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和銀花進入夢鄉的時候,陳嫻也在自己的兒子家暫住,這個暫住像是借住一般。雖然兒子夫妻倆在這個大都市裏買房安家了,但是隻有兩室一廳的房子顯得有點擁擠。她這個不速之客,得到了孫女的熱情歡迎,得到了兒子得體客氣的關心接送,得到了兒媳婦表麵上的和氣禮貌。
但是莫名的就是有點壓抑,不是空間大小的壓抑,是家庭氛圍的壓抑。
兒子在家裏也在忙著工作上的事情,並沒有時間來關心自己的媽媽。孫女長大了一些,很有禮貌,但是跟陳嫻三年不見也生疏了很多,小時候的可愛親熱和誓言都變得模糊和遙遠。兒媳婦的臉色也不好,隱忍的樣子好像在責怪婆婆不懂事的打擾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節奏。
失去丈夫的陳嫻,在自己的家裏是孤單一個人的。丈夫在世的時候,是她當家做主的,丈夫是聽她的意見的,是圍繞著她轉的。如今突然失去了老伴兒,對於這個夫妻關係比較好的女人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打擊,也是很不能適應的生活狀態。
陳嫻本想跟孫女一起睡,被孫女拒絕了,兒媳婦解釋孩子學習任務重,長大了想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金花隻好在客廳的沙發上湊合睡覺,沙發的躺椅位置不算窄,但是睡起覺來並不舒服。
陳嫻在半睡半醒的尷尬感覺裏,等到了天亮,等到了兒子周末休息的早上。兒子答應她今天帶著他們出去玩兒,被鬧鍾吵醒的時候還是睡意朦朧的,靠著自己的自律和誠信起床刷牙洗臉。
兒子小聲的告訴陳嫻,出去吃早餐,盡量不要發出動靜吵醒還在睡覺的人。和金花三人匯合之後,一行五個人結伴吃早餐和出門遊玩。
到了當地就要嚐試當地的特色美食,食物一般都不會難吃,尤其對於這些經曆過挨餓浮腫歲月的人來說。來到了特色美食店,點了幾樣特色美食當早餐。
看起來很好吃,吃起來卻是另外一迴事兒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胃,吃不慣真的吃不慣。難喝的豆汁和堅硬的餅子,真的是難以下咽,為了不浪費糧食,盡力的把餅子塞到嘴巴裏,填充食物欺騙大腦和肚子,甚至還打包帶走了剩下的幾個餅子。但是豆汁實在是喝不下,捏著鼻子像喝中藥一般的,發現比中藥還難喝。這碗搜抹布水一般的奇特味道,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記憶和後遺症。
湊合吃飽的幾個人走出了小吃店,開始往她們想象中的地方走去。金花對於廣場是沒有概念和想象力的,老家的客廳掛了很多年的圖片,感覺很熟悉了。雖然沒有見過,雖然自己沒有向往,但是真的到達的時候看到了時候,還是別樣的心情。體驗過的感受遠比想象更有魅力和價值,金花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銀花和陳嫻,兩人都很開心,像個孩子一般。陳嫻的兒子帶了相機,給她們拍了很多的照片。金理寶全程好像是個跟班隱形人一般,幾乎不太說話,就是默默的跟著和拿包拿東西,充當個移動的搬運工服務員。
為了避免金理寶有脾氣發牢騷,金花在出發之前就進行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和忽悠,在旅遊的過程中也主動自覺的分擔背包拿東西的任務,還會找話題尊重和關心金理寶一下,做好麵子上的工程,生怕他犯倔掃興,生怕他撂挑子。
金理寶目前表現的也還可以,沒有出幺蛾子,看起來也是個合格的旅遊搭子。
看過了升旗廣場和城樓,雖然沒能上到這個重大曆史紀念意義的城樓上,但是在眼前親眼看到就是一種很大的開心和滿足了。
看過了城樓,陳嫻的兒子帶著這四個老頭老太太去了隔壁的故宮,皇帝住的地方。電視劇裏輝煌威嚴的故宮,自己也能進去看看了,還是看的真實的。到處都是房間和巷子,這裏幾百年來生活了很多有名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他們的智慧和故事流傳很廣,收音機裏的評書會講,連環畫會講,她們看不懂也不看的書籍裏麵也會講。
