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兒自小生活在閉塞的小村莊裏,長到八歲連死人都沒見過,聽說蓮鄉出了連環殺人案,隻覺得新奇和刺激,仿佛村頭老人們口口相傳的傳奇話本在現實中開演了,滿心隻想著如何看熱鬧。但他對孟雲君多有依賴,所以盡管有些不甘心,也老老實實地接受了對方的安排,把千字文墊在腦袋底下,一手抱著暖烘烘的母羊,一手拍著何寧的繈褓,睡了。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江水在光下閃著粼粼波光,一往無前地向遠方流淌而去——此地順風順水,就算不劃槳,船也能行得很快,照這個速度,估計明天正午就能到了。
孟雲君靠著船艙坐下,靜默片刻,看向晏靈修,他的小師弟曲著右腿,一手搭在膝蓋上,抬頭無聲地仰望著天上的月亮。這個姿勢讓他看起來有幾分難得一見的鬆弛。天光雲影全是暗沉沉的,倒映在他的眼睛裏,襯得他那雙眼黑的地方格外黑,白的地方格外白……太純粹了,甚至泛出一點明淨的淺藍。
孟雲君看著這一幕,忽然從中品味出些許沒來由的孤獨,這讓他本能地屏氣斂聲,幾乎不敢發出聲音驚動他。
或許是察覺到了他的目光,晏靈修轉頭看了過去,孟雲君嘴角微微一提,不知從哪裏摸出來一個小酒壺,舉起來對他示意道:「米酒,不醉人的,嚐一嚐?」
晏靈修默不作聲地搖搖頭,孟雲君也不在意,獨自在月光下自斟自酌起來。
初夏的風輕撫過麵,水聲入耳,強一陣弱一陣,周遭更顯靜謐。
不過片刻光景,身旁的唿吸就漸漸輕緩下來,孟雲君扭頭去看,晏靈修已經睡著了,頭微微側著,靠著船艙,不易察覺地擰起了眉——他清醒時總沒什麽表情,好像對任何事物都淡淡的不上心,直到這時,他那苛刻的自製力才短暫地陷入昏沉的睡意裏,露出那冰山一角的心事重重。
孟雲君知道他在擔憂什麽——晏靈修走進管春城時,他正好在場。
事實上,他會一開始就找去磐兒所在的小村莊,並不是順路或是偶然,因為就在前兩天,他在收到來自蓮鄉的求助信的同時,還聽說了一則傳聞。
幾個獵戶找上門來,說山中有一處「禁地」,隻要擅自踏入,無一例外都會遭遇「鬼打牆」,據說那裏曾經有一座古城,不明原因一夜覆滅後,屍氣久久不散,迄今為止已經吃了好幾個無辜的路人了。
他們言之鑿鑿,孟雲君卻半信半疑,少不更事時被數次忽悠過的經歷讓他明白他們在講述某些獵奇的事總會不自覺地誇大,人為地添上許多奇思妙想,或許那所謂的「禁地」隻是一條稍崎嶇難走的山路,「古城」、「屍氣」、「吃了人」什麽的全是杜撰,但既然順道,去看一看也並不妨礙什麽。
於是他星夜兼程找了過去,在裏長一家稍作修整,幫他們趕走了幾隻擾人清夢的精怪——很不起眼的小東西,常在深夜學他白天聽到的話,深宅大院厭惡非常,四麵漏風的農家卻無關緊要,隻是常常受到驚嚇——還隨手做了一個紙風車給那家的小孫子,然後便沿著他們指的路進山了。
他方向感不錯,沒走多少彎路,就找到了傳說中那座古城的遺蹟,更令他驚奇的是,古城附近居然還環繞了一層極為高深的陣法,不僅如此,還有人先他一步破了陣眼,而且看他遺留下的痕跡,明顯和天樞院有極大的淵源。
孟雲君生出了點好奇心,偷偷追了上去,想看看師門裏何時出了這樣一位高人。
