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已經無語了。
“媽,你越說越離譜了,這些事情太遠了吧?再說下去,是不是已經要把我們生孩子的事情也安排好呀?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要替我爸討迴公道……”
“不遠了,我現在準備都怕來不及了呢……”
母親並沒有將周揚的話放在心上,她自言自語的說著。
“現在準備會來不及?”周揚啞然失笑。
隨後,他覺得母親不像是在開玩笑。
難道她昨天從劉梅那裏得到什麽消息了?
要不然的話,她怎麽會說出這樣的話?
要知道,母親說話辦事還算是靠譜。
“媽,你的意思是說,我爸的事情,很快就能解決了?是不是劉梅跟你說了什麽?”
周揚一直覺得她們昨天晚上的談話,一定不簡單。
“嗬,劉梅能跟我說什麽呀?現在的情況,你不是沒有看到,張誌國出了這麽大的事情,你覺得他還能幹下去嗎?就算是沒有被控製起來,那些對手會輕易放過他?隻要他從市長的位置上下來,想要對付他,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母親似乎對這件事情胸有成竹。
“媽,這也是劉梅告訴你的?”
周揚徹底不淡定了,他從來沒有見過母親在父親的事情上這麽淡定過。
“劉梅怎麽會告訴我這些?”母親麵對周揚的詢問,並不願意直接迴答。
她接著又說道:“你不用考慮太多,隻要你記住,張希希的事情跟張誌國完全沒有關係就行了。”
說來說去,母親還是這個態度。
她的意思很明確,這個兒媳婦,她認定了。
周揚有些鬱悶,他真不知道張希希給母親喝了什麽迷魂湯,讓她這麽替她說話。
“算了,不要再討論這件事情了,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我會考慮跟張希希的關係。”
周揚終於鬆口了,不再對張希希那麽排斥。
其實,從內心來講,如果事情真的按照母親說的方向發展下去,對他來說,可能真的算是一件好事。
……
這個春節,天氣迴暖,甚至中間有兩天,氣溫達到了初夏的溫度。
對於在家和家人團聚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美妙的。
但是對於張天來說,卻是異常的煎熬。
客運西站的問題全部找到了他的頭上。
剛開始的時候,孟靜波還能頂在最前麵,努力跟工人、供貨商協商,在他看來,隻要有張天,事情早晚都能解決。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事情反饋到張天這邊,居然沒有任何的迴應。
哪怕張天能多少先拿出來一點錢,讓他解決一部分工人的工資問題,他也不至於撂挑子不幹。
他多次找張天協商。
剛開始的時候,張天還能應付他幾句,說問題馬上就能解決。
後來,張天幹脆不接他的電話。
這讓孟靜波哪裏能受得了?
好呀,賺錢的時候,你衝在前麵,該解決麻煩的時候,你竟然玩消失,說到底,他也是受害者,近千萬的資金眼看著要打水漂,他怎麽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種事情發生?
他是一個商人,商人哪裏有什麽道義可講?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反過來跟工人、供貨商聯合起來,一起針對張天。
其實,不是張天不解決孟靜波的麻煩,而是他沒有辦法。
以前梁山河掌管公司的時候,山河集團幾乎就是他的提款機,一句話的事情,就能從公司弄錢出來。
現在不行了,王誌強一句話,沒錢,你能怎麽辦?
問題剛暴露出來的時候,張天還見過王誌強一麵,後來再去找他,索性連人都找不到了,說是到外地旅遊了。
這讓張天無可奈何。
哪怕是把山河集團砸了,不還是弄不到錢嗎?
沒辦法,他隻能躲避孟靜波。
可越是躲著孟靜波,孟靜波越是著急。
最後,他索性豁出去了,帶著工人到98號家屬區門口討要說法。
他讓工人拉了一條碩大的白色橫幅,上麵寫著“張天,還我血汗錢”。
98號家屬區是什麽地方?人來人往的都是政府領導。
尤其是過年期間,時不時有親戚上門拜訪。
領導的親戚,那能是一般人嗎?裏麵不乏從上麵下來的更高層領導。
別人不知道張天是誰,可是住在這裏麵的人,能不知道張天是誰嗎?
