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種種相遇,都有因果。
金花突然的暈倒在了家裏,她打了金良月的電話,但是沒說什麽就暈了過去。
金良月上班期間,幾乎接不到親媽的電話,她的媽媽不會在上班期間打電話找自己。她的內心有點慌,金良月在城市的郊區出差,金多寶的小店離住處也遠,金良木和李瑤瑤的房子也距離金花的房子很遠。遠水救不了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金花的電話打不通,直接打電話給了120急救中心,叫了開鎖的師傅直接立刻去開鎖,會加錢。金良月翻看著手機裏的電話號碼,看到了小鳴的電話,小鳴的小區就在金花的小區對麵,隻隔了一條馬路。緊急的打了電話之後,小鳴剛好在金花的小區裏麵裝修,很巧合的再次送金花去了醫院。
這些認識的人,因為緊急的事情再次的發生了聯係。互相幫助和互相麻煩,提供自己的幫助,出於感情,出於善意。
在金花這次大的生病手術住院期間,幾個兒女都因為病情危急,趕到了w市的醫院。
大兒子和倆個女兒是真心的想要救自己,不管花多少錢,不管進口的藥有多貴。簽字的時候很幹脆,沒有皺眉和不舍得。
金多寶的身體也已經進入了行動不便的階段,他在自己的家裏等消息。照顧他的是女兒點的外賣,還有跑腿看護小時工。
科技發展真的神奇,想不到的事情,隻要肯出錢,就能做到,還能挑選自己覺得善良的跑腿員。
在手術的麻醉過程中,金花的腦海裏閃現了一些畫麵,這些畫麵不是自己這一世的經曆和裝扮。腦海裏眼前的畫麵,是個破舊的飽經滄桑的老太太,是金花自己。上一世的她當牛做馬的養大了兒女,給兒子蓋房子結婚娶老婆,給每個兒媳婦出彩禮。然後親手帶大了每一個孫子孫女,除了二兒子家的。他們嫌棄自己帶的不好,不讓她帶,要自己親自帶。雖然是自己要求的,但是他們還是一樣的記恨埋怨父母偏心,一個勁的批評指責金花的偏心不公平,依舊是斷絕和親爹媽的來往,兄弟姐妹之間也選擇了斷親。
上一世的金花一輩子都在自己的老家,養大一個個孫子孫女,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之後,自己已經到了蒼老的需要照顧的年齡了。兒孫都像是離巢的飛鳥,飛向遠方他鄉,不記得自己也不會想起自己。
上一世的金花,丈夫走在自己前麵。自己成了孤獨的沒用的老太婆,到了需要照顧的時候,幾個兒子和兒媳婦之間都開始了扯皮吵架,每個人都不想管不想給養老,很排斥帶著這個老太太一起生活。哪怕所謂的養老隻是給口飯吃,也不能保證是熱飯,不保證是沒牙齒的老太太能夠咬動的軟爛程度。更沒人幫助自己洗澡和換衣服,兩個女兒距離有點遠,隻能一周輪流來給洗澡和換衣服,所以自己幾乎是個臭烘烘的老太婆。
自己用過的餐具都是被嫌棄的,被標記的,被直接扔到垃圾桶的。
輪流照顧從說好的一年一換,後來怕金花死的早,後麵的人沾光占便宜,改成了半年輪流照顧,甚至後麵換成了三個月一換,最後又換成了一個月一換。每個月都在流浪的金花被當做很大的累贅,像是抹布一樣的被扔來扔去。
