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睿帝冷漠道:“這事件會對外宣稱是大皇子自己誤食,你這貴妃的位子,朕也給你留著,以後你要安分,如果再生事,朕直接絳你位份。也不妨跟你說句實話,朕從來沒有想過立元兆為儲君,即使嫋嫋不是皇後,也不會是元兆。”
他需要個文武雙全的儲君,大皇子被嬌養長大,學識可以,卻缺少血性。
就像嫻貴妃說的五皇子還小,將來未必比大皇子好,可人都是有私心的,五皇子在肚子裏都是他守護著,然後看著他每天成長,所以感情更深。
龍輦從俞貴妃宮裏直接去了嫻貴妃那裏。
帝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嫻貴妃隔著簾子看過去,看不清他的臉色。
嫻貴妃臉上帶著溫柔的笑,盈盈望著,等著帝王進入:“皇上怎沒在禦書房處理政務?”
元睿帝沉靜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剛才去俞貴妃那裏瞧了元兆。”
嫻貴妃笑容凝了一息,隨即柔聲關心:“大皇子怎麽樣了?”
元睿帝抬眸看了她一眼,低聲道:“不過是誤食了一些榛子,問題不大。”
嫻貴妃不予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皇上難的不為朝務所累,臣妾讓人取茶具親自為皇上點茶。”
元睿帝眼神斜過去看了一眼沒作聲。
嫻貴妃已經喚人取了點茶的用具。
這點茶可是一件雅事,要用團茶炙好冷卻後,置於茶碾內碾碎成細末。碾時要快速有力,稱為“熟碾”。然後羅茶,以細茶羅將茶末篩細,羅以絕細為佳。
這些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嫻貴妃隻需要點茶即可。
兩個宮人抬著一個玉石鑿的一個玉淨手盆裏,先淨手,然後舀取茶粉入茶盞。
元睿帝的視線落在茶盞上:“朕近日一直在糾結一件事,淑嫻一向聰慧,以你之見這儲君該考慮哪位皇子?”
嫻貴妃正在提著沸水往茶盞注入,元睿帝的話讓她心思亂了,水注在外麵,不過她立馬調整了迴來:“皇上屬意誰?”
這樣一句反問已經透視出她的內心,因為大元的製度是立嫡立長。現在林兮月是皇後,五皇子自然是嫡子,如果她沒有私心,便不會反而去套皇上的話。
元睿帝勾唇一笑:“祖製立嫡立長,從哪一點來看都輪不到老四啊。”
嫻貴妃壓著眸子,拿帕子去擦桌麵上的水,擦幹淨才掀開眼皮看向元睿帝:“是我這個母妃不好,拖累了瑾兒。”
說話間眼尾起了嫣紅,讓人生出幾分憐愛之意。
元睿帝聲音帶上了冷意:“隻要皇後跟俞貴妃鬥得兩敗俱傷,老四就可以收漁翁之利?”
俞貴妃在用茶筅攪拌,使得茶均勻地混合,成為膏狀。同時要用茶筅擊拂茶盞中的茶湯,使之產生湯花。
茶湯濺灑一桌,點茶時的動作本應是體現女子柔美與雅致的,如今這番狼狽,美感更是無從談起。
茶湯是燙的,俞貴妃春日裏穿的衣裳料子並不厚,熱水燙得她肌膚疼。
她的眼眸濕潤了,是因為茶水的溫度,還是內心的傷痛,她自己也難以分辨。
元睿帝就那樣看著,神色沒有一絲變化。
嫻貴妃拿起帕子,動作緩慢地在身上擦著:“人皆羨慕臣妾得皇上的盛寵,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這樣的殊榮就連廢後都豔羨不已。”
嫻貴妃抓著已經髒了的帕子,眼睛直勾勾地盯元睿帝,想從上麵看出什麽端倪來。她的手指緊緊地攥著帕子,用力得關節都泛白,可她卻渾然不覺:“皇上愛我嗎?”
元睿帝直直迴視著她,麵像石頭,沒見波瀾:“淑嫻是個聰明人,何必糾結那些,隻要你安分,朕該你的不會少。”
“是嗎?”嫻貴妃冷笑一聲,“皇後之位呢?”
