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錦秀離開國公府
逆生之葉重生庶女三小姐 作者:飛鴻燦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
李錦秀重重的點了點頭,旋即又滿臉擔憂了起來:“墨雲,你留在此處,可定要當心你父親。還有就是……陶壽是個城府極深之人,你一定要小心他。”
“母親,墨雲明白。”
陶墨雲對著李錦秀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呃,母親,你切記切記,我與大皇子之事,你莫要讓外公知曉。尤其是許婆子……”
“母親知曉輕重。”
李錦秀抬眸看了看正在院子中忙碌的許婆子,喃喃道:“既然出了國公府,許婆子,我便讓她迴相府去。”
“嗯,極好。”
“……”
陶墨雲讓人收拾好李錦秀母子三人的東西之時,已然是晌午了。
這消息府中之人已然人盡皆知,幾個姨娘更是心中忐忑難安。
老夫人得知陶薛貴給李錦秀寫了和離書,當下就急的紅了眼,她算計了一輩子,豈會不知李錦秀此時離開意味著什麽。
她火急火燎的來到錦瑟院,尚未進院子,就忍不住的嗚咽了起來。
“祖母怎麽來了?”
陶墨雲剛好帶著李錦秀欲要離開,才出院子,就看到門外紅著眼圈的老夫人:“來了也好,倒是省的母親在跑一趟,去跟祖母當麵辭行了。”
“李氏,何至於此啊?”
老夫人上前一把抓住李錦秀的手,她滿臉哀求之色:“求你看在孩子們的情麵上留下吧,母親求你了。”
“多謝母親挽留。”
李錦秀冷冷抽迴手,眼神堅定著:“隻是我主意已定。這麽多年了,母親日日找我的茬子,如今我離開,不是剛好合了母親之意嗎?”
“為了沫兒,你動了殺我寒兒之心。為了沫兒,你害的家門敗落。”
“眼下沫兒下了牢獄,我若是繼續留在府中,豈不是連性命都要搭上。”
“母親,就此別過了。”
語畢,李錦秀繞過老夫人,跟著陶墨雲匆匆走向府門。
“李氏,這麽多年了,母親對不住你。求你,求求你……留下吧。”舉眸望著李錦秀的背影,老夫人哭喊著。
“……”
“夫人”
李錦秀路過前廳房門之時,見陶薛貴立在房門內,一臉凝重的打量著她,欲言又止著:“一路走好。”
“多謝老爺。”
李錦秀看著這張蒼老了些許的臉,溫和說道:“方才蕊兒和寒兒離開時,有跟你道別嗎?”
“有。”
陶薛貴無力的輕點了下頭:“蕊兒和寒兒頗為懂事,方才行了大禮。夫人,這麽多年了,為夫慚愧的很。”
“都過去了。”
李錦秀對著他緩緩行了一禮,旋即轉身:“老爺,就此別過了。”
“……”
“李氏,母親求你留下。”
不多時,匆匆趕來的老夫人,依舊不死心的哀求喊道:“不要離開,求你留下吧。李氏,母親錯了,不該動了殺寒兒之心,求你原諒母親吧。”
“……”
“陶壽,送老夫人迴去。”
聽著老夫人的哭喊聲,陶薛貴一臉陰沉的對著陶壽說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人都走了,還鬧騰什麽?”
“貴兒,我……”
“我累了。”
“……”
看著陶薛貴冷冷轉身而去,老夫人再次嗚咽了起來。攙扶著她的梁婆子,一臉愁容的看著陶壽。
傍晚時
南郊百裏之外的孤山大悲寺中。
“主子,”
深山中的一處隱秘的小庭院之中,十九提著一條鮮魚,推開木質院門走來。他看著正坐在屋中煮茶的陶葉,喊了一聲,方才丟下手中的魚走向屋子。
“十九,這天氣,你竟還能抓到魚?”
說話中,陶葉抬手為十九添了一盞熱騰騰的茶水。
“主子,蕭三傳來消息說,陶薛貴與李錦秀和離了。”
十九雙手捧著茶盞,暖了暖手:“李錦秀帶著陶蕊和寒兒去了百雲街的一處大宅院。這和離的意思,是陶墨雲要求的。”
“陶墨雲讓他母親帶著弟弟和妹妹離開,他卻留下了。”
“和離了?”
陶葉一臉驚訝的看著十九:“國公府一倒,李錦秀這就全身而退,她竟不怕人說長道短?此事……隻恐不簡單啊。”
“屬下也是這麽覺得。”
十九緩緩坐了下來,輕抿了一口茶:“通常激流勇退之人,必會為自己安排好後路。我已吩咐蕭三的人,讓他通知長雲公子,讓長雲公子派人暗中盯著李錦秀和陶墨雲。”
“主子,虧得咱們從報恩寺的後山之中悄悄離開來此。”
“據蕭三說,這會報恩寺中可熱鬧了,不止有陶薛貴和陶墨雲的人,還有沈逸的人。”
“說來主子倒是機靈的很,隻讓蕭三暗中為咱們傳遞消息。”
“即便沈逸再怎麽熟悉長雲,可眼下長雲隻知道咱們安全離開,卻也不知咱們身在何處。”
“隻是屬下有些想不明白,咱們為何要來此地?去莊子,迴西長街的宅院,不都是好去處嗎?”
