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追更的寶寶們。
謝謝大家一路追到最後一章。
本篇後記寫出來且公開在這部小說的末尾發表,對於我來說,需要莫大的勇氣。
因為這意味著。
對這篇後記裏寫的所有內容,此生,我永不會後悔,永不會收迴。
後麵兩句話,是第232章趙清婉對蕭刹第一次表白她愛他時,附加的話。
此刻我借用在這裏,亦如趙清婉當時之心情。
這部小說女主趙清婉的名字,靈感與我想表達的寓意來源於《詩經》中的《野有蔓草》篇: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男主蕭刹的名字,靈感來源及最終確定下來,也有出處與幾個寓意。
最原始的出處是李玟去年七月因抑鬱症過世那晚,我心裏挺難過。
在網上隨手搜到了她穿著一襲白婚紗,演唱電影《天若有情》片尾曲《追夢人》的視頻。
這個視頻當晚看了很多遍,每看一遍都忍不住淚流滿麵。
她唱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此世短暫轉身步進蕭刹了的空間”,還有她唱完後,悲傷倒地的畫麵,始終在我腦海裏盤旋。
讓人無比傷感。
後來我在構思這部小說的時候,男主的名字,決定用兩個字。
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句歌詞中的“蕭刹”二字。
然後,與我心中其他所想的想表達的寓意也非常契合,便就這麽定了下來。
除了男女主的名字,還有陪女主終老的忠仆雲袖的名字,也有她的來源及我想表達的寓意。
雲袖的名字靈感來源於徐誌摩的《再別康橋》最後兩句: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還有女主和男主的墳墓相守到老的瀾山茶園,瀾山二字,靈感及我想表達的寓意來源於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瀾山,一是取“燈火闌珊處”的“闌珊”諧音。
二是,山,代表男主,男主這一生對待事業、愛情、婚姻,都有著像山一樣厚實的責任心和付出精神。
瀾,則代表男女主這一輩子波瀾動人的愛情。
還有茶園的寓意,是因為茶是從苦澀到甘甜,再到迴味綿長,與男女主人生的起伏如出一轍。
所以,我給他們最後的歸宿,安排在美麗純淨的茶園,且取名瀾山。
這四個字,飽含了我對他們,可能你們無法感同身受的非常深厚的感情。
還有男女主的邂逅之地,取名萍縣。
意是表達他們在此地萍水相逢,聚散如浮萍之意。
還有其他的一些名字寓意,就不一一寫出來了,因為不是這部小說想表達的重點。
哈哈,公布了這幾個名字的靈感與寓意,相信寶寶們對這部小說應該也能有更深刻的一個感受了吧?
下麵,將是更私人的話題,也是我決定創作這部小說的初衷。
這部小說初名為《宮牆挽心》,別名為《皇後白月光,深情帝王一生偏愛》。
這兩個名字,我個人都非常喜歡。
因為我的初衷,便是為我自己的白月光創作一部走心的,能打動我自己的作品。
如今,這部作品已完結。
雖然數據一般,內容也難免有些瑕疵,及幾個想填但後麵忘了填的小坑。
但我自認,這是我從小到大看過的數百部小說中,最滿意,也是最打動我的一部小說。
還有一些一路追更到結局的寶寶,評價也非常讓我感動,在此再次表示感謝,你們真的都是非常好的讀者。
相信你們也跟男女主一樣,骨子裏都有一顆非常柔軟的心。
所以,我對自己這部小說的成績,如果以100分滿分來打分,我會大大方方地給它打99分。
寓意它和男女主此生的愛情一樣,長長久久。
也寓意,我的那個白月光,此生在我心裏長長久久。
