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曹操召集文臣武將在大堂議事。諸文臣武將分列左右,劉備、關羽亦在其中。
曹操對眾人道:“操奉朝廷之命起兵十萬征討反賊呂布。今托陛下天威,朝廷之洪福得以平定徐州,賊首呂布、陳宮業已正法!此役可謂大獲全勝!然除了陛下天威、朝廷洪福之外,亦仰仗諸位文臣武將並力向前,盡心報效朝廷之功耳!操定當上奏朝廷為諸位請功,朝廷自會論功行賞。”
眾人拜謝。操抬手示意郭嘉,郭嘉會意,將一本奏折遞交給曹操,操手持奏折對眾將官問道:“依諸位看來此役平定徐州,首功當是何人呐?”眾將不明所以,麵麵相覷未敢言語。
劉備看向郭嘉,但見郭嘉笑而不語,劉備暗忖,論功行賞本是返迴朝廷之事,此時眾人身在徐州,操有此一問不知是何緣故,莫非曹操又有何心計不成?看此情形此事定然與郭嘉脫不了幹係,且小心應對才是。自此劉備倒是加了分小心。
隻見曹仁上前道:“迴稟丞相,末將以為,正是因為劉使君棄暗投明,進獻良策我等才得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徐州城,之後我等亦是借此戰機連下兩城拿下小沛和下邳!徐州此三城最為堅固卻全仗劉使君之功得以攻破,如此方始徐州全境得以平定打下根基。是故末將以為此役首功,劉使君是當之無愧!”
曹仁乃是曹操最為心腹之人,此言一出,劉備便知此乃曹操之心意。眼下滿堂之人皆為曹操心腹手下,似這等大功即便曹操真心要給自己,自己亦是萬萬不能接受的,畢竟自己是一個外人,一旦惹了眾怒,即便曹操不殺自己也難保他手下之人不會動手殺自己,那時隻怕天下人隻會恥笑自己不自量力,居然想去搶這等“虛無的功勞”了。
如若當眾拒絕曹操,言辭之間稍有差池或輕慢之意勢必同樣難以全身而退,看著滿堂文武諸將,自己迴答稍有差池隻怕性命休矣,自己必須給出一個極具說服力的理由推掉這“天大的功勞”才是當務之急。曹操聞言點頭道:“子孝所言甚合吾意!”
言罷曹操再次將手中的奏折舉起對眾人道:“此書,乃是徐州百姓上奏的《萬民表》爾!書中言明劉使君代理徐州牧期間,廣施仁政、愛民如子、體察民意,深得徐州百姓之愛戴,是故懇請朝廷委任劉使君留任徐州牧。其言辭甚為懇切。吾意,其一,劉使君此役居功至偉。其二,劉使君深得萬民愛戴。是故劉使君應當留任徐州牧!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議論紛紛!隻因眾人皆不知曹操是何心意,故而無人敢上前答話,隻是彼此交頭接耳低聲議論。劉備聞言心中一驚,細思之下心中便已有數了。
說自己廣施仁政、愛民如子、體察民意皆不假。在這亂世之中如若自己從一個橫征暴斂之輩手中接管的徐州,百姓上這《萬民表》或許還說得通。然在自己之前,陶恭祖早已賢名遠播四海。在自己之後的呂布雖然未必體察民意,然亦未曾加賦,可謂中規中矩。徐州百姓便是一直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他們又怎會對曹操上什麽《萬民表》呢?
看來此事定然是郭嘉在背後一手策劃的了。劉備暗自苦笑,看來這個郭嘉當真有些棘手,短短的三四天的時間便接二連三的給自己帶來了不少的“驚喜”了,更是讓自己深刻的領教了他那驚人的謀略與心機。哪怕有一絲一毫的可能都要為曹操除去一切可能成為威脅的事物,眼下自己正是郭嘉的眼中釘肉中刺。
劉備身後的關羽亦是密切關注著場上的形勢變化,關羽深知眼下劉備已是危機四伏,故而關羽暗自加了分小心,關羽心中暗忖,一旦形式有變,自己誓死也要抓住曹操,擒賊先擒王,隻要自己控製了曹操,大哥便還有生還可能,事關劉備安危,關羽知道此時馬虎不得。
劉備故作驚慌之狀,拜服在地道:“丞相容稟,此功此位備萬死亦不敢受!還望丞相收迴成命!”曹操心中暗笑,卻一臉正色厲聲問道:“哦?玄德何故如此?莫不是認為吾意非朝廷之意故而不受嗎!”劉備抱拳道:“丞相息怒,備絕無輕慢丞相之意,備不受此功此位原因有四,還望丞相明察!”
