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那是我師父的親孫子,從小跟我師父學醫,還拜了隔壁廟裏的兩位老道長學各種本領,我師父能讓他坐堂,那是沒問題的!”書琦叔給他們解惑道。
病人是個中年婦女,外省人。陪同來的家屬有她的丈夫,兒子,弟弟,弟媳。丈夫猶豫了會兒給她點點頭,她就坐了過去。屈江看著她,先問她姓名地址年齡籍貫,幹什麽工作的丈夫的姓名年齡籍貫等,全寫在一個紙上麵。然後開始號碼,她丈夫怯怯的拿出一個x光片子準備遞給屈江,被搖搖手拒絕了。
屈江又開始問病人,從什麽時候身體不舒服等身體症狀,有問她丈夫平時幹什麽工作,家裏總共幾口人,公公婆婆還在嗎,什麽時候走的,有沒有小姑子小叔子,孩子們都幹啥,結婚沒,絮絮叨叨的不停。過了會兒又換了另一隻手繼續號脈,同時又繼續問她,娘家是哪裏人,老父親老娘還在嗎,父母之前做什麽的,弟弟妹妹都是些什麽情況呢,弟弟妹妹的孩子出息不,還問他和丈夫夫妻生活怎麽樣等繼續絮絮叨叨個沒完沒了。
梅氏兄妹與屈若溪,以及病人的家屬都在一邊看著,聽著。隻見一會兒屈江的聲音洪亮有力,一會兒軟綿親切,一會兒冷淡滲人,就像是嘮家常,病人一會兒膽怯怯,一會兒又笑意盈盈,一會兒直接哭起來了,有會兒又害羞的臉都紅了。足足一個小時,都在閑聊著。
“書琦叔,你去準備下把砭石燒熱,還有那副砭針也一起燒熱,在準備些熱水和幹淨的毛巾,一會兒給這位阿姨擦身子用!”然後放下手告訴患者及家屬:“阿姨這個是腎功能失調,熱毒侵體,西醫稱為尿毒症,比較麻煩,但是,能治!”
一句話讓患者以及家屬震驚不已,他們是什麽病自己很清楚,兩年來不知道看了多少醫生,化療透析,錢花的多了去,都說治不好了。這個小娃娃不問病,不看片子,就是號脈聊天,就準確的斷出病來。嗯,是有水平的。最最最重要的是他說能治!
“這世上人的病呀,都是自己造出來的,都是自己的情緒結合自己所處的環境因導而病。就是心情,和情緒。明白嗎?
要治好自己的病,第一個,也是最有效的醫生呢,就是患者本人了,身體本來就有自我恢複功能,你的心神得配合身體自我恢複功能,而醫生呢,就是幫你輔助你身體的自我恢複功能!這世上沒有治不好的病,隻有治不好病的人!你這病,我就能治好!”屈江說完就利索的站起身,出去了。
留下屋子裏的人,麵麵相覷。一會兒時間他又迴來了,先給病人紮針,那長短不一的銀針紮在人身上,看的人滲得慌!紮針時他還不停的嘴裏念念叨叨的,旁人也聽不清楚他念叨些什麽。手法也不一樣,又得直接紮進去,又得是慢慢旋鑽進去,又得還用手彈幾下。又過了半小時左右,書琦叔過來說準備好了。屈江才有條不紊的取出鋼針,然後讓病人移步到治療室,讓他丈夫或弟媳幫他擦拭身體,擦拭完身體,讓她赤身趴在治療床上。
病人及家屬配合書琦叔去了治療室,屈江又出去洗了把手臉。在門口等了會兒。書琦叔說弄好了。屈江吩咐患者丈夫一個人在裏麵陪著,其他人都出去,要安靜,不得發出大聲音來。
書琦叔很自覺的繼續守在門口。不讓任何人進去打擾。
一個小時後,屈江走了出來。坐在桌子前思考著,隨後患者和她丈夫也跟著走了出來,繼續坐在他身前。
“書琦叔,準備抓藥”!屈江喊了一聲,繼續沉靜的思考著。“好嘞!”書琦叔應了一句,就走進藥櫃旁。