元睿帝眉頭擰起:“皇後之位不一樣。”
嫻貴妃再次冷笑,從胸腔發出的冷笑。
元睿帝的臉色再次轉冷:“朕愛不愛你,又愛的是誰你不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嗎?她一向愚鈍的不如你通透,隻怕這話說給她,她都不會信。”
說到最後他的語氣裏透著一些無奈。
嫻貴妃的聲音犀利起來:“那我呢?”
元睿帝沉聲:“咱們相識與幼年,朕一直待你如妹妹,太傅對朕有大義,後來他提出要你嫁入東宮為太子妃,朕當時想拒絕,太傅說了兩點朕無法拒絕的理由,一你愛慕我,不想嫁旁人;二太傅說他全力支持朕也希望付出為家族謀一份榮耀。”
“後來先皇下旨把廢後賜給了朕做太子妃,朕曾經征求過你的意見,你願意做側妃,因你受了委屈,在東宮朕一直厚待與你,你側妃掌東宮事務。”
那個時候嫻貴妃的風頭無二,誰不說皇上待她是真情,皇上與她青梅竹馬的情義也是那個時候傳出來的,旁人羨慕的聲音,讓她鑄就了一個美夢,讓她也覺得他是愛他,從小便對自己有深情。
讓一向聰慧的她失去了冷靜判斷感情的心。
嫻貴妃不甘心:“皇上東宮之時也沒有愛過臣妾嗎?”
元睿帝幽沉的眸子看著虛空:“那個時候朕從來沒有想過愛不愛。”
他心裏剩下的話沒有說,也是遇到林兮月被她氣了幾次,才知道什麽是牽腸掛肚,什麽是又愛又恨。
之前他覺得自己是帝王,對宮裏的每一個女人都有一些喜歡,都有一些愛意。
這也符合從小到大對他的教育,帝王不能愛一人,要雨露均沾。
直到遇到那個人,剛開始對她也僅僅是一點興趣,後來是一點同情,再後來感覺那個女人得寸進尺,不是個好的,經常氣他。
後來發現那個人很容易讓他生氣,又會輕易原諒她。
她就像一塊飴糖,讓他上癮,隻要時日常不見就像心裏缺了一塊,他那個時間這就是人常說的愛。
他也愛上了一個人。
他是帝王這樣的話自然不能宣出口,一是怕她太猖狂,借著愛意做一些出格的事,二是一旦說出來,隻怕她會成為眾矢之的。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皇宮裏帝王的愛就是罪過。
嫻貴妃看著沉默的帝王,心越來越冷。
他需要個文武雙全的儲君,大皇子被嬌養長大,學識可以,卻缺少血性。
就像嫻貴妃說的五皇子還小,將來未必比大皇子好,可人都是有私心的,五皇子在肚子裏都是他守護著,然後看著他每天成長,所以感情更深。
龍輦從俞貴妃宮裏直接去了嫻貴妃那裏。
帝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嫻貴妃隔著簾子看過去,看不清他的臉色。
嫻貴妃臉上帶著溫柔的笑,盈盈望著,等著帝王進入:“皇上怎沒在禦書房處理政務?”
元睿帝沉靜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剛才去俞貴妃那裏瞧了元兆。”
嫻貴妃笑容凝了一息,隨即柔聲關心:“大皇子怎麽樣了?”
元睿帝抬眸看了她一眼,低聲道:“不過是誤食了一些榛子,問題不大。”
嫻貴妃不予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皇上難的不為朝務所累,臣妾讓人取茶具親自為皇上點茶。”
元睿帝眼神斜過去看了一眼沒作聲。
嫻貴妃已經喚人取了點茶的用具。
這點茶可是一件雅事,要用團茶炙好冷卻後,置於茶碾內碾碎成細末。碾時要快速有力,稱為“熟碾”。然後羅茶,以細茶羅將茶末篩細,羅以絕細為佳。
這些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嫻貴妃隻需要點茶即可。
兩個宮人抬著一個玉石鑿的一個玉淨手盆裏,先淨手,然後舀取茶粉入茶盞。
元睿帝的視線落在茶盞上:“朕近日一直在糾結一件事,淑嫻一向聰慧,以你之見這儲君該考慮哪位皇子?”
嫻貴妃正在提著沸水往茶盞注入,元睿帝的話讓她心思亂了,水注在外麵,不過她立馬調整了迴來:“皇上屬意誰?”
