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仲
陳叔心中仍覺此事不妥,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胡須,緩緩開口道:“依我看,此舉著實欠妥。”
先暫且不提這血靈花能否順利養活,就算真的養活了,後續又該如何利用它來修複秦在錦的血靈骨?
畢竟,此前從未有人嚐試過這樣的方法,完全沒有先例可循。
“不妨一試。”冬苓攙扶著秦念淑,緩緩走了過來。
此時的秦念淑,臉色看起來十分憔悴,但她又實在是擔憂秦在錦,根本無暇顧及自身。
“實不相瞞,我並不知曉修複血靈骨的具體方法,陽春門中也從未有過關於血靈花這類藥材的記載。可是,我們如今別無他法。”
秦念淑說著,將目光落在了池願身上。她對這小丫頭有些印象,時常跟在沈亦行身邊的那位。
“你能告訴姐姐,你是怎麽知道血靈花的嗎?” 秦念淑輕聲問道,語氣中滿是誠懇。
或許是感受到秦念淑的真誠,又或許是念及秦念淑曾醫治過江挽,池願開口答道:“阿公告訴我的。”
“阿公?” 冬苓聽聞,急忙接過話茬。
“不是卜南,是平仲。”池願解釋道。
她所說的並非玉沙閣的阿公,而是星迴村的阿公。
江洵聽到此處,突然閃過一段迴憶。
他記得江挽之前也曾提及過 “阿公” 這個人,那人曾說世上本沒有白榆人,一切不過是欲望的化身。
如此看來,江挽所說的阿公與池願提及的,應當是同一人。
“那阿公又是怎麽知道血靈花的?” 冬苓追問道。
“阿公長壽。” 池願神色平靜,語氣淡然地說道。
她所謂的長壽,就是活得年歲久長。而又因為活得久,所以知曉的事情就多。
“好,那花種在哪裏?” 秦念淑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便應了下來。
“往後,我每隔三月便來取一次血,同時留下三瓶護心丹。”
池願卻並未迴答秦念淑關於花種何處的問題。
種在哪兒,她自有考量。
至此,秦在錦便留在獻歲閣安心調養。
而江洵作為三閣主,自然而然地住進了後院。不過,他並未選擇入住江挽曾經住過的那間房,而是搬到了偏殿安歇。
他始終認為,江挽總有一天還會迴來。
因此,那間房裏的所有東西,他都不許任何人挪動分毫,平日裏的打掃清潔,也都是他親自操持,生怕破壞房中的一絲一毫。
八月末,秦念淑的身子徹底康複。
在此期間,始終未能尋得秦方禮的絲毫消息。
好在陽春門尚有幾位長老出麵主持大局,門中事務才不至於陷入混亂。
於是,她即刻從獻歲閣出發,前往各地陽春醫館。
與她同行的,還有方知許。
九月中旬,郜林帶著邱漓的書信一並迴到三閣。
鳴蜩山投毒一情已徹查清楚,除了海婆,所有病患都已恢複如初。
經此一事,邱漓決定日後留在鳴蜩山,專心鑽研巫蠱之術。
年末,江洵以閣主身份,收趙玉洲為徒。
一日,江洵興起,突然問趙玉洲這些時日以來為何老是黏在自己身邊兒,也太煩人了些。
那孩子一臉認真地迴答:“山上太冷了,阿姐讓我多陪著你。”
江洵聞言,愣了半晌,最終抬起手遮住了雙眼。
一時間,分辨不出,他是在笑,還是在哭。
懷德十年三月,花朝樓傳來花停雲去世的消息。
同月,花時雨接手花朝樓。
聽聞,花停雲的死因是溺死,而懷裏還插著一支芍藥。
懷德十年七月,江洵在今朝榜的排名一躍成為第十名。
當他站在那個位置時,突然理解了江挽曾為何執著於這個名次。
在曆屆第十名的記載名單中,他看到了林若生的名字。
她在守著她娘的位置,而如今,江洵守著她的位置。
此後,再未變動。
懷德十年冬月,相月山掌門人許青臨失蹤。
相月山內部勢力徹底分裂為三派:守舊派、激進派、中庸派。
門下弟子分別聽從齊明、許歆、冬苓三人的號令。
懷德十一年四月,龍潛穀穀主之位由傅玩平之子傅越繼承。
此後,龍潛穀的勢力範圍迅速向外擴張。
同時對外宣稱:若無請帖或提前通報,各大門派子弟禁止踏入龍潛穀地界,否則有來無迴。
除非,掌門人親自帶著豐厚的“禮品”前來贖人。
懷德十一年臘月,一元宗超越花朝樓,躋身門派榜前七。
同月,濟雲樓仝舟查出當年刺殺父親的真兇,並親自前往獻歲閣致歉。
宣稱日後要與三閣弟子和平共處,親如兄弟。
懷德十二年七月,獻歲閣舉辦弟子大會。
主閣的薑南奪得魁首,而後挑戰一閣閣主溫如玉,半個時辰後敗北。
七月末,溫如玉辭去一閣閣主之職,離開了獻歲閣。而一閣閣主之位,由方震指定雲蘅接任。
懷德十二年八月,趙玉洲接受中律司的任務,下山而去。
然而,這小崽子不知因何踏入了龍潛穀的地界,被龍潛穀暫時扣押。
三日後,方震收到來自龍潛穀的書信。
“誰徒弟捅的簍子誰去補!”
