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馬六甲海峽後航向270°西行,


    到斯裏蘭卡後轉向西北,順著印度西海岸北上,


    這個港位於馬爾瓦高原南靠近巴基斯坦的一個海港。


    到了斯裏蘭卡南大副安全水手全部撤班下來幹活。


    公司來指示了,各輪學習“華銅海”輪。


    為啥學習那條船呢?


    那條船是一條老舊船,但是在船員的維護保養下跟新船一樣的麵貌,


    營業利潤比新船還多,遠洋公司就大力宣傳,


    如果每條船都這樣,我國的遠洋事業將是多麽的輝煌燦爛。


    於是要求大家都學“華銅海”,努力維護保養,


    船員減員,定人定船,大幹特幹。


    船上也就開始行動了,


    水手在放大洋時候不要在駕駛台吹牛逼了,到甲板幹活。


    甲板主要是敲鏽,小明他們那條也是老舊船。


    甲板艙蓋等地方鏽蝕斑斑,小明他們休息任務是除鏽。


    為了加快進度,大副水頭發明了“歇人不歇機”,


    承包敲鏽,太陽沒上班我們上班,太陽下班我們還上班,等等方法。


    目的就是加班加點幹,以前值班有多舒服,現在就得還迴來。


    幾天下來,甲板上煥然一新,小明水手們變得黝黑,


    以至於靠碼頭時候印度工人都以為是本國船員。


    機艙部人員也在加班加點幹活,


    全體人員的精神狀態也上來了,


    老軌也沒時間衝著小明微笑了。


    船長基本上有時間就到甲板指導,


    拿起奶子榔頭敲幾下,


    管事拿著相機拍下來。


    政委有時間穿著工作服也到機艙,拿起扳手擰幾下螺絲,


    管事又拍了下來。


    領導帶頭,小兵加油!


    政委每天晚上會召集老軌大副開當天的總結會,


    主要內容是哪個表現如何,他負責確定定船人員。


    也就是說,表現好的休假迴來還上這條,行李都不用帶迴家。


    “華銅海”輪船長葉文龍被稱作“背磨盤上船的人”,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發揚學習!


    不像現在很多船長,


    可以稱為“背算盤上船的人。”


    一代人各有一代人的特色,都值得我們敬佩。


    熊小明和郝昆表現優秀,被評為學習“華銅海”輪的優秀水手。


    小明專心敲鏽時候也練功,


    運用氣線催動小弟弟隨著奶子榔頭的動作一上一下,


    一下一上。


    還別說,此起彼伏的,


    敲鏽節奏變快,成果斐然啊。


    靠碼頭前,甲板收拾清爽,


    前後纜繩備妥,熊小明又到駕駛台值班了。


    二副說,“你們可算來了,我這幾天一個人在駕駛台,


    把會唱的歌都唱了七八遍了,快快,開始吹牛逼!”


    小明問,“練了嗎?”


    二副點頭迴答,“邊唱邊練!”


    郝昆也說,“邊敲邊練!”


    靠碼頭了,代理拿走幾條香煙後幾箱青島啤酒後,


    很順暢的給大家辦了“shore pass”.


    並交代船長,這裏人對中國人不是很友好,下地不要一個人,太危險。


    附:“華銅海”輪是艘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下水的6.5萬噸級散裝貨船,


    從1984年5月1日起長期擔負出租任務,


    在躋身國際船舶出租市場的漫漫航途中,她以安全優質的服務、高水準的管理取得兩個文明建設累累碩果,


    在國內外贏得一片喝彩。


    出租的十多年裏,華銅海輪共完成貨運量356萬噸,


    安全航行72萬海裏,相當於繞地球33圈,營運率達到99%。


    華銅海輪凝結了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求實創效、愛國奉獻的“華銅海精神”,


    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船舶管理模式,


    為祖國的遠洋船舶打入國際市場創下了良好的信譽,


    她不愧為“中國出租船的一麵旗幟”。


    所以在全國交通係統掀起了以“人學包起帆、船學華銅海、企業學青島港、創建文明行業”為主要內容的“三學一創”活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熊小明水手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船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船長並收藏熊小明水手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