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0年正月十八,自開戰以來現在還在作膠持狀態的曹魏戰場突起變化。


    首先是馬超的西部軍突然發起猛攻,炮火開路一天一城,僅用了七天時間整個涼州便已全部拿下,將俘虜讓後備部隊押迴益州後,集中兵力轉向東北方向羌胡勢力地區。


    張飛魏延兩軍在弘農合兵,連下弘農,穎川,二十五日於洛陽擊潰曹仁守軍十五萬,曹仁戰死,夏候駙馬投降,徐晃僅帶了不到一萬殘兵逃向陳留。


    二月三日,魏軍正在西麵拚死抵抗,漢軍突然從海上發起攻擊,青州迅速被占領,接著膠東,東萊,北海,城陽紛紛被漢軍從海上登陸攻破,然後海軍艦船沿黃河而上,輔以近萬陸軍,以艦炮轟擊沿河魏國城池,魏國守軍哪裏見過如此威力強大的熱武器,還能打那麽遠,漢軍雖然是遠道而來兵力比不上魏軍,但一輪炮彈下去,天崩地裂,血肉橫飛,哪裏還有膽氣鬥誌,紛紛作鳥獸散,跑不動的全作了俘虜。


    另一路從運輸艦上登陸後,在大將趙雲的帶領下,占領了整個山東半島,五萬主力迅速攻下濟南,樂陵,安鄉,涿郡,然後與海軍陸戰部隊合兵,直取幽州。


    這樣,隻用了兩個月不到便把魏地打的分成幾塊,三月十日張飛魏延攻陷許昌,魏主曹睿投前跑路,逃向河東,然後一路向北出關進了鮮卑人的草原上,帶著跟隨的七萬人馬離開了中原。另外曹爽帶了一支三萬人馬的隊伍在趙雲攻到之前逃向右北平,過遼東去了高句麗。曹真帶著敗軍兩萬逃到漠北,後又轉向西域方向。至此曹氏四分五裂,基本上宣告了魏國滅亡,隻剩下南麵與原來的吳國交界處的十多個郡縣和幽州大部分地區。


    三月十七日,馬超軍滅羌胡,羌胡沒有投降的殘餘力量西逃追上曹真殘部,兩者合軍,約五萬多兵力,去與匈奴人爭奪地盤去了,馬超轉進西域,趁勢收複了西域長史府。


    四月初,關羽自廬江而出,克淮南,壽春,其餘郡縣不戰而降,至此黃河以南盡在漢軍手中。


    張飛魏延分兵,由魏延領兵八萬北取河內,太原,配合趙雲進攻幽州。張飛五萬兵力攻上黨,河東,最後打到雲中,掃清了除幽州方向的北方魏地。


    四月十九日,趙雲魏延會師於涿郡,攻下右北平,海軍戰艦從海上繞至遼東半島,配合趙雲魏延的陸軍完成對幽州殘敵的追擊。


    五月十二日,幽州全境被漢軍攻克,曹爽被手下縛住獻給漢軍。魏延率兵五萬,按照總部指示,揮師北上,準備打下後世的東北全境。


    五月二十日,劉備發文告示天下,已全麵光複。


    戰時總指揮部電告全軍,各主力部隊暫時原地休整。


    六月初,戰火基本上平息,除魏延軍尚在東北驅趕鮮卑人和扶餘新羅人的士兵外,其他的地方開始了全麵重建,諸葛亮與右相簡雍分別抽調了大量官員赴新地方管理,原魏國降官擇德才兼備之人沿用。


    劉璃與劉備諸葛亮商量準備選一新址作為皇朝都城,三人經過多方考慮,最後還是選了後世的北京那裏作為新的都城。選好地址後,工部抽調大量的建設技術人員前去建設新都,同時兵部也調動了數萬後備部隊參與建設。


    大量的俘虜降兵被分往全國各地修建基礎設施,同時以工代賑招募了無數的平民百姓參加各種基礎建設,公路,水利,水電,礦產開發等迅速在全國開展開來。官辦的工廠在各地選址,學校,醫院,等等,益州等原劉備勢力範圍內的一套在新領土之上開始複刻。


    經過了數十年的戰亂,天下底層的廣大老百姓早已苦不堪言,長期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這近十年來,除了在劉備的勢力範圍內的平民百姓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改善,魏吳兩地的平民百姓大多數是衣不蔽體,麵黃肌瘦,活得渾渾噩噩,朝不保夕。


    江南,某靠海的小鎮。


    林三根穿著麻布的短袖長褲,一大早便從山裏村子裏出來準備來到碼頭上找些活幹,同來的還有一個村的幾個壯漢子。說是壯漢子其實也就是對比其他人而言年輕一點身高一點,和“壯”字卻是扯不上關係,不說骨瘦如柴也是身子幹瘦,雙目無神,麵色暗黃。這都是長期沒吃飽餓的。


    林三根今年十六了,家裏兄弟姐妹五個,父母尚在,他上麵有一個兄長一個姐姐,下有兩個妹妹和一個最小的弟弟,兄長林大根被抓去當兵三年了,至今生死了無音信。姐姐林二花比他大一歲,去年嫁給了同村的一戶人家的長子,兩個妹妹一個叫林四花,十三歲,一個叫林小花十一歲,幼弟林小根九歲,父母林山徐小梅帶著家裏麵一家子種了五畝水田,兩畝旱地,水田是租鎮上孫地主的,每年的租子交了六成,剩下了那點餘糧一家人根本就無法夠吃,加上自己家在山上開出來的兩畝旱地的出產,有大半年是在饑荒中度過。