門口的保安看著這幫工人,頭都大了。
他們倒是想要把他們趕走,可是,這些工人不喊不鬧,也不靜坐示威什麽的,他們就在小區門口舉個橫幅,甚至連影響交通都談不上。
這樣的情況,你怎麽能把他們趕走?
張天又被張誌國狠揍一頓。
可是揍了他又能有什麽用呢?問題還是要解決。
張誌國畢竟不是一般人,很快就查到了陳秋才是事件的幕後策劃者。
跟梁山河混在一起十幾年,他對陳秋竟然沒有多少了解。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陳秋才是那個最不好惹的女人。
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想用市長的身份壓製住陳秋。
他直接給陳秋打電話,讓她馬上解決客運西站的資金問題。
誰知道陳秋根本就不買他的賬。
陳秋一口咬定,公司的賬上沒有錢,錢都被梁山河轉移出去了,如果政府有錢,那就請政府花錢先解決這個問題。
張誌國一聽陳秋的話,臉都黑了。
他當然想過這個問題。
可是財政上的錢,也不是他張誌國一個人說了算的,都要經過流程。
並且,他隱隱覺得,現在財政局局長開始不聽他的話了。
很多事情,表麵上答應的好好的,私下裏根本就不執行。
不光是財政局是這樣,其它的部門也有這樣的情況。
張誌國知道,這在官場上很常見,所謂牆倒眾人推。
之所以這些人還沒有表現出來,那是因為他還沒有徹底垮台,隻是傳出來一些不好的風聲。
哪怕是這樣,也讓這些人避而遠之,生怕濺一身血水。
久經官場,張誌國當然不會真的怨恨這些人,他堅信,隻要把麵臨的問題解決了,那些遠離他的人自然會迴來。
這個時候不是要麵子的時候,他答應跟陳秋見一麵。
“媽,你越說越離譜了,這些事情太遠了吧?再說下去,是不是已經要把我們生孩子的事情也安排好呀?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要替我爸討迴公道……”
“不遠了,我現在準備都怕來不及了呢……”
母親並沒有將周揚的話放在心上,她自言自語的說著。
“現在準備會來不及?”周揚啞然失笑。
隨後,他覺得母親不像是在開玩笑。
難道她昨天從劉梅那裏得到什麽消息了?
要不然的話,她怎麽會說出這樣的話?
要知道,母親說話辦事還算是靠譜。
“媽,你的意思是說,我爸的事情,很快就能解決了?是不是劉梅跟你說了什麽?”
周揚一直覺得她們昨天晚上的談話,一定不簡單。
“嗬,劉梅能跟我說什麽呀?現在的情況,你不是沒有看到,張誌國出了這麽大的事情,你覺得他還能幹下去嗎?就算是沒有被控製起來,那些對手會輕易放過他?隻要他從市長的位置上下來,想要對付他,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母親似乎對這件事情胸有成竹。
“媽,這也是劉梅告訴你的?”
周揚徹底不淡定了,他從來沒有見過母親在父親的事情上這麽淡定過。
“劉梅怎麽會告訴我這些?”母親麵對周揚的詢問,並不願意直接迴答。
她接著又說道:“你不用考慮太多,隻要你記住,張希希的事情跟張誌國完全沒有關係就行了。”
說來說去,母親還是這個態度。
她的意思很明確,這個兒媳婦,她認定了。
周揚有些鬱悶,他真不知道張希希給母親喝了什麽迷魂湯,讓她這麽替她說話。
“算了,不要再討論這件事情了,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我會考慮跟張希希的關係。”
周揚終於鬆口了,不再對張希希那麽排斥。
其實,從內心來講,如果事情真的按照母親說的方向發展下去,對他來說,可能真的算是一件好事。
……
這個春節,天氣迴暖,甚至中間有兩天,氣溫達到了初夏的溫度。
對於在家和家人團聚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美妙的。
但是對於張天來說,卻是異常的煎熬。
客運西站的問題全部找到了他的頭上。
剛開始的時候,孟靜波還能頂在最前麵,努力跟工人、供貨商協商,在他看來,隻要有張天,事情早晚都能解決。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事情反饋到張天這邊,居然沒有任何的迴應。
哪怕張天能多少先拿出來一點錢,讓他解決一部分工人的工資問題,他也不至於撂挑子不幹。
他多次找張天協商。
剛開始的時候,張天還能應付他幾句,說問題馬上就能解決。
後來,張天幹脆不接他的電話。
這讓孟靜波哪裏能受得了?
