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也都哈哈哈的大笑起來,這個畢竟是仿古,還得考慮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不是。寫有茅房的廁所,綠化的很漂亮,外麵裝修風格雖然古樸,但寫的字是正楷字的男女標識,正楷字下麵有英文,日語和朝鮮語,還有東南亞緬語,泰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語等多語種標識。旁邊也有古代男女畫像標識,趙剛又進去檢查,發現裏麵是徹底的現代化單間馬桶廁所,每個單間裏都配有手紙。
外麵的洗手池則是古代水車的樣式,而水龍頭是人體感應,手一伸,就自動出水,手離開就停水。水池邊配有風幹盒,拭手紙,廁所裏有明顯的檀香味道,通風良好。
在公園裏一處雕像旁,趙剛看著雕像,過了會兒他才悠悠的說:“你們還真是下了真功夫了,這個漢代的雕刻藝術裏有名漢八刀,廖廖八刀下去就成了,講究的就是個拙樸大氣,你們這幾個雕像都是符合漢八刀的風格,看著笨笨的,又不失靈動大氣的風格。嗯,不錯!”
領導們走後,李莉給倪采兒吐了吐舌頭:“這個趙市長還真是心細呀,把每個環節都檢查個遍!”
倪采兒癟癟嘴說:“他原來是二表哥的秘書,秘書出身的人麽,心都很細,很嚴謹的。阿水說人家這就叫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當別人都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屈江迎來了放寒假。他最近又拾起了攝影愛好,一個人一車一條狗,一台相機一頂帳篷。車子停在山下麵,背著背包帶著狗就進山了,山裏有積雪,他給鞋子穿上冰爪。現在養的這條狗是蒙古獒犬,體長一米一左右,體型狀如小獅子,還不到一歲體重就差不多八十多斤了,耐寒抗凍。
這個狗是他的三弟今年夏天去內蒙旅遊時買迴來送給他的,因為全身都是黑色,屈江給他起名逵子,就是李逵的意思。
逵子已進入大山雪地裏,就興奮的不行,到處撒尿圈地。屈江則是不停的拍照片,這次他們的目的地是嘉午台。嘉午台現在開發成景區了,但是屈江沒有從景區進去,而是從側麵小路進去的,倒不是他不願意花錢,就是不願意走景區的台階路,他是為了拍照來的。
屈江慢慢的走著,拍著。逵子倒是很興奮,發現在雪地裏覓食的野鳥,就直接撲了過去。驚的鳥兒們亂飛,屈江就抓緊按下快門。
有時候不想拍了,屈江也會收起相機,和逵子在雪地裏玩耍,一人一狗互相追逐,甚至在雪地裏扭打一起。到了中午時候他們走在一個平台處,這裏有一戶已經人去房空的民宅,屈江在這裏的院子裏做了午飯,和逵子美美的吃了一頓熱飯。收拾完裝備,才開始走台階路了。到了下午兩點多的時候,他們登到了山頂的一座廢棄廟宇興慶寺,傳說這座寺廟是唐朝時建的,屈江早幾年玩戶外的時候,裏麵還有一位住寺師父。在論壇上看,現在廟裏已經沒有人了。結果屈江穿過石門,進了院子後,發現大門上掛著一個布簾子。從窗戶伸出來的煙囪裏冒著淡淡的白煙,裏麵肯定是有住人了。
屈江站在大門口,大聲喊到:“有人嗎?登山之人冒昧叨擾!”
過了片刻,就見一個道士模樣的人開門,掀開布簾。屈江一看是修道之人,雙手作揖打躬:“您老慈悲,冒昧叨擾了!”
老道長看了他一眼他的姿勢,用胳膊把布簾揭開,也雙手抱拳迴了一禮說,“嗬嗬~~~慈悲慈悲,進屋說話吧,外麵冷!”
