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還是比較困難,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吃飽穿暖。
除了指望一畝三分地的糧食,還要想辦法多掙點糧食或者換點糧食。
供銷社的供銷係統開始在農村設立“代銷點”,就是賣日常品的小賣部。
在溫飽還未覆蓋的年代,開代銷點是很大的挑戰,需要押金和投入一部分本錢,不一定能賺到錢,畢竟村子裏人的生活水平都比較清苦。
但是名額是有限製的,幾個村子隻有一個名額。懷孕而暫時無法下地勞作的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但是也不敢自己貿然的做決定。
“金多寶,你覺得我開個代銷點咋樣?貨都是公社提供的,咱們賺個吃飯的錢,我還能照顧幾個娃?”我看著金多寶說。
“開是可以開,但是沒有本錢。借錢是行不通的,沒人能借咱。”金多寶說。
正在發愁的時候,收到了馬明的信,和信一起寄迴來的是一筆錢。是馬明省吃儉用的津貼補助,這個孩子真的有長兄的觀念和責任感。並沒有刻意培養,是他本性就如此的善良和孝順。
“馬明這次為家庭立大功了,成個大人了。你還記得他小時候你嫌棄他能吃嗎?”我笑著對金多寶說。
“那不是聽別人說閑話搗亂嘛,你別這麽記仇,我對他不好嗎?”金多寶帶著惱怒的神情說道。
“你對他好,他也念著你的好。現在錢還是不夠,和供銷社說一說看能不能先賒賬。現在年景不好,都不好過。”我平靜的說。
爭取到代銷點的名額之後,就開始風風火火的準備階段。
小賣鋪主要放在客廳裏麵,靠近馬路。
貨物主要放在條幾上,桌子上。分類的擺好放好,用桌子充當櫃台。所有的東西都要經過我的手拿給買家,很像公社供銷社的縮小版。
小賣部主要賣日常生活用品,醬油醋,白糖紅糖,夏天還能賣冰棍兒。罐頭,作業本,手電筒,也是要備貨的。
開業的時候,沒有錢買鞭炮,就直接敲了鼓,當做熱鬧的開門紅。
來看熱鬧的人很多,隔壁村的人都來了。拿出了瓜子和糖果子出來招待,圖個熱鬧和喜慶。
“金花,你心真大。代銷點開在村裏不好幹啊。”銀花心直口快的說。
“沒事兒,就當是方便自己家,方便鄰裏鄉親。賺不賺錢倒是次要的,咱們還不是要下地幹活靠地裏活兒吃飯。”我打哈哈的說道。
“那倒是,咱們農民都是靠地吃飯。”銀花笑著說。
開業前後的幾天,剛好不是農忙的時候,人比較多,比較熱鬧。
正常營業之後,人變得很少。
最常見的就是家裏大人派小孩來打醬油醋,小孩小心翼翼的拿著玻璃瓶,生怕弄灑了,弄碎了。偶爾會看到好奇的偷偷喝醬油,喝醋的小孩。惹的路過的人大喊,圍著這樣的場景狂笑。
金良月和金良虎放學之後,就有模有樣的趴在櫃台上充當營業員的職務。
他們也會帶著村裏的小孩來炫耀自己家的小賣鋪。他們會用鐵勺把白糖放在蠟燭火焰上方,加熱鐵勺,等待融化凝固和冷卻之後,就變成了糖塊糖果。
把白糖做成糖果,很受孩子們的歡迎。
充滿歡聲笑語的小賣部,總會發生各種新鮮的事兒。
讓我的心情也變得放鬆和愉快,懷孕過程的勞累都減少了很多。
小賣部的收入不多,消費的人都是自己村裏和隔壁村子的。
清苦的年代裏,欠債和賒賬是家常便飯。以至於經營不下去,賺不到錢。
還是要起早摸黑的進貨,上架,守店售賣,算賬對賬。
除了自己家的娃娃能吃幾口零食,好像沒有別的實際用處了。
農忙的時候能夠下地幹活,不耽誤田間地頭。
日子就這樣茫忙碌平淡的過著,天氣越來越冷結冰路滑,金良民已經變成了兩個星期迴來一次。