曹操道:“哦?玄德權且說來聽聽。”劉備道:“其一,備歸順朝廷實乃上應天意下順民心而為之。其二,備知無不言盡心報效朝廷實乃臣子應盡本分。丞相若因此立備為此役首功,隻怕天下英雄不服,備亦難逃貪圖功名官位之嫌。
其三,備受徐州牧陶恭祖所托替朝廷暫代徐州牧之職,然備疏忽職守,竟被呂布趁機奪取了徐州,此乃備之失職爾!此時玄德亦是朝廷之罪臣矣!眼下備尚未向朝廷請罪,又豈敢居功?其四,備既有丟失徐州前車之鑒,如若丞相再令備暫代此位,恐天下英雄不服爾!且此舉勢必會影響丞相之賢名!
有此四條,備實不敢擔此大任。還望丞相明鑒!”
此番言語可謂恰到好處,既說明了自己有罪在先,不能擔此大任,又言明了自己不擔此大任亦是為曹操名聲著想。關羽聞言亦是鬆了一口氣。曹操聽聞此言,似乎十分受用,故作難為狀對劉備道:“依使君之意,此事又當如何?”
劉備道:“丞相相問,備鬥膽進言,依備看來,此役首功當屬曹子孝和郭奉孝,有了奉孝的高深計策和子孝極強的執行力,方才使我軍兵不血刃拿下徐州,其後緊抓戰機連下小沛、下邳兩座堅城,首功分給他們眾將定然拜服!車胄將軍鎮守徐州可謂得心應手,徐州暫由他來鎮守相信眾將無人不服!備自當跟隨丞相返迴朝廷,當麵向陛下請罪。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曹操聞言轉頭看向郭嘉,郭嘉微微點了點頭。曹操道:“既是如此,就暫且按玄德之意來辦吧,玄德你且迴營寨,兩日後隨我迴朝麵聖。諸將都散了吧。”劉備偕同關羽拜謝而出,諸將亦是紛紛告退。
劉備走後,曹操將郭嘉留下問候。曹操問道:“奉孝可知今日我心中所想?”郭嘉思忖片刻道:“眼下徐州已經平定,丞相有意除掉劉備。”曹操道:“不錯,說下去。”
郭嘉道:“然丞相知道此時萬萬不能殺劉備,故而今日給他一個驚嚇,好讓他知難而退,丞相又命他返迴自家營寨等待兩日後隨丞相麵見朝廷,實則是在給他機會逃走,如此既可除去眼下身邊隱患,亦為日後殺劉備留下叛逃朝廷的口實,同時封住天下人之口。”
曹操點點頭道:“說說,眼下為何我不能殺劉備。”郭嘉道:“當前局勢,主公最大的敵人是袁紹,劉備在主公眼中無異於螻蟻而已,殺他容易,然勢必會落人口實。相比袁紹,主公的優勢在於手握朝廷,眼下大漢雖衰然未亡爾!天下民心多有向漢之人,主公亦可借著朝廷之名廣招天下英豪歸順,一旦此時殺了有功無過的劉備,則勢必會對天下有才之人對丞相望而卻步,就如同劉備所言此舉同樣會影響主公的賢名!
再者主公與袁紹決戰在即,袁紹雖兵多將廣,然其內部勢力勾心鬥角亦不在少數,且不得袁紹信任之人甚多,一旦開戰,這些人亦是極有可能會反水歸順丞相,一旦此時丞相殺了劉備,屆時這些人即便有意歸順主公,然看到劉備的下場勢必會裹足不前,甚至會被主公逼到袁紹一邊,誓死與主公血戰到底!殺一個不足為慮的劉備卻給自己日後留下這許多麻煩,實非智者之舉。”
曹操笑道:“知我者,奉孝也!”郭嘉低頭抱拳道:“嘉鬥膽揣測主公之意,還望主公勿怪。”曹操擺擺手道:“奉孝多慮了,說說看,你覺得眼下劉備又會如何應對。”郭嘉道:“嘉鬥膽猜測,劉備極有可能追隨丞相麵見朝廷。”曹操疑惑道:“哦?卻是為何?”
