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喜事
穿書,她成了惡毒反派早死的女兒 作者:清歡相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躊躇了片刻,林詩語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還在府城的時候,那個大夫和她說的話,她還是在意的。
人可以自私的活著,可是如果自己點的自私影響到了他人,還是自己在意的人,那麽自私就得讓位。
“應當是沒有的吧,反正娘是沒有影響點的,就是不知道你爹那兒了。”柳氏頓了下迴答道。
她這一頓,林詩語就發現柳氏有所隱瞞。
“你爹應當也沒有影響的,我都沒有聽他說過。”柳氏笑著摸了摸她的頭:“你喜歡做什麽就做什麽,你爹和你哥那麽努力的考取功名,不就是為了家人不受委屈嗎?”
林詩語點頭。
柳氏以為這件事已經搪塞過去了。
誰知道傍晚吃晚飯的時候,這孩子又當著大家的麵問了一遍這個問題。
“怎麽會有影響呢?你都不知道我的同窗有個醫術了得的妹妹有多羨慕。”林博宇說得一臉自豪。
林安如的迴答和柳氏的大差不差。若是他迴答的時候沒有輕皺了下眉頭的話,林詩語就真的相信他了。
自此,林詩語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中也有了成算和計劃。
她已經虛歲十一歲了,還可以再“拋頭露麵”幾年,等到十三四歲之後就沒辦法那麽自由。
這是朝代給予女人自由的枷鎖,不是單靠她一個人的 力量能改變的事情。
想要把這朝代變成婦女也頂半邊天的地方,是需要無數人的力量進行大革命。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以及生命才能完成的革命。
除了一條命,林詩語自認其他的她都沒有。
天氣暖和後,林詩語迴到了原來的醫館坐診。
珍費得分醫館兩成。林詩語對此沒有意見。
這不是打工,隻是借了醫館的名義和地方看診。這樣一來她不知道省了多少沒必要的麻煩,那兩成診費真的不多的。
她還是早上看診,下午倒沒有繼續待在醫館裏頭,而是迴家去。
看診能拿到的錢不多,所以她要在空閑的時間裏做藥膏和藥丸拿到醫館那裏寄賣。
寄賣的費用和看診一樣,需要給兩成收益給到醫館。
寄賣的收益比看診好多了。
主要是她弄的藥膏和藥丸那些,都是家中常備的,亦或者是緊急時候要用的。需求的人群挺多的呢。
林博宇也沒有閑著,除了正常的學習外,他經常會找一些抄書的活來賺錢。
那些錢沒有補貼到家裏頭,全部都用到他自己讀書費用那裏去了。
大家一起努力下,他們的新家在年底的時候就買了。
是個二進的宅子,現成的宅子。
宅子很新,保養得也很好。林家上下都很滿意。
就是他們家人少,住進去有點空蕩蕩的。
開了年後,在林詩語虛歲十二歲的時候,他們一家正式搬進了新宅子。
住進新家沒多久,林家二老從山田村來到了京城。
據林安吉說,是因為林老太太鬧著趁著還能走動,想過來看看。
林老爺子勸不住,然後放心不下老伴,於是跟著一起過來了。
“你爺爺說不想來的,但我看,一路上最興奮的就是他了。”
林安吉小聲的對林詩語說著悄悄話。
首都嘛,這是人人都向往的地方。
以往沒機會,出個鎮都是個奢侈。現在沾了兒子的光,能來一趟京城,正常人哪個不興奮的。
林老太太一行人不僅僅是過來玩,還順帶把家裏生意的收益以及賬本都帶過來了。連三房地裏的產出,二老也幫忙賣掉換成錢一起過來了。
不僅如此, 二老還把自己點的私房錢補貼了一些在裏麵。
“都拿著,錢本來就不多,分到你們三兄弟的頭上就更少了,你不要嫌棄。”
林安如沒有嫌棄,也沒有拒絕,直接收下了。
這錢是父母的心意,拒絕不好,倒不如在他們迴去的時候偷偷給迴他們更好一些。
他們除了帶錢過來,還帶了一個好消息。
林詩宜要成親了,嫁的那個人是個秀才,是她弟弟的同窗好友。
據林安吉說,家世和人品都不錯。
大房的家世沒有人家的好,但是架不住林安吉有個當官的弟弟和舉人侄子,以及秀才妹夫。
他自己的女兒又是個識字的,還跟著林詩語學了些醫理,自身本事就不差。
原本還想多留一下女兒點的他們,最後想想還是算了,就擇了個好日子成親了。
作為林家的長孫女,今年她虛歲都十七了。
在村裏是個老姑娘了,也是林安吉夫婦二人疼女兒,無視外人的閑言閑語,留到了十七歲才相看人家。
“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沒有寫信告訴我們一聲。”柳氏埋怨的說道。
林詩宜之前在三房學習,和柳氏感情好極了。她出嫁,柳氏就感覺女兒出嫁一般。
想到女兒,柳氏看向林詩語。
她親生女兒也十二歲了......