作品,往往來源於生活,而遠遠高於生活。
雖然這部小說是古言,但男一男二這兩個角色的靈感與塑造,皆來自我自己的人生經曆。
我是一個讀書比較早慧的人。
在認識的人裏,幾乎沒怎麽遇到過比我在讀書這事上更早慧的同齡人。
但人,如果優點太明顯,往往缺點也會很明顯。
我讀書雖然早慧,可是在其他方麵,特別是在感情這事上,可以稱得上是晚熟。
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小說中男主調侃女主的,是個糊塗鬼。
少年時,我第一次收到一個眼睛特別明亮的男生的情書。
然後,也感覺自己其實在收到他的情書前,便已悄悄對他有了跟別的男生不同的感覺。
我便暗暗把這個,原來也早已喜歡我的男生視為了初戀。
但我們在整個學生時代,說話極少,從未約過會,所以,連手都沒碰過。
他讓別的同學代為約過我一次,被我一口拒絕了。
我當時拒絕,並不是不想與他約會,而是羞澀,不好意思,或是說不敢。
我拒絕他後,他沒再約過我,也沒再寫情書給我。
但我們每次在校園裏目光無意碰撞時,我依然能感覺得到,他看我的目光是帶著青春羞澀的。
而我對他,也仍然有異樣的感覺。
但後來,我和他沒有後來。
就這麽無疾而終。
直到出來工作後,有一年遇到他。
他已經是個事業小有所成,但眼睛不再如少年時明亮的男人。
他跟我坦白說,這麽多年他從沒忘記過我,有時做夢還會夢到我,車裏經常放的歌,也是我讀書時很喜歡的那個歌手的歌。
我聽了,為他多年來的掛念有些許感動,但更多的是五味雜陳。
自此再未與他相見。
因為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少年時的他了。
我對他的好感,一直停留在學生時代。
脫離學生時代的他,成長成了我雖然有幾分欣賞,但也無法再怦然心動的樣子。
這個事實,我之前並不太願意麵對。
因為他是我曾視為初戀的男生,沒有聯係的這麽多年來,我迴憶起這份懵懂的初戀,仍然覺得挺美好。
但真相是,他確實不再是我動心的人了。
所以這份美好,如今,顯得很輕薄。
甚至,我想正式收迴將他視為我的初戀,畢竟,我跟他手都沒牽過,話也不曾多說幾句。
隻是青春年少時,一種朦朦朧朧的好感而已。
將他視為我的初戀,我替自己有些冤。
小說中的男二宴子勳,靈感便取自他。
在我心裏還藏著那份我想正式收迴的美好初戀時,我遇到了我此生刻骨銘心的白月光。
他比我大幾歲。
名字和蕭刹一樣,也是兩個字。
那時,我依然年少,未達法定結婚年齡。
而他,是個英俊帥氣中帶著意氣風發,也帶著憂鬱氣質的男人。
蕭刹的氣質便取自他。
我記憶中的他,最帥氣最有氣質的樣子,是穿一身黑色的衣服,我也隻記得他穿一身黑衣服時的樣子。
所以在這部小說的第1章,我特意讓蕭刹穿的玄色龍袍。
這是我的一點小心思。
小女兒家的心思。
他來自單親家庭,父親早逝,和妹妹與母親相依為命。
他總是自然散發出的憂鬱氣質,我想,應是來自家庭原因。
蕭刹的身世,亦是取自他。
他唱歌很好聽,很打動人。
多年過去,我依然記得我們倆在一起時,他唱的那首想念母親的歌,聽得我直想流淚。
他不是我的同學,也不是我的同鄉,沒有見過我在學校發光發熱的樣子。
我們相遇時,我想那時我在他眼裏,隻是個很尋常的純真女孩。
但他依然喜歡上了我。
我的初吻給了他。
此生,我也無比慶幸,我的初吻是給的他。
多年後依然還記得非常清晰。
那日,他突然輕輕抱住我,柔情地吻著我的唇。
我當時就像蕭刹第一次在後麵抱住趙清婉吻她時一樣,身體和心裏都是懵的。
完全不知道反應,就是一動不動地傻站著。
他吻我時,發現我完全一臉懵,眼睛還是張開的。
然後笑著停下來跟我說,傻瓜,接吻時眼睛要閉上,知不知道?
