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隱瞞了那麽久,為什麽要暴露自己?
為了活下去。
但憑他的本事,足以在屍潮中殺出一條血路,何以至此!
那別的人呢?
……
孟雲君答不上來,於他而言,保護同門弟子是他的責任,哪怕捨棄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他把這些小少年領出來,便理應對他們負責。
但在同樣的事放到晏靈修身上時,他「捨生取義」的理智卻突然不能「推己及人」了……孟雲君從未有過任何一刻像現在這樣,無比清晰地認識到晏靈修這番作為所帶來的後果,將通過這些逃過一劫的小弟子的口,捲起一場無處可逃的風暴,註定會把他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孟雲君的手指深深地刺進掌心血肉,執著地盯著晏靈修。對方似乎朝他瞥了一眼,又似乎沒有,孟雲君沒能從他眼中窺見一絲一毫的情緒。
晴空霹靂又一次打在墓室頂,劇烈的震動迴蕩在整座石墓中,打斷了那些義憤填膺的質問聲。
這裏就要塌了。
石頂開裂,透進悽厲的雷光,石頭沙礫撲簌簌落下,迷得人睜不開眼。孟雲君的記憶仿若斷了片,怎麽拉扯著晚輩,怎麽從地底爬上來的這些全然沒了印象,恢復意識時,他站在被碎石掩埋了的深坑邊,大雪紛飛,身邊早已沒了小師弟的身影。
隻有星星點點的熱血,殷紅的、淺淡的,和一行不甚明顯的腳印延伸進茫茫風雪中,漸漸找不見了。
晏靈修是鬼王餘孽這件事,在天樞院裏掀起了軒然大波,即便院長三令五申不許議論,還責罰了幾個明知故犯的弟子,但流言還是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
畢竟晏靈修在眾目睽睽之下驅使走屍自相殘殺,這一事實牢牢地印在了十幾個人的腦子裏,是無論如何也清除不了的。
那可是控術!
過去近千年,不知有多少前輩先賢一時不慎,死在這種陰毒詭異的手段之下,又不知多少的平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在昏昏噩噩的狀態下父子相殘、兄弟鬩牆、姐妹反目……悔恨交加的眼淚、撕心裂肺的痛苦,僅僅是鬼王百無聊賴時給自己找的樂子而已。
更不要提兩方徹底撕破臉皮後,在長達十餘年的對峙裏,那些受他驅策、悍不畏「死」的群鬼是如何前赴後繼地撲過來,用盡一切辦法將他們拉入混戰的泥沼,哪怕明知會被打得魂飛魄散也在所不惜。
那些弱小的、無害的、好不容易能過上好日子的新生鬼們,是不是又要被再一次充作馬前卒、腳下泥,好助那人成就他無上的地位?
難道以天樞院為首的驅邪師這些年東奔西走,受盡白眼也不肯放棄的理想,到此也要化為泡影了?
盡管這中間還有許多內情沒有理清,還有許多疑問沒有答案,那小小露了一手的「鬼王傳人」是願意靜悄悄找個地方貓著還是致力於禍亂天下,這都不能阻止知情人心中的恐懼山唿海嘯般蔓延開來……他們當然尚未給晏靈修定罪,可一旦起了疑心,那離罪名落實也不差什麽了。
院長幾次申飭,強行把流言蜚語壓在天樞院內部,不讓外傳。做完這些後他就病倒了,但連這他也不敢表示出來,生怕別人知道了,再給小弟子添上一重「不孝」的罪名。
不說私心偏袒的院長,就是聞訊趕來的尚裾和曲臨逸都不相信小師弟會是那勞什子傳人。
當年鬼王伏誅時,他不過五歲大,親朋故舊都死光了,從小長在天樞院,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怎麽可能是鬼王餘孽呢!