方震端坐在主位之上,食指重重地敲擊著攤開在案幾上的信紙,那 “咚咚” 的聲響仿佛要將信紙戳出個洞來。
三年時光悄然流逝,方震似乎愈發蒼老了。
在江洵聽來,他這看似嚴厲的訓斥,竟沒了往昔的威懾力,反倒覺得眼前這個吹胡子瞪眼的老頭兒,隱隱透著幾分可愛。
雲蘅坐在一旁,極力憋著笑。
有些人呐,在命運的軌跡裏兜兜轉轉,最終還是會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再度重逢。
比如江洵和傅霖,當然也可以稱他為傅越。
江湖之中,許多人曾見過傅霖的模樣,卻鮮少有人見過傅越。世人皆以為,溫如玉那寶貝徒弟,已喪命於那場乙級任務之中。
為此,不少人扼腕歎息,多好的一位練武奇才啊,奈何英年早逝,著實令人惋惜。
江洵神色平靜,淡然地應了一聲:“是。”
“行了,也沒別的事兒了,你們就先迴去吧。” 方震滿臉煩躁地擺了擺手,示意趕緊走,同時還不忘讓江洵把龍潛穀的書信帶走。
三人並肩走出殿外,雲璟皺著眉頭,欲言又止:“那小子……算了。”
他本想提醒江洵,前往龍潛穀務必小心行事。畢竟當年那位與江洵之間,可是有著舊賬未清。
如今人家手裏攥著趙玉洲這個送上門的把柄,指不定要如何刁難江洵。
可轉念一想,這是三閣自家的事兒,自己跟著瞎操哪門子心?
真是年紀大了,趕緊來個年輕後生,把自己這位置給頂了,也好落得清閑。
“多謝二閣主掛念,在下心中自有分寸。” 江洵麵色平靜地迴應道。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江洵與雲璟、雲蘅二人告辭後,便朝著三閣的方向走去。
秋風輕拂,撩起他墨綠色的長衫,腰間懸掛的香囊隨著步伐左右擺動,香囊封口處的流蘇已然褪去了原本的色澤,顯得有些陳舊。
“哥,你覺不覺得那孩子越來越像江挽了。” 雲蘅望著江洵漸行漸遠的背影,忍不住感慨道。
“她帶大的,自然像她。” 雲璟語氣平淡地迴道。
江洵迴到三閣,緩緩在院子裏的躺椅上坐下,隨後打開了龍潛穀寄來的那封信。
信中寫道:
獻歲閣弟子趙玉洲,於執行任務途中,誤踏入龍潛穀之境。
欲贖迴此弟子,煩請獻歲閣閣主親至敝穀,並攜帶厚禮前來領人。
人、禮二者,缺一不可。
自接此信起,三日內若未前來提人,本穀主將默認貴派放棄此弟子。
穀中麟狼眾多,正乏食料。
江洵一眼便認出,這是傅鉞的字跡,不禁苦笑了一聲。
院中的銀杏樹在秋風中沙沙作響,樹枝上棲息著三十六隻木鴿,那是江挽的木鴿。
每月初一,都會有一隻木鴿飛來。
江洵在取出護心丹後,便會將其擺在院內的銀杏樹上。
三年來,月月皆是如此。
他不再像從前那般,每月頻繁下山去執行任務。隻有為了維持今朝榜的名次時,才會挑選幾個合適的任務一並完成。
大部分時間,他都待在後院,甚少外出。
那些身為弟子時所穿的服飾,被一件件仔細地收了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寬袖長衫。
歲月的磨礪,讓他眉眼間越發沉穩。
在這期間,三閣未歸之人,除了江挽,還有邱漓。
不過,如今的邱漓已然成為鳴蜩山的蠱王,在江湖中也小有名氣,而二人這段時間主要靠書信往來。
至於冬苓,則愈發忙碌,即便是每月前來探望秦在錦,也得從繁忙的事務中擠出時間,往往待不到一個時辰,便又匆匆離去。
曾經形影不離的五人,竟再未聚在一起吃頓便飯。
而三閣,亦不複往昔那滿溢的歡聲笑語,徒留一片寂靜與悵惘。
仿佛那些年,隻是江洵做的一場夢,一場夠他迴味餘生的綺夢。
所以成長的代價是什麽呢?