我傻傻地說,不知道。
他寵溺地笑著說,下次跟他接吻時記得要閉上眼睛哦。
我傻傻地點了點頭。
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時光並不算多。
有次,他說要迴老家幾日,走之前來見我,跟我笑著說,如果我想他,就寫信給他,等他迴來了給他看。
他其實隻是開個玩笑,隨口說說,但我當時很傻,當了真。
就真的給他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我人生中寫的唯一一封手寫的真正堪稱情書的信。
我依然記得,我在信裏寫過這樣的話,說很想念他,對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那不是誇張,那就是我那幾日的真實感受。
蕭刹也對趙清婉說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日不見,如隔九秋。
嗬嗬,我們都是嚐過真正相思滋味的人。
幾日後,他從老家迴來見我,得知我竟然真的為他寫了一封信,頓時一臉意外與驚喜。
笑著打趣我,竟然還真的給他寫信啊!
然後他很開心地把信收下了,說迴去慢慢看。
第二日他來找我時,一臉動容地跟我說,他昨晚將我寫的那封信看了很多遍,說很感動,看得整晚都睡不著覺。
我們的相處,不多,又單純。
一次,他帶我出去玩,我們本有機會再進一步,但是他很理智地克製住了。
那晚在一條記憶中行人車輛稀少,街燈昏黃的寬廣而長長的街上,他委婉地問我,想不想做他的妻子?
這句不是原話,但他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我不知道怎麽迴答,因為這對那時的我來說,是一件從沒想過,感覺離我特別遙遠的事。
他知道我不知道怎麽迴答,便笑著說,他願意等我再長大點。
可是,他願意等,我後來卻突然不理他,直到徹底離開了他。
我和他交往的事,被我父母知曉。
父母如臨大敵,雖然沒有和我明說什麽。
但是,他們急著趕過來看我,通過第三方對我有意無意說的話,便已表明了他們深深的擔憂。
我並不怕父母。
但他們對我與他交往的事如此擔憂,讓我在愛情裏本就臉皮太薄,一下就變得臉皮更薄。
再加上那時也太懵懂,對自己的心並不夠了解。
後來,他來找我,我便用突然不理他,不跟他說話這種最幼稚無知,最簡直粗暴,也最傷人的方式來對待。
就像趙清婉進冷宮前對蕭刹那樣的態度一樣冰冷。
他很難過,也應該很失望,一日便也寫了一封帶有幾分詩意而傷感的信給我。
那封信很遺憾,已經不見了。
不過,裏麵有幾句話我一直刻骨銘心,他在信裏說,我就像天上的流雲,也像水裏的浮萍,漂浮不定。
小說裏,萍縣與萍山居士取名的靈感來源,便因為他曾給我寫的這幾句話。
在小說的第267章,也是蕭刹去世前,最後一次描寫他和趙清婉的閨房生活裏。
寫趙清婉與他歡愛後,我特意形容,她的整個身子就像一團柔軟如絮的雲。
而蕭刹,仍然眷戀地覆在這個柔軟如雲的心愛女人的身上。
亦是因為他在這封信裏給我寫的這幾句話。
我想迴複他,流雲也好,浮萍也罷,其實也是可以被你俘虜的。
也願意被你俘虜。
我讀書時一直是學霸,當時對這封信的理解能力自然是有的。
也知道,他是在說我對他的態度,變化得太快了,讓他難過傷感,捉摸不透,也把握不住。
想讓我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我為什麽會突然這樣對他?
一段明明很美好甜蜜的戀情,我竟然說不要就不要了。
我沒有給他迴信,他過來找了我幾次,我也繼續沒有再理他。
直到,他找不到我為止。
後來成熟了些。
隻要想起這事,我都特別特別內疚,特別特別難過,特別特別傷感。
覺得特別特別對不起他。
我們相戀時光雖不長,可是在一起時,他總是對我很寵溺,就是那種認定了你,隻想對你好的寵溺。
我如果別別扭扭不接受他的寵溺,他會有些霸道的非常生氣。
就像蕭刹與趙清婉前期的相處模式一樣。
這種感覺,後來再也不曾體會到。
今生,也應不會再體會到。
他明明是一個其實也缺愛的男人,可是,他卻如此願意為自己喜歡的女孩付出自己的寵愛。
這麽好的他。
可我,連一個正式的分手理由都沒有給他,也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單方麵選擇了最粗暴最傷人的一種方式,與他就這麽結束。
然後,讓他永遠找不到我。
與他分手幾年後,當我身邊有了一個讓我乏味的人,我卻無意中得知,我們當年分手後,他曾先後寫過兩封信到我家裏。
當年,我們互相交換過家裏的地址。
得知他曾寫過信給我,我心裏更加難過,更加傷感,也更加想念他。
後來問我媽,到底是怎麽迴事?為什麽你從沒跟我說過這事?
