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秦有新帥,兵威鎮四海
全民諸天:開局獲得神話大羅道果 作者:媌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年春,王正月。
鹹陽帝京,城北大營。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在這乍暖還寒的天氣中,都護鐵衣尚未冷難著,卻也有紛紛“暮”雪下轅門。
隻是茫茫白雪難壓玄甲。
此去瀚海斬百蠻,不教胡馬度陰山。
大秦銳士八營、虎賁十二軍、龍穰十六衛,共計十萬精銳,止有戰功最卓著、殺威最強橫的八千人,才有資格列陣迎接帝主、新帥的檢閱。
人數雖少,煞氣卻盛,氣血狼煙,衝霄而起。
銳士八營:春死秋殺,夏屍冬寂,逐風斬雨,湮雷囚電,皆著輕甲、執鐵劍,玄衣怒馬。
正是大秦威震天下,與黑冰台天鷹劍士齊名的鐵劍銳士。
最低皆是入品武夫,由驍將王離、騎帥李牧統領。
虎賁十二軍,皆是陷陣之士,通曉百兵,著重甲陷陣先登,由虎賁將軍王離、陷陣將軍薑覆天統領。
龍穰十六衛,多材官弩兵,大秦箭陣震懾八方,由龍穰將軍蒙恬、材官將軍蒙驁統領。
此時,此刻。
大秦最精銳的殺才、虎熊,最桀驁的大將、軍主,卻都眼神熾烈,注視著那一道騎乘龍血蛟馬,緩緩按劍而行的玄袍少年。
在他的身後,黑龍玄旗迎風招展,彰顯著他的烜赫身份。
正是那大秦新帥、未來帝主,被譽為“天命聖君”的公子贏君。
相對於大秦軍伍中的老牌精銳:銳士八營,虎賁十二軍、龍穰十六衛,眸光卻是更加熾烈。
隻因左右羽林軍、左右千牛衛等龍穰、虎賁諸軍衛,皆是薑承乾自大秦百萬軍伍中遴選、組建而成。
各大統兵大將,諸如王氏兄弟、蒙氏兄弟,騎帥李牧、陷陣大將薑覆天,皆是由薑承乾一手簡拔、重用。
隨著薑承乾按劍踏上點將台,諸多驍將軍主,紛紛都緊隨其後,護持左右。
又有驃騎大將軍王剪、黑冰台首陳貂寺、繡衣衛大都督等人,按劍恭立左右,以為接引。
“帝將臨,諸將上前!”
忽然,淨朝鞭響,虎熊驍將俯首。
帝乙身披帝袍冕冠,自點將台上漫步而下。
陳貂寺和王剪、李牧等數十員驍將軍主,紛紛單膝跪地,按劍低頭。
“風!風!風!”
銳士八營、虎賁十二軍、龍穰十六衛的精銳虎熊,皆是刀劍出鞘、槍戟如林,迸發出山唿海嘯的唿喊。
蒼涼的號角悠揚,烈烈的煞氣衝霄。
“我大秦新帥何在?”
帝乙朗聲長嘯,點將台上的龍紋玄雷夔牛鼓,被十八力士敲響。
“咚!咚!咚!”
“風!風!風!”
低沉的鼓點響起,八千虎熊咆哮。
大秦百萬軍伍,最強悍的兵甲皆已在此。
此中八千虎熊,每一個都是千裏挑一的殺才、猛士。
最次者,也是三品武夫,二品小宗師比比皆是,一品方可為校尉。
八千虎熊在此,可敵百萬雄兵!
但是此刻,他們卻都俯首低眉,臣服一人麾下。
八千虎熊,人馬如龍,此人當前,誰敢稱雄?
隻因此人,正是大秦新帥,秉國八年的未來帝主!
薑承乾頭戴九極通天冠,身披山河社稷袍,手按太阿帝劍,緩步拾階而上。
浩瀚無極的滔天威勢,壓得城北大營,虎熊驍將皆低眉。
我自按劍,英雄豪傑俯首!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大秦,萬勝!”