金多寶樂嗬嗬的去給兒子送衣服和糧票,聽老師說自家兒子學習很認真,學習很好,心裏樂開了花。雖然他不認識幾個字,但是他也知道讀書是很好很了不起的事情。
“金良民是個讀書的材料,就是有點讀傻了,看見我都不咋說話。”金多寶略帶鬱悶的說。
“心思都在學習上,想靠讀書改變種地的命運。和我姐姐一樣。”我安慰道。
順利了生了第七個孩子,是個男娃,起名叫金良木。這是我和金多寶結婚十三年的第六個孩子,也是他的小兒子,他非常開心和喜歡這個孩子。
這個男娃出生的時候是幾個兄弟姐妹中日子最好的時候,尤其是自家有個小賣部的時候。他長到兩歲時,代銷點兒虧錢經營不下去關門了。
又是一年的春節來了,馬明沒有消息,看來是不能迴來一起過年了。
初中一年級寒假的金良民,從老師那裏借了幾本書,寶貝一樣的看著。他要求有自己的床,金多寶答應春節後抽空給他訂做一張。
金良虎,還是默默的自己待著,不願意說話,也不願意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兒。
金良月和金良勤,兩個姐妹玩的非常好,像是連體雙胞胎一般,他倆屁股後麵跟著弟弟金良言。
剛出生不久的金良木還是吃喝拉撒睡的狀態,比較好照顧。
這個月子在春節之前的一個月,沒有臥床躺著休息的福氣,但是不用去地裏幹活了,順便照看著小賣鋪的營生。
去供銷社進貨取貨成了金多寶的差事,他喜歡跑,喜歡和人打交道,倒是沒出過岔子,沒啥特別的事情發生。
放了寒假的幾個孩子,天寒地凍,刮風下雪都阻攔不住他們外出玩耍的心情和熱情,基本上都是在外麵跑,到飯點餓了才知道迴家吃飯。
金良月在家幫忙照顧弟弟金良木,郭紅霞來小賣鋪幾次都是看到我和金良月在家照顧小娃娃。她也直誇金良月懂事貼心,是個小棉襖。
金良月雖然不明白小棉襖的意思,但是知道是誇她,反而有點不好意思。
除了指望一畝三分地的糧食,還要想辦法多掙點糧食或者換點糧食。
供銷社的供銷係統開始在農村設立“代銷點”,就是賣日常品的小賣部。
在溫飽還未覆蓋的年代,開代銷點是很大的挑戰,需要押金和投入一部分本錢,不一定能賺到錢,畢竟村子裏人的生活水平都比較清苦。
但是名額是有限製的,幾個村子隻有一個名額。懷孕而暫時無法下地勞作的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但是也不敢自己貿然的做決定。
“金多寶,你覺得我開個代銷點咋樣?貨都是公社提供的,咱們賺個吃飯的錢,我還能照顧幾個娃?”我看著金多寶說。
“開是可以開,但是沒有本錢。借錢是行不通的,沒人能借咱。”金多寶說。
正在發愁的時候,收到了馬明的信,和信一起寄迴來的是一筆錢。是馬明省吃儉用的津貼補助,這個孩子真的有長兄的觀念和責任感。並沒有刻意培養,是他本性就如此的善良和孝順。
“馬明這次為家庭立大功了,成個大人了。你還記得他小時候你嫌棄他能吃嗎?”我笑著對金多寶說。
“那不是聽別人說閑話搗亂嘛,你別這麽記仇,我對他不好嗎?”金多寶帶著惱怒的神情說道。
“你對他好,他也念著你的好。現在錢還是不夠,和供銷社說一說看能不能先賒賬。現在年景不好,都不好過。”我平靜的說。
爭取到代銷點的名額之後,就開始風風火火的準備階段。
小賣鋪主要放在客廳裏麵,靠近馬路。
貨物主要放在條幾上,桌子上。分類的擺好放好,用桌子充當櫃台。所有的東西都要經過我的手拿給買家,很像公社供銷社的縮小版。
小賣部主要賣日常生活用品,醬油醋,白糖紅糖,夏天還能賣冰棍兒。罐頭,作業本,手電筒,也是要備貨的。