我媽告訴我,當時家裏一收到他的信,我爸拆了看之後就燒掉了,她也不知道信裏寫的是什麽。
至今,我也沒問我爸,他在那兩封信裏對我寫了什麽?
時過境遷,我更沒有勇氣問。
我怕問了,隻會給自己再徒添傷感。
後來,我也鼓起勇氣給他曾抄給我的地址,寄去了一封簡短的信,問他現在過得好不好?
但是我沒有收到他的迴信。
或許,他也壓根兒就沒機會見到這封信,或許,他身邊早就有了別人,不想再迴我的信吧。
自從得知他曾寫過兩封信給我,我對他的思念更加無法控製地越來越濃。
過去相處的點滴,也越來越刻骨銘心。
總是一想起,便傷感不已,忍不住淚流滿麵。
他家的地址很好記,但我還是一直記在一個很小很小的電話本上,至今仍珍藏在我的衣櫃裏。
我想,等我老去的那天,把他家的地址放在我的衣服口袋裏一起帶走。
他家的地址有“朝陽”二字。
所以我在小說的第272章,趙清婉讓小穆子在瀾山茶園的庭院為蕭刹找個好位置時,特意吩咐他,要找個朝陽的好位置。
這不是對他的故意冒犯,就像,在趙清婉心裏,蕭刹其實從未死去。
歲月一年一年流逝,我也一年一年成長。
成長是件可喜,也可悲的事。
可喜之處自不必說。
而可悲在於,越來越成長的我,特別容易察覺到男人的庸俗。
所以,但凡覺得這個男人很庸俗,我心裏對他的厭倦馬上叢生。
是的,除了他。
我所有曾付出過的感情,我都想收迴,也都後悔。
我也想把初戀這個美好的稱謂,正式賦予給他,並且,永不會收迴,永不會後悔。
他也本就是我名副其實的初戀。
這是他應得的。
盡管這對他或許已經不重要,但對我相當重要。
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鄭重的心理儀式,今生,我想要完成它。
當是了卻一個心願。
我記得曾有一次,他帶著我經過一棟在建的高樓前時,停下來仰頭看了看。
然後由衷感歎了一句,建築工人真偉大啊。
當時聽著他這句感歎,我不覺得感受有多深。
可時日越久。
我越品出了他身上的很多可貴品質來。
一個能細心感受到底層人偉大的人,他的心一定是特別柔軟的。
而且,他那時還如此年輕,竟已有這樣的生活覺悟,實在是太難得。
類似於這樣的感歎,類似於這樣對生活細節如此體察,後來這麽多年,我再也沒有在任何男人口中聽過。
他是唯一一個。
也是唯一一個在我的生命中,經得起漫長歲月推敲的男人。
後來的人生路上遇到的,對,沒有一個經得起歲月的推敲,且是短暫歲月的推敲。
也懶得去推敲了。
所以,他成了我此生最美好而銘心刻骨的唯一。
也才有了這部最打動我自己的白月光的小說。
此刻想到他,仍然會淚流滿麵,與他相識的點點滴滴都如此值得迴味與懷念。
我們此生應永不會再相見。
但他在我心裏,我知道,此生將永恆。
所以,蕭刹和趙清婉的愛情結晶,我為他取名恆兒。
如果人真有下一世,我希望我和他能在最合適的年紀相遇。
如果相遇得早了,我一定會答應他,讓他等我長大,也讓他好好看著我,不要中途被別人拐了。
然後,以最純潔的身體與靈魂嫁給他。
一輩子做他溫柔的好妻子。
讓他一生,因我所給的滿滿而溫柔的愛,而感到此生是幸福的。
是值得的。
然後,願意下一世,仍然娶我為妻。
最後,以《詩經》中的《野有蔓草》這首改編的詞,為這部白月光小說和我此生摯愛的白月光收尾: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刹那邂逅,終生銘兮。
有君一人,婉如清揚。
與雲相遇,來世偕臧。
(2024.3.16淩晨,後記完)
謝謝大家一路追到最後一章。
本篇後記寫出來且公開在這部小說的末尾發表,對於我來說,需要莫大的勇氣。
