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繼續波瀾不驚的過著,村裏分地的舉動越來越清晰。
孩子們繼續在讀書,用著棉油燈。棉油是限量供應的,買起來比較困難。棉線浸泡在棉油裏,黑煙很大,容易咳嗽。
但是做作業的孩子離不開它,加工幹農活的人離不開它,陪著孩子學習在一旁做針線活的離不開它。
“罩兒燈”,部分家庭也使用上了,但是大部分人還沒有經濟能力用上。
“月月,讓你媽給你們買個罩兒燈,就是帶玻璃燈罩的燈,更亮堂,還沒有煙。”金多寶不忍心孩子一邊咳嗽一邊寫作業,有點心疼。
金良月驚喜的抬頭看著我,好像在問我是否同意。
“買,買了罩兒燈,吃的就要差一點兒了,你們能接受嗎?”我看著他們幾個問。
“我想要罩兒燈,我可以少吃點兒。”金良月率先表態。
“我又不上學,我不要燈。我要新衣服,姐姐的衣服太大了,也太醜了。”愛美的金良勤說,她還沒到讀書的年齡,在家玩兒。
金良言聽著姐姐和妹妹不同的意見,不想得罪任何一個,就說他都行。
第二天金多寶迴來的時候,手上提了一盞罩兒燈。
金良月開心壞了,認真的看了又看,天還沒黑就嚷嚷著點上看看。
“罩兒燈”成了他們的新寶貝,新夥伴。可以調節火苗大小的按鈕,更是讓她們覺得很神奇,一個個都試了又試。
鎮上的鑽探隊經過我們村莊的時候,電力線路這個新奇的東西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男人們。
“電”這個詞語還隻是個名詞,鎮上還沒有,隻聽說過城裏有,很亮堂很神奇,不用添加棉油就能亮。
金多寶之前在城裏短暫的待過,他又開始占據人場中央,開始描述電燈這個神奇的東西。描述的繪聲繪色,非常有趣,勾起了男女老少的好奇心和想象。
除了老年人,他們經曆了太多的變動和辛苦,覺得現在的日子已經是神仙過的日子了,不敢去想象電燈這個新詞語,也不願意去了解這個新事物。
村長拉著金多寶,直接去公社了,商量一下能不能給村莊都安裝上電。金多寶作為見識過的人,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和熱情。
拉電是需要電纜的,電纜是限量供應的,需要申請和排隊等著。
公社也接到了通電的任務,但是電纜緊缺和資金緊缺是很大的難題。
電纜的主要成分是鋁,因為交通不便利存在信息差,電纜廠的資源隻能去城裏找一找。
“金花,你覺得你姐夫能不能幫忙介紹城裏的電纜廠?公社說給經費報銷,讓我去跑一趟問問,早點通電。”金多寶小心的問。
“你先寫封信,以公社的名義,打聽一下消息也沒啥。”我說。
一周後收到了迴信,姐夫的字跡很蒼勁有力,信裏也是熱情的表示支持。
剩下的就是錢的問題了。公社大隊開了好幾次會議,舉手表決是否通電,大部分舉手通過。清算各自的賬單,把公社的餘錢集中到一起辦大事兒。
結算之後還是不夠,事情開始一半,還是被錢絆住了手腳。
隻能繼續之前的農田改造,分地運動。
把高田的土挖出來,運到低窪的田裏,讓所有的土地基本水平,便於灌溉排澇。石頭地不適合莊稼生長,每家每戶都害怕自己會被分到。
分地是抓鬮的方式進行的,金多寶的臭手氣拿到了石頭地的一半。
看著家裏的幾個孩子等著吃飯和讀書,雖然不怪他,但是我仍舊是忍不住氣的直罵他手氣不好。其實不是他的錯,總會有人會被分到石頭地,石頭地會多分一些。
