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很想知道的也害怕知道的,成為了她的暗傷和利劍穿心。
金花離開s市已經五天了,這五天時間發生的事情對於金花來說是全新的未知的,充滿艱難和冒險的,甚至是令人沮喪的無依無靠。
她忙於應付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幾乎沒有空閑的時間來思考,沒有多餘的時間用來想念她曾經惦念的人。體力勞動讓人很投入,沒人管她的大腦,但是她的大腦拒絕了迴憶和想象,腳踏實地的過好眼下成了關鍵,思考未來思考後續的變化提升也擺在這樣一個年過五十的老婦人身上。
讓我們來看一看,金花曾經在乎的人,現在都是什麽樣的狀態吧。
金多寶,金花的老公,金花離開家之後,他覺得很自由很快活,少了嘮叨他的人,自己是自由的隨心所欲的。他一邊跟別人說金花會求著迴到自己家裏來,但是他一定會把她趕走不要她了。他的狐朋狗友酒肉朋友,來往的更加頻繁了,他甚至會主動的花錢邀請他們來喝酒吃飯,喜歡熱鬧喧囂被別人包圍和奉承的感覺。關於找女人的事情,也是隨心所欲的花錢買快樂。在外人看來,金多寶現在是妻離子散的或者是自由自在的老不正經。
金多寶自己內心是怎麽感覺的?他覺得簡單麻木的快樂,內心還是覺得被傷害大男人的自尊心的,他覺得自己被金花這個老女人狠狠地打臉了。他有時候會懷念這個衰老蒼老的結發妻子,有時候會自言自語的說話就好像曾經金花在的時候一樣,他有時候會擔心金花是否能夠生存下去,生活的水平會不會很低?他轉念又一想,開始記恨起這個陪伴他三十多年的女人。作為七個兒女的父親,十幾個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的爺爺,他沒有享受到多少來自兒女的溫暖和愛意,除了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勞動幹活,用自己的力氣換錢,他的精神世界確實非常的匱乏和殘缺。這個五十幾歲的中老年男人,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發生,金花甚至能夠猜測到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
金花的大兒子馬明和大兒媳唐樹枝,他們繼續在偏遠落後的小鎮子上生活和生存。他們的小賣鋪生意越來越好,起早貪黑的忙碌,時間也很自由可以自己安排。馬明對於自己老媽離家出走的事情,很擔心很掛念,但是沒有聯係的方式。金花這個固執倔強的農村老太太,實在是讓人頭疼和無奈。馬明作為大兒子,作為男性不太能夠理解金花的選擇和行為。沉默話不多的馬明,知道金花鬧離婚並離家出走的事情,變得更加的沉默了。唐樹枝對於這個婆婆有好感但是不多,她隻能勸自己的丈夫管不了的時候別瞎操心,沒有用處且有害。唐樹枝像普通的媽媽們一樣,對於兒女的感情和付出是排在第一位的。他的兒女讀書都不太行,勉強的混了個初中畢業,舍不得她們去打工,讓女兒去讀師範幼師了,讓兒子去學習修摩托車了。這一家的日子過得安穩和平靜,就像是這個小鎮子一樣。
金花的二兒子金良民和二兒媳婦李豔紅,金良民的婚禮主持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從一個教書先生成了不折不扣的商人,他的教書工作請了代教,自己專心的搞業務和業績。李豔紅繼續的當著自己的家庭主婦,關注自己兒女的學習和需求,也關注自己老公的想法和行為。金良民對於金花和金多寶的感情已經非常非常的淡薄,幾乎是遠房親戚的程度了。當他知道哦這件事情的時候,內心並沒有什麽波瀾,內心裏麵想的是這個老太太真是能折騰,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一把年紀了搞什麽離家出走離婚的事情,真是夠丟人現眼的。李豔紅對於婆婆的怨恨是一直存在的,獨自帶娃的辛苦坎坷,她這輩子都不會原諒,哪怕她現在的老公能賺錢也彌補不了婆婆的失職,婆婆給的錢她是不承認和不認可的,給自己的兒女也灌輸了“奶奶不是好人,對不起我,也不喜歡你們”的觀念。金良民的兒女讀書成績也一般,比不上曾經師範中專生的金良民。金良民賺錢之後,對於讀書這件事情看的很淡,甚至覺得讀書是沒有用的,賺不到錢就不是好的選擇和出路。金良民的兒子跟著他一起經營主持歌舞團的事業,女兒則是去學了護士護理專業。金良民一家的生活也在相對比較和睦的環境裏進行。他們一家人對於金花的事情不關心,也不浪費自己的精力時間。