屈江拿起筆和紙開始寫方子,寫會兒又停下來思考會兒,又繼續寫。寫完後,又仔細的檢查了一遍,又安靜的思考半天。然後把方子給書琦叔,按方抓藥。
然後又把患者家屬叫到一起來,繼續吩咐他們注意事項,一會兒說那副藥要怎麽熬製,火候等,說的多了,患者丈夫幹脆拿起筆聽著,記著。藥很快就抓完。但屈江還在絮絮叨叨的說著。又是一個多小時才結束。
梅知雪早就困得去聽爺爺們談話了。暮雪和若溪一直在旁邊看著,聽著。她今天已經受到的刺激太多了,甚至覺得好像不認識這個男孩了,平時木訥普通的一個陽光大男孩,今天所表現出的冷靜,深沉,專業,自信,認真,耐心以及愛心。都很是震撼到了她,她又癡了!她也理解了,屈爺爺一天隻看三個病人了!這一個病人下來差不多三個多小時了。聽若溪說,來這裏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疑難雜症患者。而今天下午,這麽一個西醫都無法醫治的病人,屈爺爺直接都不上場,讓江哥來診治。屈爺爺醫術到底多高明呀!這平時得多累呀!
忙完一切後,患者以及家屬熱情的感謝。隻是患者額丈夫吞吞吐吐的說道:“那個,小陸先生呀,我晌午時就看到外麵的牌子上寫著,這診金是一天的收入,對吧!”
“嗯,我爺爺定的老規矩了。你有什麽疑問?”屈江平淡的說。
“我呢,前幾年在廠裏上班,一個人還有個七八百的收入,再加上家裏的糧食~~~可這兩年來,孩兒他媽得了這病,我都沒工作了,家裏的積蓄早花光了,還落下親戚朋友一大堆賬,你說~~~我這該咋算呢?我沒其他意思,就是真的不會,我知道這病難治,隻要能給娃兒他媽治好病,就是讓我砸鍋賣鐵都行,我就是不會算這~~~”中年人可憐兮兮而又真誠坦率的表述他的意思。
“你現在的收入就是家裏的莊稼了?一年能賣多少錢?”屈江問他。
“一年下來,除掉上交國家的公糧,扣除話費農機,還有村上的自留款,最多也就三千多吧!”中年人無奈的給他扳著指頭算著。
“那就按三千算了,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三十天算,嗯~~~~每天八塊三毛三分錢!”屈江拿起筆在紙上算了半天道。
“這~~~”病人家屬以及梅慕雪又給驚訝到了。
“就八塊三毛三分錢,一分都不能少哦!”屈江說完就站起身站在院子裏伸手彎腰的!
病人及家屬,看著一大堆的藥材,以及自己寫下來密密麻麻的醫囑。一大幫子人直接哭了。書琦叔給他們找了零錢後,緩緩的安慰他們,走吧,趁天還亮著早點下山。我師父定的規矩就是這樣,不論病輕重,不論藥材貴賤,隻要是我們出的藥材,就是這個行情!嗬嗬,人都說,醫者父母心!這就是真正的慈悲大愛!
你們也別擔心把我師父看窮了,有錢的病人大有人在呢!走吧,迴去一定要按小陸先生囑咐的照辦。他呀,也是個能人!你們看我年齡比他大,輩分比他高,照樣乖乖的聽他吩咐,為啥呢?達者為先!
眾人們在感動激動中開心的離去。書琦叔和若溪倆人安靜的打掃衛生,整潔整理。
梅慕雪安靜的走近屈江,溫柔的說:“江哥,你太厲害了,我崇拜死你了!”說完直接抱住他。
“唉,唉,你全家人都在呢,小心被看到!”屈江左右看了看,小聲的把她推開。暮雪也站直身子左右看了看。忘了,情到深處不自覺呀!
