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開年第一次朝會
你一個潑皮,當教員它合適嗎 作者:故鄉的榕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伐出了事,他們前去增援。
畢竟平城距離少城近,北朝拿下北魏必將劍指少城。
自身實力不足,需要仇老鬼出手。
仇老鬼沒有猶豫,糾集弟兄們,少城的散修聞訊紛紛現身。
安頓好家裏,一百多人登上渡船殺奔平城。
這裏爆發激戰,隨同沈伐前來的人已經所剩無幾,目前岌岌可危。
有了他們這支生力軍的加入,築基修士之間的戰鬥,發生了扭轉。
仇老鬼如今在雪釀的浸泡下,恢複的非常快。
加之雁蕩關一戰讓他威名遠揚,北朝高手自知不敵,直接潰敗。
官兵之間的戰鬥隨著修士的戰鬥而變化,扭轉乾坤北朝官兵兵敗如山倒,北魏乘勝追擊。
雖然不知道張二陽何許人也,能夠號令一眾沉寂許久的江湖人物,讓仇老鬼和沈伐服服帖帖,豈會是尋常之輩。
戰鬥結束,北魏盛情款待時,對張二陽照顧有加,多方打聽他的情況。
張二陽閉口不談,沈伐等口風更緊。
北魏對於張二陽和仇老鬼萌生招攬之意,沈伐又不傻中間阻攔。
張二陽並無離開少城的意思,讓北魏深感惋惜。
他們對張二陽的酒非常鍾意,除了官方,個人也購買了不少酒。
這次救北魏於水火之中,北魏除了奉上貴重禮物,不日將派出使團去往三川國京師。
張二陽不想多待,率領眾人返迴少城。
李大人早已翹首以盼,終於把他們盼了迴來。
慶功宴設在慶豐齋,慶豐齋地盤太小,張二陽想分兩地接待。
“張先生,人多熱鬧。”
“好,聽侯爺的。”
沿著街沿擺了十幾二十桌席麵,巍巍壯觀。
既然人多熱鬧,張二陽他們幹脆挪到街邊。
陶雲兒、唐婉兒、李婉瑜等人忙前忙後,沈醉、鍾公子等人拉好架勢準備入座,張二陽不禁眉頭微皺。
慶豐齋不差幾雙筷子幾個碗,更不差幾桌席麵。
弟兄們上陣殺敵,家裏人怎麽也要搞好後勤服務,主次要拎清。
李大人心細如發看出端倪,率先發話。
“李恆,你沒看到雲兒姑娘都在忙嗎?”
聲音不大,驚出李恆一身冷汗。
知道老爹對他表現不滿,連忙起身。
沈醉聞聽如芒在背,世家的公子哥怎麽可能聽不出來好賴話,趕緊起身幫著張羅。
見眾人都落座,張二陽作為主人端起酒杯。
“這杯酒敬為國殺敵的將士們,敬凱旋歸來的沈侯爺。”
沈伐代表弟兄們,舉起酒杯。
“我謹代表弟兄們敬張先生、仇前輩以及各位參戰的弟兄。”
隨著張二陽和沈伐落座,空穀和幽蘭開唱,現場的氣氛瞬間燃爆。
慶豐齋哪天沒有人,今天格外多。
“媽的,張先生您這才叫生活。”
聽著歌曲,沈伐不禁發出感歎。
“以後常來,不行常駐少城。”
“你不嫌我煩?”
“這裏都是三川國的地盤,我說了不算。”
“我倒是想,經此一役,難嘍。”
有張二陽在少城守著,需要派個雞毛的人。
沈伐兒女雙全,如今貴為侯爺哪怕在少城都要開門立戶。
他把從北魏得來的那份獎勵,放在張二陽麵前。
“張先生,我要仙人峰兩套院子。”
張二陽明白,一套沈伐住,一套給妻家住,一個大老粗想得還挺周到。
“行,我收下了,讓婉兒和婉瑜兩位姑娘幫你選。”
“多謝張先生,今後來的人多了,榮寶齋一家酒樓也忙不過來啊。”
沈伐粗中有細,想做生意。
“聽聞樽宴不錯,歡迎來少城投資。”
“沈伐你去和樽宴老板說一下,讓榮寶齋參股。”
“李大人也參一股。”
“我參好嗎?”