走進屋子裏,中間一個佛台,佛台下麵擺了一個比較小的老君爺像,香爐裏燃著香。老道長拿過來一個椅子,“行李放下來吧,坐下來烤烤火。”說完看著逵子一眼“哎呀,你這個大黑狗個頭這麽大,這是啥品種,我還沒見過!”
屈江放下背包,坐在椅子上雙手伸出來在火塘上烤火,“這個是蒙古獒犬,這貨現在才七個月左右吧,還不到一歲呢!”
逵子聽主人介紹自己,搖著尾巴在屈江腿上磨蹭起來,不時的看著老道長。老道長笑了笑,從案板上拿出半塊饅頭扔給它,逵子聞了聞不吃。屈江在它屁股上拍了一下,說:“吃吧,老道爺打賞你的!”逵子聽了主人的命令才吃起來。
老道長笑了笑,“你這個狗還真有靈性啊!懂事!你先坐下來烤烤火,我繼續做飯,這山上大雪天的也沒啥好吃的,就是稀飯饃,涼拌蘿卜絲!”說完從一個竹籠子裏取了兩個饅頭放在蒸籠上,想了想又添加了一個。
屈江笑著說:“你做自己的飯就行了,我帶有食材,你這山上,物資都是背上來的。這大雪天的,太不容易了!”
老道長哈哈一笑:“沒錯,我這裏確實都是背山來的,大部分都是山下居士們供養的。這大冬天的,你能來這裏就是緣分,修行人麽,就是吃百家飯,給百家行方便。看你剛才進門時行禮,你也是修道之人?”
屈江再次雙手抱拳微微一禮,“丘祖門下在家弟子,屈長水!”
老道長哈哈一笑:“巧了,同門同修啊!我是在重陽宮出家的,師父賜名趙法圓。住廟了好多年 ,一直無法精進,就進山裏來了,之前在後山自己搭了草棚,第一場雪比較大,雪一壓大風一刮給塌垮了。這個廟裏如今沒有人,我就借住進來了,就當給佛祖他老人家看管一下道場。哈哈哈哈哈~”
說話間他又給屈江倒了一杯熱茶,屈江雙手接過。“這住山修行,好處就是清淨,就是太苦了!”
“嗬嗬,這算啥苦,我在毛棚周圍開了幾分地,自己種菜自己吃。平時的麵呀,油呀,有善信居士們供養。不夠了自己下山買點,這點山路對於我來說,還不在話下。經常有善信請我給他看事,掙得錢也夠我一個人花了。”老道長慈善的笑著迴答道。
屈江也跟著哈哈的笑了笑,沒接話題。修道之人有個特點,師父會教他們山醫命相卜,就是讓他們用這些手藝活養活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各人各有自己的絕活,不熟悉屈江也不好過多打聽。老道士倒是好奇的問:“我主要是幫人看事了事,道友是修哪一門的?”
屈江明白他主要幫人算命調理風水,打醮做法事。笑著說:“中醫,我現在主要是大學當老師!這不是放寒假了麽,就閑的無聊,進山裏來拍些照片。”
“中醫好啊,如今趕上好時光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蟄伏了這麽多年,也該再次發揚光大了!啥東西都是物極必反,國運來了,國運來了啊!”老道長哈哈笑著說道。
“哦,咋說?”屈江好奇的問道。
“從一八四五年清朝的鴉片戰爭開始,到一九四五年打敗小鬼子。整整一百年,是我們這個國家最黑暗,最屈辱的一百年,這一百年來,人都覺得西方強大,西方啥都是好的。
從當年的朝廷帶頭向西方學習到民間精英向西方學習,好的壞的都學迴來了。七十年過去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裏的人都還清醒,一直在保持中國化,可是我們國家裏的那些能人呢?迷信向西方學習,把老祖宗的一切都否定了。
整天罵人家思想固化,嗬嗬,到底誰思想固化呢?也不好好的想想,人家思想固化能打出一片天地來?還把這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整天罵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是糟粕,他們口中的這些糟粕能讓我們這個民族一直屹立不倒,到底是他們思想糟粕呢還是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東西糟粕呢?
