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良月迴到隔壁城市去工作賺錢生活了。
我和金多寶繼續帶著金良虎的兩個兒子,我主要是帶倆娃,順便幹點細碎的活兒。倆男娃也很好帶,粗糙的帶娃習慣,金良虎和文巧英沒有表達不滿的意見。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倒比較看的開。隻要孩子健康和開心,他倆能專心賺錢就可以了。
金良言和張玲玲,還在s市的郊區工廠。在一個針織廠從年輕幹到結婚生子之後,金良言是個有耐心的人。耐心的偷偷跟著師傅學了針織拉羊毛的技術,會很多複雜的技術方法。老板也是一再的挽留和加錢,還給張玲玲安排了廠子裏做飯的工作,順便能照看孩子。
金良言用自己的技術養活了老婆孩子,給自己的老婆找到了工作看娃兩不誤的機會。
金良虎對此是有點羨慕和酸葡萄心理的,他和文巧英還在用氣力幹活賺錢,早出晚歸的,搬東西,裝修工地的塵土飛揚,一整天下來人都是髒兮兮的,永遠洗不幹淨的工作服和指甲。
文巧英因為嘴巴甜會說話,剛開始跟著裝修公司幹保潔清潔,後來接到了有錢人家的清潔工作,手底下還帶了幾個老家過來幹清潔的人,成了小組長和小頭頭。她去過很多豪氣有錢的房子,見得多了,對於小姑子的小洋樓反而不再那麽羨慕和誇讚了。
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因為各自的性格,各自的機遇和選擇不同,成了不同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狀態。發生的攀比和不服輸的較勁也是常見的。
金良木很好的當了墊底的,整天這裏幹一下,那裏幹一下,輾轉於玩具廠和裝修工地。斷斷續續的也算是沒停過,但是也沒有在一個活計裏幹的長久。我和金多寶看著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也是很頭疼,但是也找不到批評的點兒。他除了喜歡玩遊戲,喜歡買飲料零食,人也不懶惰。
害怕他再提取煤礦的事情,隻能任由他去,實在是管不了,都是有主見的大人了。
連金良木都十九歲了,距離領結婚證也隻有三年時間了,有不少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已經娶老婆和生娃了,很多都是孩子出生後到了法定年齡才領證的。
日子就這麽平平淡淡的過著,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
直到有一天張玲玲和金良言一起來到我們住的地方,看來是有事情要說。
“我和金良言生完大兒子之後,這兩年懷孕都沒懷上,想抱養一個女娃,在跟前養著。聽說金良勤懷孕了,準備生二胎工作不允許,你問問看如果生的是女娃能給我們抱養嗎?我也想要個閨女。”張玲玲笑著說。
“你們自己已經有兒子了,沒必要著急再生,更沒必要養別人的娃。你和金良勤本身就是嫂子和小姑子的關係,如果養她的娃,都不知道怎麽喊稱唿了!不合適吧?你辛辛苦苦養大了,她去找自己的親爹媽,你不是更傷心了?到時候兄弟姐妹的關係咋處啊?”我說。
張玲玲還是興致勃勃的想象著養一個女娃,哪怕不是從自己肚子裏生出來的,跟著了魔似的。她跟金良勤都有點魔怔了。
“養自己的娃是最好的。金良勤的娃讓她自己想辦法,那是她當爹媽的責任和義務。咱們幫不上忙,也管不了。她之前說是想讓你大哥家幫忙養著,我覺得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商量的咋樣了。”我認真的說。
“我就是想要個閨女,我自己身體不爭氣,懷孕一直不順利。金良言的工作也穩定了,多養活一個娃娃也是可以的。”張玲玲說。
“兒女的事情要看緣分。你和金良勤離得太近了,她肚子裏的娃生下來本來要喊你舅媽,現在改成喊你媽媽,你倆都接受不了吧?”我問。
“你和金良言都還很年輕,想再生一個也是有機會的。去大城市醫院看一看,治一治,很有可能就能再生娃娃了。你要是後麵再生了自己的閨女或者兒子,那金良勤的娃咋辦啊?這樣複雜混亂的關係,太累人了,娃們也會覺得累的。”我耐心的勸道。
“可能是我想的簡單了,想閨女想瘋了。金良言也沒反對,沒勸我。我再好好想一想吧。媽,你這盆涼水潑的可真是及時。”張玲玲說。
“你們兩口子都是踏實肯幹的人,金良言這個沒主見的娃,從小跟著哥哥姐姐當跟屁蟲。現在竟然能夠在一個行業裏幹這麽多年,行行出狀元,也算是熬出來了。你們可以考慮在這個城市先買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錢不夠就再攢一攢,反正這裏啥都比老家好。”我說。
“我們那點工錢除了吃喝拉撒還剩啥啊?買房子得猴年馬月了,還沒有名額和資格。”張玲玲歎氣的說。
“慢慢來,形勢會變化的。以前我們生孩子的時候都鼓勵多生幾個。現在突然又改成限製生或者少生了。以前住在農村坷垃堆裏土胚房,現在來到了大城市,也算是進步了,往前邁了很大的步子了。”我說。
“那倒是,我們村裏和我年齡差不多的都還不敢出來打工呢。守著一畝三分地苦哈哈的過日子。”張玲玲笑著說。
人都是有對比有欲望才有煩惱的,人比人氣死人,人比人也會得到安慰。
張玲玲說抱養孩子的事兒,暫時被我勸住和攔下來了。
金良言還是和小時候一樣的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聽著身邊人的想法也不阻攔,也不推動。還是屬於很沉悶的性子。
還好技術手藝的工作救了他,給他了安身立命的本事,給了他養家糊口的能力。也給了張玲玲體貼包容他的心思,倆人相處起來反而比較和諧。很少見到爭吵聲音。