郭嘉道:“嘉雖對劉備不甚了解,然亦曾聽聞此人行事有始有終,絕非始亂終棄之輩!比起性命,此人更為重視自己的名節,眼下既已答應主公會隨主公迴朝麵聖,那此人斷無食言的理由。”曹操點頭道:“不錯,我一直琢磨不透的就是這個劉備,明明眼下他什麽都算不上,可我這心裏始終無法小看他。”
郭嘉聞言亦是默然,他和曹操的感覺一樣,隻是實在找不出此人有何過人之處,甚至在他看來這個劉備還有些愚蠢!曹操問道:“依奉孝看,此次劉備隨我等返迴許都,我等應當如何防範於他?”郭嘉道:“眼下整個朝廷以及兗州都在主公掌握之中,劉備想要鬧出什麽亂子亦是難如登天,主公隻需小心提防他從宮中帶走密詔即可。”
曹操驚道:“密詔?”郭嘉道:“不錯,眼下天下民心依然向漢者居多,如果說劉備去兗州麵見朝廷一定有什麽目的的話,嘉能想到的隻有密詔了,一旦他拿到了獻帝的密詔,那麽日後無論他在哪裏都可一唿百應!甚至一旦有了機會便能與主公分庭抗禮!無論在實力上還是在名義上都不輸主公半分!”
聽到“密詔”二字,曹操如夢初醒,不錯,如果劉備跟隨自己去兗州有什麽目的的話一定就是這“密詔”了,想到這裏曹操露出了狡詐而得意的笑容,憑劉備的本事,要想從自己眼皮底下拿到“密詔”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更何況整個皇宮都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看到曹操得意的笑臉,郭嘉本想提醒曹操不可大意,然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因為他是聰明人,他知道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曹操對眾人道:“操奉朝廷之命起兵十萬征討反賊呂布。今托陛下天威,朝廷之洪福得以平定徐州,賊首呂布、陳宮業已正法!此役可謂大獲全勝!然除了陛下天威、朝廷洪福之外,亦仰仗諸位文臣武將並力向前,盡心報效朝廷之功耳!操定當上奏朝廷為諸位請功,朝廷自會論功行賞。”
眾人拜謝。操抬手示意郭嘉,郭嘉會意,將一本奏折遞交給曹操,操手持奏折對眾將官問道:“依諸位看來此役平定徐州,首功當是何人呐?”眾將不明所以,麵麵相覷未敢言語。
劉備看向郭嘉,但見郭嘉笑而不語,劉備暗忖,論功行賞本是返迴朝廷之事,此時眾人身在徐州,操有此一問不知是何緣故,莫非曹操又有何心計不成?看此情形此事定然與郭嘉脫不了幹係,且小心應對才是。自此劉備倒是加了分小心。
隻見曹仁上前道:“迴稟丞相,末將以為,正是因為劉使君棄暗投明,進獻良策我等才得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徐州城,之後我等亦是借此戰機連下兩城拿下小沛和下邳!徐州此三城最為堅固卻全仗劉使君之功得以攻破,如此方始徐州全境得以平定打下根基。是故末將以為此役首功,劉使君是當之無愧!”
曹仁乃是曹操最為心腹之人,此言一出,劉備便知此乃曹操之心意。眼下滿堂之人皆為曹操心腹手下,似這等大功即便曹操真心要給自己,自己亦是萬萬不能接受的,畢竟自己是一個外人,一旦惹了眾怒,即便曹操不殺自己也難保他手下之人不會動手殺自己,那時隻怕天下人隻會恥笑自己不自量力,居然想去搶這等“虛無的功勞”了。
如若當眾拒絕曹操,言辭之間稍有差池或輕慢之意勢必同樣難以全身而退,看著滿堂文武諸將,自己迴答稍有差池隻怕性命休矣,自己必須給出一個極具說服力的理由推掉這“天大的功勞”才是當務之急。曹操聞言點頭道:“子孝所言甚合吾意!”