另外一半的田地還是和公婆的在一起,屬於不遠不近不好不壞的田地。
金多寶齜牙咧嘴的隻笑笑沒說話,沒有抗議,願賭服輸。
郭紅霞也抽到了石頭比較多的地,氣的直哭,去隊長家哭訴了好幾次。村長被氣的腦袋嗡嗡的,讓我勸一下讓她消停,已經確定的事情是不會改變的。
我接到指示,去找了郭紅霞一趟。寬慰了她,也算是寬慰了自己吧,畢竟是同病相憐。
分到地之後,各家各戶開始了準備播種的農活兒。
我和金多寶,先去地裏挖石頭扔石頭,幹著手掄鋤頭,撿石頭的活兒。石頭沒舍得扔,用籮筐拉迴家,以後蓋房子可能會用上,糊在外牆也好看。
專心幹活,帶著怨氣的我,看著這些大大小小的石頭,在感慨挖多久才能全部清理完啊。地層地下會不會還有。
胡思亂想的間隙,聽到了“哐當”的一聲,好像是什麽東西破碎了的聲音。
金多寶好奇的繼續往下挖去,一個破碎的陶罐子出現在眼前。
裏麵的半罐銀圓露出來了,大半罐子的銀圓啊。
我和金多寶激動的數了數,是一百零一塊。是筆巨款啊,我倆的心砰砰直跳,巨大的意外之財,巨大的驚喜,我倆都要站不住了。
看了看周圍,這片地靠近河邊,現在沒看到人。
郭紅霞和他的老公一起來地裏了,她倆也剛好看到了這個陶罐裏的銀圓。
我們四個麵麵相覷的看著這個陶罐裏的錢,一時間都沒有開口說話。
“一百零一個銀圓啊,真是筆很大很大的錢了。這是誰偷偷埋下來的?”金多寶疑惑的說。
“應該是之前的地主家,畢竟這麽大一筆錢不是誰都能有的。”郭紅霞帶著肯定的語氣分析道。
“咱們把錢和罐子一起拿迴去,上交給隊裏。用來修電線應該能派上大用。”我說。
“其實也可以再考慮考慮,你自己地裏挖出來的可以算為你的。”郭紅霞帶著幾分商量的語氣說。
“算了,不是自己的,用起來心裏不安穩。萬一被查到了嚴打可劃不來。也影響娃們的將來。”我肯定的說。
“那倒也是,咱們一起去上交吧,耀輝考試也需要隊裏批準才行。”郭紅霞誠實的說。為自己的兒女考慮,是父母最自然最擅長的心思和行為,都是有孩子的人,都能理解。
我們捧著這個陶罐子,送到了隊長家裏。隊長叫來了公社支書做見證,確定是一百零一個銀圓。登記在村裏的賬目上,我們都簽了名字,按了手印。
從意外挖到這一百零一個銀圓到上交,隻花了一個小時左右。
別人的東西就是別人的,現在沒人敢來認領,畢竟之前是很嚴格搜查和批鬥過的。現在變成了村子集體的收入,公社支書說剛好可以用在電線上,電燈入戶是政策和方向,不能耽誤和拖拉。
這些銀圓有了好的去處,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我們撿到銀圓的事情,也被廣播喇叭通知和表揚了。
孩子們很開心,也有點疑惑為什麽撿到的東西,不能歸自己呢?
簡單的說了道理,“是自己賺的才是自己的,撿到的都是別人的,不能私自歸於自己,屬於品行不端,缺德的行為。還可能會被抓起來批鬥的。”我認真的迴答了他們的疑問。
公社組織大隊一起立電線杆,一起拉電線,電線入戶到每家每戶。
一些年齡大的老人對於新事物很排斥,很反感,隊裏多次組織做思想工作,才不情不願的同意拉根電線到自己的屋裏。
大家又一起熱情的加入了通電這個工程項目裏麵,建立小型發電站,發電機。麽個村子都設立了小型抽水機站,算是獨立存在的電閘把。
齊心協力的推動著電線杆,電線,燈泡的入戶工作。每個人都帶著希望和好奇,電燈亮起來是啥樣的?