然而僅靠他們幾張嘴,堵不住悠悠眾口,尚裾和曲臨逸憂心忡忡地在天樞院停了一晚,就馬不停蹄地離山去找小師弟去了,還要去個別已經聽到風聲的門派,求他們手下留情,待天樞院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
孟雲君走不得……他是天樞院的大師兄,又親眼目睹了晏靈修使用控術,必須留下來安撫人心,一連三天都忙得分身乏術。等到終於有機會喘口氣了,何寧抱著黑貓找了過來,一見到他,先委委屈屈地扯著他的袖子哭了一場。
「大師伯,他們都說我師父犯了錯,是內奸,他要是不死,全師門的清白就要被毀了。」
何寧自小就是個很會察言觀色的姑娘,在以前,她似乎知道自己是可以放肆的,但凡受了委屈,必要張大嘴巴仰天哭嚎,幹打雷不下雨,臉上毫無濕意,但這會兒她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隻是睜著眼睛看著他,豆大的淚滴不住地順著臉頰滑下來,開口說話時才能聽出些微抽噎的氣音,哀求道:「你去和他們說說好不好,我師父不是這樣的人……」
但孟雲君沒有迴答。
他沒日沒夜地忙碌,眼下積了一片醒目的青黑,神情也有些恍惚,聽見何寧的哀求,他似乎怔怔地走起了神,不知在想些什麽,直到何寧不安地喊了他一聲,他才反應過來,一言不發地抬起手按在女孩的頭上,撫了撫她柔軟的髮絲。
這幾天,不管什麽時候,隻要孟雲君一閉上眼睛,那天墓室裏發生的場景就會片刻不停地浮現在他腦海。離奇的是,他所有的情緒——那些茫然無措,無奈悔恨,都如同蒙上了一層厚實的窗紙,被丟在了那個填滿了隨時和殘屍的廢墟之中,看不清也摸不著,暗流似的徘徊在他淺淺的胸口。
他沒有再去糾結晏靈修在劃開自己手腕時是什麽心情,也不想探究這背後究竟有沒有鬼王的手筆,隻是殫精竭慮將這件事的影響限製一個盡量小的範圍,並在每一個能抓到的空隙反覆推演思量,該用哪個理由保住晏靈修的性命——
為了活下去。
但憑他的本事,足以在屍潮中殺出一條血路,何以至此!
那別的人呢?
……
孟雲君答不上來,於他而言,保護同門弟子是他的責任,哪怕捨棄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他把這些小少年領出來,便理應對他們負責。
但在同樣的事放到晏靈修身上時,他「捨生取義」的理智卻突然不能「推己及人」了……孟雲君從未有過任何一刻像現在這樣,無比清晰地認識到晏靈修這番作為所帶來的後果,將通過這些逃過一劫的小弟子的口,捲起一場無處可逃的風暴,註定會把他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孟雲君的手指深深地刺進掌心血肉,執著地盯著晏靈修。對方似乎朝他瞥了一眼,又似乎沒有,孟雲君沒能從他眼中窺見一絲一毫的情緒。
晴空霹靂又一次打在墓室頂,劇烈的震動迴蕩在整座石墓中,打斷了那些義憤填膺的質問聲。
這裏就要塌了。
石頂開裂,透進悽厲的雷光,石頭沙礫撲簌簌落下,迷得人睜不開眼。孟雲君的記憶仿若斷了片,怎麽拉扯著晚輩,怎麽從地底爬上來的這些全然沒了印象,恢復意識時,他站在被碎石掩埋了的深坑邊,大雪紛飛,身邊早已沒了小師弟的身影。
隻有星星點點的熱血,殷紅的、淺淡的,和一行不甚明顯的腳印延伸進茫茫風雪中,漸漸找不見了。
晏靈修是鬼王餘孽這件事,在天樞院裏掀起了軒然大波,即便院長三令五申不許議論,還責罰了幾個明知故犯的弟子,但流言還是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
畢竟晏靈修在眾目睽睽之下驅使走屍自相殘殺,這一事實牢牢地印在了十幾個人的腦子裏,是無論如何也清除不了的。
那可是控術!
