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室山位於神農架的東北處,為道家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道場,唐朝貞觀十一年改名為老君山。


    老君山的山勢雄偉,氣勢磅礴,頂峰常年白雪皚皚,山腰雲霧繚繞。這裏氣候寒涼,雨量充沛,山泉廣布,環境十分優美。


    因為人跡罕至,所以生物資源豐富,野生珍稀藥材隨處可見。山上的古樹密布,藥草遍陳,野果滿綴,異獸時現。


    在梁間左右,古樹遮天蔽日,鬆柏蒼翠挺拔。在山頂有一道觀,名曰太清觀,盡管道觀常年與世隔絕,但依然香火鼎盛。


    太清觀的建築,采用唐代建築風格,黃瓦紅牆,莊重古樸。金頂四周有欄杆環繞,平台上方可俯瞰整個神農架山脈,壯麗景色盡收眼底。


    在太清觀的深處有一處後殿,從不對香客們開放。此時在後殿一處僻靜的清幽之地,一個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老道士卻被眼前的小道士氣的吹胡子瞪眼。


    “孽徒,我昨天就讓你下山,為什麽今天還會出現在這裏?”


    小道士也不過十五六的年紀,頭發蓬鬆,像是一段時間沒有梳理,隨意地披散在肩上。他的眼神狡黠而富有好奇心,嘴角微微上揚,似乎總是藏著一種莫名的笑意。


    小道士的衣服寬鬆,道袍的顏色已經有些褪色,顯得有些破舊,但他的神情卻毫不拘謹,反而有一種自由自在的灑脫。


    皮膚黝黑,顯然是長時間在戶外修行,被陽光曬黑的痕跡。但是他的手指修長,顯得頗為靈敏。


    老道士的手指戳在小道士的鼻尖,小道士卻是笑眯眯的模樣。他的身材瘦小,但卻顯得矯健,一個轉身,準備拔腿就跑。


    老道士見狀,一把抓住了小道士的後衣領,將他拎到了麵前。


    小道士笑嘻嘻的迴過頭說道:“師父啊,你坐下來消消氣,我又沒說今天不去,這不還沒吃早飯的嘛!”


    仗著老道士的寵溺,小道士卻是滿不在乎,輕輕的推開老道士的手。然後找了個小凳子坐下,一副你開心、你樂意,愛怎麽的就怎麽的神情。


    老道士看到徒弟逃跑不成,又換成了這樣的一副模樣,閉上眼睛,在心中默默的念了三遍“清心咒”。


    半晌過後,老道士方才感覺氣稍稍順了,一睜開眼睛,桌上的饅頭已經消失不見,稀粥也被刮的見底,小盞之中隻剩下三兩粒鹹菜!


    “無為啊、無為,道爺我真是欠你的!道德天尊在上,你這兔崽子是不是和我犯衝啊!當初看到你時,我就應該扭頭就走!”


    老道士說完拿起鍋,傾斜著倒出了一點點稀湯,一口喝下,接著看也不看小道士,從懷中摸出一塊玉佩,扔給了眼前的孽徒。


    “快滾吧!”


    玉佩散發出淡淡的青光,讓人感受到一絲道家的神秘氣息,小道士連忙從小板凳上彈起,雙手接住。


    “好嘞,師父,你瞧好唄!”


    小道士一改之前的慵懶之態,把玉佩放在手中來迴的摩挲把玩,然後放在嘴邊,“吧唧”“吧唧”“吧唧”的連親三口!


    “孽徒,你趕快滾啊,玉佩我也不要了!我不想再見到你!”


    小道士連忙縮了縮腦袋,不敢再廢話,連忙朝山下走去。他走路的時候,步履輕快,時而蹦蹦跳跳,像是在跳舞,給人一種不受束縛的感覺。


    許久之後,老道士才緩緩的起身,默默的看著小徒弟的消失的方向,眼中哪還有半點嫌棄之色,分明是滿滿的慈愛。


    “無為,我知道你對我不舍,可我輩修士本就是逆天而為,不與人爭,如何自渡?為師給你取名無為,就是不希望你太過執著?別怪為師的心狠啊…”


    小道士走在山路,嫻熟的與前來敬香的香客們打著招唿,放蕩不羈的步伐,頓時引來遊客們紛紛側目。


    磨磨蹭蹭半天,小道士方才走到山門口,迴頭看了看師父所在的方向,整理好道袍,重重的磕了三個頭。然後起身加快步伐,最終消失在了山路上。


    “大師兄,別看了,那小兔崽子都走遠了!放心,這小鬼機靈著呢,昨晚纏了我一宿,我畫符畫的手都抽筋了!


    朱果成熟,想來也引不出一些修為高深者,一群小孩子,讓他們鬧唄!”


    老道士的身旁,不知何時又出現了一個中年的道士,隻是穿著、氣質比之小道士無為更加不堪。


    老道士眼睛一亮,一顆心放下了不少。淡淡的說了一句:“你懂個屁!道書白讀了?世俗之中,滾滾紅塵才是洪水猛獸!”


    但是看老道士的表情,也是懶得再搭理中年道士,正準備拂袖而去,中年道士突然叫住了他,接著開口說道:“昆侖剛剛傳來消息,說是西邊的封印那裏,有些鬆動。”


    老道士看著中年道士,麵色凝重的說道:“元明師弟,速速告知元皆、元靜兩位師弟到後殿議事!”


    元靜連忙躬身說道:“是,元清師兄!我這就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路漫漫?慢慢,那我先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的小刺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的小刺客並收藏仙路漫漫?慢慢,那我先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