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道:“貧道與將軍交手之時,發現將軍真龍罡氣雖是強勁、霸道無比,然似乎並未完全挖掘出來。”趙雲問道:“不知前輩何出此言?”


    老者道:“貧道亦隻是猜測,雖然此生貧道亦是初次見識到真龍罡氣,然貧道以為,既然內力可以一步步提升,為何真龍罡氣不可?換而言之,將軍的真龍罡氣強勁、霸氣有餘,然隻怕不甚持久啊。當然,貧道亦隻是猜測,將軍亦可不必放在心上。”


    趙雲施禮拜謝道:“多謝前輩指點,晚輩亦曾嚐試過增加真龍罡氣的持久力,隻是不得其法,最後隻得改變方向轉修真龍罡氣的用法。前輩此次教誨晚輩定當好生研習。”


    老者點點頭道:“貧道的兩個弟子,一個名叫張繡,一個名叫張任。時隔多年,說不定他二人早已改名換姓了,隻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二人既是貪戀富貴,想必定然隱藏在各路諸侯帳下,其武藝卻是改變不了的。將軍日後南征北戰,亦有極大可能遇見此二人。


    屆時還望將軍替貧道了卻心願,如有可能的話當可饒此二人性命,將其廢去雙手即可。隻要他二人不在為非作歹亦算是天命所歸了。至於你師叔的事,畢竟是你們師門的家事,還是你自己看著辦吧。老夫心結已開,自此再無牽掛,了卻大將軍的心病之後自當歸隱東靈山了。”


    趙雲問道:“前輩不再過問我師叔的去向了嗎?”


    老者搖頭道:“貧道多年來心中放不下的,是為何你師傅和師伯會縱容鬼魁做下此事,十餘年前,貧道亦曾去長白山一探究竟。隻可惜看到的卻是你師祖的葬身之地。亦是尋不到你師傅和師伯的蹤跡,時至今日方才知曉其中原委,雖你師叔作惡多端,然畢竟我與你師傅師伯相交一場,自是不便出手報仇,何況此事你師祖早有安排。貧道自然不好再插手此事了。”


    趙雲點點頭道:“多謝前輩寬宏大量。晚輩代家師謝過。”老者點點頭道:“今日貧道心願已了,就此別過。你我二人有緣自會相見。將軍保重!”趙雲深施一禮道:“晚輩恭送前輩!”


    老者帶上烏龍輕輕一躍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趙雲望著老者遠去的背影,心中暗忖:如若老者的這一招“浴火重生”當真對自己使出了,自己又有幾分把握能安然無恙的接下此招?即便自己爆發出全部的真龍罡氣護體,隻怕接下這一招之後,自己亦是再無還手之力了吧。看來還是師傅說得對,天外有天,若論槍法隻怕老者亦可笑傲天下了。


    還有童淵提到的張繡,聽聞其曾與曹操交戰後來歸降之後便不知去向,不知此人是不是他的徒弟,看來日後當小心留意此人才是。迴到承德之後,趙雲便開始整點軍馬準備出征。眾將不解問道:“薊侯有令,命我等死守承德,萬萬不可主動出擊,將軍此行何為?”


    趙雲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眼下薊侯必然追擊袁紹大軍,我料定袁紹必然設下埋伏等待薊侯。薊侯兵敗隻在眼前,故而雲自當前去接應薊侯!爾等如若擔心薊侯怪罪,且請留守承德。雲自率一萬人馬前去接應。”眾將默然。


    趙雲率一萬大軍朝灤河方向進發,大軍渡過灤河之後。趙雲命全體將士整頓船隻搭起浮橋,五千將士在河岸之北遍插旌旗、火把,五千將士在河岸之南做好迎敵準備。如此萬事俱備,隻等待公孫瓚的到來。黃昏時分,但見公孫瓚率領數百殘兵敗將往灤河逃竄而來。


    袁紹數萬騎兵緊隨其後追殺而來。公孫瓚但見灤河岸邊有一匹軍馬,心中暗叫:“莫不是袁紹安排的伏兵?卻是苦也!如此怎生是好!”忽然公孫瓚身邊一將領對其喊道:“主公且看!我等的救兵到了!”公孫瓚厲聲喝道:“休得胡言亂語!我等一十五萬大軍隨我前去追殺袁紹,眼下我等隻剩下數百騎兵,又何來救兵?”


    將領答道:“真的,薊侯,你看那不是趙副帥的大旗嗎?”公孫瓚聞言心中將信將疑,順著將領所指的方向放眼望去,果是趙雲率兵前來營救自己了。趙雲接著公孫瓚道:“薊侯且退,容雲斷後!”公孫瓚急忙率眾乘著浮橋渡過灤河。趙雲提槍上馬率五千精兵截住袁紹數萬精兵廝殺!


    但見陣前一敵將厲聲喝道:“呆!來者何人報上姓名,爺爺手下不死無名之鬼!”趙雲亦不答話,縱馬挺槍直逼此將而來。敵將見趙雲不答話,亦是縱馬提斧來戰趙雲。待到二人相距兩丈有餘之時,趙雲一躍而起,一槍直刺此將脖頸,敵將大吃一驚!未及提斧格擋便已被趙雲挑落馬下。


    之後趙雲便連挑數十騎,雪騅緊隨趙雲之後以作接應。趙雲翻身落在雪騅的馬背之上。眾將見狀大吃一驚,知道此人便是連敗顏良文醜二將的趙雲。眾將知道厲害,深知趙雲不可力敵,便急忙率軍後撤。追兵撤退之後趙雲方才收兵渡河。