“我可沒打算一走了之。來此……自然是為了來日迴府之時,不被人說三道四。”
陶葉微微一笑道:“這女子的清譽可是大與天的,我從報恩寺離開,又想來大悲寺為娘親祈福,難道不是一個好借口。”
“有整個大悲寺的人為我證明,便不會有人敢拿此說三道四。”
“呃,竟然是這樣。”
十九恍然大悟的閃了閃眼眸:“今兒變天了,隻恐入夜又是一場大風雪呢。主子來此遇見風雪,耽擱了迴程,倒是合情合理的說辭。”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且等蕭三的消息吧。”
“今兒我不迴府,隻恐很多人皆睡不踏實啊。”
陶葉看著十九,咧嘴笑了笑:“十九,你說陶墨雲會利用我做什麽呢?從他欲要帶我去西涼之時,他就與父親離了心。”
“如今,他又讓李錦秀和離出府,隻恐他所圖之事一定不小。”
“主子,李錦秀和離出府,竟然沒有迴左相府,而是去了百雲街的一處大宅院,看她這架勢,似乎是要另立門戶。”
說話中,十九將雙腳往火爐子前放了放,緊蹙著雙眉:“一個女人動了另立門戶之心,這若是放在尋常人家倒是不奇怪。”
“可放在李錦秀的身上,我卻覺得可疑的很。”
“李錦秀可是相府貴女,她這麽做,似乎是隱約知曉……來日相府也會發生什麽似得。”
“主子,你說李錦秀會不會得到什麽重要消息?已然知曉了相府也不是個踏實的棲身之地?”
“……”
陶葉的臉色立時凝重了起來,她緩緩起身走向房門,抬眸遠眺著山中景色良久。
“李錦秀雖精明無比,但如此重要的消息,她還沒有本事知曉。”
說話中,陶葉返迴屋中又坐了下來,她用一雙精亮的眼眸打量著十九:“若她知曉相府來日也會落難,那這消息一定是陶墨雲告訴她的。”
“可相府來日也會落難,這事隻有陛下和太師知曉。”
“再有便是……陛下的皇子們。皇子們的眼光可是犀利的很,盡管陛下不曾直接說明此事,但從太師日日針對左相這件事上,皇子們也是能猜個八九不離十的。”
李錦秀重重的點了點頭,旋即又滿臉擔憂了起來:“墨雲,你留在此處,可定要當心你父親。還有就是……陶壽是個城府極深之人,你一定要小心他。”
“母親,墨雲明白。”
陶墨雲對著李錦秀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呃,母親,你切記切記,我與大皇子之事,你莫要讓外公知曉。尤其是許婆子……”
“母親知曉輕重。”
李錦秀抬眸看了看正在院子中忙碌的許婆子,喃喃道:“既然出了國公府,許婆子,我便讓她迴相府去。”
“嗯,極好。”
“……”
陶墨雲讓人收拾好李錦秀母子三人的東西之時,已然是晌午了。
這消息府中之人已然人盡皆知,幾個姨娘更是心中忐忑難安。
老夫人得知陶薛貴給李錦秀寫了和離書,當下就急的紅了眼,她算計了一輩子,豈會不知李錦秀此時離開意味著什麽。
她火急火燎的來到錦瑟院,尚未進院子,就忍不住的嗚咽了起來。
“祖母怎麽來了?”
陶墨雲剛好帶著李錦秀欲要離開,才出院子,就看到門外紅著眼圈的老夫人:“來了也好,倒是省的母親在跑一趟,去跟祖母當麵辭行了。”
“李氏,何至於此啊?”
老夫人上前一把抓住李錦秀的手,她滿臉哀求之色:“求你看在孩子們的情麵上留下吧,母親求你了。”
“多謝母親挽留。”
李錦秀冷冷抽迴手,眼神堅定著:“隻是我主意已定。這麽多年了,母親日日找我的茬子,如今我離開,不是剛好合了母親之意嗎?”
“為了沫兒,你動了殺我寒兒之心。為了沫兒,你害的家門敗落。”
“眼下沫兒下了牢獄,我若是繼續留在府中,豈不是連性命都要搭上。”
“母親,就此別過了。”
語畢,李錦秀繞過老夫人,跟著陶墨雲匆匆走向府門。
“李氏,這麽多年了,母親對不住你。求你,求求你……留下吧。”舉眸望著李錦秀的背影,老夫人哭喊著。
“……”
“夫人”
李錦秀路過前廳房門之時,見陶薛貴立在房門內,一臉凝重的打量著她,欲言又止著:“一路走好。”
“多謝老爺。”
李錦秀看著這張蒼老了些許的臉,溫和說道:“方才蕊兒和寒兒離開時,有跟你道別嗎?”
