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木屬性靈力被收集運轉,一道道生命氣息傳入體內,無比舒暢。
現在要考慮的是怎麽達到生生不息。
“難道是要在體內建立一道木屬性循環功法?”陳蕭毫無思緒,木屬性靈力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隨著思緒飄飛,手中木屬性靈氣無意識的旋轉。
“生是什麽?是生命,是希望。”
“天地間有生死離別,輪迴是一個循環。”
“月有陰晴圓缺,四季變化也是循環。”
“而人的一日三餐也是循環。”
“那麽怎麽達到生生不息,總結起來就兩個字,規則。”
“無規則不成方圓,而建立規則就需要方法。”
“這個方法怎麽解決,就是突破的口子。”
陳蕭躺在地上,看著樹葉緩緩落下,腦海中一道靈光突然閃過。
“如果我把身體當做規則,把木屬性靈氣當做方法,是否可以達到生生不息?!”
說做就做,引導靈氣進入體內,順著全身經脈流淌,再次進入丹田,隨即又流入經脈。
當使用木屬性靈力後,消散不見,顯然這個辦法失敗了。
“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陳蕭皺眉思索。
“這樣雖然可以形成循環,卻無法達到生生不息,就是說,體內靈力消耗之後無法達到平衡,而怎麽達到平衡是個大問題。”
陳蕭看問題的眼光還是非常的準,畢竟作為理科生,這些推理問題是強項。
其實修煉也可以看做是做試驗課題,攻克一道道難題就是樂趣所在。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怎麽達到這種平衡狀態。
事物處在量變階段所呈現的麵貌是絕對的永恆的運動中所表現的暫時的、相對的靜止叫平衡。
那麽要達到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首先就要達到有出就有進,它的量是處於一種靜止的狀態。
而真正的平衡,是一種宇宙法則,那不知道什麽境界才能修煉出來。
因此能做的就是模擬,模擬平衡的狀態,而這就需要一個納入靈力的方法。
而丹田就是一個很好的容器。
陳蕭心裏躍躍欲試,說做就做,經過一分析,心裏也大概有了一些思路。
陳蕭繼續引入木屬性靈氣,進入經脈之後再進入丹田之中,在丹田之中存留,隨即將木屬性靈力擊出,然而靈力還是有損失。
“怎麽在攻擊的時候讓丹田保持吸收靈力的狀態?”陳蕭發現最終的難題。
這才是生生不息的關鍵。
一遍遍進行嚐試,終於發現了技巧。
當運轉靈力攻擊之時,如果能夠分心二用,自然就有新的靈力進入,隻要吸收的靈力和輸出的靈力達到一個當量,那麽自然就能達到一個模擬的平衡狀態。
而一心二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千難萬難,沒有強大的精神力作為支撐,很難達到這樣一個狀態,就算達到了也很難有精神力去維持這樣一個狀態。
然而陳蕭得益於神象鎮獄功和先天靈體,以及混沌神功,一心二用不是問題。
找到真正的方法之後,後麵的事情就是練習。
第三階內陳蕭放鬆自我,進入心無旁騖的狀態,不為外物所動搖。
漸漸的不知過了多久,終於能夠邊攻擊邊吸收靈力,隻不過這樣也有一個極限,就是陳蕭丹田和經脈容納的極限,一旦超過這個極限,就無法達到平衡狀態。
這是目前境界不夠的原因所導致的問題。
“通過第三關生生不息考驗,進入第四關:潤物細無聲。”
一道光影閃過,陳蕭進入第四階台階內。
第四階台階內一片汪洋。
“荒神劍!”
陳蕭一聲疾喝,荒神劍托起陳蕭身體,讓陳蕭不至於掉入海中。
“看來第四階段考驗是對於水屬性靈力的掌控。”
陳蕭心有所悟,隻不過水屬性的潤物細無聲又是什麽意思?
最討厭的是這種讓人猜測的考驗,這不是折騰人嗎?直接告訴別人怎麽做不就得了。
非得搞這些七裏八裏的玩意!