“怎麽不好,雖說猛龍不過江,這裏不是咱的地盤嗎。”
“多謝張先生思慮周詳,李家光啃老本確實有些吃不消。”
“下一步我想拿下渡船生意。”
“咱們三川國總共沒有幾艘,如今早已破爛不堪,還長期虧錢。”
“我有辦法解決,沈侯爺迴去見到趙王時順便提一嘴,趙王知道怎麽做。”
“這渡船基本都是軍用,上麵會答應嗎?”
“張先生乘坐渡船去了一趟雁蕩關,還去了一趟平城,你說說沒有渡船,今後三川國有事張先生怎麽幫忙?”
“李大人提醒的是,我總感覺上麵想張先生去趟京師?”
“時機成熟,我會隨李大人進京麵聖。”
“好,我一定把話帶到。”
“走時帶一千壇酒,一百壇酒給趙王,五十壇給公爺,剩下八百五十壇,三成利潤你們三家平分。”
過來敬酒的唐婉兒就站在張二陽身後,聽到此話臉早已笑成一朵菊花。
“謝謝張先生,謝謝李大人,謝謝侯爺。”
“婉兒好久上場表演個節目?”
“敬完酒就上,侯爺,我們想隨渡船迴趟京師。”
“這樣的話,你們再帶點酒,順便在京師采買些散酒和酒壇。”
“這可是個肥活,謝謝張先生關照。”
半夜時分酒足飯飽,沈伐不敢耽擱率隊登上渡船直奔京師。
天空放亮,渡船抵達京師。
沈醉迴家報平安,沈伐直接趕往王宮。
正值開年第一次早朝,平時不早朝的官員,以及即將離京的官員,必須來朝堂打個卡簽個到。
宮門外車水馬龍,排出好幾裏地。
沈伐如今貴為侯爺,車駕本就靠前,加之今日情況特殊,他飛奔到宮門口才下戰馬。
宮門羽林衛見狀,接過韁繩,有人趕緊飛奔入宮上殿通傳。
聽聞沈伐迴朝,趙王即刻傳詔上殿。
沈伐來不及更換朝服,一身軟甲上了大殿。
隨著他上殿,嘈雜的大殿鴉雀無聲。
“臣沈伐幸不辱使命。”
隨著沈伐話音落下,大殿上爆發出喜悅之聲。
朝堂之上講究多,特別是開年第一次朝會,趙王的忌諱講究特別多。
沈伐雖然是武將,見識多了自然知道該怎麽說。
上奏時避重就輕報喜不報憂,並未提及張二陽和仇老鬼。
隨即呈上北魏趙王的信件,北魏不日將派出使團,來京師麵聖。
這可是開門紅好兆頭,趙王狂喜,令沈伐先到偏殿歇息。
很快洪公公親自帶來食盒,趙王禦賜的飯菜,這可不多見。
接近中午時分,散朝,沈伐被詔上書房麵聖。
這裏除了沈公爺之外,隻有兩名朝中重臣。
沈伐匯報完,拿出裝有靈酒的空間戒交給洪太監。
“陶姑娘、唐姑娘他們迴來了?”
“是,他們現在不在李府就在王妃處。”
“張先生想要渡船?”
“我也說不清楚,他想開通京師與少城的航線。”
“陶姑娘能說的明白嗎?”
“應該沒有問題,她和張先生是合夥人。”
“好,你早點迴去歇息,晚上宮中設宴...”
迴到沈府,沈公爺又讓沈伐複盤,事無巨細追問一番。
京師的老板聞風而動,早已在沈府裏等候。
按照約定,以一百兩的價格,出了六百壇酒。
也不是誰都能拿到,除了關係戶,還要照顧方方麵麵的關係,比如宮裏比如王公大臣,稍有不慎容易得罪人。
如今唐家已經遷到少城,李婉瑜自然要盡地主之誼。
當唐婉兒現身渡船碼頭那刻,各商聽到動靜追隨他們來到李府。
買酒是小事,少城慶豐齋求購散酒、酒壇,這個生意做得。
賺不賺錢都是小事,要的是知名度。
做生意並不是陶雲兒的強項,全權交給婉兒和婉瑜處理,兩人少不了賺些私房錢。
哪怕李婉瑜高門大戶,平日裏的用度,府裏都是有嚴格規定。
她平日裏除了京師大學堂,很少在外開銷,對錢沒感覺。
哪怕有人為了攀附李大人贈送貴重禮物,家教嚴哪裏敢收。
過年期間從唐婉兒那裏拿雪釀,都是賒的。
見唐婉兒進賬如流水,不覺心裏癢癢,私房錢多了總比向家裏伸手強。
李恆隨同一起迴來,他的朋友多,對酒的消耗大。
李婉瑜幫著從陶雲兒那裏賒來兩百壇酒水,李恆一壇返了她二十兩,這次她欣然收下。
接近中午時分,樽宴送來兩桌席麵。
陶雲兒也不能差事,迴贈兩壇酒。
收到消息晚上進宮麵聖 ,陶雲兒緊張的不行。
來之前張二陽特意叮囑過,雖然早有預期,內心仍不免忐忑。
三位姑娘把瑞福祥的裁縫請來,現在量體裁衣一定來不及,隻能幫忙修改一套新裝。
曉月公主有心,特意送來兩套新衣,宮裏的手藝沒得說。
宮裏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陶雲兒終於見到趙王,獲封少城公主,賜霞帔華服。
晚宴間少陶雲兒不了新曲奉上,博得滿堂彩。
第二日陶雲兒被詔入宮麵聖,這才是她入京的重頭戲。
除了趙王隻有兩位陌生人在場,好在唐婉兒提醒過,陶雲兒並沒有覺得唐突。
“雲兒,沈伐說你們想經營渡船?”