緩步間,薑承乾越過漫步而下的帝乙,走至點將台最高處。
忽然轉身,劍出竅,清嘯如雷,滾滾而走八百裏。
整個城北大營,皆是山唿海嘯。
刀槍如林,劍戟向天,齊聲唿喝,《無衣》四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漫天飛雪,玄甲巍峨,煞氣衝霄。
在場的驍將軍主、虎熊殺才,不約而同地唱起了大秦征伐天下、所向披靡的無敵戰歌。
大秦雄兵甲天下,大秦戰歌四海傳。
恰逢此時,帝乙亦是轉身,率驍將虎熊,對薑承乾俯身而拜。
“朕以大秦之名,拜汝為天策上將軍,開府建牙,可應否?”
薑承乾複拜曰:“帝無憂,殺伐我自為之,還大秦萬世太平。”
這就是“登台拜將”!這就是“新帥加冕”!
至此!大秦有新帥,當威加四海。
而在“登台拜將”儀式前,薑承乾的“天策府”就早已組建完成。
得益於帝乙的孜孜不倦,以及薑承乾秉國執政的優勢。
天策府與朝野內外、大秦軍伍的銜接,可謂是“天衣無縫”。
“拜將儀式”一結束,他便率十萬甲兵出鹹陽,疾馳大秦九邊而去。
一路換馬不換人,後勤、輔兵都不需要操心,星夜弛行數百裏而士氣不墮,盡顯雄兵風采。
這既是大秦雄兵的威武,亦是大秦國力的體現。
而在此之前,黑冰台近萬天鷹劍士,繡衣衛數萬密探,早已被出九邊雄關、深入漠北之地,與百蠻諸部的“夜不收”、“哨馬探”進行著酷烈而又血腥的“斥候戰”。
黑冰台首陳貂寺,亦是身先士卒,一日奔行三千裏,坐鎮九邊雄關,親自主持探查軍情、隔絕交通之事。
將整個大秦九邊雄關、方圓十萬裏的範圍內,布下了天羅地網。
但薑承乾的元神化身,卻比陳貂寺更快抵達九邊,行事風格也更加激進,直接深入漠北、橫行無忌。
在他的率領下,繡衣衛數萬密探,直接殺入漠北腹地,執行各種刺殺任務,攪得整個漠北、百蠻諸部都雞犬不寧。
在這種情況下,薑承乾率領大軍北征,卻已算得上是最輕鬆的任務。
凡是歲月靜好,皆是有人負重前行。
但是對於漠北之地的百蠻諸部而言,他們卻是最恐怖的噩夢。
短短十天時間,整個漠北便已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尤其是在靠近大秦九邊雄關的方向,除天鷹劍士和繡衣帝騎外,幾乎已經再無活口。
不過“萬幸”的是:百蠻諸部在大秦出兵前,就已聚集百萬鐵騎,倒也不需要擔心被各個擊破這件事。
換而言之:正是因為百蠻諸部集結重兵,準備南下寇邊,才有了薑承乾揮師北征這件事。
漠北之地,犬戎王庭。
一座座軍帳林立,處處皆見兵甲,可謂戒備森嚴。
最中間的狼主金帳內,號為“狼主”的犬戎之主,正眉頭緊鎖地看著眼前的輿圖。
輿圖上羅列著大秦九邊的地形,以及大秦北疆軍團的駐防圖。
但是狼主知道:這份珍貴萬分、浸潤了無數百蠻斥候鮮血的輿圖,如今已經成了無用的廢物。
隻因整個大秦九邊、方圓十萬裏的地域,如今已成血火煉獄,再無百蠻斥候的寸土容身。
但是他又能怎麽辦呢?難道就此退縮嗎?
百蠻諸部並非他的一言堂,百萬鐵騎聚集起來,更需要海量的資糧喂養,才能滿足“它”的恐怖胃口。
否則他這個百蠻共主,下一秒就會被百萬鐵騎撕得粉碎。
漠北苦寒之地,生存萬分不易啊!
