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記憶找到了陳嫻的村子,邊走邊打聽,找到了陳嫻的家。她家已經從幾間大瓦房變成了三層小洋樓,是村子裏最顯眼的存在。也難怪我找不到了。
大年初九,春節已經算是已經過完了。我拿了一點酥餅和米花紅糖,都是老年人能夠吃的東西。是我們記憶裏很熟悉的味道。
陳嫻在院子裏麵曬太陽,冬天的太陽很微弱,一點兒暖意都沒有,但是看起來很好看,很珍貴。越缺少的越覺得珍貴。
陳嫻家的狗汪汪汪的叫了起來,在提醒著生人勿近。我天生害怕狗,隻好站在她家院子外麵喊她的名字,開門的是一個小女孩,“你喊我奶奶幹啥?”
“我是金花,金家莊的,你奶奶在家嗎?”我笑著問。
小女孩跑了進去,兩分鍾後,陳嫻的臉從大鐵門縫裏伸出來,看到了趕忙熱情的招唿我進門。
“你先把狗拴住,我害怕狗。”我特別慫的說道。
陳嫻哈哈大笑,喝止住了狗的叫聲。拉著我的手進了她家的院子。
我倆坐在她家院子裏麵,一起曬太陽和聊天說話。
陳嫻給我泡了一碗紅糖米花糖水,招唿我喝了暖身體。甜絲絲的還能讓肚子感覺到喝飽了。這是以前很緊缺的食物,是讓人懷念的食物。
“現在停電了,快半個月了連個信號都沒有。我也是幹著急,本來說好一起去看銀花的,也不知道你有沒有迴來。”陳嫻解釋的說道。
“那可不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我去看了銀花兩次了,過年過節的大家都走親串友的,我也不好一直去。”我說。
“我過年前去了一次,看著她的氣色不太好,心裏真不是滋味啊。聽說她最近兩年開始信教了,信的還很真。”陳嫻說。
“嗯,她也給我講了信教的事情。人有個精神寄托也挺好。銀花這一輩子沒出過縣城,對外麵的世界是又害怕又向往。就我們倆人說話的時候,我悄悄跟她說去大城市再問問醫生,她說不去了,治不好了,認命了。”我歎息的說。
“她得的那個病是個壞毛病,聽說是治不好的。銀花勤儉節約一輩子,肯定是舍不得再花錢了。人的命真是不好說,真是可惜。”陳嫻說。
“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也舍不得花錢治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曆一些事兒之後,我覺得我會花錢治病,活著才是一切,活得久才是勝利。給老公和孩子省錢,真的是情感中的傻瓜。”我平淡的說。
“咱倆的想法不太一樣,我假設一下這是我自己遇到的病症,我可能也不會花錢受罪治療,頂多是吃點中藥養著身子。看命運,看老天爺給我的大限壽命。”陳嫻認真的說著。
“人到老了的時候都惜命,都想多活一段時間。我公公金正康半身偏癱十來年,我的婆婆唐小女寧肯自己天天輸營養液,也不給她老伴兒花錢治療。這都是人性啊。”我說。
“那倒也是,這麽一說也是在理兒的。人老了都可憐,希望能夠自理的狀態下,順其自然的走。不拖累老伴兒,也不拖累子女。清清靜靜的離開也是福氣。”陳嫻說。
“大過年的,咱們不聊這個喪氣的話題。說著說著就聊到這裏了,你別介意啊。”我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嗨,這有啥不能說的,我不迷信這個。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沒啥可忌諱的。”陳嫻爽朗的說道。
“能見到你真好,這次迴來路上堵了五天,又冷又餓的,就像是以前饑荒年代一樣的。能見到你們真好。”我認真的說道。
“我的天呐,五天五夜啊?那真是折磨人遭罪啊!以後出門得看天氣預報,還得多帶吃的喝的,多帶點錢,以防萬一。”陳嫻說。
“這個教訓真是夠大了,我以後都不敢坐大巴車了。火車起碼有軌道清理之後就能走了,大巴車一打滑一出溜的,真是危險和耽誤時間。聽說飛機嗖的一下就能到了,就是沒見過沒坐過,機票錢應該很貴。”我說。
