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期節目在魔都衛視和直播平台播放。


    以及《青花瓷》在四大音樂平台上線,也讓越來越多的聽到了這首歌。


    很多大v博主也是發現,隻要蹭葉凡的歌曲,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因此,隻要葉凡出了新歌,這些大v博主都開始向他的歌曲上蹭。


    賞析歌詞裏的美句,聽完歌後想到某一個故事分享出來等等。


    好的作品,能讓他們的賬號大量漲粉。


    差的作品,也能比自己其它絞盡腦汁想的作品,成績要好。


    所以,這首《青花瓷》在開始向外傳播時。


    這些博主也利用自己的賬號,開始想盡辦法的蹭這首歌曲。


    這也在無形之中,幫助了葉凡擴大歌曲的影響力......


    ......


    一位博主在聽完歌後,寫道:“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這句歌詞寫的太好了,一個“等”字,唱盡了多少無奈和惋歎。


    這一等,是無望的等,是來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


    可是歌曲中,卻隻是用淡淡的語調唱出來。


    再平常不過,仿佛隻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簡單。


    等待的時候,可以看書寫字,可以吟詩作畫。


    可以賞花彈琴,隻是時時不曾忘記等待的人。


    痛苦嗎?不,《青花瓷》裏唱得如此悠然。


    原來滿腹的離愁別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愛別離又怎麽樣呢?


    眾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不如就當此生的相遇。


    隻是為了來生的重逢埋下伏筆,這樣想來,不禁釋然。


    就算不能再相遇,也應當感恩曾經那驚鴻一瞥的際遇。”


    在博主的下方,他的評論蹭蹭的往上漲。


    短短時間,評論的數量,就超過了他曾經最好的作品。


    讓博主看的不禁咋舌,果然原創沒有出路,蹭熱點才是最好的選擇。


    他一邊翻看著評論,一邊對一些好的內容點讚迴複。


    “沒錯,隻有瓷胚在煙雨天才能變成夢幻的天青色。


    所以用了一個巧妙的等字,賦予它人的意義。”


    “雨後的天空,已經開始等待下一次雨的降臨。


    就像是剛與你分別的我,已經開始期盼下一次的相遇,又有何不可。”


    “哈!哈!哈!各位都好有才,沒點才華,我都不敢評論了。”


    “青花瓷需等天空為天青色時,出窯上釉,方能燒出極品青花。


    而青色的天,是極不容易出現的,所以天青色要等到雨過之後,才可能出現。


    所以葉凡老師的意思是,天青色等到了煙雨,而我卻等不到你。


    總結起來就是:等是等不來的,要積極的去追她[狗頭][狗頭]......


    ......


    有了第一個博主開頭,其他博主也是紛紛效仿,想要取得同樣好的成績。


    另一位博主更是翻遍書籍,另辟蹊徑,講起青花瓷的來曆。


    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提起青花瓷,大家都知道它是景徳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


    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乃是典雅素靜的人間瑰寶。


    但若要問起它的來曆,大家不一定知道這裏麵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元代時,鎮上有個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趙小寶。


    他有一妻子,名叫廖青花,一日,青花問小寶,說:


    “小寶,這瓷坯上的花兒,若能用筆畫上去,不更好嗎?”


    小寶搖了搖頭,說:“青花,我又何嚐不想呢?


    隻是我早已找了許久,也找不到一種用以畫瓷的顏料啊!”


    青花見小寶這般模樣,心裏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小寶找到適合畫瓷的顏料。


    可是,從哪裏去找這種顏料呢?世間如此之大,何處才能找到?


    次日夢中,忽夢一老人指著一座山,與她說:“在那便能找到,隻是......


    你若是去了,你必有一劫......即使這樣,你還要去嗎?”


    青花忽而驚醒,發現天已亮了,她看著身旁熟睡的小寶,眼中盡是淚水。


    仿佛她冥冥之中知道了什麽,淚水不自覺地流了出來。


    時逢冬季,屋外漫天飛雪,她口中說著:


    “小寶,等我迴來,我一定會幫你找到適合畫瓷的顏料的。”


    青花按夢中老人所指,來到一山,一步一步地往山頂攀去......


    她的手凍的都變紫了,臉上滿是紅色的一片......身體在不住的顫抖......


    小寶此時在睡夢之中,也夢到一老人,對小寶說:


    “快去吧,孩子,去晚了就來不及了......唉,命中注定啊......唉......”


    說完,老人消失在小寶的夢境中。


    小寶猛然驚醒,按夢中老人所指,來到了那座山。


    一步一步攀上山頂後,映入眼簾的是倒在地上的青花......


    在她身旁的雪地上,堆著一堆早已選好的石料......


    小寶衝了過去......抱起青花的屍體失聲痛哭......因為,她已經被活活凍死了!


    小寶背著青花,撕下一塊衣布,包起石料,一步步地艱難地往山下走去......


    迴到鎮上後,他將青花葬在了自家後院小樹旁邊的土裏......


    他將青花采來的石礦研成粉末,配成顏料,用筆蘸飽,畫到瓷坯上。


    經高溫焙燒後,白中泛青的瓷器上,顯現出了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


    青花瓷由此誕生。


    青花瓷的出現,打破了我國以單色釉為主的局麵。


    將瓷器裝飾推進到釉下彩繪的新時代,形成了鮮明的景徳鎮風格。


    後人為記念廖青花,就把畫在瓷器上的藍花稱為青花。


    把描繪這種藍花的彩料稱為青花料(廖),一直沿至今時......”


    在這位博主的下方,評論同樣炸裂。


    “都怪這個死老頭,他不出現,那青花就不會死,嗚嗚嗚!!!”


    “博主,你打這麽多字,不累嗎?”


    “不累,把好故事分享給大家,我覺得很開心。”


    “大哥,別相信他,您不知道世界上有個東西叫複製粘貼嗎?”


    “複製粘貼的確挺累的......真是累死我了......”


    “我硬是給看成了宋小寶[大哭]......


    ......


    古色古香的客廳裏, 一位老人正在和少女一起聽著這首《青花瓷》。


    而這位老人的身份雖然普通,可是在文壇卻有很高的地位。


    少女是老人的孫女,當她在聽完這首如詩般的《青花瓷》後。


    就迫不及待的拿來,分享給自己的爺爺。


    並簡單的給爺爺介紹了一下葉凡,以及他的作品。


    老人在聽完歌後,原本有些混濁的眼睛,也開始變得熠熠生輝。


    趕緊讓孫女再次循環播放。


    尤其是在聽到歌詞中的“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時。


    更是拍手稱讚,說道:“妙,太妙了,簡直神來之筆。”


    老人更是想到了兩句詩:“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據說,這兩句詩就是對汝窯瓷器的一種高度讚美。


    此時,這兩句歌詞和這兩句詩,更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時。


    老人接著說道:“一篇歌詞,寫出了數千年文化的沉澱。


    論辭藻的華麗,或許可以稱之為文壇年輕一輩的第一人了。”


    少女征征的看著爺爺,因為她還從來沒有看過爺爺這麽誇過人。


    但葉凡卻能得到自己爺爺如此高的評價。


    要知道自己爺爺可是文壇老前輩了,文學造詣極高。


    一生更是教育出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可是他們都沒有獲得爺爺這麽高的評價。


    這說明什麽,說明葉凡的才華,已經快要觸碰到天花板了。


    或許,也就隻有像她爺爺這樣的老前輩,才能與之相比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一首父親,網友紛紛落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網上一隻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上一隻貓並收藏開局一首父親,網友紛紛落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