天要其亡,必讓其狂。有些人那總要吃了虧,才能明白,自己家的東西才是真的好東西。慢慢的人就覺悟了,從現在開始,未來十年就是一個迴歸的過程。學人家的總是人家的,如果這個人家是和你好,那你還能混口飯吃。如果人家不和你好呢?由人家說了算,在一個由人家說了算的世事裏,你還不是任由人家拿捏?是不是這個道理麽?”
屈江聽了後想想,還真是這麽個淺顯的道理,不由的點點頭表示讚同。老道長繼續說:“這種淺顯的道理,我能懂,外麵聰明人多得是,他們能不懂?他們懂了後呢?還不就是迴歸本民族的,屬於我的東西,規矩由我說了算。比如我們這個算卦,我有個師弟在北美給人調理風水,那就是他說啥就是啥,那些老外要麽你信,你就聽我的,要麽你別信,我也懶得說服你。誒~~~信我師弟的人,運氣就好了起來,買股票掙錢了,升職加工資了。那你其他人看到效果後,你說他是信呢還是不信呢?嗬嗬嗬~~~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對不對?”
屈江聽到這裏後大為震驚,是呀,我的遊戲我說了算,豈能讓你不懂行的外人說了算呢?目前國內的中醫不就是由外行說了算麽?中醫隻要能治病就行,我有我的道理,你愛信不信,我用的著說服你?能治好病就是真理!
中國文化當複興,不然這樣下去,真的隻能被別人拿捏。屈江不由的歎口氣!“哎~您老明白人呐!任重道遠啊!”
“嗬嗬,不遠了,時機到了。用話語是說服不了人的,要用行動,人呐,隻有撞了南牆才能迴頭。比如你這中醫,七年之內當有大用!再詳細我就不能說了。”
說話間飯熟了,老道士舀了兩碗飯擺在香案上,然後分別兩次點三根香,屈江跟在他的後麵。“給祖師爺獻飯,在人家佛祖的道場裏住,給人家獻飯也是應該的麽是不是?”
吃完晚飯後,老道長帶著屈江去廟後麵的龍脊上,站在山梁上,環顧四周,盡收眼底。正是夕陽西下時,山間一片白茫茫,天空也是一片黑暗朦朧,霧氣蒸騰群山疊嶂,屈江拿出相機,狂拍了一陣子。
老道長指著後山說:“我原來的草棚就在下麵那個山窩裏,那裏有一塊 大石頭,我在大石頭下麵搭了個草棚,那裏旁邊有一個泉眼。這個廟雖然大,如今沒有水源,原來住山的師兄在房屋後麵修了個水窖,靠下雨接些雨水,那能比我那裏,咱喝的可是天然的礦泉水呢!不過聽說過去 這裏也有山泉水,如今幹枯了,徹底沒水了,也就沒人住了。等開年天氣暖和了,還得迴我那裏去,我準備買點磚瓦,花點錢雇山裏人用騾子托上來,這樣就不怕風雪了。如今山上有雪,可以化雪燒水。還是不方便!”
山上風大,兩人少站了會兒就下山了,老道長又帶著他在院子裏散步消食,逵子也吃的飽飽的跟在他們身後溜達,它就很不規矩了,跑來跑去的玩個不亦樂乎。老道長一直跟屈江講他的故事,各種奇幻的事情。屈江就默默的聽著,時而迴應一下 ,嗬,厲害。哎呦,這就玄乎了!
這樣溜達了一個多小時,天氣是徹底的黑下來了,迴到廟裏麵,點燃蠟燭,窗戶都是用塑料紙訂了起來防風。廟裏就是一個大廳,老道長自己在西邊靠牆的位置支起了一個床。他把東屋裏整理出來一塊平地,給地上鋪了些幹草,然後對屈江說:“你有睡袋,就在這裏講究一晚上吧!狗晚上不能進屋,這些畜牲不講衛生,不能弄髒了人家佛爺的道場不是?”