“我也沒坐過飛機,我害怕,我不敢坐。”陳嫻笑著說。
“奶奶,我也想坐飛機,你陪我一起坐吧,這樣咱倆就都不害怕了。”陳嫻的小孫女歪著頭說道。
我和陳嫻都哈哈大笑起來,這個小女娃真的很可愛,很機靈。瞬間就活躍了氣氛,改變了聊天的磁場。
“你不去跟著兒子住大城市裏了?就在老家幫忙帶孫子孫女了?”我轉移話題的問,不想再繼續說關於死亡的話題。
“我都忙碌一輩子了,不想再跟著孩子奔波了。他們願意讓我幫忙我就幫忙,不願意讓我幫忙我就躲清閑。現在隻剩下這個小孫女跟我們一起生活了。孫子都在城裏讀書,小孫女過兩年也接去城裏上小學。”陳嫻迴答道。
“那挺好,算是退休了,該享福了。我還得繼續當牛做馬帶孫子孫女,兒女多了矛盾多,事兒也多。”我想起那些糟心事兒,用羨慕的語氣說道。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咱想點好的,想點開心的事兒。我這個孫女跟著我,她不在爹媽身邊很可憐,但是對於我來說是個很好的伴兒。”陳嫻開心的說。
“你的想法一直很通透,我記得你是北京的,呆在這個偏遠落後的農村小村莊,不覺得可惜嗎?”我問。
“我娘家距離北京很遠,兄弟姐妹多,父母不在了,沒啥聯係了,跟個遠房親戚一樣的相處。我十五六歲就來咱們這個公社大隊了,幾十年了感情很深厚了。沒啥可惜的,以前窮的時候大家都是一樣的窮,現在日子好過了,但是咱們也老了,享受不了多少啦。”陳嫻說。
“奶奶,北京天安門你去過嗎?是不是和畫上的一樣?我也想去看看,等我長大了,帶著你一起去看。金花奶奶也一起去看。”陳嫻的小孫女認真的說。
“天安門城樓現在應該是更好看了,我都好幾年沒迴去了。奶奶等著你長大帶我去看,說話不算話是小狗,來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陳嫻寵溺的對著小孫女說道。
在這個瞬間,我想起了金良月和妞妞。她倆也如此暖心的人兒。
不知道金良月懷孕順利不?不知道妞妞現在在幹啥?
不知道金良木和李瑤瑤的孩子有沒有提前出生?
我眼看著一時半會的是迴不到s市了,他們有沒有花錢找人幫忙?會不會埋怨我,記恨我,就像金良民那一家一樣的。
金良民今年也沒有迴老家,沒有給他的爺爺金正康的墳前燒紙祭奠。年前也沒有迴來過,我問了銀花說沒看到他的身影,墳頭上也沒有祭奠過的樣子。
祭奠本身也沒啥實際意義,頂多算是緬懷紀念。
金良民冷漠的仿佛要故意切斷與爹媽和兄弟姐妹的一切聯係,隻和自己老婆孩子,一家四口過自己的日子。
停電的原因,電話也不通暢,他不知道我迴老家了。
被迫切斷聯係的時候,可能更看得出來人心和本性。
恍恍惚惚的想著這些煩心事兒,糟心事兒,腦袋西想東想的,沉浸在自己的神遊裏麵。
一小段時間裏,我和陳嫻都沒有開口說話,場麵安靜了一會兒。
我和陳嫻隨意的說話,拉扯家常,說自己的困惑和難過,說自己的開心和幸運。時間不知不覺的就流走了,眼看太陽已經完全的隱身看不見了,我開始準備迴家了。陳嫻熱情的留我吃飯和住宿,開始指揮自己的老伴兒做飯炒菜。我沒同意堅持迴自己家。
陳嫻鎖了大門,領著孫女,一起把我送到了橋頭,揮手道別,互道珍重。
我們的年齡都是當奶奶外婆的年齡了,我在兩千裏外的s市打工和照顧孫子孫女,她在老家帶孫女,各忙各的,以後再見麵不知道是啥時候了。屬於是真正的見一麵少一麵了。
我得再和銀花多待幾天,我不想後悔,反正我也沒事兒幹。還要把自己的宅基地守護住,我在心裏對自己說道。
大年初九,春節已經算是已經過完了。我拿了一點酥餅和米花紅糖,都是老年人能夠吃的東西。是我們記憶裏很熟悉的味道。
陳嫻在院子裏麵曬太陽,冬天的太陽很微弱,一點兒暖意都沒有,但是看起來很好看,很珍貴。越缺少的越覺得珍貴。
陳嫻家的狗汪汪汪的叫了起來,在提醒著生人勿近。我天生害怕狗,隻好站在她家院子外麵喊她的名字,開門的是一個小女孩,“你喊我奶奶幹啥?”
