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經常感歎的是時間不等人,時間給人機會,又無情的剝奪人的希望和機會。
金花告別姐姐姐夫之後,迴到了老家,在老家生活了五個多月。老家的生活節奏是舒緩和緩慢的,甚至是落後封閉的。效率在這個地方體現的不明顯,即便是網購也要自己跑到十二裏地的鎮子上去取。金花的包裹都是兒子馬明開車送來的,一起送來的還有一些蔬菜和肉類放冰箱。
馬明像個女兒一般的貼心,這給金花和金多寶很多的感情安慰。好像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麵有點失敗,但是有一半的兒女還是記得他們和感恩他們的。
金花和金多寶,從來不會對孩子們說為了他們做了什麽什麽,也沒有在語言行為上要求子女給予報酬和迴報。如今能得到一半人的關心,一半人的不嫌棄,可能算是很好的局麵了。
在老家的時間裏,睡眠質量好了很多,雖然人老了之後覺淺,睡眠時間在壓縮。這個村子裏金花生活了二十年左右,提起去世的同齡人,都會讓人感覺可惜和歎息。村子的茶館和打牌場,還是一直開著的,開店的人也從上一輩人手裏傳到了下一輩人手裏。一壺便宜的茶,給這些休閑的人找到了聚集的地方和機會。金多寶最近重新喜歡上喝茶和打牌,他不留戀城市裏的繁華和便利。
金花的種菜種地屬性開始繼續的爆發,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種地種菜了,但是基本的步驟,身體還是有很清晰的記憶的。金花把翻地的活兒交給了兒子馬明。
村子裏五個兒子的老房子都已經不同程度的破舊了,有的已經垮掉了,成了廢墟。保存的好的就是金花現在住的,還有馬明家的。可能是因為偶爾會有人住的緣故。其它四個兒子的老房子,這麽多年都在荒廢著,無人居住。他們留下的念想就是宅基地和菜園子,還有一畝三分地。
金花在老家的日子也比較平淡無趣,銀花去世之後,她找不到其它可以聊天說八卦的人,她找不到跟她說信仰的人,她找不到和她一起哭一起笑的人。陳嫻在橋的對麵,如今的年齡,彼此見麵都有點困難和消耗精力了。
陳嫻這麽多年一直守著自己的老房子過日子,家裏裝了監控帶聲音的,可以和兒女聊天說話。兒女都是有孝心的,但是自己的家庭更需要他們。
“你咋不去養老院?我姐姐姐夫住的養老院,啥都有,我感覺比一個人在家好多了。兒女也能放心些,你又不是缺錢的人家。”金花還是忍不住的問道。
“我不去養老院,我有兒有女我才不去養老院。我寧願死在路上,也不想死在養老院裏。”陳嫻沒好氣的迴答道,這個問題她迴答了很多遍,已經有點厭煩了。
金花趕忙的閉嘴,岔開了話題。倆人聊起了曾經的迴憶,聊起了去世的銀花,聊起了上次的首都旅遊,聊起了共同認識的人。聊起年輕時候的抱負和理想,聊起年輕時候的高光時刻和晦暗時刻。她們是能夠聊到一起的老夥計,如果住的距離再近一點就可以互相串門了。保持距離的交往,對於她們來說是很習慣的狀態。
“有事情打電話,現在視頻電話都不要錢了,我隨時都可以接聽你的電話。”金花依依不舍的對陳嫻說道,兩個老太太並肩走到了橋邊的草地上,看了一會兒夕陽西下,各自分頭迴家。
金花的姐姐突然之間去世了,沒有疾病長期痛苦的折磨,沒有太多的遺言留給她的兒女親人朋友。這個事情發生的突然,打斷了金花的計劃,在心理上也很難接受。
在姐姐的遺體告別儀式上,金花見到了自己的大兒子和二兒子一家。
“節哀順變”,這樣的詞語她也用了很多次。葬禮的流程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姐姐曾經教過的學生來參加了儀式,姐姐的親朋好友比較多,姐姐的兒女都很有出息,來參加的人員是比較多的。這些人見證了曾經姐姐的某些方麵和狀態,對她的悼念詞語都是有文化的感人的。