等到傍晚時分,隊裏的大喇叭通知每家每戶注意用電安全,不要用手觸碰電線,自己家裏的閘也要注意使用安全。年齡大不懂的,可以問問鄰居年輕人,村裏都會負責的。
合閘送電的時候,真的是新生活開啟的秘密鑰匙。
孩子們盯著燈泡發出的光,很不可思議,很好奇光亮是怎麽通過電線進到自己家的?帶著疑問和好奇,每個人拉關了電閘,在一黑一亮之間無限的開心。
“以後可以用電燈寫作業了,罩兒燈可以退休了。”金多寶說。
村裏通電的快樂和幸福感,衝擊力很強,就像是一道分割線。一條向前進,越過越好的分割線。是一條縮小與城市差距的分割線。
孩子們繼續在讀書,用著棉油燈。棉油是限量供應的,買起來比較困難。棉線浸泡在棉油裏,黑煙很大,容易咳嗽。
但是做作業的孩子離不開它,加工幹農活的人離不開它,陪著孩子學習在一旁做針線活的離不開它。
“罩兒燈”,部分家庭也使用上了,但是大部分人還沒有經濟能力用上。
“月月,讓你媽給你們買個罩兒燈,就是帶玻璃燈罩的燈,更亮堂,還沒有煙。”金多寶不忍心孩子一邊咳嗽一邊寫作業,有點心疼。
金良月驚喜的抬頭看著我,好像在問我是否同意。
“買,買了罩兒燈,吃的就要差一點兒了,你們能接受嗎?”我看著他們幾個問。
“我想要罩兒燈,我可以少吃點兒。”金良月率先表態。
“我又不上學,我不要燈。我要新衣服,姐姐的衣服太大了,也太醜了。”愛美的金良勤說,她還沒到讀書的年齡,在家玩兒。
金良言聽著姐姐和妹妹不同的意見,不想得罪任何一個,就說他都行。
第二天金多寶迴來的時候,手上提了一盞罩兒燈。
金良月開心壞了,認真的看了又看,天還沒黑就嚷嚷著點上看看。
“罩兒燈”成了他們的新寶貝,新夥伴。可以調節火苗大小的按鈕,更是讓她們覺得很神奇,一個個都試了又試。
鎮上的鑽探隊經過我們村莊的時候,電力線路這個新奇的東西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男人們。
“電”這個詞語還隻是個名詞,鎮上還沒有,隻聽說過城裏有,很亮堂很神奇,不用添加棉油就能亮。
金多寶之前在城裏短暫的待過,他又開始占據人場中央,開始描述電燈這個神奇的東西。描述的繪聲繪色,非常有趣,勾起了男女老少的好奇心和想象。
除了老年人,他們經曆了太多的變動和辛苦,覺得現在的日子已經是神仙過的日子了,不敢去想象電燈這個新詞語,也不願意去了解這個新事物。
村長拉著金多寶,直接去公社了,商量一下能不能給村莊都安裝上電。金多寶作為見識過的人,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和熱情。
拉電是需要電纜的,電纜是限量供應的,需要申請和排隊等著。
公社也接到了通電的任務,但是電纜緊缺和資金緊缺是很大的難題。
電纜的主要成分是鋁,因為交通不便利存在信息差,電纜廠的資源隻能去城裏找一找。
“金花,你覺得你姐夫能不能幫忙介紹城裏的電纜廠?公社說給經費報銷,讓我去跑一趟問問,早點通電。”金多寶小心的問。
“你先寫封信,以公社的名義,打聽一下消息也沒啥。”我說。
一周後收到了迴信,姐夫的字跡很蒼勁有力,信裏也是熱情的表示支持。
剩下的就是錢的問題了。公社大隊開了好幾次會議,舉手表決是否通電,大部分舉手通過。清算各自的賬單,把公社的餘錢集中到一起辦大事兒。
結算之後還是不夠,事情開始一半,還是被錢絆住了手腳。
隻能繼續之前的農田改造,分地運動。
把高田的土挖出來,運到低窪的田裏,讓所有的土地基本水平,便於灌溉排澇。石頭地不適合莊稼生長,每家每戶都害怕自己會被分到。
分地是抓鬮的方式進行的,金多寶的臭手氣拿到了石頭地的一半。
看著家裏的幾個孩子等著吃飯和讀書,雖然不怪他,但是我仍舊是忍不住氣的直罵他手氣不好。其實不是他的錯,總會有人會被分到石頭地,石頭地會多分一些。
另外一半的田地還是和公婆的在一起,屬於不遠不近不好不壞的田地。
金多寶齜牙咧嘴的隻笑笑沒說話,沒有抗議,願賭服輸。
