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供達官貴人享樂的秦樓楚館,販夫走卒們的去處也不會少了。晏靈修從未見過蓮鄉的夜景,卻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看得見那些被輕歌曼舞掩蓋著的淤泥,被曲臨逸提醒後,隻是稍一思索就想明白了內裏的關竅。
「你把他們生前是否尋花問柳打聽得那麽清楚,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晏靈修毫不避諱聶磐在邊上,張口就道:「你懷疑這些人的死,跟風塵女子有關?」
曲臨逸自衿道:「你三師兄我雖沒捉到兇手,卻也不是廢物一個,難不成一點線索都找不到嗎?隻是我尚未查到實證,還需去一個地方調查一番。」
調查風塵女子,自然要去風月場所。
於是他們開了間房,把聶磐、何寧以及那隻充作幼兒口糧的母羊一同留在了客棧,頂著聶磐不明所以的目光,心照不宣地朝河邊的畫舫走去。
一路上,曲臨逸向他們細細講述了被懷疑對象的生平——
簡而言之,那是個遇人不淑,憤然投水自盡的苦命女子。
「我要說的那人姓李,花名芸娘,乃是兩年前最負盛名的花魁娘子,據傳生得如空穀幽蘭一般,令人見之忘俗。」說起美人,曲臨逸的「風流」習氣就犯了,拈著一把摺扇,搖頭晃腦,一唱三嘆,活似在說書:
「李芸娘雖然不幸淪落風塵,卻並不自甘墮落,反而頗有俠義之風。因為有不少豪紳公子為她的美貌傾倒,花樓的媽媽待她也很客氣,李芸娘便藉此救助了很多被買賣的女孩,不僅開了家繡坊,給那些無處可去的可憐人一個安身之地,還總是將自己的錢財捐給養濟院和慈幼院,給那些孤寡老弱買米買麵,一年四季,從無間斷。」
「如此說來,確實是品質高潔,」孟雲君問,「既然是兩年前的花魁,那想必是後來設法贖身了?」
曲臨逸摺扇一拍掌心:「沒錯!那李芸娘資助的慈幼院是本地富戶孫家所開,孫家的獨子也是個出了名的善心人,擔心家中管事剋扣那些孤兒的用度,就常去監督,這兩人一來二去就見上麵了,再三來四去,便漸生情愫,接著一向優柔寡斷的孫公子就『非卿不娶』,死活鬧著三媒六聘,迎娶李芸娘。李芸娘就算出淤泥而不染,終究不是良家女子,孫老爺當然不肯答應,無奈這時李芸娘有了身孕,孫老爺怕獨子體弱絕後,這才捏著鼻子讓她進了門。」
要真是段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話,曲臨逸也不會煞有介事地拿出來給他們分享了——晏靈修知道以三師兄的性子,怕是要連他們如何一步步走到離心的過程都要繪聲繪色地講個清楚,未免浪費時間,便主動幫他轉折道:「但是……」
「但是——唉,好景不長,」曲臨逸嘆息一聲,「不到半年,原本深情款款的孫公子就開始嫌棄自己的妻子出身不好了,跟李芸娘多番爭吵,隨後更是連她臨盆都不等,就一封休書將她趕出門去。那李芸娘性情何其剛烈,受此奇恥大辱,一出門就投了水,孫公子卻不聞不問,飛快地續弦了一位門當戶對的富家小姐。還是之前反對他們相守的孫老爺良心未泯,收斂了李芸娘的屍身,一副薄棺安葬了。」
「這事在本地鬧得沸沸揚揚,畢竟李芸娘能以正妻之禮被孫家迎進門,本就出乎眾人意料,後來見他們婚後果真琴瑟和鳴,旁觀者震驚夠了,也都慢慢平復了心情,還會笑談孫公子是個難得的癡情種,誰知就在別人都滿以為他們會一直恩愛下去時,身懷六甲的李芸娘卻又突然被掃地出門,此後更是死於非命,孫公子變心之快,簡直叫人瞠目結舌。」