因為這意味著。
對這篇後記裏寫的所有內容,此生,我永不會後悔,永不會收迴。
後麵兩句話,是第232章趙清婉對蕭刹第一次表白她愛他時,附加的話。
此刻我借用在這裏,亦如趙清婉當時之心情。
這部小說女主趙清婉的名字,靈感與我想表達的寓意來源於《詩經》中的《野有蔓草》篇: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男主蕭刹的名字,靈感來源及最終確定下來,也有出處與幾個寓意。
最原始的出處是李玟去年七月因抑鬱症過世那晚,我心裏挺難過。
在網上隨手搜到了她穿著一襲白婚紗,演唱電影《天若有情》片尾曲《追夢人》的視頻。
這個視頻當晚看了很多遍,每看一遍都忍不住淚流滿麵。
她唱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此世短暫轉身步進蕭刹了的空間”,還有她唱完後,悲傷倒地的畫麵,始終在我腦海裏盤旋。
讓人無比傷感。
後來我在構思這部小說的時候,男主的名字,決定用兩個字。
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句歌詞中的“蕭刹”二字。
然後,與我心中其他所想的想表達的寓意也非常契合,便就這麽定了下來。
除了男女主的名字,還有陪女主終老的忠仆雲袖的名字,也有她的來源及我想表達的寓意。
雲袖的名字靈感來源於徐誌摩的《再別康橋》最後兩句: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還有女主和男主的墳墓相守到老的瀾山茶園,瀾山二字,靈感及我想表達的寓意來源於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瀾山,一是取“燈火闌珊處”的“闌珊”諧音。
二是,山,代表男主,男主這一生對待事業、愛情、婚姻,都有著像山一樣厚實的責任心和付出精神。
瀾,則代表男女主這一輩子波瀾動人的愛情。
還有茶園的寓意,是因為茶是從苦澀到甘甜,再到迴味綿長,與男女主人生的起伏如出一轍。
所以,我給他們最後的歸宿,安排在美麗純淨的茶園,且取名瀾山。
這四個字,飽含了我對他們,可能你們無法感同身受的非常深厚的感情。
還有男女主的邂逅之地,取名萍縣。
意是表達他們在此地萍水相逢,聚散如浮萍之意。
還有其他的一些名字寓意,就不一一寫出來了,因為不是這部小說想表達的重點。
哈哈,公布了這幾個名字的靈感與寓意,相信寶寶們對這部小說應該也能有更深刻的一個感受了吧?
下麵,將是更私人的話題,也是我決定創作這部小說的初衷。
這部小說初名為《宮牆挽心》,別名為《皇後白月光,深情帝王一生偏愛》。
這兩個名字,我個人都非常喜歡。
因為我的初衷,便是為我自己的白月光創作一部走心的,能打動我自己的作品。
如今,這部作品已完結。
雖然數據一般,內容也難免有些瑕疵,及幾個想填但後麵忘了填的小坑。
但我自認,這是我從小到大看過的數百部小說中,最滿意,也是最打動我的一部小說。
還有一些一路追更到結局的寶寶,評價也非常讓我感動,在此再次表示感謝,你們真的都是非常好的讀者。
相信你們也跟男女主一樣,骨子裏都有一顆非常柔軟的心。
所以,我對自己這部小說的成績,如果以100分滿分來打分,我會大大方方地給它打99分。
寓意它和男女主此生的愛情一樣,長長久久。
也寓意,我的那個白月光,此生在我心裏長長久久。
作品,往往來源於生活,而遠遠高於生活。
雖然這部小說是古言,但男一男二這兩個角色的靈感與塑造,皆來自我自己的人生經曆。
