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什麽?」林舒月問他。
李偉生專心開著車:「他說,他們村有好幾個人,被抓到山上的黑煤窯挖煤去了,這些被抓過去的人,大多都是智力有問題的。」
信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李偉生看了以後,心情不太好。
在他跟林舒月說這句話的時候,林舒月已經想到了李偉生要做什麽了:「你什麽時候出發?」
「就這兩天吧,要到外省去。得先去找人了解了解情況。」李偉生笑了笑,道:「這一去不知道什麽樣子,阿月,我把地址給你,要是我沒有音信了,你可得去救我啊。」
「好。」林舒月沒有勸李偉生不要去。李偉生成年了,他要做什麽,肯定是深思熟慮過後的。
他想去做這件事,做為一個同事,作為一個同行者,林舒月能答應的,就是替他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給他提供一定的幫助。
李偉生說:「那我下午就走了,中午我叫了明芳,我們一起吃個飯吧。」
「行。」林舒月一口答應。
短暫的沉默過後,就到了目的地。他們遠遠地就看到了一群穿著製服的警察在呂家村的菜地裏進行挖掘,菜地的周圍站了很多人,他們都是來看熱鬧,順加討論這件事的,林舒月見到了好幾個熟麵孔,林舒月跟李偉生一走近,他們就主動湊上來分享信息。
林舒月聽他們說著,將目光放在被警察帶著來指認埋屍地點的劉雲軍身上。
挖掘的過程很緩慢,到九點多的時候直接出動了挖機,到了中午,已經挖掘出了超十二具殘骸,其中時間最長的一具屍骨,時間已經超過了十年。
在看熱鬧的人群中,林舒月聽到了當地百姓對劉屋村的人的評價。
「他們現在哦,全部都搬到了鄉政府的大樓門口搭帳篷。現在整個村子都被封了。」說話的這個是呂屋村的人,他們兩個村子相鄰,哪個村子有個什麽大事兒,對方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之前我就說,租他們老屋的肯定不是什麽好東西,肯定是搞非法行動的,他們還是我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現在好了吧?每年的租金是給的多,但你看看,人家給他們送了多大的禮啊。我聽說啊,他們村那地裏地雷多得很,好幾十箱子呢。現在就算是解放軍來排雷,排不幹淨怎麽辦啊?」
「他們村那地誰還敢去種啊,嘖嘖嘖。」呂屋村的人在幸災樂禍,他們兩個村子挨得近,以前天氣幹旱的時候,兩個村子因為搶田水這樣的問題,哪年不得打兩架?現在劉屋村的人倒黴,呂屋村的人高興還來不及呢。
林舒月沒再聽她們多說,跟李偉生一起去接李明芳吃飯。
李明芳請了下午的假,這會兒正在樓底下站著等她們,她打開門坐上副駕駛,李偉生一踩油門,帶著她們到最近一家蒸菜館吃飯。
男朋友即將遠行,李明芳的精神不太好,但在下車後,還是跟林舒月道:「這個菜館是新開的,菜的分量很少,但是真的很好吃。」
「聞到了,好香啊。」這家飯館不大,二十多平,店門口是兩個大蒸鍋,兩個服務員站在蒸鍋,一個收錢,一個拿菜。菜的分量確實不大,但價格也不貴,肉的三塊,素的兩塊,米飯一塊。
林舒月要了一個粉蒸肉,一個迴鍋肉跟一個炒花菜,李偉生跟李明芳也要了兩三個自己喜歡吃的,找了張角落的桌子坐下,李偉生從冰箱裏拿了三瓶豆奶。
吃飽後,李偉生開著車子帶著他們去火車站,他們來的時間剛剛好,李偉生拿著車票就走了,李明芳一直看著他走向檢票口,等他的人消失不見了,才跟林舒月一起迴去。
李明芳不會開車,迴去的車由林舒月開,車子剛剛開出火車站範圍,李明芳就哭了。林舒月沒安慰她,隻是默默地遞上紙巾,路過賣糖炒栗子的攤子時買了兩斤栗子,看到有鹽水花生後,她又買了點一斤。
「迴去喝點?」
「好。」李明芳重重點頭,然後低下頭去扣手機,跟李偉生聊天,不知道李偉生給她發了什麽,李明芳又笑了起來。
李明芳之前就買下了西江公寓林舒月隔壁的房子,但她很少過來住,於是兩人提著啤酒進了林舒月的家,坐在沙發下的地毯上,兩人就著糖炒栗子跟鹽水花生以及在樓下便利店買的零食喝了起來。
李明芳沒什麽酒量,兩瓶啤酒下肚她就醉了,拿著手機到衛生間給男朋友打電話了。林舒月則拿出報紙出來看。
報紙的頭條頭版文章叫做《盤點炸不響雷王王炳昌所犯下的種種罪行》,發表時間是十年後。
但故事卻發生在2004年的十二月底。這篇報紙的開篇,就寫出了王炳昌的過去。
他是越南人。父親死在當年越南對華夏發起的戰爭中,他的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在他十八歲那年,他母親在上山幹活時踩到了當年戰爭時埋下的地雷,被炸死了。他處理完母親的喪葬事宜後翻過山來到了華夏境內。
後來他有了錢,找到了買賣信息犯罪的組織,買了王炳昌的這個身份。
王炳昌是西南山區的人,為了讓自己的身份更加具有真實性,他還跑到了真正的王炳昌的家附近,學他說話的習慣,觀察他的日常。在覺得自己差不多後,王炳昌直接就把真正的王炳昌給從懸崖上推下去摔死了。