    公孫瓚對趙雲道:“若非將軍,瓚今日隻怕實難脫此大難,悔當初不聽將軍之言啊……”趙雲道:“薊侯不可如此,此乃雲分內之事。此地不宜久留,我等當速速撤入承德安身才是。”公孫瓚點頭稱是,率領眾人連夜朝承德方向撤去。迴到承德之後,公孫瓚便和趙雲商議下一步計劃。


    公孫瓚道:“眼下當務之急便是傳令赤城和山海關,隻得死守膽敢出戰者軍法從事。”趙雲搖頭道:“隻怕此時已經來不及了,如雲所料不錯,這兩路守軍在聽到袁紹撤兵三十裏的消息之後,為了配合薊侯追殺袁紹,定然是出兵配合薊侯迎戰顏良、文醜二將了。”


    公孫瓚聞言眉頭緊皺,心中怏怏不快。他知道隻怕眼下這兩路已經失守了,但他還是抱有一絲的希望,對趙雲問道:“依將軍看眼下赤城和山海關形勢如何?”趙雲正色道:“無論這兩路哪一路失守對幽州都是一個極大的重創!隻怕眼下幽州門戶已然大開,想要阻止袁紹的大軍隻怕難如登天了。”


    公孫瓚急道:“難道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嗎?”趙雲道:“以攻代守!”公孫瓚聞言卻又沉默了下來,不是公孫瓚不想聽趙雲的,隻是眼下自己的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了,想要主動出擊攻打袁紹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最主要的是公孫瓚覺得這樣的風險太大了,一旦失敗,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的失敗,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幽州的布防。


    屆時極有可能加快袁紹吞並幽州的步伐,最主要的還是此時的公孫瓚已經輸不起了!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雄霸北方四州的薊侯了。


    看著公孫瓚再次陷入沉默,趙雲便知道公孫瓚定然不肯聽從自己這一計策了。公孫瓚最後反擊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等待他的便是袁紹一步步的蠶食幽州全境!公孫瓚思忖片刻對趙雲道:“近日聽聞玄德剛剛拿下了徐州,不如勞煩將軍前去請玄德派兵前來助戰,屆時我等前夾擊袁紹。如此袁紹必然兵敗!”


    趙雲聞言搖頭道:“隻怕不妥。”公孫瓚問道:“卻是為何?”趙雲道:“眼下劉皇叔隻是拿下了徐州城,並未將徐州全境盡數收複。隻怕眼下劉皇叔想助薊侯一臂之力,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何況如若劉皇叔當真盡數收複了徐州全境,無需薊侯前去求救,劉皇叔也必然會派兵前來替我等解圍的。”


    公孫瓚仰天長歎道:“看來是天不助我啊!眼下我等亦隻有堅守待變了。”趙雲默然無語。數日之後,公孫瓚收到戰報,赤城和山海關盡數失守。五六萬殘兵敗將朝著承德拜退而來。公孫瓚將他們盡數安置在承德城中。趙雲得知之後便找到公孫瓚勸諫。趙雲道:“薊侯萬萬不可將這數萬將士盡數安排在承德城中!”


    公孫瓚問道:“卻是為何?眼下袁紹士氣正旺,我等亦急需人手守城。如此有何不可?”趙雲道:“眼下承德已有五六萬將士鎮守足矣,再徒增數萬將士亦是多此一舉!”


    公孫瓚問道:“依子龍看此事又當如何安排方為妥當?”趙雲道:“赤城、山海關剛剛失守,我軍新敗。袁紹定然料不到我等膽敢反攻!如若此時,薊侯派這五六萬將士主攻赤城和山海關的一路,定然可將其一舉拿下!屆時亦可擺脫承德三麵受敵的困境!起碼在承德之外尚有一地可與承德互成犄角,相互接應。如此方可度過眼下難關。”


    公孫瓚問道:“如若派他們出戰赤城亦或山海關一旦兵敗又當如何?”趙雲道:“趙雲願請戰,如若不勝,雲甘當軍法!”公孫瓚搖頭道:“非是瓚不信任子龍能力,然如若袁紹借著子龍出征之際大軍進攻承德,屆時我等又當如何應對?”


    趙雲反問道:“如若承德囤積十餘萬兵力,袁紹三路大軍將我等圍死,如此圍而不攻,敢問薊侯城中糧草可供應十餘萬大軍多久?”趙雲這一問倒是把公孫瓚問了個啞口無言。公孫瓚思忖片刻道:“如此隻得盡快從易京調運糧草了。”趙雲聞言吃了一驚問道:“薊侯將糧草盡數藏在易京?”


    公孫瓚點了點頭道:“易京城防堅固易守難攻,何況易京周邊勢力錯綜複雜。即便眼下袁紹已將唐山攻下亦未攻下易京!”趙雲歎道:“易京眼下已是三麵臨敵,形勢岌岌可危。隻怕想要調運糧草亦非易事啊。”


    公孫瓚笑道:“子龍勿慌,即便我等無法調運糧草,亦或即便承德失守,我等亦可撤防易京!易京糧草可供十餘萬大軍數年之用!”趙雲聞言隻是默不作聲。


    趙雲知道,易京周邊尚有不少黃巾軍的殘兵,皆屯駐在黑山,其勢力亦是不可小覷。然公孫瓚將糧草盡數屯與易京,卻是一個大大的錯誤!隻怕易京極有可能成為公孫瓚最後的葬身之地了。


    因為趙雲知道,張角雖敗,可鬼魁卻以曹操的身軀活了下來。隻怕這黑山的黃巾軍亦是曹操埋伏在幽州的一支奇兵!無論是對公孫瓚還是袁紹這都是一顆插在他們心髒的釘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霸業之神幻大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野浪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野浪人並收藏三國霸業之神幻大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