“我是金花,金家莊的,你奶奶在家嗎?”我笑著問。
小女孩跑了進去,兩分鍾後,陳嫻的臉從大鐵門縫裏伸出來,看到了趕忙熱情的招唿我進門。
“你先把狗拴住,我害怕狗。”我特別慫的說道。
陳嫻哈哈大笑,喝止住了狗的叫聲。拉著我的手進了她家的院子。
我倆坐在她家院子裏麵,一起曬太陽和聊天說話。
陳嫻給我泡了一碗紅糖米花糖水,招唿我喝了暖身體。甜絲絲的還能讓肚子感覺到喝飽了。這是以前很緊缺的食物,是讓人懷念的食物。
“現在停電了,快半個月了連個信號都沒有。我也是幹著急,本來說好一起去看銀花的,也不知道你有沒有迴來。”陳嫻解釋的說道。
“那可不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我去看了銀花兩次了,過年過節的大家都走親串友的,我也不好一直去。”我說。
“我過年前去了一次,看著她的氣色不太好,心裏真不是滋味啊。聽說她最近兩年開始信教了,信的還很真。”陳嫻說。
“嗯,她也給我講了信教的事情。人有個精神寄托也挺好。銀花這一輩子沒出過縣城,對外麵的世界是又害怕又向往。就我們倆人說話的時候,我悄悄跟她說去大城市再問問醫生,她說不去了,治不好了,認命了。”我歎息的說。
“她得的那個病是個壞毛病,聽說是治不好的。銀花勤儉節約一輩子,肯定是舍不得再花錢了。人的命真是不好說,真是可惜。”陳嫻說。
“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也舍不得花錢治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曆一些事兒之後,我覺得我會花錢治病,活著才是一切,活得久才是勝利。給老公和孩子省錢,真的是情感中的傻瓜。”我平淡的說。
“咱倆的想法不太一樣,我假設一下這是我自己遇到的病症,我可能也不會花錢受罪治療,頂多是吃點中藥養著身子。看命運,看老天爺給我的大限壽命。”陳嫻認真的說著。
“人到老了的時候都惜命,都想多活一段時間。我公公金正康半身偏癱十來年,我的婆婆唐小女寧肯自己天天輸營養液,也不給她老伴兒花錢治療。這都是人性啊。”我說。
“那倒也是,這麽一說也是在理兒的。人老了都可憐,希望能夠自理的狀態下,順其自然的走。不拖累老伴兒,也不拖累子女。清清靜靜的離開也是福氣。”陳嫻說。
“大過年的,咱們不聊這個喪氣的話題。說著說著就聊到這裏了,你別介意啊。”我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嗨,這有啥不能說的,我不迷信這個。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沒啥可忌諱的。”陳嫻爽朗的說道。
“能見到你真好,這次迴來路上堵了五天,又冷又餓的,就像是以前饑荒年代一樣的。能見到你們真好。”我認真的說道。
“我的天呐,五天五夜啊?那真是折磨人遭罪啊!以後出門得看天氣預報,還得多帶吃的喝的,多帶點錢,以防萬一。”陳嫻說。
“這個教訓真是夠大了,我以後都不敢坐大巴車了。火車起碼有軌道清理之後就能走了,大巴車一打滑一出溜的,真是危險和耽誤時間。聽說飛機嗖的一下就能到了,就是沒見過沒坐過,機票錢應該很貴。”我說。
“我也沒坐過飛機,我害怕,我不敢坐。”陳嫻笑著說。
“奶奶,我也想坐飛機,你陪我一起坐吧,這樣咱倆就都不害怕了。”陳嫻的小孫女歪著頭說道。