之後的他,來到了廣粵省發展,在馮俊鵬認識他之前,他就已經知道馮俊鵬這個人了。在組織裏,他的級別可比馮俊鵬的要高得多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李偉生專心開著車:「他說,他們村有好幾個人,被抓到山上的黑煤窯挖煤去了,這些被抓過去的人,大多都是智力有問題的。」
信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李偉生看了以後,心情不太好。
在他跟林舒月說這句話的時候,林舒月已經想到了李偉生要做什麽了:「你什麽時候出發?」
「就這兩天吧,要到外省去。得先去找人了解了解情況。」李偉生笑了笑,道:「這一去不知道什麽樣子,阿月,我把地址給你,要是我沒有音信了,你可得去救我啊。」
「好。」林舒月沒有勸李偉生不要去。李偉生成年了,他要做什麽,肯定是深思熟慮過後的。
他想去做這件事,做為一個同事,作為一個同行者,林舒月能答應的,就是替他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給他提供一定的幫助。
李偉生說:「那我下午就走了,中午我叫了明芳,我們一起吃個飯吧。」
「行。」林舒月一口答應。
短暫的沉默過後,就到了目的地。他們遠遠地就看到了一群穿著製服的警察在呂家村的菜地裏進行挖掘,菜地的周圍站了很多人,他們都是來看熱鬧,順加討論這件事的,林舒月見到了好幾個熟麵孔,林舒月跟李偉生一走近,他們就主動湊上來分享信息。
林舒月聽他們說著,將目光放在被警察帶著來指認埋屍地點的劉雲軍身上。
挖掘的過程很緩慢,到九點多的時候直接出動了挖機,到了中午,已經挖掘出了超十二具殘骸,其中時間最長的一具屍骨,時間已經超過了十年。
在看熱鬧的人群中,林舒月聽到了當地百姓對劉屋村的人的評價。
「他們現在哦,全部都搬到了鄉政府的大樓門口搭帳篷。現在整個村子都被封了。」說話的這個是呂屋村的人,他們兩個村子相鄰,哪個村子有個什麽大事兒,對方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之前我就說,租他們老屋的肯定不是什麽好東西,肯定是搞非法行動的,他們還是我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現在好了吧?每年的租金是給的多,但你看看,人家給他們送了多大的禮啊。我聽說啊,他們村那地裏地雷多得很,好幾十箱子呢。現在就算是解放軍來排雷,排不幹淨怎麽辦啊?」
「他們村那地誰還敢去種啊,嘖嘖嘖。」呂屋村的人在幸災樂禍,他們兩個村子挨得近,以前天氣幹旱的時候,兩個村子因為搶田水這樣的問題,哪年不得打兩架?現在劉屋村的人倒黴,呂屋村的人高興還來不及呢。
林舒月沒再聽她們多說,跟李偉生一起去接李明芳吃飯。
李明芳請了下午的假,這會兒正在樓底下站著等她們,她打開門坐上副駕駛,李偉生一踩油門,帶著她們到最近一家蒸菜館吃飯。
男朋友即將遠行,李明芳的精神不太好,但在下車後,還是跟林舒月道:「這個菜館是新開的,菜的分量很少,但是真的很好吃。」
「聞到了,好香啊。」這家飯館不大,二十多平,店門口是兩個大蒸鍋,兩個服務員站在蒸鍋,一個收錢,一個拿菜。菜的分量確實不大,但價格也不貴,肉的三塊,素的兩塊,米飯一塊。
林舒月要了一個粉蒸肉,一個迴鍋肉跟一個炒花菜,李偉生跟李明芳也要了兩三個自己喜歡吃的,找了張角落的桌子坐下,李偉生從冰箱裏拿了三瓶豆奶。
吃飽後,李偉生開著車子帶著他們去火車站,他們來的時間剛剛好,李偉生拿著車票就走了,李明芳一直看著他走向檢票口,等他的人消失不見了,才跟林舒月一起迴去。
李明芳不會開車,迴去的車由林舒月開,車子剛剛開出火車站範圍,李明芳就哭了。林舒月沒安慰她,隻是默默地遞上紙巾,路過賣糖炒栗子的攤子時買了兩斤栗子,看到有鹽水花生後,她又買了點一斤。
「迴去喝點?」
「好。」李明芳重重點頭,然後低下頭去扣手機,跟李偉生聊天,不知道李偉生給她發了什麽,李明芳又笑了起來。
李明芳之前就買下了西江公寓林舒月隔壁的房子,但她很少過來住,於是兩人提著啤酒進了林舒月的家,坐在沙發下的地毯上,兩人就著糖炒栗子跟鹽水花生以及在樓下便利店買的零食喝了起來。
李明芳沒什麽酒量,兩瓶啤酒下肚她就醉了,拿著手機到衛生間給男朋友打電話了。林舒月則拿出報紙出來看。
報紙的頭條頭版文章叫做《盤點炸不響雷王王炳昌所犯下的種種罪行》,發表時間是十年後。
但故事卻發生在2004年的十二月底。這篇報紙的開篇,就寫出了王炳昌的過去。
他是越南人。父親死在當年越南對華夏發起的戰爭中,他的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在他十八歲那年,他母親在上山幹活時踩到了當年戰爭時埋下的地雷,被炸死了。他處理完母親的喪葬事宜後翻過山來到了華夏境內。
後來他有了錢,找到了買賣信息犯罪的組織,買了王炳昌的這個身份。
王炳昌是西南山區的人,為了讓自己的身份更加具有真實性,他還跑到了真正的王炳昌的家附近,學他說話的習慣,觀察他的日常。在覺得自己差不多後,王炳昌直接就把真正的王炳昌給從懸崖上推下去摔死了。
之後的他,來到了廣粵省發展,在馮俊鵬認識他之前,他就已經知道馮俊鵬這個人了。在組織裏,他的級別可比馮俊鵬的要高得多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