然而沒辦法,既然進來了,隻能按照對方的規則玩。
“這關應該也是考驗對於水屬性靈力的運轉之術。”
陳蕭靜靜的思考,通過前麵三關測試之後,對於這裏的規則也有了一些了解,通關的關鍵是要猜對字麵意思。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指的是悄無聲息,讓萬物不知不覺間進入每一個空間,把力量隱藏在暗處,讓人無法發現。
而要達到這個境界,最重要的是一個藏字,這考驗的是對於水屬性靈氣的運轉熟練度,和前麵幾關不同,這次需要做到的是一個細、柔、藏,無聲無息。
而水屬性靈力不管在哪裏都無處不在,萬物皆有靈,水屬性靈氣是萬物生長不可或缺的一種能量。
而如何去運用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這就需要不斷的融入,將自己融入萬物之中,融入到水屬性靈氣之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層次。
陳蕭閉上眼睛開始沿著自己的思路去運作。
神識開始進入一顆顆水屬性靈氣之中,將自己化身為水屬性靈氣微粒的一份子,去觀看整個世界。
隨著嚐試,感覺到的景象變的不一樣起來,世界仿佛變的更加巨大,五顏六色充斥著整個世界,仿佛自己變成了一顆水屬性靈氣。
隨著風、隨著浪,不斷飄散。翻湧,這種對於天地間的感悟讓陳蕭的道之境界得以提升,其實修真修的就是本心,修的就是對天地萬物的領悟,因此對於陳蕭來說,不止是領悟潤物細無聲,更加是領悟天地之道,這對於陳蕭以後的修煉有巨大好處。
隨著不斷的嚐試,無數遍之後,陳蕭終於能夠掌控水屬性靈氣無聲無息的達到想去的每個地方,再將水屬性靈力攻擊出去。
而在達到這種境界之後,陳蕭金丹後期境界竟然隱隱達到巔峰狀態,內心一絲絲悸動,竟然隱隱有突破元嬰境的跡象。
這也是陳蕭通過前麵三關對於靈氣運用、修煉領悟的一種結果具現化。
這種通過悟道達到的境界,根基將會無比穩固,然而對於陳蕭這種能夠通過積分來提升境界的人來說,有的可有可無了。
現在要考慮的是怎麽達到生生不息。
“難道是要在體內建立一道木屬性循環功法?”陳蕭毫無思緒,木屬性靈力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隨著思緒飄飛,手中木屬性靈氣無意識的旋轉。
“生是什麽?是生命,是希望。”
“天地間有生死離別,輪迴是一個循環。”
“月有陰晴圓缺,四季變化也是循環。”
“而人的一日三餐也是循環。”
“那麽怎麽達到生生不息,總結起來就兩個字,規則。”
“無規則不成方圓,而建立規則就需要方法。”
“這個方法怎麽解決,就是突破的口子。”
陳蕭躺在地上,看著樹葉緩緩落下,腦海中一道靈光突然閃過。
“如果我把身體當做規則,把木屬性靈氣當做方法,是否可以達到生生不息?!”