之所以會隱匿行跡,他自己也說不明白,可能一切還沒開始時他心裏就隱隱有了一個猜想,讓他的心鼓譟地動了起來,順著蹤跡尋過去時幾乎有點不可道的期待。
……畢竟師門的人他哪個不認得,能有如此作為的,一個巴掌都數得出來。
然後他就看見他意料之中的人一個命令,定住了發狂的魔頭。
孟雲君躲藏在蔓長的荒草中,目睹著那魔頭和他握手言和,晏靈修接過險些被一把摔死的嬰兒,綁在背後下了山……整個過程幾個時辰,他始終沒有露麵,晏靈修一走,就從另一條路下山了。
陣法已破,而「一陣之主」還處於大夢初醒的恍惚中,讓他得以踩著夾縫來去自如,沒有讓以上任何一人發現。
孟雲君沒有想好在這時候見他,但人生際遇向來無常,當他一路心不在焉地走迴去時,在裏長家看到晏靈修的驚訝是完全不作假的。
這一天他始終沒能把清早看到的畫麵從記憶裏剔出去,無數個疑問在他腦海中此起彼伏,孟雲君幾次差點按捺不住問出口,最終卻還是忍住了,不光閉口不談,還故意做主一副久別重逢的戲碼,邀請晏靈修與他同去調查——用力過猛,顯得這番熱情來得十分莫名其妙。
孟雲君頭一迴發現自己在做戲方麵如此天賦異稟,即興發揮毫無障礙,而始作俑者卻對他心中的苦悶與糾結一無所知,就跟好像不清楚這件事意味著什麽,又有多嚴重一樣,泰然自若地照顧孩子、燉魚湯、遠眺江麵發呆……唯有幾個曇花一現的瞬間,他在目光對接時,窺見晏靈修眼中難以自遏的恐懼和害怕,浮光般掠過。
快得讓他以為是錯覺。
第102章 會和
一年前,孟雲君和小師弟短暫的一麵後,隻覺得對方固執且叛逆,是塊油潑不進、水澆不透的石頭——這沒什麽,少年人有些自己的想法,不是怪事。但當他拋棄了對同門師弟先入為主的看法,用全然客觀冷靜的目光去迴顧對方的一舉一動時,卻驚覺晏靈修其實並不是固執己見。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江水在光下閃著粼粼波光,一往無前地向遠方流淌而去——此地順風順水,就算不劃槳,船也能行得很快,照這個速度,估計明天正午就能到了。
孟雲君靠著船艙坐下,靜默片刻,看向晏靈修,他的小師弟曲著右腿,一手搭在膝蓋上,抬頭無聲地仰望著天上的月亮。這個姿勢讓他看起來有幾分難得一見的鬆弛。天光雲影全是暗沉沉的,倒映在他的眼睛裏,襯得他那雙眼黑的地方格外黑,白的地方格外白……太純粹了,甚至泛出一點明淨的淺藍。
孟雲君看著這一幕,忽然從中品味出些許沒來由的孤獨,這讓他本能地屏氣斂聲,幾乎不敢發出聲音驚動他。
或許是察覺到了他的目光,晏靈修轉頭看了過去,孟雲君嘴角微微一提,不知從哪裏摸出來一個小酒壺,舉起來對他示意道:「米酒,不醉人的,嚐一嚐?」
晏靈修默不作聲地搖搖頭,孟雲君也不在意,獨自在月光下自斟自酌起來。
初夏的風輕撫過麵,水聲入耳,強一陣弱一陣,周遭更顯靜謐。
不過片刻光景,身旁的唿吸就漸漸輕緩下來,孟雲君扭頭去看,晏靈修已經睡著了,頭微微側著,靠著船艙,不易察覺地擰起了眉——他清醒時總沒什麽表情,好像對任何事物都淡淡的不上心,直到這時,他那苛刻的自製力才短暫地陷入昏沉的睡意裏,露出那冰山一角的心事重重。
孟雲君知道他在擔憂什麽——晏靈修走進管春城時,他正好在場。