江洵心想,大概是獨身吧。
除了秦在錦,他們每個人都背負起自己那越發沉重的行囊,在人生的道路上行止無常。
他們一邊高壘心牆,一邊收斂鋒芒;一邊招惹過往,一邊貪戀遠方。踏過荊棘、深陷泥漿,沾了一身名為“世俗”的髒。
最終,卻依舊妄想染指那皎潔的月亮。
實屬荒唐。
“洵兒。”
陳叔佇立在門口,目光投向院子裏對著秋千怔怔發呆的江洵。
倘若他未曾見過江洵年少時意氣風發的模樣,此刻這般落寞的景象,或許不至於將他深深刺傷。
江洵不該是這般模樣。
他不應該被困在這山上,更不應該被囚在往昔的迴憶裏與當下的無奈中。
“嗯。”
江洵聽到陳叔的唿喚,輕聲迴應著,聲音裏帶著一絲疲憊與悵惘。
“洲洲的事兒我聽說了,要不咱換個人去吧。” 陳叔邁著步子走進院子,言語間滿是關切。
“換誰呢?還有誰能去呢?”
江洵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可話一出口,才意識到自己的語氣有些不妥,趕忙緩和了一下,接著說道,“陳叔放心,他不會傷我的。”
江洵在臨行前,特意去看了看秦在錦。
那人依舊安安靜靜地沉睡著,歲月在他身上停駐,呈現出一派靜好模樣。
“錦哥兒,快點兒醒過來吧。”江洵悄聲道。
都沒人陪我玩了。
龍潛穀離青州不算太遠,江洵為圖省事,取出一枚縮地符。符咒一展,瞬間霞光一閃,眨眼間,便已置身於龍潛穀地界。
近些年來,中律司的獎賞越發實用,不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珠寶靈石,更多的是方便任務員執行任務的符紙與道具,倒也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江洵剛踏入龍潛穀地界,數十頭麟狼瞬間察覺到陌生氣息,一擁而上,氣勢洶洶地朝他衝了過來。
可奇怪的是,當它們衝到距離江洵三步開外的地方時,猛地停了下來。
江洵目光在這群麟狼身上來迴掃視,一時間,一人群狼的場麵竟莫名透著幾分詭異的和諧。
隻見領頭的那頭麟狼仰頭 “嗷嗚” 叫了一聲,隨後向前邁了兩步,又迴頭看了看江洵,似乎在示意他跟上。
可江洵依舊站在原地,並未挪動腳步。
那頭狼見狀,急得又 “嗷嗚” 了一聲,聲音裏仿佛帶著幾分催促。
身後的麟狼們似乎也按捺不住,想要上前推一推江洵,可又忌憚著什麽,隻能在他周圍打轉,發出低低的嗚咽聲。
“要我跟上?”江洵溫聲道。
“嗷嗚。”
“不早說。”
“嗷嗚?”
“哦...抱歉,我忘了我聽不懂。”
“嗷嗚!”
於是,幾頭麟狼在前頭帶路,江洵不緊不慢地跟在它們身後。
行至龍潛穀門口,幾個正在打牌的守衛看到有人過來,下意識地站起身,準備阻攔。
可等江洵靠近時,幾人的動作陡然停住,臉上瞬間換上一副畢恭畢敬的神情,側身將江洵迎進穀內。
江洵忍不住瞥了一眼身旁引路的守衛,開口問道:“不攔我麽?”
“不攔不攔,自家人有什麽好攔的。”那人滿臉堆笑,熱情地迴應道。
自家人......江洵在心裏默默咀嚼著這個詞。
他不確定對方所說的 “自家人” 是否和自己所理解的是同一個意思。
但此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沒人阻攔,他也樂得輕鬆自在。
陳叔心中仍覺此事不妥,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胡須,緩緩開口道:“依我看,此舉著實欠妥。”
先暫且不提這血靈花能否順利養活,就算真的養活了,後續又該如何利用它來修複秦在錦的血靈骨?