屈江點點頭表示理解,他把幹草攤平,把自己的地墊和防潮墊鋪在上麵,拿出睡袋。然後抱了一把幹草到屋子外麵的房簷下,逵子跟著他後麵。屈江把幹草鋪好後,告訴它,晚上就睡這裏。逵子很自覺的在幹草上拱了拱,就乖巧的趴在上麵。
進了屋子裏,老道士在蒲團上打坐。他對屈江說:“我這每天睡覺前都要做功,你隨意,瞌睡了就自己睡,小便桶在西邊窗台下麵,晚上起夜外邊的光線能看到。”
第二天早上天剛亮,屈江就醒過來了。悄悄的穿上衣服打開門,又把門閉上。在院子裏抓起一把雪在臉上擦了擦,又給口裏塞進去一口雪,化了後用手刷牙。逵子搖著尾巴興奮的圍著他轉悠,屈江摸了摸它的頭,然後就在院子裏打起拳來。
一套拳打下來,屈江的身子熱了,頭上微微的出汗。這時候老道長也出來了,他也是用雪搓了搓手臉,也在院子裏打了一通養生拳。收了拳架子後,老道士笑著說到:“我們這個打拳呀,就是健體的外顯,中國傳統文化裏,易魂佛心,儒皮道骨。而這個易學呢,是萬法之源,我們的美學哲學文學醫學,包括現在流行的科學,都是源於醫學。你這個中醫學,那更是易學的利民之學嘍!
你看啊,你們中醫是不是講究整體調和,動態導引?而西醫呢?分析對抗治療!所以說呀,隻有比較才有高低,中醫當大興!”
屈江聽完後點點頭,躬身抱拳一禮,“受教了!”
吃完早飯後,屈江拿出一千塊錢要給老道士,老道士拒絕道:“我有手有腳,不接受捐贈,你如果是要給飯錢,那你迴頭給我背點油鹽麵上來就行,沒時間了就算啦。再說了,都是些粗茶淡飯,也就是加一雙筷子的事情麽!”
屈江把自己所帶的一些食材留下來給老道士,隻給自己留了一頓路餐。收拾完行李背起包,和老道士告別,帶著逵子就下山了。
外麵的洗手池則是古代水車的樣式,而水龍頭是人體感應,手一伸,就自動出水,手離開就停水。水池邊配有風幹盒,拭手紙,廁所裏有明顯的檀香味道,通風良好。
在公園裏一處雕像旁,趙剛看著雕像,過了會兒他才悠悠的說:“你們還真是下了真功夫了,這個漢代的雕刻藝術裏有名漢八刀,廖廖八刀下去就成了,講究的就是個拙樸大氣,你們這幾個雕像都是符合漢八刀的風格,看著笨笨的,又不失靈動大氣的風格。嗯,不錯!”
領導們走後,李莉給倪采兒吐了吐舌頭:“這個趙市長還真是心細呀,把每個環節都檢查個遍!”
