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季雲的日常
女友去相親分手後我開始鴻運當頭 作者:季時茫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包檸接迴家,吃完了飯,自然又有包檸去收拾季明誠,季雲則是晃晃悠悠的出了門,坐上地鐵去了附近的古玩城。
最近這幾年季雲算是把滬上附近的古玩城都逛遍了,吃完飯出來逛逛也成了自己的一種休閑方式。
平時包檸要是下午沒課的話也會陪季雲一起出來逛。
“季老師,您又出來逛啦,吃飯不啦。”
一進古玩城,就有熟悉的古玩攤販跟季雲打起了招唿。
“剛吃完,出來溜溜,老李有沒有新貨呀。”
“有的呀,剛剛上了一批新貨,給您留著呢,就等您給我們講講知識啦。”
攤販也是很熟絡的跟季雲聊著天,這些年季雲倒是買的東西不多,但是季雲的眼光那是大家都很認可的。
而且季雲做事也很有分寸,遇到真東西,還會跟大家講一講這方麵的知識,假的呢季雲也不戳破,就說沒研究,所以很多商販也是喜歡跟在季雲身邊學學本事。
後來大家都知道季雲還是複交大學的教授,本來以為人家是教曆史啥的,誰知道人家是教管理的,而且聽說季雲生意幹的很大。
但是具體做什麽,大家到不是很了解,季雲現在的打扮也很隨意,而且跟誰都和和氣氣的,完全令人聯想不到站在眼前的這個人可能是目前華國最有影響力的商人之一,就可見季雲的低調程度。
而且隨著去年包爸再上一個台階,季雲等親屬的信息也列入了保密信息,網絡上基本上也找不到了。
隻有一些官方的介紹可以查到,但是正常人也不會想到這個上麵去,所以季雲就在滬上混了這麽三年多,除了這裏最頂級的那些人,居然很少人知道季雲的身份。
包爸目前還兼著管著滬上,但是主要工作已經在政務院那邊的,估計下半年就會動身,季雲包檸目前也沒有什麽再移動的心思了,估計就會在這邊久居下去。
而且包檸現在工作方麵也做的很不錯,學校已經提了好幾次想讓包檸擔任法學院院長的事,包檸一直都在推辭。
但是也不好長這麽推,而且如果能擔任複交大學法學院院長的話,對於包檸的影響力也又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到了包檸這個層次,其實權利對於她而已已經不是很重要了,但是包檸的心裏還是有著法律人的火熱與抱負的,為華國的法律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是包檸一直以來的理想。
“拿出來看看唄。”
想著這幾年發生的事,季雲也是沒停下腳步,坐到了攤販的麵前。
“季老師要講課了,快快快。”
“老婆啊,把我的那個小本本拿出來,我要記筆記啦。”
“季老師,又上課啦。”
周圍圍過來的這些人,季雲也沒有在意,對於這些人的問題,季雲有時候也會迴答一兩個,這些做生意的人也都是人精,懂得適可而止,也不讓人討厭。
“季老師,您先看看這件,我是當清朝收的,您看看對不對。”
攤販拿出一件壽字盤,放到攤子中間,讓季雲拿起。
“東西對,看著還行,你覺得是什麽時候的。”
“我看不準,之前有人說是成化的東西,但是我還是拿不準,您給看看。”
“不是成化,你看這個款,這個款你說的對,是寄托款,但是這個形式就是清中的東西,道光的。你看這裏……”
季雲又看了一會,也有別的攤販從自己的攤上拿來東西,讓季雲看,有喜歡的季雲也買了一兩件東西,價格也不貴,幾萬塊錢的東西。
拿著東西開開心心的迴了家,可能前幾年季雲的運氣用的太厲害,現在這幾年也沒撿過什麽大漏,不過季雲也不貪心,現在自己家裏有一層樓,放的全是自己這些年收藏的東西。
現在的季雲也算的上是行裏鼎鼎有名的大藏家了,不過現在的季雲也是非常低調,除了圈子裏的一些熟人,也不怎麽參加那些比較低端交流會,所以很多人也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
不過話是怎麽說的,雖然哥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哥的傳說嘛,有著手底下三家博物館,季雲就算不混圈,也是圈裏泰山北鬥般的存在。
現在甚至國寶幫有些人都開始拿季雲的名頭招搖撞騙的,有一次季雲在視頻平台上看一個鑒寶節目,就有個老頭抱著個個罐子在那喊。
這是人家季雲季老師看過的,你什麽檔次跟他老人家比,他老人家都說對的東西,你說看不真,你比季雲還牛逼。