我是一個讀書比較早慧的人。
在認識的人裏,幾乎沒怎麽遇到過比我在讀書這事上更早慧的同齡人。
但人,如果優點太明顯,往往缺點也會很明顯。
我讀書雖然早慧,可是在其他方麵,特別是在感情這事上,可以稱得上是晚熟。
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小說中男主調侃女主的,是個糊塗鬼。
少年時,我第一次收到一個眼睛特別明亮的男生的情書。
然後,也感覺自己其實在收到他的情書前,便已悄悄對他有了跟別的男生不同的感覺。
我便暗暗把這個,原來也早已喜歡我的男生視為了初戀。
但我們在整個學生時代,說話極少,從未約過會,所以,連手都沒碰過。
他讓別的同學代為約過我一次,被我一口拒絕了。
我當時拒絕,並不是不想與他約會,而是羞澀,不好意思,或是說不敢。
我拒絕他後,他沒再約過我,也沒再寫情書給我。
但我們每次在校園裏目光無意碰撞時,我依然能感覺得到,他看我的目光是帶著青春羞澀的。
而我對他,也仍然有異樣的感覺。
但後來,我和他沒有後來。
就這麽無疾而終。
直到出來工作後,有一年遇到他。
他已經是個事業小有所成,但眼睛不再如少年時明亮的男人。
他跟我坦白說,這麽多年他從沒忘記過我,有時做夢還會夢到我,車裏經常放的歌,也是我讀書時很喜歡的那個歌手的歌。
我聽了,為他多年來的掛念有些許感動,但更多的是五味雜陳。
自此再未與他相見。
因為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少年時的他了。
我對他的好感,一直停留在學生時代。
脫離學生時代的他,成長成了我雖然有幾分欣賞,但也無法再怦然心動的樣子。
這個事實,我之前並不太願意麵對。
因為他是我曾視為初戀的男生,沒有聯係的這麽多年來,我迴憶起這份懵懂的初戀,仍然覺得挺美好。
但真相是,他確實不再是我動心的人了。
所以這份美好,如今,顯得很輕薄。
甚至,我想正式收迴將他視為我的初戀,畢竟,我跟他手都沒牽過,話也不曾多說幾句。
隻是青春年少時,一種朦朦朧朧的好感而已。
將他視為我的初戀,我替自己有些冤。
小說中的男二宴子勳,靈感便取自他。
在我心裏還藏著那份我想正式收迴的美好初戀時,我遇到了我此生刻骨銘心的白月光。
他比我大幾歲。
名字和蕭刹一樣,也是兩個字。
那時,我依然年少,未達法定結婚年齡。
而他,是個英俊帥氣中帶著意氣風發,也帶著憂鬱氣質的男人。
蕭刹的氣質便取自他。
我記憶中的他,最帥氣最有氣質的樣子,是穿一身黑色的衣服,我也隻記得他穿一身黑衣服時的樣子。
所以在這部小說的第1章,我特意讓蕭刹穿的玄色龍袍。
這是我的一點小心思。
小女兒家的心思。
他來自單親家庭,父親早逝,和妹妹與母親相依為命。
他總是自然散發出的憂鬱氣質,我想,應是來自家庭原因。
蕭刹的身世,亦是取自他。
他唱歌很好聽,很打動人。
多年過去,我依然記得我們倆在一起時,他唱的那首想念母親的歌,聽得我直想流淚。
他不是我的同學,也不是我的同鄉,沒有見過我在學校發光發熱的樣子。
我們相遇時,我想那時我在他眼裏,隻是個很尋常的純真女孩。
但他依然喜歡上了我。
我的初吻給了他。
此生,我也無比慶幸,我的初吻是給的他。
多年後依然還記得非常清晰。
那日,他突然輕輕抱住我,柔情地吻著我的唇。
我當時就像蕭刹第一次在後麵抱住趙清婉吻她時一樣,身體和心裏都是懵的。
完全不知道反應,就是一動不動地傻站著。
他吻我時,發現我完全一臉懵,眼睛還是張開的。
然後笑著停下來跟我說,傻瓜,接吻時眼睛要閉上,知不知道?