我和金多寶繼續帶著金良虎的兩個兒子,我主要是帶倆娃,順便幹點細碎的活兒。倆男娃也很好帶,粗糙的帶娃習慣,金良虎和文巧英沒有表達不滿的意見。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倒比較看的開。隻要孩子健康和開心,他倆能專心賺錢就可以了。
金良言和張玲玲,還在s市的郊區工廠。在一個針織廠從年輕幹到結婚生子之後,金良言是個有耐心的人。耐心的偷偷跟著師傅學了針織拉羊毛的技術,會很多複雜的技術方法。老板也是一再的挽留和加錢,還給張玲玲安排了廠子裏做飯的工作,順便能照看孩子。
金良言用自己的技術養活了老婆孩子,給自己的老婆找到了工作看娃兩不誤的機會。
金良虎對此是有點羨慕和酸葡萄心理的,他和文巧英還在用氣力幹活賺錢,早出晚歸的,搬東西,裝修工地的塵土飛揚,一整天下來人都是髒兮兮的,永遠洗不幹淨的工作服和指甲。
文巧英因為嘴巴甜會說話,剛開始跟著裝修公司幹保潔清潔,後來接到了有錢人家的清潔工作,手底下還帶了幾個老家過來幹清潔的人,成了小組長和小頭頭。她去過很多豪氣有錢的房子,見得多了,對於小姑子的小洋樓反而不再那麽羨慕和誇讚了。
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因為各自的性格,各自的機遇和選擇不同,成了不同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狀態。發生的攀比和不服輸的較勁也是常見的。
金良木很好的當了墊底的,整天這裏幹一下,那裏幹一下,輾轉於玩具廠和裝修工地。斷斷續續的也算是沒停過,但是也沒有在一個活計裏幹的長久。我和金多寶看著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也是很頭疼,但是也找不到批評的點兒。他除了喜歡玩遊戲,喜歡買飲料零食,人也不懶惰。
害怕他再提取煤礦的事情,隻能任由他去,實在是管不了,都是有主見的大人了。
連金良木都十九歲了,距離領結婚證也隻有三年時間了,有不少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已經娶老婆和生娃了,很多都是孩子出生後到了法定年齡才領證的。
日子就這麽平平淡淡的過著,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
直到有一天張玲玲和金良言一起來到我們住的地方,看來是有事情要說。
“我和金良言生完大兒子之後,這兩年懷孕都沒懷上,想抱養一個女娃,在跟前養著。聽說金良勤懷孕了,準備生二胎工作不允許,你問問看如果生的是女娃能給我們抱養嗎?我也想要個閨女。”張玲玲笑著說。
“你們自己已經有兒子了,沒必要著急再生,更沒必要養別人的娃。你和金良勤本身就是嫂子和小姑子的關係,如果養她的娃,都不知道怎麽喊稱唿了!不合適吧?你辛辛苦苦養大了,她去找自己的親爹媽,你不是更傷心了?到時候兄弟姐妹的關係咋處啊?”我說。
張玲玲還是興致勃勃的想象著養一個女娃,哪怕不是從自己肚子裏生出來的,跟著了魔似的。她跟金良勤都有點魔怔了。
“養自己的娃是最好的。金良勤的娃讓她自己想辦法,那是她當爹媽的責任和義務。咱們幫不上忙,也管不了。她之前說是想讓你大哥家幫忙養著,我覺得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商量的咋樣了。”我認真的說。
“我就是想要個閨女,我自己身體不爭氣,懷孕一直不順利。金良言的工作也穩定了,多養活一個娃娃也是可以的。”張玲玲說。
“兒女的事情要看緣分。你和金良勤離得太近了,她肚子裏的娃生下來本來要喊你舅媽,現在改成喊你媽媽,你倆都接受不了吧?”我問。
“你和金良言都還很年輕,想再生一個也是有機會的。去大城市醫院看一看,治一治,很有可能就能再生娃娃了。你要是後麵再生了自己的閨女或者兒子,那金良勤的娃咋辦啊?這樣複雜混亂的關係,太累人了,娃們也會覺得累的。”我耐心的勸道。
“可能是我想的簡單了,想閨女想瘋了。金良言也沒反對,沒勸我。我再好好想一想吧。媽,你這盆涼水潑的可真是及時。”張玲玲說。
“你們兩口子都是踏實肯幹的人,金良言這個沒主見的娃,從小跟著哥哥姐姐當跟屁蟲。現在竟然能夠在一個行業裏幹這麽多年,行行出狀元,也算是熬出來了。你們可以考慮在這個城市先買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錢不夠就再攢一攢,反正這裏啥都比老家好。”我說。
“我們那點工錢除了吃喝拉撒還剩啥啊?買房子得猴年馬月了,還沒有名額和資格。”張玲玲歎氣的說。
“慢慢來,形勢會變化的。以前我們生孩子的時候都鼓勵多生幾個。現在突然又改成限製生或者少生了。以前住在農村坷垃堆裏土胚房,現在來到了大城市,也算是進步了,往前邁了很大的步子了。”我說。
“那倒是,我們村裏和我年齡差不多的都還不敢出來打工呢。守著一畝三分地苦哈哈的過日子。”張玲玲笑著說。
人都是有對比有欲望才有煩惱的,人比人氣死人,人比人也會得到安慰。
張玲玲說抱養孩子的事兒,暫時被我勸住和攔下來了。
金良言還是和小時候一樣的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聽著身邊人的想法也不阻攔,也不推動。還是屬於很沉悶的性子。
還好技術手藝的工作救了他,給他了安身立命的本事,給了他養家糊口的能力。也給了張玲玲體貼包容他的心思,倆人相處起來反而比較和諧。很少見到爭吵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