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周忱教導兒子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仁迪啊,為父已經老了,為你們兄弟遮擋不了幾年風雨了。
你們再不成長起來,為父就無能為力了。
別看為父有一些門生故吏,可你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旦為父致仕了,他們就會轉投他人門下,到時候就沒什麽人幫襯你們了。”
看著不爭氣地二兒子周仁迪,周忱氣得不行。
他也不想把周仁迪帶在身邊,因為這次的事情比上次更加危險。
稍有不慎,就會喪命。
周忱也是想通過這種危機讓周仁迪知道,他為什麽這麽拚命。
“可是,父親,咱們就能與那些豪紳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周仁迪還是沒能理解父親的苦心,他覺得朝廷已經派出了大軍,那些豪紳肯定不會為了一些銀子而作死。
畢竟,銀子沒了還可以掙。
如今朝廷已經不再抑商,還鼓勵商業,掙錢會更加容易。
就像他家,老三隻是從郕王府拿香皂和肥皂,然後轉手給別人,再拿一小部分放在自家的店鋪裏賣。
每個月就有很多銀子。
“談?拿什麽談?
換你,你不心疼嗎?
朝廷的要求很明白,按照新商稅稅率,十五取一和十取一,收十年,相當於去年的二三十倍。
就拿仁儉賣的香皂和肥皂來說,目前一個月咱家有二十萬兩。
按照新商稅稅率,一個月要交一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兩。
一年就是十六萬兩,十年就是一百六十萬萬兩。
看似還餘八十萬兩,可別忘了沒有除去成本。
而且,你不是等一年後才交,而是馬上就要交。
這麽多銀子,還沒有賺到,隻能從別的地方找補,就會影響原來好好的生意。”
周忱感到很失望,自己這傻兒子,怎麽就不明白呢。
朝廷和士紳大族本來就是對立的,何況其中的豪紳。
何為豪紳,就是士紳大族中最有錢的。
有錢人會乖乖把銀子交出來嗎?會老實交稅嗎?
顯然不會,否則朝廷之前就不會派兵強征。
而這次豪紳們惹怒了皇上,拿要交的之前的二三十倍。
無論是哪家,交出這麽多錢就廢了。
很多生意沒了銀子陷入停滯,很多下人沒有銀子發月錢。
一個家族能掙那麽多錢,除了執掌家族的人非常有能力之外,下麵還養著很多做事的人。
這些人拿不到錢就會去別家,同時宣傳你家快不行了。
而原本落後一些的家族就會趁機出手打壓,吞並你家原來的生意。
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死也殘。
而想要家族不受損失,隻能頑強抵抗,打退朝廷大軍。
如果是一年以前,這招或許有用,可現在這招沒用了。
豪紳們要麽乖乖受罰,要麽收拾東西跑南洋或西洋去。
而且,他們在跑的時候,還會給朝廷找麻煩。
所以,朝廷派出的幾支大軍,這次會比上次更加兇殘。
給周仁迪舉自己家香皂和肥皂的生意就是要他明白,按照新商稅稅率征收十年是多麽嚴重。
“父親,這不是把人逼上絕路嗎?”