畢竟,此前從未有人嚐試過這樣的方法,完全沒有先例可循。
“不妨一試。”冬苓攙扶著秦念淑,緩緩走了過來。
此時的秦念淑,臉色看起來十分憔悴,但她又實在是擔憂秦在錦,根本無暇顧及自身。
“實不相瞞,我並不知曉修複血靈骨的具體方法,陽春門中也從未有過關於血靈花這類藥材的記載。可是,我們如今別無他法。”
秦念淑說著,將目光落在了池願身上。她對這小丫頭有些印象,時常跟在沈亦行身邊的那位。
“你能告訴姐姐,你是怎麽知道血靈花的嗎?” 秦念淑輕聲問道,語氣中滿是誠懇。
或許是感受到秦念淑的真誠,又或許是念及秦念淑曾醫治過江挽,池願開口答道:“阿公告訴我的。”
“阿公?” 冬苓聽聞,急忙接過話茬。
“不是卜南,是平仲。”池願解釋道。
她所說的並非玉沙閣的阿公,而是星迴村的阿公。
江洵聽到此處,突然閃過一段迴憶。
他記得江挽之前也曾提及過 “阿公” 這個人,那人曾說世上本沒有白榆人,一切不過是欲望的化身。
如此看來,江挽所說的阿公與池願提及的,應當是同一人。
“那阿公又是怎麽知道血靈花的?” 冬苓追問道。
“阿公長壽。” 池願神色平靜,語氣淡然地說道。
她所謂的長壽,就是活得年歲久長。而又因為活得久,所以知曉的事情就多。
“好,那花種在哪裏?” 秦念淑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便應了下來。
“往後,我每隔三月便來取一次血,同時留下三瓶護心丹。”
池願卻並未迴答秦念淑關於花種何處的問題。
種在哪兒,她自有考量。
至此,秦在錦便留在獻歲閣安心調養。
而江洵作為三閣主,自然而然地住進了後院。不過,他並未選擇入住江挽曾經住過的那間房,而是搬到了偏殿安歇。
他始終認為,江挽總有一天還會迴來。
因此,那間房裏的所有東西,他都不許任何人挪動分毫,平日裏的打掃清潔,也都是他親自操持,生怕破壞房中的一絲一毫。
八月末,秦念淑的身子徹底康複。
在此期間,始終未能尋得秦方禮的絲毫消息。
好在陽春門尚有幾位長老出麵主持大局,門中事務才不至於陷入混亂。
於是,她即刻從獻歲閣出發,前往各地陽春醫館。
與她同行的,還有方知許。
九月中旬,郜林帶著邱漓的書信一並迴到三閣。
鳴蜩山投毒一情已徹查清楚,除了海婆,所有病患都已恢複如初。
經此一事,邱漓決定日後留在鳴蜩山,專心鑽研巫蠱之術。
年末,江洵以閣主身份,收趙玉洲為徒。
一日,江洵興起,突然問趙玉洲這些時日以來為何老是黏在自己身邊兒,也太煩人了些。
那孩子一臉認真地迴答:“山上太冷了,阿姐讓我多陪著你。”
江洵聞言,愣了半晌,最終抬起手遮住了雙眼。
一時間,分辨不出,他是在笑,還是在哭。
懷德十年三月,花朝樓傳來花停雲去世的消息。
同月,花時雨接手花朝樓。
聽聞,花停雲的死因是溺死,而懷裏還插著一支芍藥。
懷德十年七月,江洵在今朝榜的排名一躍成為第十名。
當他站在那個位置時,突然理解了江挽曾為何執著於這個名次。
在曆屆第十名的記載名單中,他看到了林若生的名字。
她在守著她娘的位置,而如今,江洵守著她的位置。
此後,再未變動。
懷德十年冬月,相月山掌門人許青臨失蹤。
相月山內部勢力徹底分裂為三派:守舊派、激進派、中庸派。
門下弟子分別聽從齊明、許歆、冬苓三人的號令。
懷德十一年四月,龍潛穀穀主之位由傅玩平之子傅越繼承。
此後,龍潛穀的勢力範圍迅速向外擴張。
同時對外宣稱:若無請帖或提前通報,各大門派子弟禁止踏入龍潛穀地界,否則有來無迴。
除非,掌門人親自帶著豐厚的“禮品”前來贖人。
懷德十一年臘月,一元宗超越花朝樓,躋身門派榜前七。
同月,濟雲樓仝舟查出當年刺殺父親的真兇,並親自前往獻歲閣致歉。
宣稱日後要與三閣弟子和平共處,親如兄弟。
懷德十二年七月,獻歲閣舉辦弟子大會。
主閣的薑南奪得魁首,而後挑戰一閣閣主溫如玉,半個時辰後敗北。
七月末,溫如玉辭去一閣閣主之職,離開了獻歲閣。而一閣閣主之位,由方震指定雲蘅接任。
懷德十二年八月,趙玉洲接受中律司的任務,下山而去。
然而,這小崽子不知因何踏入了龍潛穀的地界,被龍潛穀暫時扣押。
三日後,方震收到來自龍潛穀的書信。
“誰徒弟捅的簍子誰去補!”