“原來慈禧太後住的地方也就這麽點兒大啊?禦花園也沒有很大很漂亮嗎?”銀花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那是古代人講究風水,房間小聚氣,聚福氣聚財氣。”金理寶難得的發言說話。
“這個大都市裏是寸土寸金,跟咱們那落後偏遠的農村是不能比的。古代每個朝代都那麽多人住在這裏,房間肯定是大不到哪裏去。咱們的院子都比皇帝妃子休息的房間大,還是新時代好,咱們都趕上了好時代。”陳嫻感慨的說道。
“那個官員上朝的台階真多,門坎也多,那一塊看起來還是很威嚴的。咱們隻能憑借著電視劇來了解和想象曾經的輝煌和驚心動魄,你說咱們要是活在古代是啥樣的?”金花的好奇心蹦躂了出來,想象力難得的也迴來了一點兒。經常浸泡在勤勞辛苦的柴米油鹽裏,人很容易疲累麻木和順從生活的安排。
“我這智商肯定不行,運氣也不好,搞不好就是個小宮女,經常挨揍挨餓,還天天提心吊膽的怕掉腦袋。能不能出宮都是個問題,搞不好就是幹粗活老死在這個地方了。”銀花說著自己的想象。
“我估計連個宮女的都混不上,估計早就在一次次的天災人禍中失去生命了。普通人如螻蟻一般的,封建社會真不是啥好玩意兒。”陳嫻說道。
“你兒子肯定是讀書秀才,然後當官領俸祿的,起碼是能養活妻子孩子的。搞不好還能成為一個大官,古代普通讀書人逆襲的故事還真不少。聰明會讀書,會揣測心意,會站隊的都能拿到好結果。聰明的人啥時候都是聰明的,稀缺的。”金花看著陳嫻打趣的說道,出於玩笑,出於一點感謝和活躍氣氛。
陳嫻的兒子不好意思的笑了,讓叔叔阿姨別打趣他了。給幾個人拍了很多照片合影,說在迴老家之前洗出來,就能拿到照片留作紀念了。
為了照顧生病的銀花,他們一路上是走走停停,邊休息邊看風景。最後索性在公園裏的草地上坐著,躺著了。因為有其它人也是累的夠嗆,本來不好意思怕被批評的幾個人,加入了一起躺平坐著的隊伍。
一天的遊玩是愉快的,陳嫻的兒子比較細心,會給他們念石碑上的文字介紹。會給他們拍照,會給他們買水喝買飯,會稍微的鼓舞士氣和調節氛圍。熟練的行動很靠譜,很讓人踏實放心,可能是陪著他自己的孩子做過類似的服務,可能是陳嫻教育的好,可能是本身就是很不錯的年輕人。
到了晚飯之後,陳嫻說自己想去旅館和金花一起住,換洗衣物都帶了。
陳嫻的兒子知道自己老媽心情不好的原因,也知道老媽的脾氣也是固執倔強的,不好再勸說阻攔。他給自己的媽媽拿了一點錢,讓她缺啥買啥,別舍不得。
金花,銀花,作為女人的直覺,覺得陳嫻應該是在兒子家不自在,心裏有想法。但是都打哈哈的裝作不知道,說是老姐妹談心,讓陳嫻兒子安心迴家和上班,他們自己會安排行程,玩兩天就迴老家了,迴老家之前再麻煩他相送。
互相客氣道別之後,三個女人手挽手並排的走著,金理寶跟在後麵不遠處。
“你在找啥別扭啊?你兒子養育的那麽好,你一兒一女都有出息,比我們普通種地打工的家庭那不是強多了。你看我養了七個兒女,都沒養好,我才發愁糟心呢。”金花大大咧咧的說道。
“我就是覺得沒意思。兒子養大了要顧著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孫女也疏遠嫌棄我老了,人老了跟機器一樣的不中用了,兒媳婦也是冷冰冰的板著臉。我去兒子家渾身不自在,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老家吃糠咽菜。我那個老伴兒人真不錯,但是突然扔下我,我也難受啊。”陳嫻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讓別人聽了看笑話的不和睦,但是身邊的這兩個女人不是別人,是老夥計了。
“凡是往好處想,鑽牛角尖能把人氣生病。咱們這把歲數了,身體健康不給兒女添麻煩,也是一種幫助了。你看我一身病得化療吃藥花錢,兒子都在外麵打工幹髒活累活,累死累活的。金理寶在家裏照顧我,照顧孫子孫女,我們也是湊合活一天是一天。人哪能細想和較真呢?”銀花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有對比就有差距,有對比就有傷害,有對比就要感恩和幸運感。
金花沒接話,她不知道如何訴說自己的苦惱,她也不想再增添沉重氣氛的話題,情緒是會傳染的,壞情緒傳染的更快更強更煩躁。