傍晚時,梅國華夫婦與梅爺爺約定家裏過年前一天來接他迴家,也就七八天時間左右。吃過晚飯後該下山了,夏天白天時間長,他們需趁著這會兒天還沒黑,早點下去。今天是過來認了門路,以後會常來走動。他們又問,梅知雪走不走,梅知雪想了想,今天在這山裏麵玩個一天,就覺得沒啥意思了。聽說明天開始,屈爺爺和屈江都會坐診看病,就剩下慕雪和若溪兩個女孩子及趙叔叔夫妻。他一個當哥哥滴和小妹們沒啥玩的,就跟父母一起下山了。
下山時,速度比上山要快多了,傍晚的山風習習,倒也舒暢。一家三口說說笑笑的,猛不楞,梅知雪說了一句:“你們發現沒?慕雪和那個屈江兩人關係不一般?我還發現~~~”
“瞎說啥呢,慕雪就是和那個若溪丫頭關係好,我可是知道的,她們倆從高一開始都是同一班,同一個宿舍。”趙淑芬打斷了兒子。
“嘿嘿,我看這小夥子人倒是不錯,個子高高的,人也精神。下午他給人看病時,我去瞄了一眼,嗯,年紀輕輕的,還是有點道行滴!”梅國華倒是爽快的笑嗬嗬。
“你們都想啥呢?慕雪還在上學呢,以後還得四年才畢業吧,如果再考研,考博這還得多少年呢?再說,雖然屈伯伯和爸爸是老朋友,但,這裏是山裏呀!
還是的讓她專心讀書,我迴頭得批評批評她,不能把自己的路走偏了!”趙淑芬說著自己的擔憂。
“孩子年紀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該做啥不該做啥,我梅國華的種那絕對是沒有笨種。年輕人的事,讓他們自己去慢慢經曆吧!酸也罷,甜也罷,總得經曆一番!這個山裏呀,不是阻擋了他的發展,而是阻擋了別人來打擾他們,你沒看山下那麽多人都在排隊?”梅國華安慰著老婆。又問兒子:“你妹這都有了情況。你呢?你可是男孩子,都是大三了,明年就該畢業啦!別告訴老子你不行!”
“我當然行了,我早就談了女朋友!”梅知雪讓老子一刺激,腎上素忽然飆升大聲道。
趙淑芬一聽兒子的個人大事,一下來了精神,:“你女朋友是哪裏人呀?年齡多大了?家裏條件什麽情況?和你是一個學校的同學嗎?”~~~吧嗒吧嗒問了一大堆。
“我們同班同學,咱們臨縣的,家裏也是農村的!”梅知雪簡單給父母說了下。
“臨縣的好呀,以後走親戚也方便,如果找個南方或者其他外省的,那才是麻煩。你不是說暑假無所事事嗎?迴去就找駕校報名學個駕照,可以開咱家車去找她玩!”趙淑芬連忙給兒子出主意。
送走爸媽哥哥後,慕雪很是高興,這裏就剩下她和爺爺了,爺爺最寵她了。她找若溪讓帶她散散步,若溪說她忙一天累了。讓死長水帶她散步去吧!就這樣,兩個人又再一次單獨在一起了,好開心。
屈江帶著她朝後山走去,告訴她這條路就是他兄妹,小學初中所走的路。後山斷斷續續的也住著其他鄉黨,有的獨戶一片地,有的兩三戶一地,最多的也就三五人家一聚,屈江告訴她,他們家算是離山下靠前了,在他們家下麵也就十幾戶人家。後麵隔了個山頭還有很多戶人家,大家都很分散。山裏人家就是這樣的,生活還是不太方便。
慕雪很是憐惜的問,那他們平時日常用品,都是要在山下買的吧,都是要背上來嗎?屈江說,山裏人基本上都是靠背上背下。
一般人家沒啥副業收入,主要靠糧食和山果,以及采藥材。現在國家不讓狩獵了。山野果價格又賣不上去,所以山裏人的日子其實很苦的。勞力多的人家,還能外出打工。勞力少的人家,得先種好自家的田地,隻能維持著活著。一些年輕的夫婦,幹脆撂荒了,把孩子寄養給爺爺奶奶帶,他們都去城裏打工了。也有在城裏混的還行,幹脆把孩子也接出去了。房子空了,地也荒了!