事實上,他會一開始就找去磐兒所在的小村莊,並不是順路或是偶然,因為就在前兩天,他在收到來自蓮鄉的求助信的同時,還聽說了一則傳聞。
幾個獵戶找上門來,說山中有一處「禁地」,隻要擅自踏入,無一例外都會遭遇「鬼打牆」,據說那裏曾經有一座古城,不明原因一夜覆滅後,屍氣久久不散,迄今為止已經吃了好幾個無辜的路人了。
他們言之鑿鑿,孟雲君卻半信半疑,少不更事時被數次忽悠過的經歷讓他明白他們在講述某些獵奇的事總會不自覺地誇大,人為地添上許多奇思妙想,或許那所謂的「禁地」隻是一條稍崎嶇難走的山路,「古城」、「屍氣」、「吃了人」什麽的全是杜撰,但既然順道,去看一看也並不妨礙什麽。
於是他星夜兼程找了過去,在裏長一家稍作修整,幫他們趕走了幾隻擾人清夢的精怪——很不起眼的小東西,常在深夜學他白天聽到的話,深宅大院厭惡非常,四麵漏風的農家卻無關緊要,隻是常常受到驚嚇——還隨手做了一個紙風車給那家的小孫子,然後便沿著他們指的路進山了。
他方向感不錯,沒走多少彎路,就找到了傳說中那座古城的遺蹟,更令他驚奇的是,古城附近居然還環繞了一層極為高深的陣法,不僅如此,還有人先他一步破了陣眼,而且看他遺留下的痕跡,明顯和天樞院有極大的淵源。
孟雲君生出了點好奇心,偷偷追了上去,想看看師門裏何時出了這樣一位高人。
之所以會隱匿行跡,他自己也說不明白,可能一切還沒開始時他心裏就隱隱有了一個猜想,讓他的心鼓譟地動了起來,順著蹤跡尋過去時幾乎有點不可道的期待。
……畢竟師門的人他哪個不認得,能有如此作為的,一個巴掌都數得出來。
然後他就看見他意料之中的人一個命令,定住了發狂的魔頭。
孟雲君躲藏在蔓長的荒草中,目睹著那魔頭和他握手言和,晏靈修接過險些被一把摔死的嬰兒,綁在背後下了山……整個過程幾個時辰,他始終沒有露麵,晏靈修一走,就從另一條路下山了。
陣法已破,而「一陣之主」還處於大夢初醒的恍惚中,讓他得以踩著夾縫來去自如,沒有讓以上任何一人發現。
孟雲君沒有想好在這時候見他,但人生際遇向來無常,當他一路心不在焉地走迴去時,在裏長家看到晏靈修的驚訝是完全不作假的。
這一天他始終沒能把清早看到的畫麵從記憶裏剔出去,無數個疑問在他腦海中此起彼伏,孟雲君幾次差點按捺不住問出口,最終卻還是忍住了,不光閉口不談,還故意做主一副久別重逢的戲碼,邀請晏靈修與他同去調查——用力過猛,顯得這番熱情來得十分莫名其妙。
孟雲君頭一迴發現自己在做戲方麵如此天賦異稟,即興發揮毫無障礙,而始作俑者卻對他心中的苦悶與糾結一無所知,就跟好像不清楚這件事意味著什麽,又有多嚴重一樣,泰然自若地照顧孩子、燉魚湯、遠眺江麵發呆……唯有幾個曇花一現的瞬間,他在目光對接時,窺見晏靈修眼中難以自遏的恐懼和害怕,浮光般掠過。
快得讓他以為是錯覺。
第102章 會和
一年前,孟雲君和小師弟短暫的一麵後,隻覺得對方固執且叛逆,是塊油潑不進、水澆不透的石頭——這沒什麽,少年人有些自己的想法,不是怪事。但當他拋棄了對同門師弟先入為主的看法,用全然客觀冷靜的目光去迴顧對方的一舉一動時,卻驚覺晏靈修其實並不是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