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雲君對他微微一頷首,隨手放下食盒,拈了三炷香點上,和那不久前剛剛燒完的三柱並排插在一起,拜了三拜,迴頭一看,就見晏靈修無聲地站在他側後方,隻是不知在神遊物外些什麽,看表情很像是在走神。等他祭拜完了,就自顧自捏著那幾張紙迴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一言不發地陷入了沉思當中。
還是孟雲君輕輕地咳了一聲,他才恍然迴神,詫異地抬頭看向孟雲君,眼神裏明明白白寫著:你怎麽還沒走?
「……師兄?」
「老師讓我來看看你。」孟雲君一笑,拖了一隻蒲團過來,湊在他身邊坐好,手臂一撈拎過食盒,「順便給你帶點零嘴。」
湯湯水水的不好收拾,飯菜什麽的又氣味太大,對先祖不敬,因此他在後廚挑的都是些不費事的小點心,用小帕子墊好了,既不容易掉渣,也不用擔心髒手。廚娘手巧,特地用各色花汁染了色,把糕點一個個捏成憨態可掬的小動物模樣,有趣是有趣,隻是……孟雲君久不迴天樞院,不清楚這些點心都是給那些隻到他們腰高的三頭身小弟子準備的。
晏靈修一揭開蓋子,就跟這一盒惟妙惟肖的小白兔小黃狗對上了眼,一時間忍不住沉默了。
從他記事以來,就沒吃過這麽有童趣的點心了。
閻扶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他這是把你當沒斷奶的小崽子哄呢。」
「閉嘴。」晏靈修道。
孟雲君沒覺得有什麽不對,他哄那些哭鬧想家的師弟師妹們一向都是這一套,一個糖畫或者一個泥人,往往藥到病除,叮囑道:「都是剛蒸好的,廚娘說放冷了就不好吃了。」
晏靈修今天從睜眼就開始趕路,水都沒喝上幾口,撐到現在當然餓了。他頓了頓,麵無表情地捏起一隻白兔形狀的糕點,一口咬掉了兔子的頭。
孟雲君:「……」
失策了,拿著小白兔的師弟氣質不僅沒有變得柔軟,反而更加兇狠了。
他也選了一隻青蛙,將那兩隻肥美的後腿銜在嘴裏,軟綿綿的甜香後,一股提神醒腦的薄荷味就衝上了鼻腔,口感微微有點沖。
兩人都被東西占住了嘴,短時間內說不了話,讓一直在煩惱該怎麽開口的孟雲君鬆了口氣,他一邊字斟句酌著措辭,一邊地隱晦地打量著對麵低頭吃點心的小師弟。
認真說起來,他們隻在七年前有過一麵之緣,故事裏的另一個主人公還把他忘了個一幹二淨,但不知為何,當孟雲君站在堂前,看著晏靈修跨過門檻走進來時,曾經被淡忘的迴憶就像蒙上一層塵土的琉璃,風一吹就恢復了曾經的流光溢彩,清晰得讓孟雲君自己都感到奇怪。
孟雲君想,也許是那時他的心緒低沉,看什麽都是灰濛濛的,晏靈修的出現卻是一個超出想像的意外,好像倒映在井水中的明月,那樣的格格不入,叫他沒法不印象深刻。
時至今日他還記得那個暮色蒼茫的傍晚,晏靈修站在一枝橫斜出來的樹椏上,居高臨下地望著他,分明隻是個孩子,神情卻比某些上了年紀的長輩還要冷淡,配上他稚嫩的臉龐,看上去有種說不出的古怪和違和。
孟雲君出生於大富之家,若是太平年月,家裏人是一定不會捨得讓他做這受人尊重卻居無定所的驅邪師的,然而戰亂不講道理,一旦開啟,任你是山野村夫還是鄉紳富豪,一樣要卷進這無休止的血肉磨盤裏,區別隻是受的苦痛或早或晚罷了。
逃難途中,他的父母族人依次亡故,唯一活下來的伯父無力撫養侄兒,無奈將他託付給天樞院,獨自去找出路去了。
一別許多年,孟雲君再也沒有見過他,但他心裏卻存著一個念想,那就是不管天涯海角,這世上總有一個人是在記掛著他的,盡管關於幼時那個家的記憶開始模糊,但隻要和他血脈相連的親人還活著,他就不是沒有來處,沒有生時的一個人,也不是茫茫塵世中無著無落的不速之客。
他八歲拜入天樞院門下,努力藏起屬於孩童的怯懦,擺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符合任何人期望地長大了,然後在十三歲那年輾轉收到了伯父的喪報。
至此,他和那個現實中已經被夷為平地的家的最後瓜葛也被斬斷了。
當時他仰起頭看不肯從樹上下來晏靈修,就像在看過去那個無所適從,滿心茫然,不得不靠虛張聲勢才能撐起尊嚴的自己……盡管隻是一麵之緣,孟雲君卻很肯定他的感覺沒有錯,所以哪怕一別七年,他也能在甫一照麵就認出當初那個讓他俯身撿花的小弟子。
孟雲君偏頭去看晏靈修,目光滑過他吃東西時微鼓的臉頰,微不可查地停頓了一下。
小時候尚且不很分明,但等晏靈修長成少年身量,竹子一樣的節節拔高,臉上的嬰兒肥也開始消退,他優越的骨相便適時地突顯出來了,乍看之下簡直漂亮得令人心驚。全身上下,唯獨那股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氣質依然沒有減退一分,配上他淡漠的神情,更將這種疏離推到了頂峰,甚至有種望而卻步的感覺。
孟雲君注意到,那個引他過來的外門弟子總在用自以為不引人注意的目光偷偷看他,看得耳朵根都紅了,一把人送到,就慌裏慌張地跑遠了。
他打量著這個冷心冷清的少年,不無鬱悶地心想,當年那個軟乎乎氣鼓鼓,像個小貓一樣的師弟怎麽就不見了呢?
