,唯有君湛一人。
這次,他定要讓他知道,如今這朝堂之上,是誰的天下。
張雲山退下後,宣王府的管家突然拿了一封信進來。
“王爺,這是今日葉三小姐身邊的大丫鬟紅袖送來的信箋,請王爺過目。”
君離聞言眉心微動。
自葉嫣去靜月庵也有將近一個月了,他礙於母妃也一直未去看她。
伸手接過信箋將信拆開,映入眼簾的是幾行秀麗的簪花小楷,看到她的字跡,君離倒是突然有些思念那道美麗的倩影了。
嫣兒說明日重陽想見他一麵。
可是明日他已經派人約了許子衿和許府嫡子許子維一同登高望遠,這時間著實有些衝突。
“那婢女人呢?”君離向管家詢問。
“迴王爺,那婢女來的十分急,隻將信送到便匆匆而去,如今已經不見人影了。”
君湛微微皺了皺眉,隻是片刻便又將眉頭舒展了下去。
也罷,等從紫雲峰迴來再去不遲。
嘉貴妃慵懶地倚在軟榻上,一雙明媚的眸子半睜,似乎能窺見人心的深處,她身著華麗宮裳,裙擺上繡著的百鳥朝鳳圖案,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擺動。
聽君離說了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一切後,她一雙丹鳳眼微微上挑。
“君湛這些年一直隱居府內,這些日子倒是於很多事情頗有牽扯,想是以為那神醫蘇木兩年歸來後,自己的腿疾治愈有望,便想與你爭上一爭。”
“今日之事你做的沒錯,如今這雨水一連數日未停,一切尚不明朗,他不過是一塊頑石,而你在朝中經營多年頗有賢名,他賭得,你卻不能。”
“他既要強出這個頭,便先看他如何行事,你且仔細盯著他,再隨機應變!”
君離接過宮女奉上的茶盞。
“母妃說的對,兒臣也是如此想的,先前他一直呆在景王府中,我們想對付他,也不過隻能在些微末小事上動手腳,壞一壞他的名聲,反而沒有可乘之機。”
“如今他既自己跳出來,對我們而言也並非是壞事!若他真有行差踏錯,消磨的也不過是父皇的寵愛。”
“我會讓人先配合他,若這天氣之事真有轉機,我們也好趁機做做文章。”
嘉貴妃聽君離這番布置似成長了許多,心中頗感安慰。
有她和她身後的崔氏一族鋪路,君離這皇權之路一向走得順風順水,她最擔心就是他不堪重任。
也是因此,她不喜歡他與葉嫣過多往來,那葉嫣一看就不是個賢德的,她怕他沉迷美色,將路走窄了。
嘉貴妃揮退了正給她小心按著腿的宮女,從軟榻上微微坐直了身體。
“那沈灼的底細你再讓人仔細查查,今日之事是他先提起,君湛又那麽剛好插手進來,其中怕是有什麽貓膩。”
“雖隻是一個小小的吏部侍郎,你也須知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
君離放下手上的茶盞應聲。
“母妃思慮周全,兒臣會讓曹元寧去辦的,仔細想想,這次沈灼升任吏部侍郎,其中確有諸多波折,若他真是君湛的人,我自然留他不得。”
嘉貴妃點了點頭,突然又想到了什麽。
“你與子衿如今相處的如何了?”
君離沒料到嘉貴妃突然問及此事。
這些日子接觸下來,他發現那許子衿果真和母妃說的一樣,是對他有情的,且那份情義瞧著甚至不是近日開始的。
他不由有些納悶,他的印象中,他從未與她有過任何交集。
不知這份情究竟是從何處開始。
隻是可惜那許子衿雖是個名副其實的才女,生的也算出眾。
但與葉嫣相比,終究少了一絲風情。
這些話他自然不敢對嘉貴妃說,左右都是要娶許子衿的,何必再惹母妃不快。
“母妃放心,這門婚事,兒臣有信心她不會拒絕。”
嘉貴妃唇角微微上揚。
“那就好,你先去辦正事吧,切記不要急躁。”
“兒臣知曉。”
……
接下來的幾日,君離倒真沒有讓人難為君湛,反而對他予需予求。
張雲山雖心有不忿,對君湛派來的人拒而不見,但礙於君離的吩咐,卻也派了手下一名名為何平的工部郎中協助君湛征調民眾。
雨依舊沒有停。
就連空氣中都慢慢彌漫著濕潤和腐敗的氣息。
正因為如此,君湛主持的修繕事宜進行的極為順利,被征調的附近民眾恐真的有水災禍及家園,也頗為配合。
然而就在君離已有些焦躁,以為這次真的要讓君湛立下功績,準備開始另做謀劃將這功勞搶過來時,他期待中的轉機終於降臨。
雨在重陽前兩日的夜裏。
忽而停了。
而且停了一日之後的第二天,依舊豔陽高照。
京都百姓都開始興致衝衝的計劃重陽出遊之事。
就連葉阮也在重陽前一日的下午為君湛施完針迴到葉府之後,收到了舅母去紫雲峰登高望遠的請帖。
君離提起的一顆心終於落迴了地上。
他召來張雲山來時,張雲山也是一臉的笑意。
“王爺,這雨已經停了兩日,景王那邊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何平來報,如今百姓之間已經開始有人有所質疑了,接下來該如何做,還請王爺示下!”
君離嘴角微微上揚。
“自然是讓人去添上一把火,讓皇兄這差事辦得更漂亮些。”
張雲山即刻會意,眼中亦劃過一抹興奮,他一直對君湛那日對他的明嘲暗諷耿耿於懷,奈何宣王不讓他刁難於他,反而讓他極力配合,他隻覺這些日子窩囊得緊,如今忍了這些時日,終於輪到他出手反擊了,他如何能不高興。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讓景王殿下的“賢名”在這幾縣的百姓中大為流傳。”
君離聞言,溫潤的麵孔上現出一絲猙獰,仿若隱於暗處的毒蛇,要將人一口咬死。
父皇所出的兒子中,能讓他在意的,唯有君湛一人。
這次,他定要讓他知道,如今這朝堂之上,是誰的天下。
張雲山退下後,宣王府的管家突然拿了一封信進來。
“王爺,這是今日葉三小姐身邊的大丫鬟紅袖送來的信箋,請王爺過目。”
君離聞言眉心微動。
自葉嫣去靜月庵也有將近一個月了,他礙於母妃也一直未去看她。
伸手接過信箋將信拆開,映入眼簾的是幾行秀麗的簪花小楷,看到她的字跡,君離倒是突然有些思念那道美麗的倩影了。
嫣兒說明日重陽想見他一麵。
可是明日他已經派人約了許子衿和許府嫡子許子維一同登高望遠,這時間著實有些衝突。
“那婢女人呢?”君離向管家詢問。
“迴王爺,那婢女來的十分急,隻將信送到便匆匆而去,如今已經不見人影了。”
君湛微微皺了皺眉,隻是片刻便又將眉頭舒展了下去。
也罷,等從紫雲峰迴來再去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