周仁迪震驚,他沒想到結果會是這麽嚴重。
“差不多,這就是惹怒皇上的代價。
本來,經過上次的事情之後,士紳大族就該老實了。
朝廷已經下旨放開商業,鼓勵商業,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
皇上要的隻是大家老實交稅。”
周忱歎了口氣,要怪就怪這些豪紳沒有認清現實。
“仁迪,實際上,朝廷這次不止是為了給這些豪紳一個嚴厲的處罰。
也是為了鎮壓各地百姓叛亂,讓朝局穩定。
遠的不說,正統年間,各地的動亂不少。
上次征收士紳大族偷漏的稅,就遇到了很多山賊匪寇和造反的百姓。
都被朝廷大軍以迅雷之勢鎮壓了。
而那些抵抗的士紳大族,都被滿門抄斬了。
這次隻會更加猛烈。”
周忱看到兒子已經有所明白,繼續教導。
告訴他,更加血腥的事情會出現。
之前隻是傷筋動骨,這次可是要老命,而戶部的人不會有絲毫同情。
周忱要周仁迪明白,他如今的地位是如何得來的。
周忱帶隊對江南豪紳強征十年的稅,事情辦好了之後自然會受到朝廷的封賞。
但也會被江南豪紳們痛恨,周家將來必然會受到江南豪紳的瘋狂打壓。
這也是周忱想把四個兒子全都安排好的原因。
周忱非常擔心,自己死後四個兒子會被報複。
本來他覺得這次事情辦成後就能封爵了,但周忱突然發現,封爵並不能保證四個兒子都能安全一生。
當然,若是他再求一下皇上也行。
接下來,果然如周忱所料,還沒得他們到達目的地呢,半路就遇到了山匪的襲擊。
除了山匪,沿途也有百姓鬧事,阻攔大軍前行。
周忱沒有猶豫,直接讓前麵開路的將士勸百姓離開,不停的直接射殺。
時間不等人,周忱可不想被這些百姓擋住去路。
一開始,隻是百姓攔路。
往後就不是百姓攔路了,豪紳們讓山匪攻打防禦弱的縣城和附近的村莊,造成很多流民。
然後逼迫這些流民衝擊朝廷大軍,企圖以此攔住朝廷大軍去路。
隻要能夠攔住朝廷大軍去路,豪紳們就有更多的時間收拾東西跑路。
不僅是周忱這邊,其他幾路也遭到了各種襲擊和阻攔。
周忱下令各路大軍,不要管前麵是什麽人,主要是有敵意的全部鎮殺。
於是,前邊戰火連天,後邊豪紳們的馬車極速往港口搬東西。
周忱見此傳令水師和運糧隊,趕緊攔截,並把消息傳給京師。
朝廷出動這麽多兵馬,可不是為不能白跑一趟,必須要把十年的商稅收上來。
於是,在朱祁鈺的又一次命令下,水師全都出動了,沿海的衛所和備倭軍也都紛紛行動起來。
水陸兩線狙擊豪紳。
馬文升安排好留守之人後也帶著周仁俊等一些人坐上水師的船出發了。
朝廷這次的目的是攔住所有準備出逃的豪紳,避免收不到銀子。
至於海盜和倭寇,遇到就打,遇不到就後麵再收拾他們。
你們再不成長起來,為父就無能為力了。
別看為父有一些門生故吏,可你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旦為父致仕了,他們就會轉投他人門下,到時候就沒什麽人幫襯你們了。”
看著不爭氣地二兒子周仁迪,周忱氣得不行。
他也不想把周仁迪帶在身邊,因為這次的事情比上次更加危險。
稍有不慎,就會喪命。
周忱也是想通過這種危機讓周仁迪知道,他為什麽這麽拚命。
“可是,父親,咱們就能與那些豪紳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周仁迪還是沒能理解父親的苦心,他覺得朝廷已經派出了大軍,那些豪紳肯定不會為了一些銀子而作死。
畢竟,銀子沒了還可以掙。
如今朝廷已經不再抑商,還鼓勵商業,掙錢會更加容易。
就像他家,老三隻是從郕王府拿香皂和肥皂,然後轉手給別人,再拿一小部分放在自家的店鋪裏賣。
每個月就有很多銀子。
“談?拿什麽談?
換你,你不心疼嗎?
朝廷的要求很明白,按照新商稅稅率,十五取一和十取一,收十年,相當於去年的二三十倍。
就拿仁儉賣的香皂和肥皂來說,目前一個月咱家有二十萬兩。
按照新商稅稅率,一個月要交一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兩。
一年就是十六萬兩,十年就是一百六十萬萬兩。
看似還餘八十萬兩,可別忘了沒有除去成本。
而且,你不是等一年後才交,而是馬上就要交。
這麽多銀子,還沒有賺到,隻能從別的地方找補,就會影響原來好好的生意。”
周忱感到很失望,自己這傻兒子,怎麽就不明白呢。
朝廷和士紳大族本來就是對立的,何況其中的豪紳。
何為豪紳,就是士紳大族中最有錢的。
有錢人會乖乖把銀子交出來嗎?會老實交稅嗎?