金花的三兒子金良虎和三兒媳文巧英,對於金花的經濟價值和人力價值是存在著使用和想要繼續使用的。他們的倆兒子都是金花帶大的,日常吃飯和花費也都是金花和金多寶負責的。幾個兄弟姐妹中,他們是占到了便宜和實惠的。金花突然的撂挑子,讓他們夫妻倆覺得很受打擊和煩躁。他們舍不得花自己的錢給孩子托管,夫妻倆賺錢不多不少,都是力氣和時間換取金錢的方式,是辛苦錢是一分分積攢的錢,是他們想要買房子的錢。金花離開的這五天,金多寶對照顧孫子沒啥耐心,沒啥持久的耐性,他想擺譜兒,想要兒子兒媳婦跟他說好話哄著,可惜這個兒子兒媳都沒想到這個方麵,也沒有說什麽好聽的話語,反而有點指責金多寶帶孫子帶的不好,比起婆婆金花帶的相纏很遠。這五天時間,這個小家庭的運轉出了點兒小問題,不通暢不順暢,顯示出了金花存在的價值和作用。
金花的四女兒金良月和再婚的女婿仲雲亭,他倆目前處在迎接新生命的階段,高齡孕婦成為一個小生命的媽媽,懷孕過程也是格外的注意的。仲雲亭的兒子在前妻身邊生活,對於他沒有太多的感情羈絆,也沒有需要惦記的財產房產,對於他也是假期來住幾天聯絡一下父子之情。金良月沉浸在快要當媽媽的喜悅裏幸福裏,更加的理解自己的媽媽,更加的想念和擔心自己的媽媽。這五天時間,對於金良月來說也是情緒起起伏伏的時間,她希望能夠安慰和溫暖自己的媽媽,但是金花目前並沒有聯係她,沒有主動的打電話尋找她。仲雲亭作為知識分子,帶著浪漫的思想和哲學的思維,他安慰金良月的話都是書上的“人各有命,我思故我在……”這些高深的話語雖然不能緩解現實生活的壓力和情緒,但是也是一個出口和借口。金良月專心的等待著夏天時候孩子的出生,她希望自己的媽媽能夠看到屬於她的孩子的出生,她內心帶著煎熬祈禱的盼著這個事情在現實中發生和上演。
金花的五兒子金良言和五兒媳張玲玲,踏實幹活當毛織廠老師傅的金良言,精明算計過小日子的張玲玲,他們的兒子交了借讀費讀了s市的小學,妞妞也被接迴去讀幼兒園了。他們工作的地方本就在郊區,距離金多寶的住處有半個小時的摩托車距離。金花的離家出走對於他們的影響不大,可憐的就是妞妞真心的希望見到奶奶金花,希望和奶奶在一起。張玲玲看到領養的女兒和自己不親,開始努力的討好妞妞,她想要的是貼心小棉襖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看到金花的老年生活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她還是有點後怕的,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養著妞妞,她把家裏的錢都攥在自己的手裏,密碼連金良言都不知道也不告訴,家裏的財政大權拿到手裏,是個很聰明的做法。金良言忙著學習新型的機器和技術,對於五十多歲的老媽沒有多少擔心,可能因為工廠裏麵五六十歲的打工人並不少。他對於年齡沒有具體真切的感受,他覺得自己的老媽隻是出門散心發脾氣,一個農村小老太太翻不出多大的浪花,肯定會迴來的,他也是這麽對著自己的兒子女兒說的。
金花的六女兒金良勤和六女婿張興偉,張興偉在鐵飯碗的單位升職的事情被截胡了,對於仕途不順利的事情他是非常介意和耿耿於懷的,甚至帶著點懷才不遇的才子做派。張興偉和亡妻的兩個女兒已經讀高中了,學習成績不錯,應該能讀個不錯的大學,有個不錯的工作單位。張興偉和金良勤的兒子讀書成績不好,張興偉和他爸媽責怪是遺傳了金良月的智商,空有一副皮囊沒有腦子智商,唉聲歎氣的覺得家庭的希望破滅了。金良勤對於這種觀點有點反感也有點無奈,吵了幾次都無果,覺得沒意思就放棄了爭吵爭辯。金良勤的美容護膚店的生意也是時好時壞的,收入不穩定,但是賺的錢是比張興偉要多一些的。張興偉看不起的個體戶,覺得沒有保障和尊嚴的個體戶,一個女人賺的錢比他還要多。金良勤悶聲做生意和賺錢,對誰都沒有說,智商不高的她能做到這一點兒,也是個不笨的藏拙的。