我傻傻地說,不知道。
他寵溺地笑著說,下次跟他接吻時記得要閉上眼睛哦。
我傻傻地點了點頭。
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時光並不算多。
有次,他說要迴老家幾日,走之前來見我,跟我笑著說,如果我想他,就寫信給他,等他迴來了給他看。
他其實隻是開個玩笑,隨口說說,但我當時很傻,當了真。
就真的給他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我人生中寫的唯一一封手寫的真正堪稱情書的信。
我依然記得,我在信裏寫過這樣的話,說很想念他,對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那不是誇張,那就是我那幾日的真實感受。
蕭刹也對趙清婉說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日不見,如隔九秋。
嗬嗬,我們都是嚐過真正相思滋味的人。
幾日後,他從老家迴來見我,得知我竟然真的為他寫了一封信,頓時一臉意外與驚喜。
笑著打趣我,竟然還真的給他寫信啊!
然後他很開心地把信收下了,說迴去慢慢看。
第二日他來找我時,一臉動容地跟我說,他昨晚將我寫的那封信看了很多遍,說很感動,看得整晚都睡不著覺。
我們的相處,不多,又單純。
一次,他帶我出去玩,我們本有機會再進一步,但是他很理智地克製住了。
那晚在一條記憶中行人車輛稀少,街燈昏黃的寬廣而長長的街上,他委婉地問我,想不想做他的妻子?
這句不是原話,但他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我不知道怎麽迴答,因為這對那時的我來說,是一件從沒想過,感覺離我特別遙遠的事。
他知道我不知道怎麽迴答,便笑著說,他願意等我再長大點。
可是,他願意等,我後來卻突然不理他,直到徹底離開了他。
我和他交往的事,被我父母知曉。
父母如臨大敵,雖然沒有和我明說什麽。
但是,他們急著趕過來看我,通過第三方對我有意無意說的話,便已表明了他們深深的擔憂。
我並不怕父母。
但他們對我與他交往的事如此擔憂,讓我在愛情裏本就臉皮太薄,一下就變得臉皮更薄。
再加上那時也太懵懂,對自己的心並不夠了解。
後來,他來找我,我便用突然不理他,不跟他說話這種最幼稚無知,最簡直粗暴,也最傷人的方式來對待。
就像趙清婉進冷宮前對蕭刹那樣的態度一樣冰冷。
他很難過,也應該很失望,一日便也寫了一封帶有幾分詩意而傷感的信給我。
那封信很遺憾,已經不見了。
不過,裏麵有幾句話我一直刻骨銘心,他在信裏說,我就像天上的流雲,也像水裏的浮萍,漂浮不定。
小說裏,萍縣與萍山居士取名的靈感來源,便因為他曾給我寫的這幾句話。
在小說的第267章,也是蕭刹去世前,最後一次描寫他和趙清婉的閨房生活裏。
寫趙清婉與他歡愛後,我特意形容,她的整個身子就像一團柔軟如絮的雲。
而蕭刹,仍然眷戀地覆在這個柔軟如雲的心愛女人的身上。
亦是因為他在這封信裏給我寫的這幾句話。
我想迴複他,流雲也好,浮萍也罷,其實也是可以被你俘虜的。
也願意被你俘虜。
我讀書時一直是學霸,當時對這封信的理解能力自然是有的。
也知道,他是在說我對他的態度,變化得太快了,讓他難過傷感,捉摸不透,也把握不住。
想讓我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我為什麽會突然這樣對他?
一段明明很美好甜蜜的戀情,我竟然說不要就不要了。
我沒有給他迴信,他過來找了我幾次,我也繼續沒有再理他。
直到,他找不到我為止。
後來成熟了些。
隻要想起這事,我都特別特別內疚,特別特別難過,特別特別傷感。
覺得特別特別對不起他。
我們相戀時光雖不長,可是在一起時,他總是對我很寵溺,就是那種認定了你,隻想對你好的寵溺。
我如果別別扭扭不接受他的寵溺,他會有些霸道的非常生氣。
就像蕭刹與趙清婉前期的相處模式一樣。
這種感覺,後來再也不曾體會到。
今生,也應不會再體會到。
他明明是一個其實也缺愛的男人,可是,他卻如此願意為自己喜歡的女孩付出自己的寵愛。
這麽好的他。
可我,連一個正式的分手理由都沒有給他,也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單方麵選擇了最粗暴最傷人的一種方式,與他就這麽結束。
然後,讓他永遠找不到我。
與他分手幾年後,當我身邊有了一個讓我乏味的人,我卻無意中得知,我們當年分手後,他曾先後寫過兩封信到我家裏。
當年,我們互相交換過家裏的地址。
得知他曾寫過信給我,我心裏更加難過,更加傷感,也更加想念他。
後來問我媽,到底是怎麽迴事?為什麽你從沒跟我說過這事?