倪采兒癟癟嘴說:“他原來是二表哥的秘書,秘書出身的人麽,心都很細,很嚴謹的。阿水說人家這就叫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當別人都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屈江迎來了放寒假。他最近又拾起了攝影愛好,一個人一車一條狗,一台相機一頂帳篷。車子停在山下麵,背著背包帶著狗就進山了,山裏有積雪,他給鞋子穿上冰爪。現在養的這條狗是蒙古獒犬,體長一米一左右,體型狀如小獅子,還不到一歲體重就差不多八十多斤了,耐寒抗凍。
這個狗是他的三弟今年夏天去內蒙旅遊時買迴來送給他的,因為全身都是黑色,屈江給他起名逵子,就是李逵的意思。
逵子已進入大山雪地裏,就興奮的不行,到處撒尿圈地。屈江則是不停的拍照片,這次他們的目的地是嘉午台。嘉午台現在開發成景區了,但是屈江沒有從景區進去,而是從側麵小路進去的,倒不是他不願意花錢,就是不願意走景區的台階路,他是為了拍照來的。
屈江慢慢的走著,拍著。逵子倒是很興奮,發現在雪地裏覓食的野鳥,就直接撲了過去。驚的鳥兒們亂飛,屈江就抓緊按下快門。
有時候不想拍了,屈江也會收起相機,和逵子在雪地裏玩耍,一人一狗互相追逐,甚至在雪地裏扭打一起。到了中午時候他們走在一個平台處,這裏有一戶已經人去房空的民宅,屈江在這裏的院子裏做了午飯,和逵子美美的吃了一頓熱飯。收拾完裝備,才開始走台階路了。到了下午兩點多的時候,他們登到了山頂的一座廢棄廟宇興慶寺,傳說這座寺廟是唐朝時建的,屈江早幾年玩戶外的時候,裏麵還有一位住寺師父。在論壇上看,現在廟裏已經沒有人了。結果屈江穿過石門,進了院子後,發現大門上掛著一個布簾子。從窗戶伸出來的煙囪裏冒著淡淡的白煙,裏麵肯定是有住人了。
屈江站在大門口,大聲喊到:“有人嗎?登山之人冒昧叨擾!”
過了片刻,就見一個道士模樣的人開門,掀開布簾。屈江一看是修道之人,雙手作揖打躬:“您老慈悲,冒昧叨擾了!”
老道長看了他一眼他的姿勢,用胳膊把布簾揭開,也雙手抱拳迴了一禮說,“嗬嗬~~~慈悲慈悲,進屋說話吧,外麵冷!”
走進屋子裏,中間一個佛台,佛台下麵擺了一個比較小的老君爺像,香爐裏燃著香。老道長拿過來一個椅子,“行李放下來吧,坐下來烤烤火。”說完看著逵子一眼“哎呀,你這個大黑狗個頭這麽大,這是啥品種,我還沒見過!”
屈江放下背包,坐在椅子上雙手伸出來在火塘上烤火,“這個是蒙古獒犬,這貨現在才七個月左右吧,還不到一歲呢!”
逵子聽主人介紹自己,搖著尾巴在屈江腿上磨蹭起來,不時的看著老道長。老道長笑了笑,從案板上拿出半塊饅頭扔給它,逵子聞了聞不吃。屈江在它屁股上拍了一下,說:“吃吧,老道爺打賞你的!”逵子聽了主人的命令才吃起來。
老道長笑了笑,“你這個狗還真有靈性啊!懂事!你先坐下來烤烤火,我繼續做飯,這山上大雪天的也沒啥好吃的,就是稀飯饃,涼拌蘿卜絲!”說完從一個竹籠子裏取了兩個饅頭放在蒸籠上,想了想又添加了一個。
屈江笑著說:“你做自己的飯就行了,我帶有食材,你這山上,物資都是背上來的。這大雪天的,太不容易了!”
老道長哈哈一笑:“沒錯,我這裏確實都是背山來的,大部分都是山下居士們供養的。這大冬天的,你能來這裏就是緣分,修行人麽,就是吃百家飯,給百家行方便。看你剛才進門時行禮,你也是修道之人?”
屈江再次雙手抱拳微微一禮,“丘祖門下在家弟子,屈長水!”
老道長哈哈一笑:“巧了,同門同修啊!我是在重陽宮出家的,師父賜名趙法圓。住廟了好多年 ,一直無法精進,就進山裏來了,之前在後山自己搭了草棚,第一場雪比較大,雪一壓大風一刮給塌垮了。這個廟裏如今沒有人,我就借住進來了,就當給佛祖他老人家看管一下道場。哈哈哈哈哈~”
說話間他又給屈江倒了一杯熱茶,屈江雙手接過。“這住山修行,好處就是清淨,就是太苦了!”