林詩語被看得眼皮子一跳,立馬把話題轉迴來:
“就是,那麽重要的事情,大伯居然沒有寫信告訴我們,太不地道了。”
林安吉被母女二人“批鬥”,不由得理虧的低下頭。
他那時候不是想著這信件送過去,女兒都已經出嫁了,那這信還有什麽意義呢?!
可這辯解的話現在說出口肯定會被罵,林安吉識相的保持沉默。
柳氏和林詩語說了他幾句就沒有再說了,而是琢磨起添妝的事情。
雖然這添妝遲了,但是不能少啊。
林安吉想說不用,可這話柳氏母女連拒絕的話都不讓他說了。
無奈,林安吉隻好讓她們兩個折騰,他帶著林家二老去見識世麵去。
難得來一趟京城,不見識一下京城的繁榮那不是白來了嗎?
興致勃勃的三人出去玩了幾天,就嫣兒吧唧的迴來,鬧著要迴老家。
“外麵哪哪都要錢,我感覺唿吸都要交錢的,受不了!受不了!”
來時已經對京城物價做好心理準備的林老太太都受不了,更不用說林老爺子。
以為自己賺了點錢的林老爺子,最後發現自己的錢真的隻是一點點而已。
還在府城的時候,那個大夫和她說的話,她還是在意的。
人可以自私的活著,可是如果自己點的自私影響到了他人,還是自己在意的人,那麽自私就得讓位。
“應當是沒有的吧,反正娘是沒有影響點的,就是不知道你爹那兒了。”柳氏頓了下迴答道。
她這一頓,林詩語就發現柳氏有所隱瞞。
“你爹應當也沒有影響的,我都沒有聽他說過。”柳氏笑著摸了摸她的頭:“你喜歡做什麽就做什麽,你爹和你哥那麽努力的考取功名,不就是為了家人不受委屈嗎?”
林詩語點頭。
柳氏以為這件事已經搪塞過去了。
誰知道傍晚吃晚飯的時候,這孩子又當著大家的麵問了一遍這個問題。
“怎麽會有影響呢?你都不知道我的同窗有個醫術了得的妹妹有多羨慕。”林博宇說得一臉自豪。
林安如的迴答和柳氏的大差不差。若是他迴答的時候沒有輕皺了下眉頭的話,林詩語就真的相信他了。
自此,林詩語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中也有了成算和計劃。
她已經虛歲十一歲了,還可以再“拋頭露麵”幾年,等到十三四歲之後就沒辦法那麽自由。
這是朝代給予女人自由的枷鎖,不是單靠她一個人的 力量能改變的事情。
想要把這朝代變成婦女也頂半邊天的地方,是需要無數人的力量進行大革命。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以及生命才能完成的革命。
除了一條命,林詩語自認其他的她都沒有。
天氣暖和後,林詩語迴到了原來的醫館坐診。
珍費得分醫館兩成。林詩語對此沒有意見。
這不是打工,隻是借了醫館的名義和地方看診。這樣一來她不知道省了多少沒必要的麻煩,那兩成診費真的不多的。
她還是早上看診,下午倒沒有繼續待在醫館裏頭,而是迴家去。
看診能拿到的錢不多,所以她要在空閑的時間裏做藥膏和藥丸拿到醫館那裏寄賣。
寄賣的費用和看診一樣,需要給兩成收益給到醫館。
寄賣的收益比看診好多了。
主要是她弄的藥膏和藥丸那些,都是家中常備的,亦或者是緊急時候要用的。需求的人群挺多的呢。
林博宇也沒有閑著,除了正常的學習外,他經常會找一些抄書的活來賺錢。
那些錢沒有補貼到家裏頭,全部都用到他自己讀書費用那裏去了。