“有。”
陶薛貴無力的輕點了下頭:“蕊兒和寒兒頗為懂事,方才行了大禮。夫人,這麽多年了,為夫慚愧的很。”
“都過去了。”
李錦秀對著他緩緩行了一禮,旋即轉身:“老爺,就此別過了。”
“……”
“李氏,母親求你留下。”
不多時,匆匆趕來的老夫人,依舊不死心的哀求喊道:“不要離開,求你留下吧。李氏,母親錯了,不該動了殺寒兒之心,求你原諒母親吧。”
“……”
“陶壽,送老夫人迴去。”
聽著老夫人的哭喊聲,陶薛貴一臉陰沉的對著陶壽說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人都走了,還鬧騰什麽?”
“貴兒,我……”
“我累了。”
“……”
看著陶薛貴冷冷轉身而去,老夫人再次嗚咽了起來。攙扶著她的梁婆子,一臉愁容的看著陶壽。
傍晚時
南郊百裏之外的孤山大悲寺中。
“主子,”
深山中的一處隱秘的小庭院之中,十九提著一條鮮魚,推開木質院門走來。他看著正坐在屋中煮茶的陶葉,喊了一聲,方才丟下手中的魚走向屋子。
“十九,這天氣,你竟還能抓到魚?”
說話中,陶葉抬手為十九添了一盞熱騰騰的茶水。
“主子,蕭三傳來消息說,陶薛貴與李錦秀和離了。”
十九雙手捧著茶盞,暖了暖手:“李錦秀帶著陶蕊和寒兒去了百雲街的一處大宅院。這和離的意思,是陶墨雲要求的。”
“陶墨雲讓他母親帶著弟弟和妹妹離開,他卻留下了。”
“和離了?”
陶葉一臉驚訝的看著十九:“國公府一倒,李錦秀這就全身而退,她竟不怕人說長道短?此事……隻恐不簡單啊。”
“屬下也是這麽覺得。”
十九緩緩坐了下來,輕抿了一口茶:“通常激流勇退之人,必會為自己安排好後路。我已吩咐蕭三的人,讓他通知長雲公子,讓長雲公子派人暗中盯著李錦秀和陶墨雲。”
“主子,虧得咱們從報恩寺的後山之中悄悄離開來此。”
“據蕭三說,這會報恩寺中可熱鬧了,不止有陶薛貴和陶墨雲的人,還有沈逸的人。”
“說來主子倒是機靈的很,隻讓蕭三暗中為咱們傳遞消息。”
“即便沈逸再怎麽熟悉長雲,可眼下長雲隻知道咱們安全離開,卻也不知咱們身在何處。”
“隻是屬下有些想不明白,咱們為何要來此地?去莊子,迴西長街的宅院,不都是好去處嗎?”
“我可沒打算一走了之。來此……自然是為了來日迴府之時,不被人說三道四。”
陶葉微微一笑道:“這女子的清譽可是大與天的,我從報恩寺離開,又想來大悲寺為娘親祈福,難道不是一個好借口。”
“有整個大悲寺的人為我證明,便不會有人敢拿此說三道四。”
“呃,竟然是這樣。”
十九恍然大悟的閃了閃眼眸:“今兒變天了,隻恐入夜又是一場大風雪呢。主子來此遇見風雪,耽擱了迴程,倒是合情合理的說辭。”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且等蕭三的消息吧。”
“今兒我不迴府,隻恐很多人皆睡不踏實啊。”
陶葉看著十九,咧嘴笑了笑:“十九,你說陶墨雲會利用我做什麽呢?從他欲要帶我去西涼之時,他就與父親離了心。”
“如今,他又讓李錦秀和離出府,隻恐他所圖之事一定不小。”
“主子,李錦秀和離出府,竟然沒有迴左相府,而是去了百雲街的一處大宅院,看她這架勢,似乎是要另立門戶。”
說話中,十九將雙腳往火爐子前放了放,緊蹙著雙眉:“一個女人動了另立門戶之心,這若是放在尋常人家倒是不奇怪。”
“可放在李錦秀的身上,我卻覺得可疑的很。”
“李錦秀可是相府貴女,她這麽做,似乎是隱約知曉……來日相府也會發生什麽似得。”
“主子,你說李錦秀會不會得到什麽重要消息?已然知曉了相府也不是個踏實的棲身之地?”
“……”
陶葉的臉色立時凝重了起來,她緩緩起身走向房門,抬眸遠眺著山中景色良久。
“李錦秀雖精明無比,但如此重要的消息,她還沒有本事知曉。”
說話中,陶葉返迴屋中又坐了下來,她用一雙精亮的眼眸打量著十九:“若她知曉相府來日也會落難,那這消息一定是陶墨雲告訴她的。”
“可相府來日也會落難,這事隻有陛下和太師知曉。”
“再有便是……陛下的皇子們。皇子們的眼光可是犀利的很,盡管陛下不曾直接說明此事,但從太師日日針對左相這件事上,皇子們也是能猜個八九不離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