百蠻諸部在漠北苦苦掙紮,從不敢奢求安居樂業。
唯有南下,唯有征伐,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哪怕不能占據大秦膏腴之地,也要掠奪足夠的物資,才能讓百蠻諸部,渡過一個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寒冬。
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大秦國運鼎盛,國勢如日中天。
但是百蠻諸部,卻是天災人禍不斷,隱隱已有衰落之勢。
此消彼長之下,百蠻諸部當中,“恐秦”之說越發盛行。
若是他再不做出果斷舉措,恐怕百蠻諸部,就要分崩離析了!
到那時候,大秦隻需駐守九邊雄關,就能坐視百蠻消亡。
所以,狼主這幾年苦心孤詣,好不容易才說服諸部聯兵,聚集起百萬鐵騎,就是要比起全功於一役。
此戰,不勝則亡,再無退路!
可是該死的大秦,怎麽反應就這麽快呢?
他們百萬鐵騎尚未南下,對方的兵鋒就已侵掠如火,將戰火燒到了漠北之地,威脅到了諸部的腹心,簡直就如神兵天降一般。
最可怕的是:在酷烈血腥的斥候戰中,百蠻諸部的好男兒,竟然沒有半點對抗之力。
如今就連他這個百蠻國主,都已變成了瞎子、聾子,再也無法窺探到大秦九邊的半點虛實。
“難道是天要亡我百蠻大國?”
狼主心情低落,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
但是很快,他便又振作起來,“哼!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隻要打破九邊雄關,就算百蠻諸部損失再重,也能十倍、百倍地賺迴來。”
這樣想著。
狼主當即下定決心:換家!換家!換家!
就算漠北腹地、百蠻諸部的損失再重、婦孺老弱死傷再慘,他也絕不迴師馳援。
百萬鐵騎在手,天下何處不可去?
與此同時,大秦九邊。
常言道:九邊雄關,雁門第一。
現如今,雁門關中,早已成了一座大兵營。
天下兵馬大元帥:公子贏君的天策府,如今就駐鄴在雁門關內。
而在此時,天策府中有一道酷烈殺機的將令傳出。
“諸將聽令:銳士八營駐守雁門,餘者皆出九邊,殺入漠北腹地。”
“本帥要讓百蠻諸部,未至雁門,先死一半!”
鹹陽帝京,城北大營。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在這乍暖還寒的天氣中,都護鐵衣尚未冷難著,卻也有紛紛“暮”雪下轅門。
隻是茫茫白雪難壓玄甲。
此去瀚海斬百蠻,不教胡馬度陰山。
大秦銳士八營、虎賁十二軍、龍穰十六衛,共計十萬精銳,止有戰功最卓著、殺威最強橫的八千人,才有資格列陣迎接帝主、新帥的檢閱。
人數雖少,煞氣卻盛,氣血狼煙,衝霄而起。
銳士八營:春死秋殺,夏屍冬寂,逐風斬雨,湮雷囚電,皆著輕甲、執鐵劍,玄衣怒馬。
正是大秦威震天下,與黑冰台天鷹劍士齊名的鐵劍銳士。
最低皆是入品武夫,由驍將王離、騎帥李牧統領。
虎賁十二軍,皆是陷陣之士,通曉百兵,著重甲陷陣先登,由虎賁將軍王離、陷陣將軍薑覆天統領。
龍穰十六衛,多材官弩兵,大秦箭陣震懾八方,由龍穰將軍蒙恬、材官將軍蒙驁統領。
此時,此刻。
大秦最精銳的殺才、虎熊,最桀驁的大將、軍主,卻都眼神熾烈,注視著那一道騎乘龍血蛟馬,緩緩按劍而行的玄袍少年。
在他的身後,黑龍玄旗迎風招展,彰顯著他的烜赫身份。
正是那大秦新帥、未來帝主,被譽為“天命聖君”的公子贏君。
相對於大秦軍伍中的老牌精銳:銳士八營,虎賁十二軍、龍穰十六衛,眸光卻是更加熾烈。
隻因左右羽林軍、左右千牛衛等龍穰、虎賁諸軍衛,皆是薑承乾自大秦百萬軍伍中遴選、組建而成。
各大統兵大將,諸如王氏兄弟、蒙氏兄弟,騎帥李牧、陷陣大將薑覆天,皆是由薑承乾一手簡拔、重用。
隨著薑承乾按劍踏上點將台,諸多驍將軍主,紛紛都緊隨其後,護持左右。
又有驃騎大將軍王剪、黑冰台首陳貂寺、繡衣衛大都督等人,按劍恭立左右,以為接引。
“帝將臨,諸將上前!”