大家一起努力下,他們的新家在年底的時候就買了。
是個二進的宅子,現成的宅子。
宅子很新,保養得也很好。林家上下都很滿意。
就是他們家人少,住進去有點空蕩蕩的。
開了年後,在林詩語虛歲十二歲的時候,他們一家正式搬進了新宅子。
住進新家沒多久,林家二老從山田村來到了京城。
據林安吉說,是因為林老太太鬧著趁著還能走動,想過來看看。
林老爺子勸不住,然後放心不下老伴,於是跟著一起過來了。
“你爺爺說不想來的,但我看,一路上最興奮的就是他了。”
林安吉小聲的對林詩語說著悄悄話。
首都嘛,這是人人都向往的地方。
以往沒機會,出個鎮都是個奢侈。現在沾了兒子的光,能來一趟京城,正常人哪個不興奮的。
林老太太一行人不僅僅是過來玩,還順帶把家裏生意的收益以及賬本都帶過來了。連三房地裏的產出,二老也幫忙賣掉換成錢一起過來了。
不僅如此, 二老還把自己點的私房錢補貼了一些在裏麵。
“都拿著,錢本來就不多,分到你們三兄弟的頭上就更少了,你不要嫌棄。”
林安如沒有嫌棄,也沒有拒絕,直接收下了。
這錢是父母的心意,拒絕不好,倒不如在他們迴去的時候偷偷給迴他們更好一些。
他們除了帶錢過來,還帶了一個好消息。
林詩宜要成親了,嫁的那個人是個秀才,是她弟弟的同窗好友。
據林安吉說,家世和人品都不錯。
大房的家世沒有人家的好,但是架不住林安吉有個當官的弟弟和舉人侄子,以及秀才妹夫。
他自己的女兒又是個識字的,還跟著林詩語學了些醫理,自身本事就不差。
原本還想多留一下女兒點的他們,最後想想還是算了,就擇了個好日子成親了。
作為林家的長孫女,今年她虛歲都十七了。
在村裏是個老姑娘了,也是林安吉夫婦二人疼女兒,無視外人的閑言閑語,留到了十七歲才相看人家。
“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沒有寫信告訴我們一聲。”柳氏埋怨的說道。
林詩宜之前在三房學習,和柳氏感情好極了。她出嫁,柳氏就感覺女兒出嫁一般。
想到女兒,柳氏看向林詩語。
她親生女兒也十二歲了......
林詩語被看得眼皮子一跳,立馬把話題轉迴來:
“就是,那麽重要的事情,大伯居然沒有寫信告訴我們,太不地道了。”
林安吉被母女二人“批鬥”,不由得理虧的低下頭。
他那時候不是想著這信件送過去,女兒都已經出嫁了,那這信還有什麽意義呢?!
可這辯解的話現在說出口肯定會被罵,林安吉識相的保持沉默。
柳氏和林詩語說了他幾句就沒有再說了,而是琢磨起添妝的事情。
雖然這添妝遲了,但是不能少啊。
林安吉想說不用,可這話柳氏母女連拒絕的話都不讓他說了。
無奈,林安吉隻好讓她們兩個折騰,他帶著林家二老去見識世麵去。
難得來一趟京城,不見識一下京城的繁榮那不是白來了嗎?
興致勃勃的三人出去玩了幾天,就嫣兒吧唧的迴來,鬧著要迴老家。
“外麵哪哪都要錢,我感覺唿吸都要交錢的,受不了!受不了!”
來時已經對京城物價做好心理準備的林老太太都受不了,更不用說林老爺子。
以為自己賺了點錢的林老爺子,最後發現自己的錢真的隻是一點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