郭紅霞也抽到了石頭比較多的地,氣的直哭,去隊長家哭訴了好幾次。村長被氣的腦袋嗡嗡的,讓我勸一下讓她消停,已經確定的事情是不會改變的。
我接到指示,去找了郭紅霞一趟。寬慰了她,也算是寬慰了自己吧,畢竟是同病相憐。
分到地之後,各家各戶開始了準備播種的農活兒。
我和金多寶,先去地裏挖石頭扔石頭,幹著手掄鋤頭,撿石頭的活兒。石頭沒舍得扔,用籮筐拉迴家,以後蓋房子可能會用上,糊在外牆也好看。
專心幹活,帶著怨氣的我,看著這些大大小小的石頭,在感慨挖多久才能全部清理完啊。地層地下會不會還有。
胡思亂想的間隙,聽到了“哐當”的一聲,好像是什麽東西破碎了的聲音。
金多寶好奇的繼續往下挖去,一個破碎的陶罐子出現在眼前。
裏麵的半罐銀圓露出來了,大半罐子的銀圓啊。
我和金多寶激動的數了數,是一百零一塊。是筆巨款啊,我倆的心砰砰直跳,巨大的意外之財,巨大的驚喜,我倆都要站不住了。
看了看周圍,這片地靠近河邊,現在沒看到人。
郭紅霞和他的老公一起來地裏了,她倆也剛好看到了這個陶罐裏的銀圓。
我們四個麵麵相覷的看著這個陶罐裏的錢,一時間都沒有開口說話。
“一百零一個銀圓啊,真是筆很大很大的錢了。這是誰偷偷埋下來的?”金多寶疑惑的說。
“應該是之前的地主家,畢竟這麽大一筆錢不是誰都能有的。”郭紅霞帶著肯定的語氣分析道。
“咱們把錢和罐子一起拿迴去,上交給隊裏。用來修電線應該能派上大用。”我說。
“其實也可以再考慮考慮,你自己地裏挖出來的可以算為你的。”郭紅霞帶著幾分商量的語氣說。
“算了,不是自己的,用起來心裏不安穩。萬一被查到了嚴打可劃不來。也影響娃們的將來。”我肯定的說。
“那倒也是,咱們一起去上交吧,耀輝考試也需要隊裏批準才行。”郭紅霞誠實的說。為自己的兒女考慮,是父母最自然最擅長的心思和行為,都是有孩子的人,都能理解。
我們捧著這個陶罐子,送到了隊長家裏。隊長叫來了公社支書做見證,確定是一百零一個銀圓。登記在村裏的賬目上,我們都簽了名字,按了手印。
從意外挖到這一百零一個銀圓到上交,隻花了一個小時左右。
別人的東西就是別人的,現在沒人敢來認領,畢竟之前是很嚴格搜查和批鬥過的。現在變成了村子集體的收入,公社支書說剛好可以用在電線上,電燈入戶是政策和方向,不能耽誤和拖拉。
這些銀圓有了好的去處,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我們撿到銀圓的事情,也被廣播喇叭通知和表揚了。
孩子們很開心,也有點疑惑為什麽撿到的東西,不能歸自己呢?
簡單的說了道理,“是自己賺的才是自己的,撿到的都是別人的,不能私自歸於自己,屬於品行不端,缺德的行為。還可能會被抓起來批鬥的。”我認真的迴答了他們的疑問。
公社組織大隊一起立電線杆,一起拉電線,電線入戶到每家每戶。
一些年齡大的老人對於新事物很排斥,很反感,隊裏多次組織做思想工作,才不情不願的同意拉根電線到自己的屋裏。
大家又一起熱情的加入了通電這個工程項目裏麵,建立小型發電站,發電機。麽個村子都設立了小型抽水機站,算是獨立存在的電閘把。
齊心協力的推動著電線杆,電線,燈泡的入戶工作。每個人都帶著希望和好奇,電燈亮起來是啥樣的?
等到傍晚時分,隊裏的大喇叭通知每家每戶注意用電安全,不要用手觸碰電線,自己家裏的閘也要注意使用安全。年齡大不懂的,可以問問鄰居年輕人,村裏都會負責的。
合閘送電的時候,真的是新生活開啟的秘密鑰匙。
孩子們盯著燈泡發出的光,很不可思議,很好奇光亮是怎麽通過電線進到自己家的?帶著疑問和好奇,每個人拉關了電閘,在一黑一亮之間無限的開心。
“以後可以用電燈寫作業了,罩兒燈可以退休了。”金多寶說。
村裏通電的快樂和幸福感,衝擊力很強,就像是一道分割線。一條向前進,越過越好的分割線。是一條縮小與城市差距的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