每個兒子都在哭訴自己的困難,壓力大。兩個女兒主動要求和幾個兄弟一起分擔,她們不覺得是累贅和抹布,她們照顧的也很盡心盡力。兩個女婿也是不樂意見到自己的嶽母,不樂意自己的妻子照顧自己的媽媽。但是她們也需要賺錢和照顧自己的孩子,她們承擔了更多的壓力和付出。
二兒子和這一世一樣的,保持遠離和不參與,哪怕人們的口水影響了自己的形象,哪怕自己的壞名聲讓自己的生意受到了影響。“有啥需要治療的必要?不值得治了。離世的時候再通知我,舞台嗩呐找我,可以打折。”這些難聽的話都出自於自己讀書當老師的兒子,這真的是一種諷刺。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一個人壞,就怕一個導火索引燒其它的鞭炮。
大兒子馬明還是憨厚老實孝順的,堅持治療和養老責任義務。
三兒子對於金花的治病花錢是很阻攔的,占著自己排行老三的排位,對自己的兄弟姐妹態度都很惡劣,差點兒就成了一言堂。不把同母異父的大哥馬明,當做親兄弟,甚至有點看不上自己這個一輩子都在鄉鎮上生活的大哥。覺得他們太窩囊和落後,覺得他們對自己是沒有幫助和好處的人,是不值得尊重的親戚。
四兒子對於自己的親媽有點孝心,但是不多。自己家裏的經濟大權不在自己手裏,自己的老婆跟著自己吃苦受累勤勞節儉的才在s市買了房子定居下來,自己的小兒子剛七八歲,後麵還有很多花錢的地方,包括娶老婆的花費。大兒子到了十八九歲,抱養了金良勤的女兒,才意外的懷孕和生下了小兒子。大兒子如今已經早到了結婚的年齡,但是因為遺傳了張玲玲的矮小身高,形象上很受限製。包括幼小的弟弟,讓結婚成了很難的事情。他們家也有自己的煩惱和焦慮。
一個月輪流照顧,實在是非常折騰年邁的老太婆。馬明和金良勤,都住在老家小鎮上,自己主動要求照顧三個月,其它三個兒子和金良月都在s市,一年隻用來迴跑兩次。後來發展到了,幾個兒子都想出點小錢不用照顧的方案。這樣的方案,馬明是不同意的,金良月也是不同意的。
上一世的金花在被當做累贅扔來扔去之後,在被扔到鄉村養老院之前,她惦記的孫子孫女,都對她釋放了部分善意。雖然沒有迴饋她,但是說話還是客氣的親切的。人有了對比之後,連幾句不值錢的話都成了美滋滋的奢侈品。
在還能基本自理的情況下,平靜的突然的離開了世界。她已經對生命完全沒有信心,對於活著沒有了任何期待。她的離開,讓所有的子女都鬆了一口氣,都覺得得到了解脫,仿佛是運氣大神降臨,給了很大的好運。
金花的眼淚在手術的過程中滑落,原來自己的上一世這麽的淒慘?原來自己和孩子的關係還是和上一世差不多,區別可能隻是這次有錢,把錢和房子都當成了自己的後盾和退路。
這次的人生還是充滿了挑戰和遺憾的,這次的親子教育還是比較失敗的,這次的親子關係還是失敗的。這次的人生好像也沒有很大的轉折,沒有逆天改命的程度,沒有幸福圓滿的結局和過程。
所以再來一次的意義是什麽?