好呀,賺錢的時候,你衝在前麵,該解決麻煩的時候,你竟然玩消失,說到底,他也是受害者,近千萬的資金眼看著要打水漂,他怎麽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種事情發生?
他是一個商人,商人哪裏有什麽道義可講?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反過來跟工人、供貨商聯合起來,一起針對張天。
其實,不是張天不解決孟靜波的麻煩,而是他沒有辦法。
以前梁山河掌管公司的時候,山河集團幾乎就是他的提款機,一句話的事情,就能從公司弄錢出來。
現在不行了,王誌強一句話,沒錢,你能怎麽辦?
問題剛暴露出來的時候,張天還見過王誌強一麵,後來再去找他,索性連人都找不到了,說是到外地旅遊了。
這讓張天無可奈何。
哪怕是把山河集團砸了,不還是弄不到錢嗎?
沒辦法,他隻能躲避孟靜波。
可越是躲著孟靜波,孟靜波越是著急。
最後,他索性豁出去了,帶著工人到98號家屬區門口討要說法。
他讓工人拉了一條碩大的白色橫幅,上麵寫著“張天,還我血汗錢”。
98號家屬區是什麽地方?人來人往的都是政府領導。
尤其是過年期間,時不時有親戚上門拜訪。
領導的親戚,那能是一般人嗎?裏麵不乏從上麵下來的更高層領導。
別人不知道張天是誰,可是住在這裏麵的人,能不知道張天是誰嗎?
門口的保安看著這幫工人,頭都大了。
他們倒是想要把他們趕走,可是,這些工人不喊不鬧,也不靜坐示威什麽的,他們就在小區門口舉個橫幅,甚至連影響交通都談不上。
這樣的情況,你怎麽能把他們趕走?
張天又被張誌國狠揍一頓。
可是揍了他又能有什麽用呢?問題還是要解決。
張誌國畢竟不是一般人,很快就查到了陳秋才是事件的幕後策劃者。
跟梁山河混在一起十幾年,他對陳秋竟然沒有多少了解。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陳秋才是那個最不好惹的女人。
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想用市長的身份壓製住陳秋。
他直接給陳秋打電話,讓她馬上解決客運西站的資金問題。
誰知道陳秋根本就不買他的賬。
陳秋一口咬定,公司的賬上沒有錢,錢都被梁山河轉移出去了,如果政府有錢,那就請政府花錢先解決這個問題。
張誌國一聽陳秋的話,臉都黑了。
他當然想過這個問題。
可是財政上的錢,也不是他張誌國一個人說了算的,都要經過流程。
並且,他隱隱覺得,現在財政局局長開始不聽他的話了。
很多事情,表麵上答應的好好的,私下裏根本就不執行。
不光是財政局是這樣,其它的部門也有這樣的情況。
張誌國知道,這在官場上很常見,所謂牆倒眾人推。
之所以這些人還沒有表現出來,那是因為他還沒有徹底垮台,隻是傳出來一些不好的風聲。
哪怕是這樣,也讓這些人避而遠之,生怕濺一身血水。
久經官場,張誌國當然不會真的怨恨這些人,他堅信,隻要把麵臨的問題解決了,那些遠離他的人自然會迴來。
這個時候不是要麵子的時候,他答應跟陳秋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