她們轉移了話題,說起了其它不疼不癢的八卦。
人人心上都有一把利劍,都有一座墳,埋著自己不想提起的人和事情。
但是莫名的就是有點壓抑,不是空間大小的壓抑,是家庭氛圍的壓抑。
兒子在家裏也在忙著工作上的事情,並沒有時間來關心自己的媽媽。孫女長大了一些,很有禮貌,但是跟陳嫻三年不見也生疏了很多,小時候的可愛親熱和誓言都變得模糊和遙遠。兒媳婦的臉色也不好,隱忍的樣子好像在責怪婆婆不懂事的打擾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節奏。
失去丈夫的陳嫻,在自己的家裏是孤單一個人的。丈夫在世的時候,是她當家做主的,丈夫是聽她的意見的,是圍繞著她轉的。如今突然失去了老伴兒,對於這個夫妻關係比較好的女人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打擊,也是很不能適應的生活狀態。
陳嫻本想跟孫女一起睡,被孫女拒絕了,兒媳婦解釋孩子學習任務重,長大了想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金花隻好在客廳的沙發上湊合睡覺,沙發的躺椅位置不算窄,但是睡起覺來並不舒服。
陳嫻在半睡半醒的尷尬感覺裏,等到了天亮,等到了兒子周末休息的早上。兒子答應她今天帶著他們出去玩兒,被鬧鍾吵醒的時候還是睡意朦朧的,靠著自己的自律和誠信起床刷牙洗臉。
兒子小聲的告訴陳嫻,出去吃早餐,盡量不要發出動靜吵醒還在睡覺的人。和金花三人匯合之後,一行五個人結伴吃早餐和出門遊玩。
到了當地就要嚐試當地的特色美食,食物一般都不會難吃,尤其對於這些經曆過挨餓浮腫歲月的人來說。來到了特色美食店,點了幾樣特色美食當早餐。
看起來很好吃,吃起來卻是另外一迴事兒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胃,吃不慣真的吃不慣。難喝的豆汁和堅硬的餅子,真的是難以下咽,為了不浪費糧食,盡力的把餅子塞到嘴巴裏,填充食物欺騙大腦和肚子,甚至還打包帶走了剩下的幾個餅子。但是豆汁實在是喝不下,捏著鼻子像喝中藥一般的,發現比中藥還難喝。這碗搜抹布水一般的奇特味道,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記憶和後遺症。
湊合吃飽的幾個人走出了小吃店,開始往她們想象中的地方走去。金花對於廣場是沒有概念和想象力的,老家的客廳掛了很多年的圖片,感覺很熟悉了。雖然沒有見過,雖然自己沒有向往,但是真的到達的時候看到了時候,還是別樣的心情。體驗過的感受遠比想象更有魅力和價值,金花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銀花和陳嫻,兩人都很開心,像個孩子一般。陳嫻的兒子帶了相機,給她們拍了很多的照片。金理寶全程好像是個跟班隱形人一般,幾乎不太說話,就是默默的跟著和拿包拿東西,充當個移動的搬運工服務員。
為了避免金理寶有脾氣發牢騷,金花在出發之前就進行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和忽悠,在旅遊的過程中也主動自覺的分擔背包拿東西的任務,還會找話題尊重和關心金理寶一下,做好麵子上的工程,生怕他犯倔掃興,生怕他撂挑子。
金理寶目前表現的也還可以,沒有出幺蛾子,看起來也是個合格的旅遊搭子。
看過了升旗廣場和城樓,雖然沒能上到這個重大曆史紀念意義的城樓上,但是在眼前親眼看到就是一種很大的開心和滿足了。
看過了城樓,陳嫻的兒子帶著這四個老頭老太太去了隔壁的故宮,皇帝住的地方。電視劇裏輝煌威嚴的故宮,自己也能進去看看了,還是看的真實的。到處都是房間和巷子,這裏幾百年來生活了很多有名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他們的智慧和故事流傳很廣,收音機裏的評書會講,連環畫會講,她們看不懂也不看的書籍裏麵也會講。
“原來慈禧太後住的地方也就這麽點兒大啊?禦花園也沒有很大很漂亮嗎?”銀花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那是古代人講究風水,房間小聚氣,聚福氣聚財氣。”金理寶難得的發言說話。