說到這裏,曲臨逸神色收斂了一些,低聲道:「李芸娘生前風評極好,跟那些失蹤的我漁夫更是毫無交集,是以從沒有人懷疑到她身上。但我細細算過,她在二月末喪命,頭七當天,三月初三,便出現了第一名死者。她含恨而死,難說不會化身惡鬼索命,於是我昨晚便偷偷去挖了她的墳……」
同門做下如此缺德事,孟雲君和晏靈修卻眉毛都沒動一下——他們又不是衛道士,為了查案,類似的事幹的都不少。
「你們猜怎麽著?棺材裏果然空無一物!」曲臨逸篤定道,「她和那些失蹤的漁夫,肯定脫不了幹係!」
迄今為止,他的推論都貌似無懈可擊,但晏靈修思忖片刻,卻開口道:「不對。」
孟雲君跟著附和道:「是有蹊蹺。」
「你們也發現了吧!」曲臨逸道,「李芸娘贖身前就住在船上,哪有不識水性的道理,就算她鐵了心要自盡,撞柱上吊哪個不成,怎麽也不會選這種死法。我心中存疑,便想去畫舫裏打聽一下——李芸娘的棺木入土時,她昔日的姐妹也去送葬了,可能會知道點什麽。」
說話間,他們已經走到了河岸附近,水邊楊柳依依,一眼望去好似一片碧綠的煙雲,不遠處眾多畫舫裹著香風,懶洋洋行駛在河麵上。
曲臨逸怕被人聽見,暫時中止了話題,隻搖晃著摺扇,端出一副風度翩翩的架勢來,果然被候在岸邊的女孩子們注意到了,奼紫嫣紅地簇擁上來。曲臨逸目光在這群攬客的女孩子裏轉了一圈,很快找到了目標,半推半就一番,便由著其中一個姑娘領著,登上了臨岸最漂亮的一隻畫舫。
一踏進這種地界,曲臨逸的「風流習氣」就暴露無遺,孟雲君和晏靈修並肩走在後頭,靜靜旁觀著他一路上妙語連珠,將那引路的姑娘逗得幾次忍不住抿嘴微笑。或許也是託了對他們觀感不錯的福,在曲臨逸表示想見一見琴藝高超的「梅姑娘」時,她沒有一口迴絕,隻是遲疑一下,答應了幫忙傳話,卻不能保證「梅姑娘」是否會同意。
「你把他們生前是否尋花問柳打聽得那麽清楚,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晏靈修毫不避諱聶磐在邊上,張口就道:「你懷疑這些人的死,跟風塵女子有關?」
曲臨逸自衿道:「你三師兄我雖沒捉到兇手,卻也不是廢物一個,難不成一點線索都找不到嗎?隻是我尚未查到實證,還需去一個地方調查一番。」
調查風塵女子,自然要去風月場所。
於是他們開了間房,把聶磐、何寧以及那隻充作幼兒口糧的母羊一同留在了客棧,頂著聶磐不明所以的目光,心照不宣地朝河邊的畫舫走去。
一路上,曲臨逸向他們細細講述了被懷疑對象的生平——
簡而言之,那是個遇人不淑,憤然投水自盡的苦命女子。
「我要說的那人姓李,花名芸娘,乃是兩年前最負盛名的花魁娘子,據傳生得如空穀幽蘭一般,令人見之忘俗。」說起美人,曲臨逸的「風流」習氣就犯了,拈著一把摺扇,搖頭晃腦,一唱三嘆,活似在說書:
「李芸娘雖然不幸淪落風塵,卻並不自甘墮落,反而頗有俠義之風。因為有不少豪紳公子為她的美貌傾倒,花樓的媽媽待她也很客氣,李芸娘便藉此救助了很多被買賣的女孩,不僅開了家繡坊,給那些無處可去的可憐人一個安身之地,還總是將自己的錢財捐給養濟院和慈幼院,給那些孤寡老弱買米買麵,一年四季,從無間斷。」
「如此說來,確實是品質高潔,」孟雲君問,「既然是兩年前的花魁,那想必是後來設法贖身了?」