言罷曹操再次將手中的奏折舉起對眾人道:“此書,乃是徐州百姓上奏的《萬民表》爾!書中言明劉使君代理徐州牧期間,廣施仁政、愛民如子、體察民意,深得徐州百姓之愛戴,是故懇請朝廷委任劉使君留任徐州牧。其言辭甚為懇切。吾意,其一,劉使君此役居功至偉。其二,劉使君深得萬民愛戴。是故劉使君應當留任徐州牧!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議論紛紛!隻因眾人皆不知曹操是何心意,故而無人敢上前答話,隻是彼此交頭接耳低聲議論。劉備聞言心中一驚,細思之下心中便已有數了。
說自己廣施仁政、愛民如子、體察民意皆不假。在這亂世之中如若自己從一個橫征暴斂之輩手中接管的徐州,百姓上這《萬民表》或許還說得通。然在自己之前,陶恭祖早已賢名遠播四海。在自己之後的呂布雖然未必體察民意,然亦未曾加賦,可謂中規中矩。徐州百姓便是一直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他們又怎會對曹操上什麽《萬民表》呢?
看來此事定然是郭嘉在背後一手策劃的了。劉備暗自苦笑,看來這個郭嘉當真有些棘手,短短的三四天的時間便接二連三的給自己帶來了不少的“驚喜”了,更是讓自己深刻的領教了他那驚人的謀略與心機。哪怕有一絲一毫的可能都要為曹操除去一切可能成為威脅的事物,眼下自己正是郭嘉的眼中釘肉中刺。
劉備身後的關羽亦是密切關注著場上的形勢變化,關羽深知眼下劉備已是危機四伏,故而關羽暗自加了分小心,關羽心中暗忖,一旦形式有變,自己誓死也要抓住曹操,擒賊先擒王,隻要自己控製了曹操,大哥便還有生還可能,事關劉備安危,關羽知道此時馬虎不得。
劉備故作驚慌之狀,拜服在地道:“丞相容稟,此功此位備萬死亦不敢受!還望丞相收迴成命!”曹操心中暗笑,卻一臉正色厲聲問道:“哦?玄德何故如此?莫不是認為吾意非朝廷之意故而不受嗎!”劉備抱拳道:“丞相息怒,備絕無輕慢丞相之意,備不受此功此位原因有四,還望丞相明察!”
曹操道:“哦?玄德權且說來聽聽。”劉備道:“其一,備歸順朝廷實乃上應天意下順民心而為之。其二,備知無不言盡心報效朝廷實乃臣子應盡本分。丞相若因此立備為此役首功,隻怕天下英雄不服,備亦難逃貪圖功名官位之嫌。
其三,備受徐州牧陶恭祖所托替朝廷暫代徐州牧之職,然備疏忽職守,竟被呂布趁機奪取了徐州,此乃備之失職爾!此時玄德亦是朝廷之罪臣矣!眼下備尚未向朝廷請罪,又豈敢居功?其四,備既有丟失徐州前車之鑒,如若丞相再令備暫代此位,恐天下英雄不服爾!且此舉勢必會影響丞相之賢名!
有此四條,備實不敢擔此大任。還望丞相明鑒!”
此番言語可謂恰到好處,既說明了自己有罪在先,不能擔此大任,又言明了自己不擔此大任亦是為曹操名聲著想。關羽聞言亦是鬆了一口氣。曹操聽聞此言,似乎十分受用,故作難為狀對劉備道:“依使君之意,此事又當如何?”