“這個大都市裏是寸土寸金,跟咱們那落後偏遠的農村是不能比的。古代每個朝代都那麽多人住在這裏,房間肯定是大不到哪裏去。咱們的院子都比皇帝妃子休息的房間大,還是新時代好,咱們都趕上了好時代。”陳嫻感慨的說道。
“那個官員上朝的台階真多,門坎也多,那一塊看起來還是很威嚴的。咱們隻能憑借著電視劇來了解和想象曾經的輝煌和驚心動魄,你說咱們要是活在古代是啥樣的?”金花的好奇心蹦躂了出來,想象力難得的也迴來了一點兒。經常浸泡在勤勞辛苦的柴米油鹽裏,人很容易疲累麻木和順從生活的安排。
“我這智商肯定不行,運氣也不好,搞不好就是個小宮女,經常挨揍挨餓,還天天提心吊膽的怕掉腦袋。能不能出宮都是個問題,搞不好就是幹粗活老死在這個地方了。”銀花說著自己的想象。
“我估計連個宮女的都混不上,估計早就在一次次的天災人禍中失去生命了。普通人如螻蟻一般的,封建社會真不是啥好玩意兒。”陳嫻說道。
“你兒子肯定是讀書秀才,然後當官領俸祿的,起碼是能養活妻子孩子的。搞不好還能成為一個大官,古代普通讀書人逆襲的故事還真不少。聰明會讀書,會揣測心意,會站隊的都能拿到好結果。聰明的人啥時候都是聰明的,稀缺的。”金花看著陳嫻打趣的說道,出於玩笑,出於一點感謝和活躍氣氛。
陳嫻的兒子不好意思的笑了,讓叔叔阿姨別打趣他了。給幾個人拍了很多照片合影,說在迴老家之前洗出來,就能拿到照片留作紀念了。
為了照顧生病的銀花,他們一路上是走走停停,邊休息邊看風景。最後索性在公園裏的草地上坐著,躺著了。因為有其它人也是累的夠嗆,本來不好意思怕被批評的幾個人,加入了一起躺平坐著的隊伍。
一天的遊玩是愉快的,陳嫻的兒子比較細心,會給他們念石碑上的文字介紹。會給他們拍照,會給他們買水喝買飯,會稍微的鼓舞士氣和調節氛圍。熟練的行動很靠譜,很讓人踏實放心,可能是陪著他自己的孩子做過類似的服務,可能是陳嫻教育的好,可能是本身就是很不錯的年輕人。
到了晚飯之後,陳嫻說自己想去旅館和金花一起住,換洗衣物都帶了。
陳嫻的兒子知道自己老媽心情不好的原因,也知道老媽的脾氣也是固執倔強的,不好再勸說阻攔。他給自己的媽媽拿了一點錢,讓她缺啥買啥,別舍不得。
金花,銀花,作為女人的直覺,覺得陳嫻應該是在兒子家不自在,心裏有想法。但是都打哈哈的裝作不知道,說是老姐妹談心,讓陳嫻兒子安心迴家和上班,他們自己會安排行程,玩兩天就迴老家了,迴老家之前再麻煩他相送。
互相客氣道別之後,三個女人手挽手並排的走著,金理寶跟在後麵不遠處。
“你在找啥別扭啊?你兒子養育的那麽好,你一兒一女都有出息,比我們普通種地打工的家庭那不是強多了。你看我養了七個兒女,都沒養好,我才發愁糟心呢。”金花大大咧咧的說道。
“我就是覺得沒意思。兒子養大了要顧著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孫女也疏遠嫌棄我老了,人老了跟機器一樣的不中用了,兒媳婦也是冷冰冰的板著臉。我去兒子家渾身不自在,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老家吃糠咽菜。我那個老伴兒人真不錯,但是突然扔下我,我也難受啊。”陳嫻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讓別人聽了看笑話的不和睦,但是身邊的這兩個女人不是別人,是老夥計了。
“凡是往好處想,鑽牛角尖能把人氣生病。咱們這把歲數了,身體健康不給兒女添麻煩,也是一種幫助了。你看我一身病得化療吃藥花錢,兒子都在外麵打工幹髒活累活,累死累活的。金理寶在家裏照顧我,照顧孫子孫女,我們也是湊合活一天是一天。人哪能細想和較真呢?”銀花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有對比就有差距,有對比就有傷害,有對比就要感恩和幸運感。
金花沒接話,她不知道如何訴說自己的苦惱,她也不想再增添沉重氣氛的話題,情緒是會傳染的,壞情緒傳染的更快更強更煩躁。
她們轉移了話題,說起了其它不疼不癢的八卦。
人人心上都有一把利劍,都有一座墳,埋著自己不想提起的人和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