說做就做,引導靈氣進入體內,順著全身經脈流淌,再次進入丹田,隨即又流入經脈。
當使用木屬性靈力後,消散不見,顯然這個辦法失敗了。
“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陳蕭皺眉思索。
“這樣雖然可以形成循環,卻無法達到生生不息,就是說,體內靈力消耗之後無法達到平衡,而怎麽達到平衡是個大問題。”
陳蕭看問題的眼光還是非常的準,畢竟作為理科生,這些推理問題是強項。
其實修煉也可以看做是做試驗課題,攻克一道道難題就是樂趣所在。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怎麽達到這種平衡狀態。
事物處在量變階段所呈現的麵貌是絕對的永恆的運動中所表現的暫時的、相對的靜止叫平衡。
那麽要達到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首先就要達到有出就有進,它的量是處於一種靜止的狀態。
而真正的平衡,是一種宇宙法則,那不知道什麽境界才能修煉出來。
因此能做的就是模擬,模擬平衡的狀態,而這就需要一個納入靈力的方法。
而丹田就是一個很好的容器。
陳蕭心裏躍躍欲試,說做就做,經過一分析,心裏也大概有了一些思路。
陳蕭繼續引入木屬性靈氣,進入經脈之後再進入丹田之中,在丹田之中存留,隨即將木屬性靈力擊出,然而靈力還是有損失。
“怎麽在攻擊的時候讓丹田保持吸收靈力的狀態?”陳蕭發現最終的難題。
這才是生生不息的關鍵。
一遍遍進行嚐試,終於發現了技巧。
當運轉靈力攻擊之時,如果能夠分心二用,自然就有新的靈力進入,隻要吸收的靈力和輸出的靈力達到一個當量,那麽自然就能達到一個模擬的平衡狀態。
而一心二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千難萬難,沒有強大的精神力作為支撐,很難達到這樣一個狀態,就算達到了也很難有精神力去維持這樣一個狀態。
然而陳蕭得益於神象鎮獄功和先天靈體,以及混沌神功,一心二用不是問題。
找到真正的方法之後,後麵的事情就是練習。
第三階內陳蕭放鬆自我,進入心無旁騖的狀態,不為外物所動搖。
漸漸的不知過了多久,終於能夠邊攻擊邊吸收靈力,隻不過這樣也有一個極限,就是陳蕭丹田和經脈容納的極限,一旦超過這個極限,就無法達到平衡狀態。
這是目前境界不夠的原因所導致的問題。
“通過第三關生生不息考驗,進入第四關:潤物細無聲。”
一道光影閃過,陳蕭進入第四階台階內。
第四階台階內一片汪洋。
“荒神劍!”
陳蕭一聲疾喝,荒神劍托起陳蕭身體,讓陳蕭不至於掉入海中。
“看來第四階段考驗是對於水屬性靈力的掌控。”
陳蕭心有所悟,隻不過水屬性的潤物細無聲又是什麽意思?
最討厭的是這種讓人猜測的考驗,這不是折騰人嗎?直接告訴別人怎麽做不就得了。
非得搞這些七裏八裏的玩意!
然而沒辦法,既然進來了,隻能按照對方的規則玩。
“這關應該也是考驗對於水屬性靈力的運轉之術。”
陳蕭靜靜的思考,通過前麵三關測試之後,對於這裏的規則也有了一些了解,通關的關鍵是要猜對字麵意思。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指的是悄無聲息,讓萬物不知不覺間進入每一個空間,把力量隱藏在暗處,讓人無法發現。
而要達到這個境界,最重要的是一個藏字,這考驗的是對於水屬性靈氣的運轉熟練度,和前麵幾關不同,這次需要做到的是一個細、柔、藏,無聲無息。
而水屬性靈力不管在哪裏都無處不在,萬物皆有靈,水屬性靈氣是萬物生長不可或缺的一種能量。
而如何去運用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這就需要不斷的融入,將自己融入萬物之中,融入到水屬性靈氣之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層次。
陳蕭閉上眼睛開始沿著自己的思路去運作。
神識開始進入一顆顆水屬性靈氣之中,將自己化身為水屬性靈氣微粒的一份子,去觀看整個世界。
隨著嚐試,感覺到的景象變的不一樣起來,世界仿佛變的更加巨大,五顏六色充斥著整個世界,仿佛自己變成了一顆水屬性靈氣。
隨著風、隨著浪,不斷飄散。翻湧,這種對於天地間的感悟讓陳蕭的道之境界得以提升,其實修真修的就是本心,修的就是對天地萬物的領悟,因此對於陳蕭來說,不止是領悟潤物細無聲,更加是領悟天地之道,這對於陳蕭以後的修煉有巨大好處。
隨著不斷的嚐試,無數遍之後,陳蕭終於能夠掌控水屬性靈氣無聲無息的達到想去的每個地方,再將水屬性靈力攻擊出去。
而在達到這種境界之後,陳蕭金丹後期境界竟然隱隱達到巔峰狀態,內心一絲絲悸動,竟然隱隱有突破元嬰境的跡象。
這也是陳蕭通過前麵三關對於靈氣運用、修煉領悟的一種結果具現化。
這種通過悟道達到的境界,根基將會無比穩固,然而對於陳蕭這種能夠通過積分來提升境界的人來說,有的可有可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