若溪很是感慨,難道山裏人的命運就隻能如此了嗎?屈江告訴她,有三個改變命運的途徑,上學,當兵,倒插門。路上碰見了鄉黨,大家都很熱情的打著招唿,有的人家還會拿出野果給他們吃。都很樸實無華,嘿嘿的一笑,咧著嘴露出一排排牙齒。憨厚而又親切,讓人心酸的親切。
慢慢悠悠的走在山路上,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慕雪體會著江哥之前人生的路程,這是她們住在山下平原上的孩子,壓根兒就無法理解的。在她一個外人看來很苦的日子,對麵的大男孩好像很平常似得。他講著他們小時候上學時,每逢下雨,若溪就哭鬧著喊著不想上學了。她能想象到,下雨天的山路有多麽的難走。或許是她,也會哭鬧吧!想著若溪平時總是鬼怪機靈,活潑可愛的身影。忍不住心酸,竟然默默的流淚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不是孩子想早當家,是環境給逼出來的吧!再想想江哥平時的木訥內向,想想周圍環境,安靜的能聽到老遠處的鳥聲。周圍的知了,成片成片的叫著,更襯托出大山裏的空寂。
學校已經放假了,安靜的一片建築群佇立在群山環繞之間,破舊又充滿了生機!屈江帶著她看自己曾經的班級教室,窗戶沒有一個是完整的。聽說每年冬天,老師們給他們每人都派任務,一個窗戶平攤幾個學生,每人從家裏拿來塑料布釘在窗框上防風。材質不同,顏色不同,簡直就是萬國旗似得。想想自己鎮中的玻璃窗戶~~~
病人是個中年婦女,外省人。陪同來的家屬有她的丈夫,兒子,弟弟,弟媳。丈夫猶豫了會兒給她點點頭,她就坐了過去。屈江看著她,先問她姓名地址年齡籍貫,幹什麽工作的丈夫的姓名年齡籍貫等,全寫在一個紙上麵。然後開始號碼,她丈夫怯怯的拿出一個x光片子準備遞給屈江,被搖搖手拒絕了。
屈江又開始問病人,從什麽時候身體不舒服等身體症狀,有問她丈夫平時幹什麽工作,家裏總共幾口人,公公婆婆還在嗎,什麽時候走的,有沒有小姑子小叔子,孩子們都幹啥,結婚沒,絮絮叨叨的不停。過了會兒又換了另一隻手繼續號脈,同時又繼續問她,娘家是哪裏人,老父親老娘還在嗎,父母之前做什麽的,弟弟妹妹都是些什麽情況呢,弟弟妹妹的孩子出息不,還問他和丈夫夫妻生活怎麽樣等繼續絮絮叨叨個沒完沒了。
梅氏兄妹與屈若溪,以及病人的家屬都在一邊看著,聽著。隻見一會兒屈江的聲音洪亮有力,一會兒軟綿親切,一會兒冷淡滲人,就像是嘮家常,病人一會兒膽怯怯,一會兒又笑意盈盈,一會兒直接哭起來了,有會兒又害羞的臉都紅了。足足一個小時,都在閑聊著。
“書琦叔,你去準備下把砭石燒熱,還有那副砭針也一起燒熱,在準備些熱水和幹淨的毛巾,一會兒給這位阿姨擦身子用!”然後放下手告訴患者及家屬:“阿姨這個是腎功能失調,熱毒侵體,西醫稱為尿毒症,比較麻煩,但是,能治!”