搞得人家鑒定師的麻了。
“這位藏友你可能不知道,季雲季老師我也認識,人家就三十來歲,可不是什麽老人家,你要不相信,我幫你打電話問問。”
不巧的是,這個鑒定師跟季雲還真認識,那位大爺見沒唬住,又開始強詞奪理,說什麽季雲也不見得就多厲害,華國搞收藏的人多了,憑什麽就他說了算。
搞得季雲也是很無語,又給那個鑒定師刷了幾個禮物,也算是人家幫自己正名。
把今天收到的東西,拍了照片發到群裏,大家又討論了一會,才放進了自己的收藏室裏,又翻了翻其他群消息,再看看書,等包檸跟安安迴來,季雲白天的生活也就算結束了。
季雲的這個群裏都是一些古玩行裏的大家,除了趙錦臣等這些國家級的鑒定大師,就是各地的收藏大家,古玩行業的一些大老板等等,大家平時收了什麽好東西,都會發圈裏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除此之外季雲還有著許多其他群,比如非洲安全理事會群、華國在非投資群、寶珠經濟秩序群、政務院參事群、華國航運管理群、華國博物館協會群、華國玉行業群、華國文娛產業管理群、華國企業家群……
等等一大串的群,雖然基本上季雲都是潛水吃瓜,但是也經常有一些內容是需要關注的,比如政務院參事群跟與自己有關的企業群,這類官方與自己家的群也是要經常關注的。
比如去年,自己老家的幾個表哥,準備在老家那邊再做點生意,就詢問季雲有沒有什麽好的產業,季雲就提了幾個群裏看到國家最近幾年準備扶持的產業,現在老家幾個親戚那裏也是搞得風生水起。
還準備給季雲股份,也被季雲拒絕了,現在的季雲真的是對錢沒有一點欲望,想當初自己看那位接受采訪時說自己對錢沒有一點興趣的時候,還嘲笑人家,現在發現到了這個地位,真的很難對錢提起興趣了。
因為你不用再努力的賺錢,你的產業機構就會不斷的源源不斷的擴大,為你賺更多的錢,花不完的那種。
所以季雲就定下了規矩,所有的公司除了為了公司發展,所有產品隻賺取不超過百分之十五的利潤,並且管理層包括自己拿的錢不能超過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利潤必須迴歸員工跟社會。
並且每年做大量的慈善跟投資,而且現在季雲的投資不再是商業投資。
主要是科技投資,把大量的錢投入到人類的未來裏,在別的商人還在賺取利潤成為資本的時候,季雲已經開始用資本的身份為人類謀取利益與未來。
最近這幾年季雲算是把滬上附近的古玩城都逛遍了,吃完飯出來逛逛也成了自己的一種休閑方式。
平時包檸要是下午沒課的話也會陪季雲一起出來逛。
“季老師,您又出來逛啦,吃飯不啦。”
一進古玩城,就有熟悉的古玩攤販跟季雲打起了招唿。
“剛吃完,出來溜溜,老李有沒有新貨呀。”
“有的呀,剛剛上了一批新貨,給您留著呢,就等您給我們講講知識啦。”
攤販也是很熟絡的跟季雲聊著天,這些年季雲倒是買的東西不多,但是季雲的眼光那是大家都很認可的。
而且季雲做事也很有分寸,遇到真東西,還會跟大家講一講這方麵的知識,假的呢季雲也不戳破,就說沒研究,所以很多商販也是喜歡跟在季雲身邊學學本事。
後來大家都知道季雲還是複交大學的教授,本來以為人家是教曆史啥的,誰知道人家是教管理的,而且聽說季雲生意幹的很大。
但是具體做什麽,大家到不是很了解,季雲現在的打扮也很隨意,而且跟誰都和和氣氣的,完全令人聯想不到站在眼前的這個人可能是目前華國最有影響力的商人之一,就可見季雲的低調程度。
而且隨著去年包爸再上一個台階,季雲等親屬的信息也列入了保密信息,網絡上基本上也找不到了。
隻有一些官方的介紹可以查到,但是正常人也不會想到這個上麵去,所以季雲就在滬上混了這麽三年多,除了這裏最頂級的那些人,居然很少人知道季雲的身份。
包爸目前還兼著管著滬上,但是主要工作已經在政務院那邊的,估計下半年就會動身,季雲包檸目前也沒有什麽再移動的心思了,估計就會在這邊久居下去。
而且包檸現在工作方麵也做的很不錯,學校已經提了好幾次想讓包檸擔任法學院院長的事,包檸一直都在推辭。
但是也不好長這麽推,而且如果能擔任複交大學法學院院長的話,對於包檸的影響力也又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到了包檸這個層次,其實權利對於她而已已經不是很重要了,但是包檸的心裏還是有著法律人的火熱與抱負的,為華國的法律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是包檸一直以來的理想。