“曉月公主和我各占三成,其餘四成出售給商家。”
“渡船很費錢,沒有人賺過錢,特別少城人口稀少,商業並不發達。”
“二陽準備推出一款平價酒,大概定價二十兩一壇的樣子,拿迴京師可以賺個十兩的樣子,乘客往返一趟相當於沒有花錢,應該會受歡迎。”
“渡船運轉所需的原石價格昂貴,還有上漲的趨勢。”
“聽聞原石礦場本是三川國產業,被雷家霸占,時機成熟,二陽會率眾搶迴礦場。”
“傳聞雷家有金丹後期,並且背靠北朝。”
“仇前輩恢複的不錯,秋季將徹底複原。”
“這麽快。”
聞言三人臉色不是很好看。
“二陽和仇前輩達成協議,靈氣複蘇之前,仇前輩不會找王室麻煩。”
“他會聽嗎?”
“這個不好說,不過他對二陽很信服。”
“三位金丹對陣雷家還是有些冒險。”
“二陽計劃為三川國再培養一位金丹。”
“是指歐陽春風嗎?”
“不是。”
“有合適人選嗎?”
“他想這個人同時獲得三家認可,目前來看沈公爺無疑是最佳人選。”
“他和別人提及過嗎?”
“除了我之外,應該沒有,並且叮囑我不要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歐陽春風準備何時晉升金丹?”
“時間安排在春釀過後。”
“需要我來做些什麽?”
“希望趙王幫春釀提字。”
“好說。”
出了上書房,曉月公主早已在門外等候多時。
李府不但聚集了不少商戶,學子也不在少數。
李恆在文翁書院謀了一個職位,他要大幹一場。
消息靈通的學子多,他們準備轉學去文翁書院,李恆、沈醉、唐婉兒等人無疑是最好的靠山。
此番他們要隨同前往,自然要先拜拜碼頭。
幾日功夫,事情處理完畢。
趙王親派一艘渡船,準備去往少城的聞風而動。
公家的渡船自然不需要花錢,都知道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得。
大家都不差錢,一合計幹脆收費,每人一百兩,收了幾萬兩直接捐給雁蕩關。
沈伐獲上諭負責渡船沿途安全,渡船滿載乘客直奔少城。
陶雲兒獲封少城公主,這對少城可是大事,必須好好操辦一番。
十幾日後,大批的少城百姓出現在京師渡船碼頭,冬梅、碳頭等混跡其中。
他們一經現身,被早已在此等候的各商家拉了過去。
手上的酒被高價收走,除此之外商家還提供免費吃喝,返程時隻需付五兩的船票。
白吃白喝免費遊玩京師,來迴一趟淨賺十兩。
各商家組織員工遠赴少城遊玩,迴來時把酒上交,白得五兩,這等好事哪裏去找。
各大商戶紛紛在少城開店,很快鈺鑫泰商行、樽宴酒樓出現在少城慶豐齋旁。
唐駿現在忙得不可開交,京師來人少不了拜他的碼頭。
隨著投資的增加,免不了修橋鋪路,整個少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兩艘小渡船穿梭於京師和少城之間,普通百姓終於享受渡船帶來的便捷。
渡船四成股份,少不了李家、沈家、唐家的身影。
張二陽並沒有過問具體細節,他天天待在仙人峰修煉。
陶雲兒和王老板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伺候好仇前輩的同時,請他指點一二。
對於兩位練氣士,又是張二陽重要的合夥人,他倒是樂意幫這個忙。
畢竟平城距離少城近,北朝拿下北魏必將劍指少城。
自身實力不足,需要仇老鬼出手。