一句話讓患者以及家屬震驚不已,他們是什麽病自己很清楚,兩年來不知道看了多少醫生,化療透析,錢花的多了去,都說治不好了。這個小娃娃不問病,不看片子,就是號脈聊天,就準確的斷出病來。嗯,是有水平的。最最最重要的是他說能治!
“這世上人的病呀,都是自己造出來的,都是自己的情緒結合自己所處的環境因導而病。就是心情,和情緒。明白嗎?
要治好自己的病,第一個,也是最有效的醫生呢,就是患者本人了,身體本來就有自我恢複功能,你的心神得配合身體自我恢複功能,而醫生呢,就是幫你輔助你身體的自我恢複功能!這世上沒有治不好的病,隻有治不好病的人!你這病,我就能治好!”屈江說完就利索的站起身,出去了。
留下屋子裏的人,麵麵相覷。一會兒時間他又迴來了,先給病人紮針,那長短不一的銀針紮在人身上,看的人滲得慌!紮針時他還不停的嘴裏念念叨叨的,旁人也聽不清楚他念叨些什麽。手法也不一樣,又得直接紮進去,又得是慢慢旋鑽進去,又得還用手彈幾下。又過了半小時左右,書琦叔過來說準備好了。屈江才有條不紊的取出鋼針,然後讓病人移步到治療室,讓他丈夫或弟媳幫他擦拭身體,擦拭完身體,讓她赤身趴在治療床上。
病人及家屬配合書琦叔去了治療室,屈江又出去洗了把手臉。在門口等了會兒。書琦叔說弄好了。屈江吩咐患者丈夫一個人在裏麵陪著,其他人都出去,要安靜,不得發出大聲音來。
書琦叔很自覺的繼續守在門口。不讓任何人進去打擾。
一個小時後,屈江走了出來。坐在桌子前思考著,隨後患者和她丈夫也跟著走了出來,繼續坐在他身前。
“書琦叔,準備抓藥”!屈江喊了一聲,繼續沉靜的思考著。“好嘞!”書琦叔應了一句,就走進藥櫃旁。
屈江拿起筆和紙開始寫方子,寫會兒又停下來思考會兒,又繼續寫。寫完後,又仔細的檢查了一遍,又安靜的思考半天。然後把方子給書琦叔,按方抓藥。
然後又把患者家屬叫到一起來,繼續吩咐他們注意事項,一會兒說那副藥要怎麽熬製,火候等,說的多了,患者丈夫幹脆拿起筆聽著,記著。藥很快就抓完。但屈江還在絮絮叨叨的說著。又是一個多小時才結束。
梅知雪早就困得去聽爺爺們談話了。暮雪和若溪一直在旁邊看著,聽著。她今天已經受到的刺激太多了,甚至覺得好像不認識這個男孩了,平時木訥普通的一個陽光大男孩,今天所表現出的冷靜,深沉,專業,自信,認真,耐心以及愛心。都很是震撼到了她,她又癡了!她也理解了,屈爺爺一天隻看三個病人了!這一個病人下來差不多三個多小時了。聽若溪說,來這裏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疑難雜症患者。而今天下午,這麽一個西醫都無法醫治的病人,屈爺爺直接都不上場,讓江哥來診治。屈爺爺醫術到底多高明呀!這平時得多累呀!
忙完一切後,患者以及家屬熱情的感謝。隻是患者額丈夫吞吞吐吐的說道:“那個,小陸先生呀,我晌午時就看到外麵的牌子上寫著,這診金是一天的收入,對吧!”