金花開始理解姐姐的社會價值和人際價值了。雖然她的姐姐對待她如同陌生人,也一再的教訓她不要來打擾和拜托她們夫妻倆,雖然她之前對姐姐有不理解和埋怨的部分。但是她的姐姐確實是位認真努力的知識女性,是個很好的老師,是個教育孩子成功的媽媽,是個很不錯的妻子。
姐姐和姐夫都是文化知識分子,他們的相處模式有點女強男弱,但是互補,搭配的很好,能夠取得共同的認知和三觀,能夠各取所長的應付工作和生活。姐姐算是逆襲的女性模範,是靠著自己咬牙吃學習的苦累,戰勝了命運的女性。這樣的女性是有力量的,是有榜樣示範作用的。姐姐確實比自己強很多。
“金花,你姐姐一直都覺得對不起你。她希望你更自立自強的麵對生活和家庭,但是她覺得自己確實很自私。她一直想跟你道歉,上次也沒張嘴說出口。要強了一輩子的人,自尊心太強了,拖來拖去的成了遺憾了。”金花的姐夫低聲說道,他對於自己的妻子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對於妻子的離開是不適應的,是還沒有真正的接受的。但是妻子的遺憾是真實存在的,是他知道的,是他想要替她表達出來的。
“沒啥對不起我的,她才比我大四歲,又不是大很多。當時都是小孩,隻是我姐姐知道自己該學習改變命運罷了。我自己沒學習的天賦和本事,我過得咋樣都是自己應該的,跟別人都沒關係。姐夫,你保重身體。”金花淡淡的開口說道。
互相告別的人,互相的握手說保重身體。金花的姐姐思念小時候的家鄉,把墓地選在了城市的公墓裏方便孩子祭奠。把骨灰的一半撒到了小時候長大的地方,算是一種形式上的落葉歸根。
金花沒有見到親姐姐的最後一麵,姐妹倆沒有達成一致的和解,戲劇化的抱頭痛哭這樣的畫麵都沒發生,隻存在於想象中。
這一世的姐妹情分還是太淡薄了,分割線的界限太清晰,互相都沒有幾分人情味兒和親情味兒。
金良月和金良勤的姐妹關係還是比較親近的,很像是好姐妹好朋友的樣子。
這算是一種慶幸和美好,還好自己的兩個女兒在姐妹關係上是自然親近的,是很深厚的,不用重複自己不好的老路。
金花告別姐姐姐夫之後,迴到了老家,在老家生活了五個多月。老家的生活節奏是舒緩和緩慢的,甚至是落後封閉的。效率在這個地方體現的不明顯,即便是網購也要自己跑到十二裏地的鎮子上去取。金花的包裹都是兒子馬明開車送來的,一起送來的還有一些蔬菜和肉類放冰箱。
馬明像個女兒一般的貼心,這給金花和金多寶很多的感情安慰。好像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麵有點失敗,但是有一半的兒女還是記得他們和感恩他們的。
金花和金多寶,從來不會對孩子們說為了他們做了什麽什麽,也沒有在語言行為上要求子女給予報酬和迴報。如今能得到一半人的關心,一半人的不嫌棄,可能算是很好的局麵了。
在老家的時間裏,睡眠質量好了很多,雖然人老了之後覺淺,睡眠時間在壓縮。這個村子裏金花生活了二十年左右,提起去世的同齡人,都會讓人感覺可惜和歎息。村子的茶館和打牌場,還是一直開著的,開店的人也從上一輩人手裏傳到了下一輩人手裏。一壺便宜的茶,給這些休閑的人找到了聚集的地方和機會。金多寶最近重新喜歡上喝茶和打牌,他不留戀城市裏的繁華和便利。
金花的種菜種地屬性開始繼續的爆發,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種地種菜了,但是基本的步驟,身體還是有很清晰的記憶的。金花把翻地的活兒交給了兒子馬明。
村子裏五個兒子的老房子都已經不同程度的破舊了,有的已經垮掉了,成了廢墟。保存的好的就是金花現在住的,還有馬明家的。可能是因為偶爾會有人住的緣故。其它四個兒子的老房子,這麽多年都在荒廢著,無人居住。他們留下的念想就是宅基地和菜園子,還有一畝三分地。
金花在老家的日子也比較平淡無趣,銀花去世之後,她找不到其它可以聊天說八卦的人,她找不到跟她說信仰的人,她找不到和她一起哭一起笑的人。陳嫻在橋的對麵,如今的年齡,彼此見麵都有點困難和消耗精力了。