劉備道:“丞相相問,備鬥膽進言,依備看來,此役首功當屬曹子孝和郭奉孝,有了奉孝的高深計策和子孝極強的執行力,方才使我軍兵不血刃拿下徐州,其後緊抓戰機連下小沛、下邳兩座堅城,首功分給他們眾將定然拜服!車胄將軍鎮守徐州可謂得心應手,徐州暫由他來鎮守相信眾將無人不服!備自當跟隨丞相返迴朝廷,當麵向陛下請罪。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曹操聞言轉頭看向郭嘉,郭嘉微微點了點頭。曹操道:“既是如此,就暫且按玄德之意來辦吧,玄德你且迴營寨,兩日後隨我迴朝麵聖。諸將都散了吧。”劉備偕同關羽拜謝而出,諸將亦是紛紛告退。
劉備走後,曹操將郭嘉留下問候。曹操問道:“奉孝可知今日我心中所想?”郭嘉思忖片刻道:“眼下徐州已經平定,丞相有意除掉劉備。”曹操道:“不錯,說下去。”
郭嘉道:“然丞相知道此時萬萬不能殺劉備,故而今日給他一個驚嚇,好讓他知難而退,丞相又命他返迴自家營寨等待兩日後隨丞相麵見朝廷,實則是在給他機會逃走,如此既可除去眼下身邊隱患,亦為日後殺劉備留下叛逃朝廷的口實,同時封住天下人之口。”
曹操點點頭道:“說說,眼下為何我不能殺劉備。”郭嘉道:“當前局勢,主公最大的敵人是袁紹,劉備在主公眼中無異於螻蟻而已,殺他容易,然勢必會落人口實。相比袁紹,主公的優勢在於手握朝廷,眼下大漢雖衰然未亡爾!天下民心多有向漢之人,主公亦可借著朝廷之名廣招天下英豪歸順,一旦此時殺了有功無過的劉備,則勢必會對天下有才之人對丞相望而卻步,就如同劉備所言此舉同樣會影響主公的賢名!
再者主公與袁紹決戰在即,袁紹雖兵多將廣,然其內部勢力勾心鬥角亦不在少數,且不得袁紹信任之人甚多,一旦開戰,這些人亦是極有可能會反水歸順丞相,一旦此時丞相殺了劉備,屆時這些人即便有意歸順主公,然看到劉備的下場勢必會裹足不前,甚至會被主公逼到袁紹一邊,誓死與主公血戰到底!殺一個不足為慮的劉備卻給自己日後留下這許多麻煩,實非智者之舉。”
曹操笑道:“知我者,奉孝也!”郭嘉低頭抱拳道:“嘉鬥膽揣測主公之意,還望主公勿怪。”曹操擺擺手道:“奉孝多慮了,說說看,你覺得眼下劉備又會如何應對。”郭嘉道:“嘉鬥膽猜測,劉備極有可能追隨丞相麵見朝廷。”曹操疑惑道:“哦?卻是為何?”
郭嘉道:“嘉雖對劉備不甚了解,然亦曾聽聞此人行事有始有終,絕非始亂終棄之輩!比起性命,此人更為重視自己的名節,眼下既已答應主公會隨主公迴朝麵聖,那此人斷無食言的理由。”曹操點頭道:“不錯,我一直琢磨不透的就是這個劉備,明明眼下他什麽都算不上,可我這心裏始終無法小看他。”
郭嘉聞言亦是默然,他和曹操的感覺一樣,隻是實在找不出此人有何過人之處,甚至在他看來這個劉備還有些愚蠢!曹操問道:“依奉孝看,此次劉備隨我等返迴許都,我等應當如何防範於他?”郭嘉道:“眼下整個朝廷以及兗州都在主公掌握之中,劉備想要鬧出什麽亂子亦是難如登天,主公隻需小心提防他從宮中帶走密詔即可。”
曹操驚道:“密詔?”郭嘉道:“不錯,眼下天下民心依然向漢者居多,如果說劉備去兗州麵見朝廷一定有什麽目的的話,嘉能想到的隻有密詔了,一旦他拿到了獻帝的密詔,那麽日後無論他在哪裏都可一唿百應!甚至一旦有了機會便能與主公分庭抗禮!無論在實力上還是在名義上都不輸主公半分!”
聽到“密詔”二字,曹操如夢初醒,不錯,如果劉備跟隨自己去兗州有什麽目的的話一定就是這“密詔”了,想到這裏曹操露出了狡詐而得意的笑容,憑劉備的本事,要想從自己眼皮底下拿到“密詔”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更何況整個皇宮都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看到曹操得意的笑臉,郭嘉本想提醒曹操不可大意,然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因為他是聰明人,他知道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