忽然,淨朝鞭響,虎熊驍將俯首。
帝乙身披帝袍冕冠,自點將台上漫步而下。
陳貂寺和王剪、李牧等數十員驍將軍主,紛紛單膝跪地,按劍低頭。
“風!風!風!”
銳士八營、虎賁十二軍、龍穰十六衛的精銳虎熊,皆是刀劍出鞘、槍戟如林,迸發出山唿海嘯的唿喊。
蒼涼的號角悠揚,烈烈的煞氣衝霄。
“我大秦新帥何在?”
帝乙朗聲長嘯,點將台上的龍紋玄雷夔牛鼓,被十八力士敲響。
“咚!咚!咚!”
“風!風!風!”
低沉的鼓點響起,八千虎熊咆哮。
大秦百萬軍伍,最強悍的兵甲皆已在此。
此中八千虎熊,每一個都是千裏挑一的殺才、猛士。
最次者,也是三品武夫,二品小宗師比比皆是,一品方可為校尉。
八千虎熊在此,可敵百萬雄兵!
但是此刻,他們卻都俯首低眉,臣服一人麾下。
八千虎熊,人馬如龍,此人當前,誰敢稱雄?
隻因此人,正是大秦新帥,秉國八年的未來帝主!
薑承乾頭戴九極通天冠,身披山河社稷袍,手按太阿帝劍,緩步拾階而上。
浩瀚無極的滔天威勢,壓得城北大營,虎熊驍將皆低眉。
我自按劍,英雄豪傑俯首!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大秦,萬勝!”
緩步間,薑承乾越過漫步而下的帝乙,走至點將台最高處。
忽然轉身,劍出竅,清嘯如雷,滾滾而走八百裏。
整個城北大營,皆是山唿海嘯。
刀槍如林,劍戟向天,齊聲唿喝,《無衣》四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漫天飛雪,玄甲巍峨,煞氣衝霄。
在場的驍將軍主、虎熊殺才,不約而同地唱起了大秦征伐天下、所向披靡的無敵戰歌。
大秦雄兵甲天下,大秦戰歌四海傳。
恰逢此時,帝乙亦是轉身,率驍將虎熊,對薑承乾俯身而拜。
“朕以大秦之名,拜汝為天策上將軍,開府建牙,可應否?”
薑承乾複拜曰:“帝無憂,殺伐我自為之,還大秦萬世太平。”
這就是“登台拜將”!這就是“新帥加冕”!
至此!大秦有新帥,當威加四海。
而在“登台拜將”儀式前,薑承乾的“天策府”就早已組建完成。
得益於帝乙的孜孜不倦,以及薑承乾秉國執政的優勢。
天策府與朝野內外、大秦軍伍的銜接,可謂是“天衣無縫”。
“拜將儀式”一結束,他便率十萬甲兵出鹹陽,疾馳大秦九邊而去。
一路換馬不換人,後勤、輔兵都不需要操心,星夜弛行數百裏而士氣不墮,盡顯雄兵風采。
這既是大秦雄兵的威武,亦是大秦國力的體現。
而在此之前,黑冰台近萬天鷹劍士,繡衣衛數萬密探,早已被出九邊雄關、深入漠北之地,與百蠻諸部的“夜不收”、“哨馬探”進行著酷烈而又血腥的“斥候戰”。
黑冰台首陳貂寺,亦是身先士卒,一日奔行三千裏,坐鎮九邊雄關,親自主持探查軍情、隔絕交通之事。
將整個大秦九邊雄關、方圓十萬裏的範圍內,布下了天羅地網。
但薑承乾的元神化身,卻比陳貂寺更快抵達九邊,行事風格也更加激進,直接深入漠北、橫行無忌。
在他的率領下,繡衣衛數萬密探,直接殺入漠北腹地,執行各種刺殺任務,攪得整個漠北、百蠻諸部都雞犬不寧。
在這種情況下,薑承乾率領大軍北征,卻已算得上是最輕鬆的任務。
凡是歲月靜好,皆是有人負重前行。
但是對於漠北之地的百蠻諸部而言,他們卻是最恐怖的噩夢。
短短十天時間,整個漠北便已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尤其是在靠近大秦九邊雄關的方向,除天鷹劍士和繡衣帝騎外,幾乎已經再無活口。