妞妞給了自己的四哥家(實際上是在金花身邊長大的)抱養了三年多,她對於妞妞的感情變得有些複雜,各種家庭矛盾和忙活生意,久而久之的她對於妞妞的感情變淡了,顧不上了。張興偉比起妻子兒女,他更在乎仕途名利地位,對於妞妞是沒有多少感情的。曾經奮不顧身要生下來的女兒,現在成了一個累贅和親戚,這真是有點諷刺的。金良勤對於金花離家出走,同為不幸福婚姻裏麵的女人,反而能夠理解幾分。不同的是,她有點錢有點社會地位,自己的老媽五十多了啥都沒有,重新在社會上獨自生存,這真是太淒慘太可憐了。如果知道老媽的聯係方式,她肯定會第一時間打錢的,對於親媽給錢的豪氣讓她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有存在感的。
金花的七兒子金良木和七兒媳李瑤瑤,他們的女兒送到了李瑤瑤的親媽家留守。金良木是想要兒子傳宗接代的,李瑤瑤雖然結婚之前挺有主見,但是結婚之後好像被吸走了精力一般的有氣無力,甚至麻木的不再思考。她對於女兒有點兒不舍,但是更希望自己抽出時間來賺錢。把女兒送到老家之後,她和金良木在一個工廠裏麵打工和租房子住,夫妻倆的關係更黏糊和親近了,好像是熱戀一樣的甜蜜,好像沒有生過孩子一般的隻專注於打工幹活賺錢,休息時間倆人還會一起去玩耍去看風景。李瑤瑤的父母當初收了三萬五的彩禮錢,在當時屬於是巨款了,他們夫妻倆喜歡孩子也擅長照顧孩子,李瑤瑤的妹妹上了普通的中專,李瑤瑤的弟弟還很小,是需要有人專門照顧照看的,湊在一起也是一樣的照顧。“一個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都一樣,”他們的觀點是統一的。對於金花離家出走的事情,這對小夫妻並沒放在心上,他們是最後才知道的,他們知道之後沒有任何的意見和語言,仿佛是約定好了一般的不提不相幹的人,隻開心過自己的日子。
在金花離家出走的五天時間裏,一切好像發生了變化,又好像沒有任何的變化。思念她的人占一小半,無所謂和不在乎的占一半,好像是很失敗的母親和奶奶,好像是個很失敗的老年婦女,好像是個孤獨漂泊的靈魂。
金花離開s市已經五天了,這五天時間發生的事情對於金花來說是全新的未知的,充滿艱難和冒險的,甚至是令人沮喪的無依無靠。
她忙於應付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幾乎沒有空閑的時間來思考,沒有多餘的時間用來想念她曾經惦念的人。體力勞動讓人很投入,沒人管她的大腦,但是她的大腦拒絕了迴憶和想象,腳踏實地的過好眼下成了關鍵,思考未來思考後續的變化提升也擺在這樣一個年過五十的老婦人身上。
讓我們來看一看,金花曾經在乎的人,現在都是什麽樣的狀態吧。
金多寶,金花的老公,金花離開家之後,他覺得很自由很快活,少了嘮叨他的人,自己是自由的隨心所欲的。他一邊跟別人說金花會求著迴到自己家裏來,但是他一定會把她趕走不要她了。他的狐朋狗友酒肉朋友,來往的更加頻繁了,他甚至會主動的花錢邀請他們來喝酒吃飯,喜歡熱鬧喧囂被別人包圍和奉承的感覺。關於找女人的事情,也是隨心所欲的花錢買快樂。在外人看來,金多寶現在是妻離子散的或者是自由自在的老不正經。
金多寶自己內心是怎麽感覺的?他覺得簡單麻木的快樂,內心還是覺得被傷害大男人的自尊心的,他覺得自己被金花這個老女人狠狠地打臉了。他有時候會懷念這個衰老蒼老的結發妻子,有時候會自言自語的說話就好像曾經金花在的時候一樣,他有時候會擔心金花是否能夠生存下去,生活的水平會不會很低?他轉念又一想,開始記恨起這個陪伴他三十多年的女人。作為七個兒女的父親,十幾個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的爺爺,他沒有享受到多少來自兒女的溫暖和愛意,除了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勞動幹活,用自己的力氣換錢,他的精神世界確實非常的匱乏和殘缺。這個五十幾歲的中老年男人,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發生,金花甚至能夠猜測到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