    自從前年上麵官府下來人收口稅時交不上被兇狠的衙役打斷了父親林山的一條腿後,家裏麵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熱,十三歲多點的林三根隻能挺身扛下養活一家人的主力活,十幾歲的少年每日不停的為家中生計奔波辛勞。


    現在是五月,剛剛忙完田間地頭上的活,趁著閑暇的空檔,和村子裏幾個要好的同齡人一起出來,來碼頭上碰碰運氣,畢竟鎮子不大,隻有碼頭建在一個地勢優良的海灣上,這個鎮子通往郡城,來往商人大多乘船從海邊沿岸裝卸貨物來往郡城交易,因此這個碼頭經常有商人臨時請人上下貨物。


    隻不過鎮上本就有一幫專門靠碼頭討生活的勞工,平時根本就輪不到外地人來分一杯羹,隻有在忙不過來的時候臨時由商人叫過去拿到點活計,還要受原來那幫人的工頭盤剝收去一部分的場子費,最後到每一個臨時工手中就隻剩下了三瓜兩棗,可就是這一點點的工錢仍然吸引人許多生活無以為繼的漢子。


    和幾個夥伴來到碼頭,碼頭上已經來了不少等著這份工的人,碼頭那幫長期工都已經來了,臨時找工的也來了幾夥人。


    碼頭工那個叫大財的頭頭盯著臨時工眾人看了一會,帶著手下去了岸邊,臨時找工的人隻能呆在遠離船隻靠岸的泊區等待機會。


    這個時候還沒有商船來,隻有幾隻小漁船在岸邊。


    林三根心中暗暗祈禱,希望今天商船能多一點,自己等人能好運掙上一份工錢,家裏兩個妹妹已經餓的快不行了,小弟有父母每天從自己口中擠出來的一點額外的口糧還算能活,兩個妹妹每天幹著大人的活卻吃著小孩的份量,早已被餓得隻剩一口氣了。


    忍著心中悲苦不去想其他的,和夥伴們找了棵樹,在樹下坐著,肚子吃不飽站久了也累的慌。


    這一等,等到了快中午了還沒見到一艘商船進港,不少人等不及了三三兩兩的散了,準備去鎮上另外碰碰運氣了,那夥長期工人也在那罵罵咧咧的。


    “三根,今天怕是沒希望了,迴吧,不然餓狠了走都走不迴去了。”同村的林二毛道。


    林三根看到另三個夥伴也想迴去了,搖了搖頭,嘶啞著嗓子說道:“再等等吧,等到過午沒來再走,家裏麵等不起了。”


    幾個夥伴一陣沉默,想想家裏麵情況,無奈的又靠在樹幹上。幾個人的家裏基本上都差不多,隻能再等等。


    眼見日頭已經到了頭頂,臨時工也走了大半,長期工那夥人早已也來到樹蔭下東倒西歪的無精打采。


    林二毛正欲喊幾個人迴去算了,忽然有人在喊:“來了,船來了!”


    所有人精神一振,往海望去。


    隻見遠處一支船隊從小點慢慢變大,往港口而來。


    待船隊逐漸靠近,碼頭上的所有人都發出驚唿聲。


    “這麽多隻船!”


    “這船好生奇怪,怎麽沒帆?”


    “我的天,好大的船!”


    有眼尖之人吃驚的喊道:“天,這船好像都是鐵做的!”


    “快看,那根長長的高柱子噴黑煙,莫不是著火了?”


    七嘴八舌,一片亂哄哄的聲中,船隊已經開始靠岸停泊。機械轟鳴聲裏,巨大的船身上的鐵甲映射著太陽光芒,顯得格外雄偉巨大。


    工頭大財忽然失聲地叫道:“這是軍艦,漢軍軍艦!”眾工人大驚,正欲逃開。


    大財又喊道:“不要跑,去年年底吳國就沒了,上麵的大人們都投了漢軍,現在我們都是漢民了,跑個逑!”“別讓這些軍爺認為我們不服管製,到時候降罪下來吃不了兜著走!”


    林三根和幾個同伴忍住害怕,強打著精神站在原地不敢稍動。


    鐵甲巨艦泊好船位,與碼頭接駁妥當,便見一隊隊士兵走下船,排列有序地分成兩列,然後下來幾名官員,吩咐一聲,便有平民打扮的漢子架起架子吊運下一包包的物資。船下也來了搬運的人,把一包包的物資碼成一堆堆的。


    眾碼頭工正驚疑間,有一官員在兩名士兵護衛下來到人群近前,高聲問道:“爾等可是碼頭上的工人?願不願意去幫忙搬卸?”


    大財連忙過去,諂笑打拱道:“迴大人,小民等正是碼頭上的夥計,願意為大人效力。”


    那官員點點頭,走近幾步,高聲道:“吾主大漢天子憐憫百姓生活困苦,今爾等皆為大漢子民,特撥下糧食以解饑荒。爾等且去幫忙卸運,完工後每人領白米三十斤,油五斤,鹽三斤,任何人不得克扣!”


    “哄”的一聲,眾碼頭工人聞言便炸了窩,聽到有如此豐厚的報酬,身子也不虛了,人精神了,一個個急不可奈的上前。


    “別擠,別擠,去隨我身邊的隨從報名記錄,一個個來,都可以去。”


    “報名,報名!”


    “排隊!”


    林三根此時已經隻想到那“白米三十斤”了,這要是拿迴家,家裏所有人都有救了。


    隨著人流來到裝卸處,把報名分發的一個牌子放在懷中,跟著一起來的同伴,兩人一組,抬運起船上卸下來的麻袋,放在推車上一包包碼好,再一人拉一人推來到指定地方卸下,自有人守在那碼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無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裏藏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裏藏風雨並收藏無限無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