方震端坐在主位之上,食指重重地敲擊著攤開在案幾上的信紙,那 “咚咚” 的聲響仿佛要將信紙戳出個洞來。
三年時光悄然流逝,方震似乎愈發蒼老了。
在江洵聽來,他這看似嚴厲的訓斥,竟沒了往昔的威懾力,反倒覺得眼前這個吹胡子瞪眼的老頭兒,隱隱透著幾分可愛。
雲蘅坐在一旁,極力憋著笑。
有些人呐,在命運的軌跡裏兜兜轉轉,最終還是會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再度重逢。
比如江洵和傅霖,當然也可以稱他為傅越。
江湖之中,許多人曾見過傅霖的模樣,卻鮮少有人見過傅越。世人皆以為,溫如玉那寶貝徒弟,已喪命於那場乙級任務之中。
為此,不少人扼腕歎息,多好的一位練武奇才啊,奈何英年早逝,著實令人惋惜。
江洵神色平靜,淡然地應了一聲:“是。”
“行了,也沒別的事兒了,你們就先迴去吧。” 方震滿臉煩躁地擺了擺手,示意趕緊走,同時還不忘讓江洵把龍潛穀的書信帶走。
三人並肩走出殿外,雲璟皺著眉頭,欲言又止:“那小子……算了。”
他本想提醒江洵,前往龍潛穀務必小心行事。畢竟當年那位與江洵之間,可是有著舊賬未清。
如今人家手裏攥著趙玉洲這個送上門的把柄,指不定要如何刁難江洵。
可轉念一想,這是三閣自家的事兒,自己跟著瞎操哪門子心?
真是年紀大了,趕緊來個年輕後生,把自己這位置給頂了,也好落得清閑。
“多謝二閣主掛念,在下心中自有分寸。” 江洵麵色平靜地迴應道。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江洵與雲璟、雲蘅二人告辭後,便朝著三閣的方向走去。
秋風輕拂,撩起他墨綠色的長衫,腰間懸掛的香囊隨著步伐左右擺動,香囊封口處的流蘇已然褪去了原本的色澤,顯得有些陳舊。
“哥,你覺不覺得那孩子越來越像江挽了。” 雲蘅望著江洵漸行漸遠的背影,忍不住感慨道。
“她帶大的,自然像她。” 雲璟語氣平淡地迴道。
江洵迴到三閣,緩緩在院子裏的躺椅上坐下,隨後打開了龍潛穀寄來的那封信。
信中寫道:
獻歲閣弟子趙玉洲,於執行任務途中,誤踏入龍潛穀之境。
欲贖迴此弟子,煩請獻歲閣閣主親至敝穀,並攜帶厚禮前來領人。
人、禮二者,缺一不可。
自接此信起,三日內若未前來提人,本穀主將默認貴派放棄此弟子。
穀中麟狼眾多,正乏食料。
江洵一眼便認出,這是傅鉞的字跡,不禁苦笑了一聲。
院中的銀杏樹在秋風中沙沙作響,樹枝上棲息著三十六隻木鴿,那是江挽的木鴿。
每月初一,都會有一隻木鴿飛來。
江洵在取出護心丹後,便會將其擺在院內的銀杏樹上。
三年來,月月皆是如此。
他不再像從前那般,每月頻繁下山去執行任務。隻有為了維持今朝榜的名次時,才會挑選幾個合適的任務一並完成。
大部分時間,他都待在後院,甚少外出。
那些身為弟子時所穿的服飾,被一件件仔細地收了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寬袖長衫。
歲月的磨礪,讓他眉眼間越發沉穩。
在這期間,三閣未歸之人,除了江挽,還有邱漓。
不過,如今的邱漓已然成為鳴蜩山的蠱王,在江湖中也小有名氣,而二人這段時間主要靠書信往來。
至於冬苓,則愈發忙碌,即便是每月前來探望秦在錦,也得從繁忙的事務中擠出時間,往往待不到一個時辰,便又匆匆離去。
曾經形影不離的五人,竟再未聚在一起吃頓便飯。
而三閣,亦不複往昔那滿溢的歡聲笑語,徒留一片寂靜與悵惘。
仿佛那些年,隻是江洵做的一場夢,一場夠他迴味餘生的綺夢。
所以成長的代價是什麽呢?