仇老鬼沒有猶豫,糾集弟兄們,少城的散修聞訊紛紛現身。
安頓好家裏,一百多人登上渡船殺奔平城。
這裏爆發激戰,隨同沈伐前來的人已經所剩無幾,目前岌岌可危。
有了他們這支生力軍的加入,築基修士之間的戰鬥,發生了扭轉。
仇老鬼如今在雪釀的浸泡下,恢複的非常快。
加之雁蕩關一戰讓他威名遠揚,北朝高手自知不敵,直接潰敗。
官兵之間的戰鬥隨著修士的戰鬥而變化,扭轉乾坤北朝官兵兵敗如山倒,北魏乘勝追擊。
雖然不知道張二陽何許人也,能夠號令一眾沉寂許久的江湖人物,讓仇老鬼和沈伐服服帖帖,豈會是尋常之輩。
戰鬥結束,北魏盛情款待時,對張二陽照顧有加,多方打聽他的情況。
張二陽閉口不談,沈伐等口風更緊。
北魏對於張二陽和仇老鬼萌生招攬之意,沈伐又不傻中間阻攔。
張二陽並無離開少城的意思,讓北魏深感惋惜。
他們對張二陽的酒非常鍾意,除了官方,個人也購買了不少酒。
這次救北魏於水火之中,北魏除了奉上貴重禮物,不日將派出使團去往三川國京師。
張二陽不想多待,率領眾人返迴少城。
李大人早已翹首以盼,終於把他們盼了迴來。
慶功宴設在慶豐齋,慶豐齋地盤太小,張二陽想分兩地接待。
“張先生,人多熱鬧。”
“好,聽侯爺的。”
沿著街沿擺了十幾二十桌席麵,巍巍壯觀。
既然人多熱鬧,張二陽他們幹脆挪到街邊。
陶雲兒、唐婉兒、李婉瑜等人忙前忙後,沈醉、鍾公子等人拉好架勢準備入座,張二陽不禁眉頭微皺。
慶豐齋不差幾雙筷子幾個碗,更不差幾桌席麵。
弟兄們上陣殺敵,家裏人怎麽也要搞好後勤服務,主次要拎清。
李大人心細如發看出端倪,率先發話。
“李恆,你沒看到雲兒姑娘都在忙嗎?”
聲音不大,驚出李恆一身冷汗。
知道老爹對他表現不滿,連忙起身。
沈醉聞聽如芒在背,世家的公子哥怎麽可能聽不出來好賴話,趕緊起身幫著張羅。
見眾人都落座,張二陽作為主人端起酒杯。
“這杯酒敬為國殺敵的將士們,敬凱旋歸來的沈侯爺。”
沈伐代表弟兄們,舉起酒杯。
“我謹代表弟兄們敬張先生、仇前輩以及各位參戰的弟兄。”
隨著張二陽和沈伐落座,空穀和幽蘭開唱,現場的氣氛瞬間燃爆。
慶豐齋哪天沒有人,今天格外多。
“媽的,張先生您這才叫生活。”
聽著歌曲,沈伐不禁發出感歎。
“以後常來,不行常駐少城。”
“你不嫌我煩?”
“這裏都是三川國的地盤,我說了不算。”
“我倒是想,經此一役,難嘍。”
有張二陽在少城守著,需要派個雞毛的人。
沈伐兒女雙全,如今貴為侯爺哪怕在少城都要開門立戶。
他把從北魏得來的那份獎勵,放在張二陽麵前。
“張先生,我要仙人峰兩套院子。”
張二陽明白,一套沈伐住,一套給妻家住,一個大老粗想得還挺周到。
“行,我收下了,讓婉兒和婉瑜兩位姑娘幫你選。”
“多謝張先生,今後來的人多了,榮寶齋一家酒樓也忙不過來啊。”
沈伐粗中有細,想做生意。
“聽聞樽宴不錯,歡迎來少城投資。”
“沈伐你去和樽宴老板說一下,讓榮寶齋參股。”
“李大人也參一股。”
“我參好嗎?”
“怎麽不好,雖說猛龍不過江,這裏不是咱的地盤嗎。”
“多謝張先生思慮周詳,李家光啃老本確實有些吃不消。”
“下一步我想拿下渡船生意。”
“咱們三川國總共沒有幾艘,如今早已破爛不堪,還長期虧錢。”
“我有辦法解決,沈侯爺迴去見到趙王時順便提一嘴,趙王知道怎麽做。”
“這渡船基本都是軍用,上麵會答應嗎?”