不過“萬幸”的是:百蠻諸部在大秦出兵前,就已聚集百萬鐵騎,倒也不需要擔心被各個擊破這件事。
換而言之:正是因為百蠻諸部集結重兵,準備南下寇邊,才有了薑承乾揮師北征這件事。
漠北之地,犬戎王庭。
一座座軍帳林立,處處皆見兵甲,可謂戒備森嚴。
最中間的狼主金帳內,號為“狼主”的犬戎之主,正眉頭緊鎖地看著眼前的輿圖。
輿圖上羅列著大秦九邊的地形,以及大秦北疆軍團的駐防圖。
但是狼主知道:這份珍貴萬分、浸潤了無數百蠻斥候鮮血的輿圖,如今已經成了無用的廢物。
隻因整個大秦九邊、方圓十萬裏的地域,如今已成血火煉獄,再無百蠻斥候的寸土容身。
但是他又能怎麽辦呢?難道就此退縮嗎?
百蠻諸部並非他的一言堂,百萬鐵騎聚集起來,更需要海量的資糧喂養,才能滿足“它”的恐怖胃口。
否則他這個百蠻共主,下一秒就會被百萬鐵騎撕得粉碎。
漠北苦寒之地,生存萬分不易啊!
百蠻諸部在漠北苦苦掙紮,從不敢奢求安居樂業。
唯有南下,唯有征伐,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哪怕不能占據大秦膏腴之地,也要掠奪足夠的物資,才能讓百蠻諸部,渡過一個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寒冬。
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大秦國運鼎盛,國勢如日中天。
但是百蠻諸部,卻是天災人禍不斷,隱隱已有衰落之勢。
此消彼長之下,百蠻諸部當中,“恐秦”之說越發盛行。
若是他再不做出果斷舉措,恐怕百蠻諸部,就要分崩離析了!
到那時候,大秦隻需駐守九邊雄關,就能坐視百蠻消亡。
所以,狼主這幾年苦心孤詣,好不容易才說服諸部聯兵,聚集起百萬鐵騎,就是要比起全功於一役。
此戰,不勝則亡,再無退路!
可是該死的大秦,怎麽反應就這麽快呢?
他們百萬鐵騎尚未南下,對方的兵鋒就已侵掠如火,將戰火燒到了漠北之地,威脅到了諸部的腹心,簡直就如神兵天降一般。
最可怕的是:在酷烈血腥的斥候戰中,百蠻諸部的好男兒,竟然沒有半點對抗之力。
如今就連他這個百蠻國主,都已變成了瞎子、聾子,再也無法窺探到大秦九邊的半點虛實。
“難道是天要亡我百蠻大國?”
狼主心情低落,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
但是很快,他便又振作起來,“哼!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隻要打破九邊雄關,就算百蠻諸部損失再重,也能十倍、百倍地賺迴來。”
這樣想著。
狼主當即下定決心:換家!換家!換家!
就算漠北腹地、百蠻諸部的損失再重、婦孺老弱死傷再慘,他也絕不迴師馳援。
百萬鐵騎在手,天下何處不可去?
與此同時,大秦九邊。
常言道:九邊雄關,雁門第一。
現如今,雁門關中,早已成了一座大兵營。
天下兵馬大元帥:公子贏君的天策府,如今就駐鄴在雁門關內。
而在此時,天策府中有一道酷烈殺機的將令傳出。
“諸將聽令:銳士八營駐守雁門,餘者皆出九邊,殺入漠北腹地。”
“本帥要讓百蠻諸部,未至雁門,先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