這樣一句反問已經透視出她的內心,因為大元的製度是立嫡立長。現在林兮月是皇後,五皇子自然是嫡子,如果她沒有私心,便不會反而去套皇上的話。
元睿帝勾唇一笑:“祖製立嫡立長,從哪一點來看都輪不到老四啊。”
嫻貴妃壓著眸子,拿帕子去擦桌麵上的水,擦幹淨才掀開眼皮看向元睿帝:“是我這個母妃不好,拖累了瑾兒。”
說話間眼尾起了嫣紅,讓人生出幾分憐愛之意。
元睿帝聲音帶上了冷意:“隻要皇後跟俞貴妃鬥得兩敗俱傷,老四就可以收漁翁之利?”
俞貴妃在用茶筅攪拌,使得茶均勻地混合,成為膏狀。同時要用茶筅擊拂茶盞中的茶湯,使之產生湯花。
茶湯濺灑一桌,點茶時的動作本應是體現女子柔美與雅致的,如今這番狼狽,美感更是無從談起。
茶湯是燙的,俞貴妃春日裏穿的衣裳料子並不厚,熱水燙得她肌膚疼。
她的眼眸濕潤了,是因為茶水的溫度,還是內心的傷痛,她自己也難以分辨。
元睿帝就那樣看著,神色沒有一絲變化。
嫻貴妃拿起帕子,動作緩慢地在身上擦著:“人皆羨慕臣妾得皇上的盛寵,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這樣的殊榮就連廢後都豔羨不已。”
嫻貴妃抓著已經髒了的帕子,眼睛直勾勾地盯元睿帝,想從上麵看出什麽端倪來。她的手指緊緊地攥著帕子,用力得關節都泛白,可她卻渾然不覺:“皇上愛我嗎?”
元睿帝直直迴視著她,麵像石頭,沒見波瀾:“淑嫻是個聰明人,何必糾結那些,隻要你安分,朕該你的不會少。”
“是嗎?”嫻貴妃冷笑一聲,“皇後之位呢?”
元睿帝眉頭擰起:“皇後之位不一樣。”
嫻貴妃再次冷笑,從胸腔發出的冷笑。
元睿帝的臉色再次轉冷:“朕愛不愛你,又愛的是誰你不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嗎?她一向愚鈍的不如你通透,隻怕這話說給她,她都不會信。”
說到最後他的語氣裏透著一些無奈。
嫻貴妃的聲音犀利起來:“那我呢?”
元睿帝沉聲:“咱們相識與幼年,朕一直待你如妹妹,太傅對朕有大義,後來他提出要你嫁入東宮為太子妃,朕當時想拒絕,太傅說了兩點朕無法拒絕的理由,一你愛慕我,不想嫁旁人;二太傅說他全力支持朕也希望付出為家族謀一份榮耀。”
“後來先皇下旨把廢後賜給了朕做太子妃,朕曾經征求過你的意見,你願意做側妃,因你受了委屈,在東宮朕一直厚待與你,你側妃掌東宮事務。”
那個時候嫻貴妃的風頭無二,誰不說皇上待她是真情,皇上與她青梅竹馬的情義也是那個時候傳出來的,旁人羨慕的聲音,讓她鑄就了一個美夢,讓她也覺得他是愛他,從小便對自己有深情。
讓一向聰慧的她失去了冷靜判斷感情的心。
嫻貴妃不甘心:“皇上東宮之時也沒有愛過臣妾嗎?”
元睿帝幽沉的眸子看著虛空:“那個時候朕從來沒有想過愛不愛。”
他心裏剩下的話沒有說,也是遇到林兮月被她氣了幾次,才知道什麽是牽腸掛肚,什麽是又愛又恨。
之前他覺得自己是帝王,對宮裏的每一個女人都有一些喜歡,都有一些愛意。
這也符合從小到大對他的教育,帝王不能愛一人,要雨露均沾。
直到遇到那個人,剛開始對她也僅僅是一點興趣,後來是一點同情,再後來感覺那個女人得寸進尺,不是個好的,經常氣他。
後來發現那個人很容易讓他生氣,又會輕易原諒她。
她就像一塊飴糖,讓他上癮,隻要時日常不見就像心裏缺了一塊,他那個時間這就是人常說的愛。
他也愛上了一個人。
他是帝王這樣的話自然不能宣出口,一是怕她太猖狂,借著愛意做一些出格的事,二是一旦說出來,隻怕她會成為眾矢之的。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皇宮裏帝王的愛就是罪過。
嫻貴妃看著沉默的帝王,心越來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