“拿出來看看唄。”
想著這幾年發生的事,季雲也是沒停下腳步,坐到了攤販的麵前。
“季老師要講課了,快快快。”
“老婆啊,把我的那個小本本拿出來,我要記筆記啦。”
“季老師,又上課啦。”
周圍圍過來的這些人,季雲也沒有在意,對於這些人的問題,季雲有時候也會迴答一兩個,這些做生意的人也都是人精,懂得適可而止,也不讓人討厭。
“季老師,您先看看這件,我是當清朝收的,您看看對不對。”
攤販拿出一件壽字盤,放到攤子中間,讓季雲拿起。
“東西對,看著還行,你覺得是什麽時候的。”
“我看不準,之前有人說是成化的東西,但是我還是拿不準,您給看看。”
“不是成化,你看這個款,這個款你說的對,是寄托款,但是這個形式就是清中的東西,道光的。你看這裏……”
季雲又看了一會,也有別的攤販從自己的攤上拿來東西,讓季雲看,有喜歡的季雲也買了一兩件東西,價格也不貴,幾萬塊錢的東西。
拿著東西開開心心的迴了家,可能前幾年季雲的運氣用的太厲害,現在這幾年也沒撿過什麽大漏,不過季雲也不貪心,現在自己家裏有一層樓,放的全是自己這些年收藏的東西。
現在的季雲也算的上是行裏鼎鼎有名的大藏家了,不過現在的季雲也是非常低調,除了圈子裏的一些熟人,也不怎麽參加那些比較低端交流會,所以很多人也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
不過話是怎麽說的,雖然哥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哥的傳說嘛,有著手底下三家博物館,季雲就算不混圈,也是圈裏泰山北鬥般的存在。
現在甚至國寶幫有些人都開始拿季雲的名頭招搖撞騙的,有一次季雲在視頻平台上看一個鑒寶節目,就有個老頭抱著個個罐子在那喊。
這是人家季雲季老師看過的,你什麽檔次跟他老人家比,他老人家都說對的東西,你說看不真,你比季雲還牛逼。
搞得人家鑒定師的麻了。
“這位藏友你可能不知道,季雲季老師我也認識,人家就三十來歲,可不是什麽老人家,你要不相信,我幫你打電話問問。”
不巧的是,這個鑒定師跟季雲還真認識,那位大爺見沒唬住,又開始強詞奪理,說什麽季雲也不見得就多厲害,華國搞收藏的人多了,憑什麽就他說了算。
搞得季雲也是很無語,又給那個鑒定師刷了幾個禮物,也算是人家幫自己正名。
把今天收到的東西,拍了照片發到群裏,大家又討論了一會,才放進了自己的收藏室裏,又翻了翻其他群消息,再看看書,等包檸跟安安迴來,季雲白天的生活也就算結束了。
季雲的這個群裏都是一些古玩行裏的大家,除了趙錦臣等這些國家級的鑒定大師,就是各地的收藏大家,古玩行業的一些大老板等等,大家平時收了什麽好東西,都會發圈裏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除此之外季雲還有著許多其他群,比如非洲安全理事會群、華國在非投資群、寶珠經濟秩序群、政務院參事群、華國航運管理群、華國博物館協會群、華國玉行業群、華國文娛產業管理群、華國企業家群……
等等一大串的群,雖然基本上季雲都是潛水吃瓜,但是也經常有一些內容是需要關注的,比如政務院參事群跟與自己有關的企業群,這類官方與自己家的群也是要經常關注的。
比如去年,自己老家的幾個表哥,準備在老家那邊再做點生意,就詢問季雲有沒有什麽好的產業,季雲就提了幾個群裏看到國家最近幾年準備扶持的產業,現在老家幾個親戚那裏也是搞得風生水起。
還準備給季雲股份,也被季雲拒絕了,現在的季雲真的是對錢沒有一點欲望,想當初自己看那位接受采訪時說自己對錢沒有一點興趣的時候,還嘲笑人家,現在發現到了這個地位,真的很難對錢提起興趣了。
因為你不用再努力的賺錢,你的產業機構就會不斷的源源不斷的擴大,為你賺更多的錢,花不完的那種。
所以季雲就定下了規矩,所有的公司除了為了公司發展,所有產品隻賺取不超過百分之十五的利潤,並且管理層包括自己拿的錢不能超過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利潤必須迴歸員工跟社會。
並且每年做大量的慈善跟投資,而且現在季雲的投資不再是商業投資。
主要是科技投資,把大量的錢投入到人類的未來裏,在別的商人還在賺取利潤成為資本的時候,季雲已經開始用資本的身份為人類謀取利益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