我和陳嫻都哈哈大笑起來,這個小女娃真的很可愛,很機靈。瞬間就活躍了氣氛,改變了聊天的磁場。
“你不去跟著兒子住大城市裏了?就在老家幫忙帶孫子孫女了?”我轉移話題的問,不想再繼續說關於死亡的話題。
“我都忙碌一輩子了,不想再跟著孩子奔波了。他們願意讓我幫忙我就幫忙,不願意讓我幫忙我就躲清閑。現在隻剩下這個小孫女跟我們一起生活了。孫子都在城裏讀書,小孫女過兩年也接去城裏上小學。”陳嫻迴答道。
“那挺好,算是退休了,該享福了。我還得繼續當牛做馬帶孫子孫女,兒女多了矛盾多,事兒也多。”我想起那些糟心事兒,用羨慕的語氣說道。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咱想點好的,想點開心的事兒。我這個孫女跟著我,她不在爹媽身邊很可憐,但是對於我來說是個很好的伴兒。”陳嫻開心的說。
“你的想法一直很通透,我記得你是北京的,呆在這個偏遠落後的農村小村莊,不覺得可惜嗎?”我問。
“我娘家距離北京很遠,兄弟姐妹多,父母不在了,沒啥聯係了,跟個遠房親戚一樣的相處。我十五六歲就來咱們這個公社大隊了,幾十年了感情很深厚了。沒啥可惜的,以前窮的時候大家都是一樣的窮,現在日子好過了,但是咱們也老了,享受不了多少啦。”陳嫻說。
“奶奶,北京天安門你去過嗎?是不是和畫上的一樣?我也想去看看,等我長大了,帶著你一起去看。金花奶奶也一起去看。”陳嫻的小孫女認真的說。
“天安門城樓現在應該是更好看了,我都好幾年沒迴去了。奶奶等著你長大帶我去看,說話不算話是小狗,來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陳嫻寵溺的對著小孫女說道。
在這個瞬間,我想起了金良月和妞妞。她倆也如此暖心的人兒。
不知道金良月懷孕順利不?不知道妞妞現在在幹啥?
不知道金良木和李瑤瑤的孩子有沒有提前出生?
我眼看著一時半會的是迴不到s市了,他們有沒有花錢找人幫忙?會不會埋怨我,記恨我,就像金良民那一家一樣的。
金良民今年也沒有迴老家,沒有給他的爺爺金正康的墳前燒紙祭奠。年前也沒有迴來過,我問了銀花說沒看到他的身影,墳頭上也沒有祭奠過的樣子。
祭奠本身也沒啥實際意義,頂多算是緬懷紀念。
金良民冷漠的仿佛要故意切斷與爹媽和兄弟姐妹的一切聯係,隻和自己老婆孩子,一家四口過自己的日子。
停電的原因,電話也不通暢,他不知道我迴老家了。
被迫切斷聯係的時候,可能更看得出來人心和本性。
恍恍惚惚的想著這些煩心事兒,糟心事兒,腦袋西想東想的,沉浸在自己的神遊裏麵。
一小段時間裏,我和陳嫻都沒有開口說話,場麵安靜了一會兒。
我和陳嫻隨意的說話,拉扯家常,說自己的困惑和難過,說自己的開心和幸運。時間不知不覺的就流走了,眼看太陽已經完全的隱身看不見了,我開始準備迴家了。陳嫻熱情的留我吃飯和住宿,開始指揮自己的老伴兒做飯炒菜。我沒同意堅持迴自己家。
陳嫻鎖了大門,領著孫女,一起把我送到了橋頭,揮手道別,互道珍重。
我們的年齡都是當奶奶外婆的年齡了,我在兩千裏外的s市打工和照顧孫子孫女,她在老家帶孫女,各忙各的,以後再見麵不知道是啥時候了。屬於是真正的見一麵少一麵了。
我得再和銀花多待幾天,我不想後悔,反正我也沒事兒幹。還要把自己的宅基地守護住,我在心裏對自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