過去近千年,不知有多少前輩先賢一時不慎,死在這種陰毒詭異的手段之下,又不知多少的平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在昏昏噩噩的狀態下父子相殘、兄弟鬩牆、姐妹反目……悔恨交加的眼淚、撕心裂肺的痛苦,僅僅是鬼王百無聊賴時給自己找的樂子而已。
更不要提兩方徹底撕破臉皮後,在長達十餘年的對峙裏,那些受他驅策、悍不畏「死」的群鬼是如何前赴後繼地撲過來,用盡一切辦法將他們拉入混戰的泥沼,哪怕明知會被打得魂飛魄散也在所不惜。
那些弱小的、無害的、好不容易能過上好日子的新生鬼們,是不是又要被再一次充作馬前卒、腳下泥,好助那人成就他無上的地位?
難道以天樞院為首的驅邪師這些年東奔西走,受盡白眼也不肯放棄的理想,到此也要化為泡影了?
盡管這中間還有許多內情沒有理清,還有許多疑問沒有答案,那小小露了一手的「鬼王傳人」是願意靜悄悄找個地方貓著還是致力於禍亂天下,這都不能阻止知情人心中的恐懼山唿海嘯般蔓延開來……他們當然尚未給晏靈修定罪,可一旦起了疑心,那離罪名落實也不差什麽了。
院長幾次申飭,強行把流言蜚語壓在天樞院內部,不讓外傳。做完這些後他就病倒了,但連這他也不敢表示出來,生怕別人知道了,再給小弟子添上一重「不孝」的罪名。
不說私心偏袒的院長,就是聞訊趕來的尚裾和曲臨逸都不相信小師弟會是那勞什子傳人。
當年鬼王伏誅時,他不過五歲大,親朋故舊都死光了,從小長在天樞院,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怎麽可能是鬼王餘孽呢!
然而僅靠他們幾張嘴,堵不住悠悠眾口,尚裾和曲臨逸憂心忡忡地在天樞院停了一晚,就馬不停蹄地離山去找小師弟去了,還要去個別已經聽到風聲的門派,求他們手下留情,待天樞院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
孟雲君走不得……他是天樞院的大師兄,又親眼目睹了晏靈修使用控術,必須留下來安撫人心,一連三天都忙得分身乏術。等到終於有機會喘口氣了,何寧抱著黑貓找了過來,一見到他,先委委屈屈地扯著他的袖子哭了一場。
「大師伯,他們都說我師父犯了錯,是內奸,他要是不死,全師門的清白就要被毀了。」
何寧自小就是個很會察言觀色的姑娘,在以前,她似乎知道自己是可以放肆的,但凡受了委屈,必要張大嘴巴仰天哭嚎,幹打雷不下雨,臉上毫無濕意,但這會兒她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隻是睜著眼睛看著他,豆大的淚滴不住地順著臉頰滑下來,開口說話時才能聽出些微抽噎的氣音,哀求道:「你去和他們說說好不好,我師父不是這樣的人……」
但孟雲君沒有迴答。
他沒日沒夜地忙碌,眼下積了一片醒目的青黑,神情也有些恍惚,聽見何寧的哀求,他似乎怔怔地走起了神,不知在想些什麽,直到何寧不安地喊了他一聲,他才反應過來,一言不發地抬起手按在女孩的頭上,撫了撫她柔軟的髮絲。
這幾天,不管什麽時候,隻要孟雲君一閉上眼睛,那天墓室裏發生的場景就會片刻不停地浮現在他腦海。離奇的是,他所有的情緒——那些茫然無措,無奈悔恨,都如同蒙上了一層厚實的窗紙,被丟在了那個填滿了隨時和殘屍的廢墟之中,看不清也摸不著,暗流似的徘徊在他淺淺的胸口。
他沒有再去糾結晏靈修在劃開自己手腕時是什麽心情,也不想探究這背後究竟有沒有鬼王的手筆,隻是殫精竭慮將這件事的影響限製一個盡量小的範圍,並在每一個能抓到的空隙反覆推演思量,該用哪個理由保住晏靈修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