還是孟雲君輕輕地咳了一聲,他才恍然迴神,詫異地抬頭看向孟雲君,眼神裏明明白白寫著:你怎麽還沒走?
「……師兄?」
「老師讓我來看看你。」孟雲君一笑,拖了一隻蒲團過來,湊在他身邊坐好,手臂一撈拎過食盒,「順便給你帶點零嘴。」
湯湯水水的不好收拾,飯菜什麽的又氣味太大,對先祖不敬,因此他在後廚挑的都是些不費事的小點心,用小帕子墊好了,既不容易掉渣,也不用擔心髒手。廚娘手巧,特地用各色花汁染了色,把糕點一個個捏成憨態可掬的小動物模樣,有趣是有趣,隻是……孟雲君久不迴天樞院,不清楚這些點心都是給那些隻到他們腰高的三頭身小弟子準備的。
晏靈修一揭開蓋子,就跟這一盒惟妙惟肖的小白兔小黃狗對上了眼,一時間忍不住沉默了。
從他記事以來,就沒吃過這麽有童趣的點心了。
閻扶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他這是把你當沒斷奶的小崽子哄呢。」
「閉嘴。」晏靈修道。
孟雲君沒覺得有什麽不對,他哄那些哭鬧想家的師弟師妹們一向都是這一套,一個糖畫或者一個泥人,往往藥到病除,叮囑道:「都是剛蒸好的,廚娘說放冷了就不好吃了。」
晏靈修今天從睜眼就開始趕路,水都沒喝上幾口,撐到現在當然餓了。他頓了頓,麵無表情地捏起一隻白兔形狀的糕點,一口咬掉了兔子的頭。
孟雲君:「……」
失策了,拿著小白兔的師弟氣質不僅沒有變得柔軟,反而更加兇狠了。
他也選了一隻青蛙,將那兩隻肥美的後腿銜在嘴裏,軟綿綿的甜香後,一股提神醒腦的薄荷味就衝上了鼻腔,口感微微有點沖。
兩人都被東西占住了嘴,短時間內說不了話,讓一直在煩惱該怎麽開口的孟雲君鬆了口氣,他一邊字斟句酌著措辭,一邊地隱晦地打量著對麵低頭吃點心的小師弟。
認真說起來,他們隻在七年前有過一麵之緣,故事裏的另一個主人公還把他忘了個一幹二淨,但不知為何,當孟雲君站在堂前,看著晏靈修跨過門檻走進來時,曾經被淡忘的迴憶就像蒙上一層塵土的琉璃,風一吹就恢復了曾經的流光溢彩,清晰得讓孟雲君自己都感到奇怪。
孟雲君想,也許是那時他的心緒低沉,看什麽都是灰濛濛的,晏靈修的出現卻是一個超出想像的意外,好像倒映在井水中的明月,那樣的格格不入,叫他沒法不印象深刻。
時至今日他還記得那個暮色蒼茫的傍晚,晏靈修站在一枝橫斜出來的樹椏上,居高臨下地望著他,分明隻是個孩子,神情卻比某些上了年紀的長輩還要冷淡,配上他稚嫩的臉龐,看上去有種說不出的古怪和違和。
孟雲君出生於大富之家,若是太平年月,家裏人是一定不會捨得讓他做這受人尊重卻居無定所的驅邪師的,然而戰亂不講道理,一旦開啟,任你是山野村夫還是鄉紳富豪,一樣要卷進這無休止的血肉磨盤裏,區別隻是受的苦痛或早或晚罷了。
逃難途中,他的父母族人依次亡故,唯一活下來的伯父無力撫養侄兒,無奈將他託付給天樞院,獨自去找出路去了。
一別許多年,孟雲君再也沒有見過他,但他心裏卻存著一個念想,那就是不管天涯海角,這世上總有一個人是在記掛著他的,盡管關於幼時那個家的記憶開始模糊,但隻要和他血脈相連的親人還活著,他就不是沒有來處,沒有生時的一個人,也不是茫茫塵世中無著無落的不速之客。
他八歲拜入天樞院門下,努力藏起屬於孩童的怯懦,擺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符合任何人期望地長大了,然後在十三歲那年輾轉收到了伯父的喪報。
至此,他和那個現實中已經被夷為平地的家的最後瓜葛也被斬斷了。
當時他仰起頭看不肯從樹上下來晏靈修,就像在看過去那個無所適從,滿心茫然,不得不靠虛張聲勢才能撐起尊嚴的自己……盡管隻是一麵之緣,孟雲君卻很肯定他的感覺沒有錯,所以哪怕一別七年,他也能在甫一照麵就認出當初那個讓他俯身撿花的小弟子。
孟雲君偏頭去看晏靈修,目光滑過他吃東西時微鼓的臉頰,微不可查地停頓了一下。
小時候尚且不很分明,但等晏靈修長成少年身量,竹子一樣的節節拔高,臉上的嬰兒肥也開始消退,他優越的骨相便適時地突顯出來了,乍看之下簡直漂亮得令人心驚。全身上下,唯獨那股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氣質依然沒有減退一分,配上他淡漠的神情,更將這種疏離推到了頂峰,甚至有種望而卻步的感覺。
孟雲君注意到,那個引他過來的外門弟子總在用自以為不引人注意的目光偷偷看他,看得耳朵根都紅了,一把人送到,就慌裏慌張地跑遠了。
他打量著這個冷心冷清的少年,不無鬱悶地心想,當年那個軟乎乎氣鼓鼓,像個小貓一樣的師弟怎麽就不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