陳嫻這麽多年一直守著自己的老房子過日子,家裏裝了監控帶聲音的,可以和兒女聊天說話。兒女都是有孝心的,但是自己的家庭更需要他們。
“你咋不去養老院?我姐姐姐夫住的養老院,啥都有,我感覺比一個人在家好多了。兒女也能放心些,你又不是缺錢的人家。”金花還是忍不住的問道。
“我不去養老院,我有兒有女我才不去養老院。我寧願死在路上,也不想死在養老院裏。”陳嫻沒好氣的迴答道,這個問題她迴答了很多遍,已經有點厭煩了。
金花趕忙的閉嘴,岔開了話題。倆人聊起了曾經的迴憶,聊起了去世的銀花,聊起了上次的首都旅遊,聊起了共同認識的人。聊起年輕時候的抱負和理想,聊起年輕時候的高光時刻和晦暗時刻。她們是能夠聊到一起的老夥計,如果住的距離再近一點就可以互相串門了。保持距離的交往,對於她們來說是很習慣的狀態。
“有事情打電話,現在視頻電話都不要錢了,我隨時都可以接聽你的電話。”金花依依不舍的對陳嫻說道,兩個老太太並肩走到了橋邊的草地上,看了一會兒夕陽西下,各自分頭迴家。
金花的姐姐突然之間去世了,沒有疾病長期痛苦的折磨,沒有太多的遺言留給她的兒女親人朋友。這個事情發生的突然,打斷了金花的計劃,在心理上也很難接受。
在姐姐的遺體告別儀式上,金花見到了自己的大兒子和二兒子一家。
“節哀順變”,這樣的詞語她也用了很多次。葬禮的流程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姐姐曾經教過的學生來參加了儀式,姐姐的親朋好友比較多,姐姐的兒女都很有出息,來參加的人員是比較多的。這些人見證了曾經姐姐的某些方麵和狀態,對她的悼念詞語都是有文化的感人的。
金花開始理解姐姐的社會價值和人際價值了。雖然她的姐姐對待她如同陌生人,也一再的教訓她不要來打擾和拜托她們夫妻倆,雖然她之前對姐姐有不理解和埋怨的部分。但是她的姐姐確實是位認真努力的知識女性,是個很好的老師,是個教育孩子成功的媽媽,是個很不錯的妻子。
姐姐和姐夫都是文化知識分子,他們的相處模式有點女強男弱,但是互補,搭配的很好,能夠取得共同的認知和三觀,能夠各取所長的應付工作和生活。姐姐算是逆襲的女性模範,是靠著自己咬牙吃學習的苦累,戰勝了命運的女性。這樣的女性是有力量的,是有榜樣示範作用的。姐姐確實比自己強很多。
“金花,你姐姐一直都覺得對不起你。她希望你更自立自強的麵對生活和家庭,但是她覺得自己確實很自私。她一直想跟你道歉,上次也沒張嘴說出口。要強了一輩子的人,自尊心太強了,拖來拖去的成了遺憾了。”金花的姐夫低聲說道,他對於自己的妻子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對於妻子的離開是不適應的,是還沒有真正的接受的。但是妻子的遺憾是真實存在的,是他知道的,是他想要替她表達出來的。
“沒啥對不起我的,她才比我大四歲,又不是大很多。當時都是小孩,隻是我姐姐知道自己該學習改變命運罷了。我自己沒學習的天賦和本事,我過得咋樣都是自己應該的,跟別人都沒關係。姐夫,你保重身體。”金花淡淡的開口說道。
互相告別的人,互相的握手說保重身體。金花的姐姐思念小時候的家鄉,把墓地選在了城市的公墓裏方便孩子祭奠。把骨灰的一半撒到了小時候長大的地方,算是一種形式上的落葉歸根。
金花沒有見到親姐姐的最後一麵,姐妹倆沒有達成一致的和解,戲劇化的抱頭痛哭這樣的畫麵都沒發生,隻存在於想象中。
這一世的姐妹情分還是太淡薄了,分割線的界限太清晰,互相都沒有幾分人情味兒和親情味兒。
金良月和金良勤的姐妹關係還是比較親近的,很像是好姐妹好朋友的樣子。
這算是一種慶幸和美好,還好自己的兩個女兒在姐妹關係上是自然親近的,是很深厚的,不用重複自己不好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