再來一次也不是爽文大女主劇本,認知和知識依舊是貧瘠的,能力還是那種平庸的,人際關係還是亂糟糟的,性格思維習慣還是比較低能量的,單靠勤勞能吃苦,還是遠遠不夠的。
這種失敗的感覺產生了一些絕望的氣息,金花好像不再求活了,她願意就在這次手術裏沉睡去,她不想再次的麵對失敗無望的現實了。
“病人的求生意誌很弱,現在處於昏迷狀態,家屬需要想辦法喚起她的求生意願。”醫生對金花的幾個兒女說道。
“沒有求生的意誌?是說咱媽自己不想再活著了?為啥啊?她是多少人羨慕的有福氣的老太太,正享福的時候,為啥不活?”金良勤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沒有人迴答這個問題,陷入昏迷的老太太,怎麽喚醒她?能不能順利的救迴來?這次是不是迴光返照?這次的治療費是不是要打水漂了?……這是幾個兒子的想法和計算方式。
金花突然的暈倒在了家裏,她打了金良月的電話,但是沒說什麽就暈了過去。
金良月上班期間,幾乎接不到親媽的電話,她的媽媽不會在上班期間打電話找自己。她的內心有點慌,金良月在城市的郊區出差,金多寶的小店離住處也遠,金良木和李瑤瑤的房子也距離金花的房子很遠。遠水救不了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金花的電話打不通,直接打電話給了120急救中心,叫了開鎖的師傅直接立刻去開鎖,會加錢。金良月翻看著手機裏的電話號碼,看到了小鳴的電話,小鳴的小區就在金花的小區對麵,隻隔了一條馬路。緊急的打了電話之後,小鳴剛好在金花的小區裏麵裝修,很巧合的再次送金花去了醫院。
這些認識的人,因為緊急的事情再次的發生了聯係。互相幫助和互相麻煩,提供自己的幫助,出於感情,出於善意。
在金花這次大的生病手術住院期間,幾個兒女都因為病情危急,趕到了w市的醫院。
大兒子和倆個女兒是真心的想要救自己,不管花多少錢,不管進口的藥有多貴。簽字的時候很幹脆,沒有皺眉和不舍得。
金多寶的身體也已經進入了行動不便的階段,他在自己的家裏等消息。照顧他的是女兒點的外賣,還有跑腿看護小時工。
科技發展真的神奇,想不到的事情,隻要肯出錢,就能做到,還能挑選自己覺得善良的跑腿員。
在手術的麻醉過程中,金花的腦海裏閃現了一些畫麵,這些畫麵不是自己這一世的經曆和裝扮。腦海裏眼前的畫麵,是個破舊的飽經滄桑的老太太,是金花自己。上一世的她當牛做馬的養大了兒女,給兒子蓋房子結婚娶老婆,給每個兒媳婦出彩禮。然後親手帶大了每一個孫子孫女,除了二兒子家的。他們嫌棄自己帶的不好,不讓她帶,要自己親自帶。雖然是自己要求的,但是他們還是一樣的記恨埋怨父母偏心,一個勁的批評指責金花的偏心不公平,依舊是斷絕和親爹媽的來往,兄弟姐妹之間也選擇了斷親。
上一世的金花一輩子都在自己的老家,養大一個個孫子孫女,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之後,自己已經到了蒼老的需要照顧的年齡了。兒孫都像是離巢的飛鳥,飛向遠方他鄉,不記得自己也不會想起自己。
上一世的金花,丈夫走在自己前麵。自己成了孤獨的沒用的老太婆,到了需要照顧的時候,幾個兒子和兒媳婦之間都開始了扯皮吵架,每個人都不想管不想給養老,很排斥帶著這個老太太一起生活。哪怕所謂的養老隻是給口飯吃,也不能保證是熱飯,不保證是沒牙齒的老太太能夠咬動的軟爛程度。更沒人幫助自己洗澡和換衣服,兩個女兒距離有點遠,隻能一周輪流來給洗澡和換衣服,所以自己幾乎是個臭烘烘的老太婆。
自己用過的餐具都是被嫌棄的,被標記的,被直接扔到垃圾桶的。
輪流照顧從說好的一年一換,後來怕金花死的早,後麵的人沾光占便宜,改成了半年輪流照顧,甚至後麵換成了三個月一換,最後又換成了一個月一換。每個月都在流浪的金花被當做很大的累贅,像是抹布一樣的被扔來扔去。