“嗬嗬,這算啥苦,我在毛棚周圍開了幾分地,自己種菜自己吃。平時的麵呀,油呀,有善信居士們供養。不夠了自己下山買點,這點山路對於我來說,還不在話下。經常有善信請我給他看事,掙得錢也夠我一個人花了。”老道長慈善的笑著迴答道。
屈江也跟著哈哈的笑了笑,沒接話題。修道之人有個特點,師父會教他們山醫命相卜,就是讓他們用這些手藝活養活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各人各有自己的絕活,不熟悉屈江也不好過多打聽。老道士倒是好奇的問:“我主要是幫人看事了事,道友是修哪一門的?”
屈江明白他主要幫人算命調理風水,打醮做法事。笑著說:“中醫,我現在主要是大學當老師!這不是放寒假了麽,就閑的無聊,進山裏來拍些照片。”
“中醫好啊,如今趕上好時光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蟄伏了這麽多年,也該再次發揚光大了!啥東西都是物極必反,國運來了,國運來了啊!”老道長哈哈笑著說道。
“哦,咋說?”屈江好奇的問道。
“從一八四五年清朝的鴉片戰爭開始,到一九四五年打敗小鬼子。整整一百年,是我們這個國家最黑暗,最屈辱的一百年,這一百年來,人都覺得西方強大,西方啥都是好的。
從當年的朝廷帶頭向西方學習到民間精英向西方學習,好的壞的都學迴來了。七十年過去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裏的人都還清醒,一直在保持中國化,可是我們國家裏的那些能人呢?迷信向西方學習,把老祖宗的一切都否定了。
整天罵人家思想固化,嗬嗬,到底誰思想固化呢?也不好好的想想,人家思想固化能打出一片天地來?還把這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整天罵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是糟粕,他們口中的這些糟粕能讓我們這個民族一直屹立不倒,到底是他們思想糟粕呢還是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東西糟粕呢?
天要其亡,必讓其狂。有些人那總要吃了虧,才能明白,自己家的東西才是真的好東西。慢慢的人就覺悟了,從現在開始,未來十年就是一個迴歸的過程。學人家的總是人家的,如果這個人家是和你好,那你還能混口飯吃。如果人家不和你好呢?由人家說了算,在一個由人家說了算的世事裏,你還不是任由人家拿捏?是不是這個道理麽?”
屈江聽了後想想,還真是這麽個淺顯的道理,不由的點點頭表示讚同。老道長繼續說:“這種淺顯的道理,我能懂,外麵聰明人多得是,他們能不懂?他們懂了後呢?還不就是迴歸本民族的,屬於我的東西,規矩由我說了算。比如我們這個算卦,我有個師弟在北美給人調理風水,那就是他說啥就是啥,那些老外要麽你信,你就聽我的,要麽你別信,我也懶得說服你。誒~~~信我師弟的人,運氣就好了起來,買股票掙錢了,升職加工資了。那你其他人看到效果後,你說他是信呢還是不信呢?嗬嗬嗬~~~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對不對?”
屈江聽到這裏後大為震驚,是呀,我的遊戲我說了算,豈能讓你不懂行的外人說了算呢?目前國內的中醫不就是由外行說了算麽?中醫隻要能治病就行,我有我的道理,你愛信不信,我用的著說服你?能治好病就是真理!
中國文化當複興,不然這樣下去,真的隻能被別人拿捏。屈江不由的歎口氣!“哎~您老明白人呐!任重道遠啊!”
“嗬嗬,不遠了,時機到了。用話語是說服不了人的,要用行動,人呐,隻有撞了南牆才能迴頭。比如你這中醫,七年之內當有大用!再詳細我就不能說了。”
說話間飯熟了,老道士舀了兩碗飯擺在香案上,然後分別兩次點三根香,屈江跟在他的後麵。“給祖師爺獻飯,在人家佛祖的道場裏住,給人家獻飯也是應該的麽是不是?”