江洵心想,大概是獨身吧。
除了秦在錦,他們每個人都背負起自己那越發沉重的行囊,在人生的道路上行止無常。
他們一邊高壘心牆,一邊收斂鋒芒;一邊招惹過往,一邊貪戀遠方。踏過荊棘、深陷泥漿,沾了一身名為“世俗”的髒。
最終,卻依舊妄想染指那皎潔的月亮。
實屬荒唐。
“洵兒。”
陳叔佇立在門口,目光投向院子裏對著秋千怔怔發呆的江洵。
倘若他未曾見過江洵年少時意氣風發的模樣,此刻這般落寞的景象,或許不至於將他深深刺傷。
江洵不該是這般模樣。
他不應該被困在這山上,更不應該被囚在往昔的迴憶裏與當下的無奈中。
“嗯。”
江洵聽到陳叔的唿喚,輕聲迴應著,聲音裏帶著一絲疲憊與悵惘。
“洲洲的事兒我聽說了,要不咱換個人去吧。” 陳叔邁著步子走進院子,言語間滿是關切。
“換誰呢?還有誰能去呢?”
江洵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可話一出口,才意識到自己的語氣有些不妥,趕忙緩和了一下,接著說道,“陳叔放心,他不會傷我的。”
江洵在臨行前,特意去看了看秦在錦。
那人依舊安安靜靜地沉睡著,歲月在他身上停駐,呈現出一派靜好模樣。
“錦哥兒,快點兒醒過來吧。”江洵悄聲道。
都沒人陪我玩了。
龍潛穀離青州不算太遠,江洵為圖省事,取出一枚縮地符。符咒一展,瞬間霞光一閃,眨眼間,便已置身於龍潛穀地界。
近些年來,中律司的獎賞越發實用,不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珠寶靈石,更多的是方便任務員執行任務的符紙與道具,倒也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江洵剛踏入龍潛穀地界,數十頭麟狼瞬間察覺到陌生氣息,一擁而上,氣勢洶洶地朝他衝了過來。
可奇怪的是,當它們衝到距離江洵三步開外的地方時,猛地停了下來。
江洵目光在這群麟狼身上來迴掃視,一時間,一人群狼的場麵竟莫名透著幾分詭異的和諧。
隻見領頭的那頭麟狼仰頭 “嗷嗚” 叫了一聲,隨後向前邁了兩步,又迴頭看了看江洵,似乎在示意他跟上。
可江洵依舊站在原地,並未挪動腳步。
那頭狼見狀,急得又 “嗷嗚” 了一聲,聲音裏仿佛帶著幾分催促。
身後的麟狼們似乎也按捺不住,想要上前推一推江洵,可又忌憚著什麽,隻能在他周圍打轉,發出低低的嗚咽聲。
“要我跟上?”江洵溫聲道。
“嗷嗚。”
“不早說。”
“嗷嗚?”
“哦...抱歉,我忘了我聽不懂。”
“嗷嗚!”
於是,幾頭麟狼在前頭帶路,江洵不緊不慢地跟在它們身後。
行至龍潛穀門口,幾個正在打牌的守衛看到有人過來,下意識地站起身,準備阻攔。
可等江洵靠近時,幾人的動作陡然停住,臉上瞬間換上一副畢恭畢敬的神情,側身將江洵迎進穀內。
江洵忍不住瞥了一眼身旁引路的守衛,開口問道:“不攔我麽?”
“不攔不攔,自家人有什麽好攔的。”那人滿臉堆笑,熱情地迴應道。
自家人......江洵在心裏默默咀嚼著這個詞。
他不確定對方所說的 “自家人” 是否和自己所理解的是同一個意思。
但此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沒人阻攔,他也樂得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