“嗯,我爺爺定的老規矩了。你有什麽疑問?”屈江平淡的說。
“我呢,前幾年在廠裏上班,一個人還有個七八百的收入,再加上家裏的糧食~~~可這兩年來,孩兒他媽得了這病,我都沒工作了,家裏的積蓄早花光了,還落下親戚朋友一大堆賬,你說~~~我這該咋算呢?我沒其他意思,就是真的不會,我知道這病難治,隻要能給娃兒他媽治好病,就是讓我砸鍋賣鐵都行,我就是不會算這~~~”中年人可憐兮兮而又真誠坦率的表述他的意思。
“你現在的收入就是家裏的莊稼了?一年能賣多少錢?”屈江問他。
“一年下來,除掉上交國家的公糧,扣除話費農機,還有村上的自留款,最多也就三千多吧!”中年人無奈的給他扳著指頭算著。
“那就按三千算了,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三十天算,嗯~~~~每天八塊三毛三分錢!”屈江拿起筆在紙上算了半天道。
“這~~~”病人家屬以及梅慕雪又給驚訝到了。
“就八塊三毛三分錢,一分都不能少哦!”屈江說完就站起身站在院子裏伸手彎腰的!
病人及家屬,看著一大堆的藥材,以及自己寫下來密密麻麻的醫囑。一大幫子人直接哭了。書琦叔給他們找了零錢後,緩緩的安慰他們,走吧,趁天還亮著早點下山。我師父定的規矩就是這樣,不論病輕重,不論藥材貴賤,隻要是我們出的藥材,就是這個行情!嗬嗬,人都說,醫者父母心!這就是真正的慈悲大愛!
你們也別擔心把我師父看窮了,有錢的病人大有人在呢!走吧,迴去一定要按小陸先生囑咐的照辦。他呀,也是個能人!你們看我年齡比他大,輩分比他高,照樣乖乖的聽他吩咐,為啥呢?達者為先!
眾人們在感動激動中開心的離去。書琦叔和若溪倆人安靜的打掃衛生,整潔整理。
梅慕雪安靜的走近屈江,溫柔的說:“江哥,你太厲害了,我崇拜死你了!”說完直接抱住他。
“唉,唉,你全家人都在呢,小心被看到!”屈江左右看了看,小聲的把她推開。暮雪也站直身子左右看了看。忘了,情到深處不自覺呀!
傍晚時,梅國華夫婦與梅爺爺約定家裏過年前一天來接他迴家,也就七八天時間左右。吃過晚飯後該下山了,夏天白天時間長,他們需趁著這會兒天還沒黑,早點下去。今天是過來認了門路,以後會常來走動。他們又問,梅知雪走不走,梅知雪想了想,今天在這山裏麵玩個一天,就覺得沒啥意思了。聽說明天開始,屈爺爺和屈江都會坐診看病,就剩下慕雪和若溪兩個女孩子及趙叔叔夫妻。他一個當哥哥滴和小妹們沒啥玩的,就跟父母一起下山了。
下山時,速度比上山要快多了,傍晚的山風習習,倒也舒暢。一家三口說說笑笑的,猛不楞,梅知雪說了一句:“你們發現沒?慕雪和那個屈江兩人關係不一般?我還發現~~~”
“瞎說啥呢,慕雪就是和那個若溪丫頭關係好,我可是知道的,她們倆從高一開始都是同一班,同一個宿舍。”趙淑芬打斷了兒子。
“嘿嘿,我看這小夥子人倒是不錯,個子高高的,人也精神。下午他給人看病時,我去瞄了一眼,嗯,年紀輕輕的,還是有點道行滴!”梅國華倒是爽快的笑嗬嗬。
“你們都想啥呢?慕雪還在上學呢,以後還得四年才畢業吧,如果再考研,考博這還得多少年呢?再說,雖然屈伯伯和爸爸是老朋友,但,這裏是山裏呀!
還是的讓她專心讀書,我迴頭得批評批評她,不能把自己的路走偏了!”趙淑芬說著自己的擔憂。
“孩子年紀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該做啥不該做啥,我梅國華的種那絕對是沒有笨種。年輕人的事,讓他們自己去慢慢經曆吧!酸也罷,甜也罷,總得經曆一番!這個山裏呀,不是阻擋了他的發展,而是阻擋了別人來打擾他們,你沒看山下那麽多人都在排隊?”梅國華安慰著老婆。又問兒子:“你妹這都有了情況。你呢?你可是男孩子,都是大三了,明年就該畢業啦!別告訴老子你不行!”