吃完晚飯後,老道長帶著屈江去廟後麵的龍脊上,站在山梁上,環顧四周,盡收眼底。正是夕陽西下時,山間一片白茫茫,天空也是一片黑暗朦朧,霧氣蒸騰群山疊嶂,屈江拿出相機,狂拍了一陣子。
老道長指著後山說:“我原來的草棚就在下麵那個山窩裏,那裏有一塊 大石頭,我在大石頭下麵搭了個草棚,那裏旁邊有一個泉眼。這個廟雖然大,如今沒有水源,原來住山的師兄在房屋後麵修了個水窖,靠下雨接些雨水,那能比我那裏,咱喝的可是天然的礦泉水呢!不過聽說過去 這裏也有山泉水,如今幹枯了,徹底沒水了,也就沒人住了。等開年天氣暖和了,還得迴我那裏去,我準備買點磚瓦,花點錢雇山裏人用騾子托上來,這樣就不怕風雪了。如今山上有雪,可以化雪燒水。還是不方便!”
山上風大,兩人少站了會兒就下山了,老道長又帶著他在院子裏散步消食,逵子也吃的飽飽的跟在他們身後溜達,它就很不規矩了,跑來跑去的玩個不亦樂乎。老道長一直跟屈江講他的故事,各種奇幻的事情。屈江就默默的聽著,時而迴應一下 ,嗬,厲害。哎呦,這就玄乎了!
這樣溜達了一個多小時,天氣是徹底的黑下來了,迴到廟裏麵,點燃蠟燭,窗戶都是用塑料紙訂了起來防風。廟裏就是一個大廳,老道長自己在西邊靠牆的位置支起了一個床。他把東屋裏整理出來一塊平地,給地上鋪了些幹草,然後對屈江說:“你有睡袋,就在這裏講究一晚上吧!狗晚上不能進屋,這些畜牲不講衛生,不能弄髒了人家佛爺的道場不是?”
屈江點點頭表示理解,他把幹草攤平,把自己的地墊和防潮墊鋪在上麵,拿出睡袋。然後抱了一把幹草到屋子外麵的房簷下,逵子跟著他後麵。屈江把幹草鋪好後,告訴它,晚上就睡這裏。逵子很自覺的在幹草上拱了拱,就乖巧的趴在上麵。
進了屋子裏,老道士在蒲團上打坐。他對屈江說:“我這每天睡覺前都要做功,你隨意,瞌睡了就自己睡,小便桶在西邊窗台下麵,晚上起夜外邊的光線能看到。”
第二天早上天剛亮,屈江就醒過來了。悄悄的穿上衣服打開門,又把門閉上。在院子裏抓起一把雪在臉上擦了擦,又給口裏塞進去一口雪,化了後用手刷牙。逵子搖著尾巴興奮的圍著他轉悠,屈江摸了摸它的頭,然後就在院子裏打起拳來。
一套拳打下來,屈江的身子熱了,頭上微微的出汗。這時候老道長也出來了,他也是用雪搓了搓手臉,也在院子裏打了一通養生拳。收了拳架子後,老道士笑著說到:“我們這個打拳呀,就是健體的外顯,中國傳統文化裏,易魂佛心,儒皮道骨。而這個易學呢,是萬法之源,我們的美學哲學文學醫學,包括現在流行的科學,都是源於醫學。你這個中醫學,那更是易學的利民之學嘍!
你看啊,你們中醫是不是講究整體調和,動態導引?而西醫呢?分析對抗治療!所以說呀,隻有比較才有高低,中醫當大興!”
屈江聽完後點點頭,躬身抱拳一禮,“受教了!”
吃完早飯後,屈江拿出一千塊錢要給老道士,老道士拒絕道:“我有手有腳,不接受捐贈,你如果是要給飯錢,那你迴頭給我背點油鹽麵上來就行,沒時間了就算啦。再說了,都是些粗茶淡飯,也就是加一雙筷子的事情麽!”
屈江把自己所帶的一些食材留下來給老道士,隻給自己留了一頓路餐。收拾完行李背起包,和老道士告別,帶著逵子就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