每個兒子都在哭訴自己的困難,壓力大。兩個女兒主動要求和幾個兄弟一起分擔,她們不覺得是累贅和抹布,她們照顧的也很盡心盡力。兩個女婿也是不樂意見到自己的嶽母,不樂意自己的妻子照顧自己的媽媽。但是她們也需要賺錢和照顧自己的孩子,她們承擔了更多的壓力和付出。
二兒子和這一世一樣的,保持遠離和不參與,哪怕人們的口水影響了自己的形象,哪怕自己的壞名聲讓自己的生意受到了影響。“有啥需要治療的必要?不值得治了。離世的時候再通知我,舞台嗩呐找我,可以打折。”這些難聽的話都出自於自己讀書當老師的兒子,這真的是一種諷刺。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一個人壞,就怕一個導火索引燒其它的鞭炮。
大兒子馬明還是憨厚老實孝順的,堅持治療和養老責任義務。
三兒子對於金花的治病花錢是很阻攔的,占著自己排行老三的排位,對自己的兄弟姐妹態度都很惡劣,差點兒就成了一言堂。不把同母異父的大哥馬明,當做親兄弟,甚至有點看不上自己這個一輩子都在鄉鎮上生活的大哥。覺得他們太窩囊和落後,覺得他們對自己是沒有幫助和好處的人,是不值得尊重的親戚。
四兒子對於自己的親媽有點孝心,但是不多。自己家裏的經濟大權不在自己手裏,自己的老婆跟著自己吃苦受累勤勞節儉的才在s市買了房子定居下來,自己的小兒子剛七八歲,後麵還有很多花錢的地方,包括娶老婆的花費。大兒子到了十八九歲,抱養了金良勤的女兒,才意外的懷孕和生下了小兒子。大兒子如今已經早到了結婚的年齡,但是因為遺傳了張玲玲的矮小身高,形象上很受限製。包括幼小的弟弟,讓結婚成了很難的事情。他們家也有自己的煩惱和焦慮。
一個月輪流照顧,實在是非常折騰年邁的老太婆。馬明和金良勤,都住在老家小鎮上,自己主動要求照顧三個月,其它三個兒子和金良月都在s市,一年隻用來迴跑兩次。後來發展到了,幾個兒子都想出點小錢不用照顧的方案。這樣的方案,馬明是不同意的,金良月也是不同意的。
上一世的金花在被當做累贅扔來扔去之後,在被扔到鄉村養老院之前,她惦記的孫子孫女,都對她釋放了部分善意。雖然沒有迴饋她,但是說話還是客氣的親切的。人有了對比之後,連幾句不值錢的話都成了美滋滋的奢侈品。
在還能基本自理的情況下,平靜的突然的離開了世界。她已經對生命完全沒有信心,對於活著沒有了任何期待。她的離開,讓所有的子女都鬆了一口氣,都覺得得到了解脫,仿佛是運氣大神降臨,給了很大的好運。
金花的眼淚在手術的過程中滑落,原來自己的上一世這麽的淒慘?原來自己和孩子的關係還是和上一世差不多,區別可能隻是這次有錢,把錢和房子都當成了自己的後盾和退路。
這次的人生還是充滿了挑戰和遺憾的,這次的親子教育還是比較失敗的,這次的親子關係還是失敗的。這次的人生好像也沒有很大的轉折,沒有逆天改命的程度,沒有幸福圓滿的結局和過程。
所以再來一次的意義是什麽?
再來一次也不是爽文大女主劇本,認知和知識依舊是貧瘠的,能力還是那種平庸的,人際關係還是亂糟糟的,性格思維習慣還是比較低能量的,單靠勤勞能吃苦,還是遠遠不夠的。
這種失敗的感覺產生了一些絕望的氣息,金花好像不再求活了,她願意就在這次手術裏沉睡去,她不想再次的麵對失敗無望的現實了。
“病人的求生意誌很弱,現在處於昏迷狀態,家屬需要想辦法喚起她的求生意願。”醫生對金花的幾個兒女說道。
“沒有求生的意誌?是說咱媽自己不想再活著了?為啥啊?她是多少人羨慕的有福氣的老太太,正享福的時候,為啥不活?”金良勤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沒有人迴答這個問題,陷入昏迷的老太太,怎麽喚醒她?能不能順利的救迴來?這次是不是迴光返照?這次的治療費是不是要打水漂了?……這是幾個兒子的想法和計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