我媽告訴我,當時家裏一收到他的信,我爸拆了看之後就燒掉了,她也不知道信裏寫的是什麽。
至今,我也沒問我爸,他在那兩封信裏對我寫了什麽?
時過境遷,我更沒有勇氣問。
我怕問了,隻會給自己再徒添傷感。
後來,我也鼓起勇氣給他曾抄給我的地址,寄去了一封簡短的信,問他現在過得好不好?
但是我沒有收到他的迴信。
或許,他也壓根兒就沒機會見到這封信,或許,他身邊早就有了別人,不想再迴我的信吧。
自從得知他曾寫過兩封信給我,我對他的思念更加無法控製地越來越濃。
過去相處的點滴,也越來越刻骨銘心。
總是一想起,便傷感不已,忍不住淚流滿麵。
他家的地址很好記,但我還是一直記在一個很小很小的電話本上,至今仍珍藏在我的衣櫃裏。
我想,等我老去的那天,把他家的地址放在我的衣服口袋裏一起帶走。
他家的地址有“朝陽”二字。
所以我在小說的第272章,趙清婉讓小穆子在瀾山茶園的庭院為蕭刹找個好位置時,特意吩咐他,要找個朝陽的好位置。
這不是對他的故意冒犯,就像,在趙清婉心裏,蕭刹其實從未死去。
歲月一年一年流逝,我也一年一年成長。
成長是件可喜,也可悲的事。
可喜之處自不必說。
而可悲在於,越來越成長的我,特別容易察覺到男人的庸俗。
所以,但凡覺得這個男人很庸俗,我心裏對他的厭倦馬上叢生。
是的,除了他。
我所有曾付出過的感情,我都想收迴,也都後悔。
我也想把初戀這個美好的稱謂,正式賦予給他,並且,永不會收迴,永不會後悔。
他也本就是我名副其實的初戀。
這是他應得的。
盡管這對他或許已經不重要,但對我相當重要。
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鄭重的心理儀式,今生,我想要完成它。
當是了卻一個心願。
我記得曾有一次,他帶著我經過一棟在建的高樓前時,停下來仰頭看了看。
然後由衷感歎了一句,建築工人真偉大啊。
當時聽著他這句感歎,我不覺得感受有多深。
可時日越久。
我越品出了他身上的很多可貴品質來。
一個能細心感受到底層人偉大的人,他的心一定是特別柔軟的。
而且,他那時還如此年輕,竟已有這樣的生活覺悟,實在是太難得。
類似於這樣的感歎,類似於這樣對生活細節如此體察,後來這麽多年,我再也沒有在任何男人口中聽過。
他是唯一一個。
也是唯一一個在我的生命中,經得起漫長歲月推敲的男人。
後來的人生路上遇到的,對,沒有一個經得起歲月的推敲,且是短暫歲月的推敲。
也懶得去推敲了。
所以,他成了我此生最美好而銘心刻骨的唯一。
也才有了這部最打動我自己的白月光的小說。
此刻想到他,仍然會淚流滿麵,與他相識的點點滴滴都如此值得迴味與懷念。
我們此生應永不會再相見。
但他在我心裏,我知道,此生將永恆。
所以,蕭刹和趙清婉的愛情結晶,我為他取名恆兒。
如果人真有下一世,我希望我和他能在最合適的年紀相遇。
如果相遇得早了,我一定會答應他,讓他等我長大,也讓他好好看著我,不要中途被別人拐了。
然後,以最純潔的身體與靈魂嫁給他。
一輩子做他溫柔的好妻子。
讓他一生,因我所給的滿滿而溫柔的愛,而感到此生是幸福的。
是值得的。
然後,願意下一世,仍然娶我為妻。
最後,以《詩經》中的《野有蔓草》這首改編的詞,為這部白月光小說和我此生摯愛的白月光收尾: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刹那邂逅,終生銘兮。
有君一人,婉如清揚。
與雲相遇,來世偕臧。
(2024.3.16淩晨,後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