金花的大兒子馬明和大兒媳唐樹枝,他們繼續在偏遠落後的小鎮子上生活和生存。他們的小賣鋪生意越來越好,起早貪黑的忙碌,時間也很自由可以自己安排。馬明對於自己老媽離家出走的事情,很擔心很掛念,但是沒有聯係的方式。金花這個固執倔強的農村老太太,實在是讓人頭疼和無奈。馬明作為大兒子,作為男性不太能夠理解金花的選擇和行為。沉默話不多的馬明,知道金花鬧離婚並離家出走的事情,變得更加的沉默了。唐樹枝對於這個婆婆有好感但是不多,她隻能勸自己的丈夫管不了的時候別瞎操心,沒有用處且有害。唐樹枝像普通的媽媽們一樣,對於兒女的感情和付出是排在第一位的。他的兒女讀書都不太行,勉強的混了個初中畢業,舍不得她們去打工,讓女兒去讀師範幼師了,讓兒子去學習修摩托車了。這一家的日子過得安穩和平靜,就像是這個小鎮子一樣。
金花的二兒子金良民和二兒媳婦李豔紅,金良民的婚禮主持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從一個教書先生成了不折不扣的商人,他的教書工作請了代教,自己專心的搞業務和業績。李豔紅繼續的當著自己的家庭主婦,關注自己兒女的學習和需求,也關注自己老公的想法和行為。金良民對於金花和金多寶的感情已經非常非常的淡薄,幾乎是遠房親戚的程度了。當他知道哦這件事情的時候,內心並沒有什麽波瀾,內心裏麵想的是這個老太太真是能折騰,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一把年紀了搞什麽離家出走離婚的事情,真是夠丟人現眼的。李豔紅對於婆婆的怨恨是一直存在的,獨自帶娃的辛苦坎坷,她這輩子都不會原諒,哪怕她現在的老公能賺錢也彌補不了婆婆的失職,婆婆給的錢她是不承認和不認可的,給自己的兒女也灌輸了“奶奶不是好人,對不起我,也不喜歡你們”的觀念。金良民的兒女讀書成績也一般,比不上曾經師範中專生的金良民。金良民賺錢之後,對於讀書這件事情看的很淡,甚至覺得讀書是沒有用的,賺不到錢就不是好的選擇和出路。金良民的兒子跟著他一起經營主持歌舞團的事業,女兒則是去學了護士護理專業。金良民一家的生活也在相對比較和睦的環境裏進行。他們一家人對於金花的事情不關心,也不浪費自己的精力時間。
金花的三兒子金良虎和三兒媳文巧英,對於金花的經濟價值和人力價值是存在著使用和想要繼續使用的。他們的倆兒子都是金花帶大的,日常吃飯和花費也都是金花和金多寶負責的。幾個兄弟姐妹中,他們是占到了便宜和實惠的。金花突然的撂挑子,讓他們夫妻倆覺得很受打擊和煩躁。他們舍不得花自己的錢給孩子托管,夫妻倆賺錢不多不少,都是力氣和時間換取金錢的方式,是辛苦錢是一分分積攢的錢,是他們想要買房子的錢。金花離開的這五天,金多寶對照顧孫子沒啥耐心,沒啥持久的耐性,他想擺譜兒,想要兒子兒媳婦跟他說好話哄著,可惜這個兒子兒媳都沒想到這個方麵,也沒有說什麽好聽的話語,反而有點指責金多寶帶孫子帶的不好,比起婆婆金花帶的相纏很遠。這五天時間,這個小家庭的運轉出了點兒小問題,不通暢不順暢,顯示出了金花存在的價值和作用。
金花的四女兒金良月和再婚的女婿仲雲亭,他倆目前處在迎接新生命的階段,高齡孕婦成為一個小生命的媽媽,懷孕過程也是格外的注意的。仲雲亭的兒子在前妻身邊生活,對於他沒有太多的感情羈絆,也沒有需要惦記的財產房產,對於他也是假期來住幾天聯絡一下父子之情。金良月沉浸在快要當媽媽的喜悅裏幸福裏,更加的理解自己的媽媽,更加的想念和擔心自己的媽媽。這五天時間,對於金良月來說也是情緒起起伏伏的時間,她希望能夠安慰和溫暖自己的媽媽,但是金花目前並沒有聯係她,沒有主動的打電話尋找她。仲雲亭作為知識分子,帶著浪漫的思想和哲學的思維,他安慰金良月的話都是書上的“人各有命,我思故我在……”這些高深的話語雖然不能緩解現實生活的壓力和情緒,但是也是一個出口和借口。金良月專心的等待著夏天時候孩子的出生,她希望自己的媽媽能夠看到屬於她的孩子的出生,她內心帶著煎熬祈禱的盼著這個事情在現實中發生和上演。