“張先生乘坐渡船去了一趟雁蕩關,還去了一趟平城,你說說沒有渡船,今後三川國有事張先生怎麽幫忙?”
“李大人提醒的是,我總感覺上麵想張先生去趟京師?”
“時機成熟,我會隨李大人進京麵聖。”
“好,我一定把話帶到。”
“走時帶一千壇酒,一百壇酒給趙王,五十壇給公爺,剩下八百五十壇,三成利潤你們三家平分。”
過來敬酒的唐婉兒就站在張二陽身後,聽到此話臉早已笑成一朵菊花。
“謝謝張先生,謝謝李大人,謝謝侯爺。”
“婉兒好久上場表演個節目?”
“敬完酒就上,侯爺,我們想隨渡船迴趟京師。”
“這樣的話,你們再帶點酒,順便在京師采買些散酒和酒壇。”
“這可是個肥活,謝謝張先生關照。”
半夜時分酒足飯飽,沈伐不敢耽擱率隊登上渡船直奔京師。
天空放亮,渡船抵達京師。
沈醉迴家報平安,沈伐直接趕往王宮。
正值開年第一次早朝,平時不早朝的官員,以及即將離京的官員,必須來朝堂打個卡簽個到。
宮門外車水馬龍,排出好幾裏地。
沈伐如今貴為侯爺,車駕本就靠前,加之今日情況特殊,他飛奔到宮門口才下戰馬。
宮門羽林衛見狀,接過韁繩,有人趕緊飛奔入宮上殿通傳。
聽聞沈伐迴朝,趙王即刻傳詔上殿。
沈伐來不及更換朝服,一身軟甲上了大殿。
隨著他上殿,嘈雜的大殿鴉雀無聲。
“臣沈伐幸不辱使命。”
隨著沈伐話音落下,大殿上爆發出喜悅之聲。
朝堂之上講究多,特別是開年第一次朝會,趙王的忌諱講究特別多。
沈伐雖然是武將,見識多了自然知道該怎麽說。
上奏時避重就輕報喜不報憂,並未提及張二陽和仇老鬼。
隨即呈上北魏趙王的信件,北魏不日將派出使團,來京師麵聖。
這可是開門紅好兆頭,趙王狂喜,令沈伐先到偏殿歇息。
很快洪公公親自帶來食盒,趙王禦賜的飯菜,這可不多見。
接近中午時分,散朝,沈伐被詔上書房麵聖。
這裏除了沈公爺之外,隻有兩名朝中重臣。
沈伐匯報完,拿出裝有靈酒的空間戒交給洪太監。
“陶姑娘、唐姑娘他們迴來了?”
“是,他們現在不在李府就在王妃處。”
“張先生想要渡船?”
“我也說不清楚,他想開通京師與少城的航線。”
“陶姑娘能說的明白嗎?”
“應該沒有問題,她和張先生是合夥人。”
“好,你早點迴去歇息,晚上宮中設宴...”
迴到沈府,沈公爺又讓沈伐複盤,事無巨細追問一番。
京師的老板聞風而動,早已在沈府裏等候。
按照約定,以一百兩的價格,出了六百壇酒。
也不是誰都能拿到,除了關係戶,還要照顧方方麵麵的關係,比如宮裏比如王公大臣,稍有不慎容易得罪人。
如今唐家已經遷到少城,李婉瑜自然要盡地主之誼。
當唐婉兒現身渡船碼頭那刻,各商聽到動靜追隨他們來到李府。
買酒是小事,少城慶豐齋求購散酒、酒壇,這個生意做得。
賺不賺錢都是小事,要的是知名度。
做生意並不是陶雲兒的強項,全權交給婉兒和婉瑜處理,兩人少不了賺些私房錢。
哪怕李婉瑜高門大戶,平日裏的用度,府裏都是有嚴格規定。
她平日裏除了京師大學堂,很少在外開銷,對錢沒感覺。
哪怕有人為了攀附李大人贈送貴重禮物,家教嚴哪裏敢收。
過年期間從唐婉兒那裏拿雪釀,都是賒的。
見唐婉兒進賬如流水,不覺心裏癢癢,私房錢多了總比向家裏伸手強。
李恆隨同一起迴來,他的朋友多,對酒的消耗大。
李婉瑜幫著從陶雲兒那裏賒來兩百壇酒水,李恆一壇返了她二十兩,這次她欣然收下。
接近中午時分,樽宴送來兩桌席麵。
陶雲兒也不能差事,迴贈兩壇酒。
收到消息晚上進宮麵聖 ,陶雲兒緊張的不行。
來之前張二陽特意叮囑過,雖然早有預期,內心仍不免忐忑。
三位姑娘把瑞福祥的裁縫請來,現在量體裁衣一定來不及,隻能幫忙修改一套新裝。
曉月公主有心,特意送來兩套新衣,宮裏的手藝沒得說。
宮裏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陶雲兒終於見到趙王,獲封少城公主,賜霞帔華服。
晚宴間少陶雲兒不了新曲奉上,博得滿堂彩。
第二日陶雲兒被詔入宮麵聖,這才是她入京的重頭戲。
除了趙王隻有兩位陌生人在場,好在唐婉兒提醒過,陶雲兒並沒有覺得唐突。
“雲兒,沈伐說你們想經營渡船?”