“我當然行了,我早就談了女朋友!”梅知雪讓老子一刺激,腎上素忽然飆升大聲道。
趙淑芬一聽兒子的個人大事,一下來了精神,:“你女朋友是哪裏人呀?年齡多大了?家裏條件什麽情況?和你是一個學校的同學嗎?”~~~吧嗒吧嗒問了一大堆。
“我們同班同學,咱們臨縣的,家裏也是農村的!”梅知雪簡單給父母說了下。
“臨縣的好呀,以後走親戚也方便,如果找個南方或者其他外省的,那才是麻煩。你不是說暑假無所事事嗎?迴去就找駕校報名學個駕照,可以開咱家車去找她玩!”趙淑芬連忙給兒子出主意。
送走爸媽哥哥後,慕雪很是高興,這裏就剩下她和爺爺了,爺爺最寵她了。她找若溪讓帶她散散步,若溪說她忙一天累了。讓死長水帶她散步去吧!就這樣,兩個人又再一次單獨在一起了,好開心。
屈江帶著她朝後山走去,告訴她這條路就是他兄妹,小學初中所走的路。後山斷斷續續的也住著其他鄉黨,有的獨戶一片地,有的兩三戶一地,最多的也就三五人家一聚,屈江告訴她,他們家算是離山下靠前了,在他們家下麵也就十幾戶人家。後麵隔了個山頭還有很多戶人家,大家都很分散。山裏人家就是這樣的,生活還是不太方便。
慕雪很是憐惜的問,那他們平時日常用品,都是要在山下買的吧,都是要背上來嗎?屈江說,山裏人基本上都是靠背上背下。
一般人家沒啥副業收入,主要靠糧食和山果,以及采藥材。現在國家不讓狩獵了。山野果價格又賣不上去,所以山裏人的日子其實很苦的。勞力多的人家,還能外出打工。勞力少的人家,得先種好自家的田地,隻能維持著活著。一些年輕的夫婦,幹脆撂荒了,把孩子寄養給爺爺奶奶帶,他們都去城裏打工了。也有在城裏混的還行,幹脆把孩子也接出去了。房子空了,地也荒了!
若溪很是感慨,難道山裏人的命運就隻能如此了嗎?屈江告訴她,有三個改變命運的途徑,上學,當兵,倒插門。路上碰見了鄉黨,大家都很熱情的打著招唿,有的人家還會拿出野果給他們吃。都很樸實無華,嘿嘿的一笑,咧著嘴露出一排排牙齒。憨厚而又親切,讓人心酸的親切。
慢慢悠悠的走在山路上,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慕雪體會著江哥之前人生的路程,這是她們住在山下平原上的孩子,壓根兒就無法理解的。在她一個外人看來很苦的日子,對麵的大男孩好像很平常似得。他講著他們小時候上學時,每逢下雨,若溪就哭鬧著喊著不想上學了。她能想象到,下雨天的山路有多麽的難走。或許是她,也會哭鬧吧!想著若溪平時總是鬼怪機靈,活潑可愛的身影。忍不住心酸,竟然默默的流淚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不是孩子想早當家,是環境給逼出來的吧!再想想江哥平時的木訥內向,想想周圍環境,安靜的能聽到老遠處的鳥聲。周圍的知了,成片成片的叫著,更襯托出大山裏的空寂。
學校已經放假了,安靜的一片建築群佇立在群山環繞之間,破舊又充滿了生機!屈江帶著她看自己曾經的班級教室,窗戶沒有一個是完整的。聽說每年冬天,老師們給他們每人都派任務,一個窗戶平攤幾個學生,每人從家裏拿來塑料布釘在窗框上防風。材質不同,顏色不同,簡直就是萬國旗似得。想想自己鎮中的玻璃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