曲臨逸摺扇一拍掌心:「沒錯!那李芸娘資助的慈幼院是本地富戶孫家所開,孫家的獨子也是個出了名的善心人,擔心家中管事剋扣那些孤兒的用度,就常去監督,這兩人一來二去就見上麵了,再三來四去,便漸生情愫,接著一向優柔寡斷的孫公子就『非卿不娶』,死活鬧著三媒六聘,迎娶李芸娘。李芸娘就算出淤泥而不染,終究不是良家女子,孫老爺當然不肯答應,無奈這時李芸娘有了身孕,孫老爺怕獨子體弱絕後,這才捏著鼻子讓她進了門。」
要真是段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話,曲臨逸也不會煞有介事地拿出來給他們分享了——晏靈修知道以三師兄的性子,怕是要連他們如何一步步走到離心的過程都要繪聲繪色地講個清楚,未免浪費時間,便主動幫他轉折道:「但是……」
「但是——唉,好景不長,」曲臨逸嘆息一聲,「不到半年,原本深情款款的孫公子就開始嫌棄自己的妻子出身不好了,跟李芸娘多番爭吵,隨後更是連她臨盆都不等,就一封休書將她趕出門去。那李芸娘性情何其剛烈,受此奇恥大辱,一出門就投了水,孫公子卻不聞不問,飛快地續弦了一位門當戶對的富家小姐。還是之前反對他們相守的孫老爺良心未泯,收斂了李芸娘的屍身,一副薄棺安葬了。」
「這事在本地鬧得沸沸揚揚,畢竟李芸娘能以正妻之禮被孫家迎進門,本就出乎眾人意料,後來見他們婚後果真琴瑟和鳴,旁觀者震驚夠了,也都慢慢平復了心情,還會笑談孫公子是個難得的癡情種,誰知就在別人都滿以為他們會一直恩愛下去時,身懷六甲的李芸娘卻又突然被掃地出門,此後更是死於非命,孫公子變心之快,簡直叫人瞠目結舌。」
說到這裏,曲臨逸神色收斂了一些,低聲道:「李芸娘生前風評極好,跟那些失蹤的我漁夫更是毫無交集,是以從沒有人懷疑到她身上。但我細細算過,她在二月末喪命,頭七當天,三月初三,便出現了第一名死者。她含恨而死,難說不會化身惡鬼索命,於是我昨晚便偷偷去挖了她的墳……」
同門做下如此缺德事,孟雲君和晏靈修卻眉毛都沒動一下——他們又不是衛道士,為了查案,類似的事幹的都不少。
「你們猜怎麽著?棺材裏果然空無一物!」曲臨逸篤定道,「她和那些失蹤的漁夫,肯定脫不了幹係!」
迄今為止,他的推論都貌似無懈可擊,但晏靈修思忖片刻,卻開口道:「不對。」
孟雲君跟著附和道:「是有蹊蹺。」
「你們也發現了吧!」曲臨逸道,「李芸娘贖身前就住在船上,哪有不識水性的道理,就算她鐵了心要自盡,撞柱上吊哪個不成,怎麽也不會選這種死法。我心中存疑,便想去畫舫裏打聽一下——李芸娘的棺木入土時,她昔日的姐妹也去送葬了,可能會知道點什麽。」
說話間,他們已經走到了河岸附近,水邊楊柳依依,一眼望去好似一片碧綠的煙雲,不遠處眾多畫舫裹著香風,懶洋洋行駛在河麵上。
曲臨逸怕被人聽見,暫時中止了話題,隻搖晃著摺扇,端出一副風度翩翩的架勢來,果然被候在岸邊的女孩子們注意到了,奼紫嫣紅地簇擁上來。曲臨逸目光在這群攬客的女孩子裏轉了一圈,很快找到了目標,半推半就一番,便由著其中一個姑娘領著,登上了臨岸最漂亮的一隻畫舫。
一踏進這種地界,曲臨逸的「風流習氣」就暴露無遺,孟雲君和晏靈修並肩走在後頭,靜靜旁觀著他一路上妙語連珠,將那引路的姑娘逗得幾次忍不住抿嘴微笑。或許也是託了對他們觀感不錯的福,在曲臨逸表示想見一見琴藝高超的「梅姑娘」時,她沒有一口迴絕,隻是遲疑一下,答應了幫忙傳話,卻不能保證「梅姑娘」是否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