金花的五兒子金良言和五兒媳張玲玲,踏實幹活當毛織廠老師傅的金良言,精明算計過小日子的張玲玲,他們的兒子交了借讀費讀了s市的小學,妞妞也被接迴去讀幼兒園了。他們工作的地方本就在郊區,距離金多寶的住處有半個小時的摩托車距離。金花的離家出走對於他們的影響不大,可憐的就是妞妞真心的希望見到奶奶金花,希望和奶奶在一起。張玲玲看到領養的女兒和自己不親,開始努力的討好妞妞,她想要的是貼心小棉襖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看到金花的老年生活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她還是有點後怕的,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養著妞妞,她把家裏的錢都攥在自己的手裏,密碼連金良言都不知道也不告訴,家裏的財政大權拿到手裏,是個很聰明的做法。金良言忙著學習新型的機器和技術,對於五十多歲的老媽沒有多少擔心,可能因為工廠裏麵五六十歲的打工人並不少。他對於年齡沒有具體真切的感受,他覺得自己的老媽隻是出門散心發脾氣,一個農村小老太太翻不出多大的浪花,肯定會迴來的,他也是這麽對著自己的兒子女兒說的。
金花的六女兒金良勤和六女婿張興偉,張興偉在鐵飯碗的單位升職的事情被截胡了,對於仕途不順利的事情他是非常介意和耿耿於懷的,甚至帶著點懷才不遇的才子做派。張興偉和亡妻的兩個女兒已經讀高中了,學習成績不錯,應該能讀個不錯的大學,有個不錯的工作單位。張興偉和金良勤的兒子讀書成績不好,張興偉和他爸媽責怪是遺傳了金良月的智商,空有一副皮囊沒有腦子智商,唉聲歎氣的覺得家庭的希望破滅了。金良勤對於這種觀點有點反感也有點無奈,吵了幾次都無果,覺得沒意思就放棄了爭吵爭辯。金良勤的美容護膚店的生意也是時好時壞的,收入不穩定,但是賺的錢是比張興偉要多一些的。張興偉看不起的個體戶,覺得沒有保障和尊嚴的個體戶,一個女人賺的錢比他還要多。金良勤悶聲做生意和賺錢,對誰都沒有說,智商不高的她能做到這一點兒,也是個不笨的藏拙的。妞妞給了自己的四哥家(實際上是在金花身邊長大的)抱養了三年多,她對於妞妞的感情變得有些複雜,各種家庭矛盾和忙活生意,久而久之的她對於妞妞的感情變淡了,顧不上了。張興偉比起妻子兒女,他更在乎仕途名利地位,對於妞妞是沒有多少感情的。曾經奮不顧身要生下來的女兒,現在成了一個累贅和親戚,這真是有點諷刺的。金良勤對於金花離家出走,同為不幸福婚姻裏麵的女人,反而能夠理解幾分。不同的是,她有點錢有點社會地位,自己的老媽五十多了啥都沒有,重新在社會上獨自生存,這真是太淒慘太可憐了。如果知道老媽的聯係方式,她肯定會第一時間打錢的,對於親媽給錢的豪氣讓她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有存在感的。
金花的七兒子金良木和七兒媳李瑤瑤,他們的女兒送到了李瑤瑤的親媽家留守。金良木是想要兒子傳宗接代的,李瑤瑤雖然結婚之前挺有主見,但是結婚之後好像被吸走了精力一般的有氣無力,甚至麻木的不再思考。她對於女兒有點兒不舍,但是更希望自己抽出時間來賺錢。把女兒送到老家之後,她和金良木在一個工廠裏麵打工和租房子住,夫妻倆的關係更黏糊和親近了,好像是熱戀一樣的甜蜜,好像沒有生過孩子一般的隻專注於打工幹活賺錢,休息時間倆人還會一起去玩耍去看風景。李瑤瑤的父母當初收了三萬五的彩禮錢,在當時屬於是巨款了,他們夫妻倆喜歡孩子也擅長照顧孩子,李瑤瑤的妹妹上了普通的中專,李瑤瑤的弟弟還很小,是需要有人專門照顧照看的,湊在一起也是一樣的照顧。“一個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都一樣,”他們的觀點是統一的。對於金花離家出走的事情,這對小夫妻並沒放在心上,他們是最後才知道的,他們知道之後沒有任何的意見和語言,仿佛是約定好了一般的不提不相幹的人,隻開心過自己的日子。
在金花離家出走的五天時間裏,一切好像發生了變化,又好像沒有任何的變化。思念她的人占一小半,無所謂和不在乎的占一半,好像是很失敗的母親和奶奶,好像是個很失敗的老年婦女,好像是個孤獨漂泊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