開業的時候,沒有錢買鞭炮,就直接敲了鼓,當做熱鬧的開門紅。
來看熱鬧的人很多,隔壁村的人都來了。拿出了瓜子和糖果子出來招待,圖個熱鬧和喜慶。
“金花,你心真大。代銷點開在村裏不好幹啊。”銀花心直口快的說。
“沒事兒,就當是方便自己家,方便鄰裏鄉親。賺不賺錢倒是次要的,咱們還不是要下地幹活靠地裏活兒吃飯。”我打哈哈的說道。
“那倒是,咱們農民都是靠地吃飯。”銀花笑著說。
開業前後的幾天,剛好不是農忙的時候,人比較多,比較熱鬧。
正常營業之後,人變得很少。
最常見的就是家裏大人派小孩來打醬油醋,小孩小心翼翼的拿著玻璃瓶,生怕弄灑了,弄碎了。偶爾會看到好奇的偷偷喝醬油,喝醋的小孩。惹的路過的人大喊,圍著這樣的場景狂笑。
金良月和金良虎放學之後,就有模有樣的趴在櫃台上充當營業員的職務。
他們也會帶著村裏的小孩來炫耀自己家的小賣鋪。他們會用鐵勺把白糖放在蠟燭火焰上方,加熱鐵勺,等待融化凝固和冷卻之後,就變成了糖塊糖果。
把白糖做成糖果,很受孩子們的歡迎。
充滿歡聲笑語的小賣部,總會發生各種新鮮的事兒。
讓我的心情也變得放鬆和愉快,懷孕過程的勞累都減少了很多。
小賣部的收入不多,消費的人都是自己村裏和隔壁村子的。
清苦的年代裏,欠債和賒賬是家常便飯。以至於經營不下去,賺不到錢。
還是要起早摸黑的進貨,上架,守店售賣,算賬對賬。
除了自己家的娃娃能吃幾口零食,好像沒有別的實際用處了。
農忙的時候能夠下地幹活,不耽誤田間地頭。
日子就這樣茫忙碌平淡的過著,天氣越來越冷結冰路滑,金良民已經變成了兩個星期迴來一次。
金多寶樂嗬嗬的去給兒子送衣服和糧票,聽老師說自家兒子學習很認真,學習很好,心裏樂開了花。雖然他不認識幾個字,但是他也知道讀書是很好很了不起的事情。
“金良民是個讀書的材料,就是有點讀傻了,看見我都不咋說話。”金多寶略帶鬱悶的說。
“心思都在學習上,想靠讀書改變種地的命運。和我姐姐一樣。”我安慰道。
順利了生了第七個孩子,是個男娃,起名叫金良木。這是我和金多寶結婚十三年的第六個孩子,也是他的小兒子,他非常開心和喜歡這個孩子。
這個男娃出生的時候是幾個兄弟姐妹中日子最好的時候,尤其是自家有個小賣部的時候。他長到兩歲時,代銷點兒虧錢經營不下去關門了。
又是一年的春節來了,馬明沒有消息,看來是不能迴來一起過年了。
初中一年級寒假的金良民,從老師那裏借了幾本書,寶貝一樣的看著。他要求有自己的床,金多寶答應春節後抽空給他訂做一張。
金良虎,還是默默的自己待著,不願意說話,也不願意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兒。
金良月和金良勤,兩個姐妹玩的非常好,像是連體雙胞胎一般,他倆屁股後麵跟著弟弟金良言。
剛出生不久的金良木還是吃喝拉撒睡的狀態,比較好照顧。
這個月子在春節之前的一個月,沒有臥床躺著休息的福氣,但是不用去地裏幹活了,順便照看著小賣鋪的營生。
去供銷社進貨取貨成了金多寶的差事,他喜歡跑,喜歡和人打交道,倒是沒出過岔子,沒啥特別的事情發生。
放了寒假的幾個孩子,天寒地凍,刮風下雪都阻攔不住他們外出玩耍的心情和熱情,基本上都是在外麵跑,到飯點餓了才知道迴家吃飯。
金良月在家幫忙照顧弟弟金良木,郭紅霞來小賣鋪幾次都是看到我和金良月在家照顧小娃娃。她也直誇金良月懂事貼心,是個小棉襖。
金良月雖然不明白小棉襖的意思,但是知道是誇她,反而有點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