“曉月公主和我各占三成,其餘四成出售給商家。”
“渡船很費錢,沒有人賺過錢,特別少城人口稀少,商業並不發達。”
“二陽準備推出一款平價酒,大概定價二十兩一壇的樣子,拿迴京師可以賺個十兩的樣子,乘客往返一趟相當於沒有花錢,應該會受歡迎。”
“渡船運轉所需的原石價格昂貴,還有上漲的趨勢。”
“聽聞原石礦場本是三川國產業,被雷家霸占,時機成熟,二陽會率眾搶迴礦場。”
“傳聞雷家有金丹後期,並且背靠北朝。”
“仇前輩恢複的不錯,秋季將徹底複原。”
“這麽快。”
聞言三人臉色不是很好看。
“二陽和仇前輩達成協議,靈氣複蘇之前,仇前輩不會找王室麻煩。”
“他會聽嗎?”
“這個不好說,不過他對二陽很信服。”
“三位金丹對陣雷家還是有些冒險。”
“二陽計劃為三川國再培養一位金丹。”
“是指歐陽春風嗎?”
“不是。”
“有合適人選嗎?”
“他想這個人同時獲得三家認可,目前來看沈公爺無疑是最佳人選。”
“他和別人提及過嗎?”
“除了我之外,應該沒有,並且叮囑我不要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歐陽春風準備何時晉升金丹?”
“時間安排在春釀過後。”
“需要我來做些什麽?”
“希望趙王幫春釀提字。”
“好說。”
出了上書房,曉月公主早已在門外等候多時。
李府不但聚集了不少商戶,學子也不在少數。
李恆在文翁書院謀了一個職位,他要大幹一場。
消息靈通的學子多,他們準備轉學去文翁書院,李恆、沈醉、唐婉兒等人無疑是最好的靠山。
此番他們要隨同前往,自然要先拜拜碼頭。
幾日功夫,事情處理完畢。
趙王親派一艘渡船,準備去往少城的聞風而動。
公家的渡船自然不需要花錢,都知道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得。
大家都不差錢,一合計幹脆收費,每人一百兩,收了幾萬兩直接捐給雁蕩關。
沈伐獲上諭負責渡船沿途安全,渡船滿載乘客直奔少城。
陶雲兒獲封少城公主,這對少城可是大事,必須好好操辦一番。
十幾日後,大批的少城百姓出現在京師渡船碼頭,冬梅、碳頭等混跡其中。
他們一經現身,被早已在此等候的各商家拉了過去。
手上的酒被高價收走,除此之外商家還提供免費吃喝,返程時隻需付五兩的船票。
白吃白喝免費遊玩京師,來迴一趟淨賺十兩。
各商家組織員工遠赴少城遊玩,迴來時把酒上交,白得五兩,這等好事哪裏去找。
各大商戶紛紛在少城開店,很快鈺鑫泰商行、樽宴酒樓出現在少城慶豐齋旁。
唐駿現在忙得不可開交,京師來人少不了拜他的碼頭。
隨著投資的增加,免不了修橋鋪路,整個少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兩艘小渡船穿梭於京師和少城之間,普通百姓終於享受渡船帶來的便捷。
渡船四成股份,少不了李家、沈家、唐家的身影。
張二陽並沒有過問具體細節,他天天待在仙人峰修煉。
陶雲兒和王老板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伺候好仇前輩的同時,請他指點一二。
對於兩位練氣士,又是張二陽重要的合夥人,他倒是樂意幫這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