顯然不會,否則朝廷之前就不會派兵強征。
而這次豪紳們惹怒了皇上,拿要交的之前的二三十倍。
無論是哪家,交出這麽多錢就廢了。
很多生意沒了銀子陷入停滯,很多下人沒有銀子發月錢。
一個家族能掙那麽多錢,除了執掌家族的人非常有能力之外,下麵還養著很多做事的人。
這些人拿不到錢就會去別家,同時宣傳你家快不行了。
而原本落後一些的家族就會趁機出手打壓,吞並你家原來的生意。
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死也殘。
而想要家族不受損失,隻能頑強抵抗,打退朝廷大軍。
如果是一年以前,這招或許有用,可現在這招沒用了。
豪紳們要麽乖乖受罰,要麽收拾東西跑南洋或西洋去。
而且,他們在跑的時候,還會給朝廷找麻煩。
所以,朝廷派出的幾支大軍,這次會比上次更加兇殘。
給周仁迪舉自己家香皂和肥皂的生意就是要他明白,按照新商稅稅率征收十年是多麽嚴重。
“父親,這不是把人逼上絕路嗎?”
周仁迪震驚,他沒想到結果會是這麽嚴重。
“差不多,這就是惹怒皇上的代價。
本來,經過上次的事情之後,士紳大族就該老實了。
朝廷已經下旨放開商業,鼓勵商業,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
皇上要的隻是大家老實交稅。”
周忱歎了口氣,要怪就怪這些豪紳沒有認清現實。
“仁迪,實際上,朝廷這次不止是為了給這些豪紳一個嚴厲的處罰。
也是為了鎮壓各地百姓叛亂,讓朝局穩定。
遠的不說,正統年間,各地的動亂不少。
上次征收士紳大族偷漏的稅,就遇到了很多山賊匪寇和造反的百姓。
都被朝廷大軍以迅雷之勢鎮壓了。
而那些抵抗的士紳大族,都被滿門抄斬了。
這次隻會更加猛烈。”
周忱看到兒子已經有所明白,繼續教導。
告訴他,更加血腥的事情會出現。
之前隻是傷筋動骨,這次可是要老命,而戶部的人不會有絲毫同情。
周忱要周仁迪明白,他如今的地位是如何得來的。
周忱帶隊對江南豪紳強征十年的稅,事情辦好了之後自然會受到朝廷的封賞。
但也會被江南豪紳們痛恨,周家將來必然會受到江南豪紳的瘋狂打壓。
這也是周忱想把四個兒子全都安排好的原因。
周忱非常擔心,自己死後四個兒子會被報複。
本來他覺得這次事情辦成後就能封爵了,但周忱突然發現,封爵並不能保證四個兒子都能安全一生。
當然,若是他再求一下皇上也行。
接下來,果然如周忱所料,還沒得他們到達目的地呢,半路就遇到了山匪的襲擊。
除了山匪,沿途也有百姓鬧事,阻攔大軍前行。
周忱沒有猶豫,直接讓前麵開路的將士勸百姓離開,不停的直接射殺。
時間不等人,周忱可不想被這些百姓擋住去路。
一開始,隻是百姓攔路。
往後就不是百姓攔路了,豪紳們讓山匪攻打防禦弱的縣城和附近的村莊,造成很多流民。
然後逼迫這些流民衝擊朝廷大軍,企圖以此攔住朝廷大軍去路。
隻要能夠攔住朝廷大軍去路,豪紳們就有更多的時間收拾東西跑路。
不僅是周忱這邊,其他幾路也遭到了各種襲擊和阻攔。
周忱下令各路大軍,不要管前麵是什麽人,主要是有敵意的全部鎮殺。
於是,前邊戰火連天,後邊豪紳們的馬車極速往港口搬東西。
周忱見此傳令水師和運糧隊,趕緊攔截,並把消息傳給京師。
朝廷出動這麽多兵馬,可不是為不能白跑一趟,必須要把十年的商稅收上來。
於是,在朱祁鈺的又一次命令下,水師全都出動了,沿海的衛所和備倭軍也都紛紛行動起來。
水陸兩線狙擊豪紳。
馬文升安排好留守之人後也帶著周仁俊等一些人坐上水師的船出發了。
朝廷這次的目的是攔住所有準備出逃的豪紳,避免收不到銀子。
至於海盜和倭寇,遇到就打,遇不到就後麵再收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