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染透碧水軒的雕花窗欞時,談東軒的指節正無意識地叩擊著紫檀案幾。


    他出神地望著戲台下的身影,忽而將茶盞重重一擱。


    要怎麽做,才能讓季朗然心甘情願的跟著自己呢?


    當談東軒再迴過神來時,台上已然落幕。


    再看那空蕩蕩的座位上,除了一本舊書,哪還有季朗然的身影。


    他當即走了過去,剛要翻開那本書時,聽到身後傳來一位女子的聲音。


    “公子,這是我弟弟的書。”


    清淩淩的嗓音驚破旖思,談東軒轉身便撞進雙寒潭般的眸子。


    季依然卸了妝麵反倒比台上更惹人注目,眼尾未淨的胭脂像抹晚霞,舉手投足間皆不失端莊。


    她素麵朝天立在燈影裏,廣袖下探出的手白得晃眼。


    偏生指尖沾著方才後台卸妝的茉莉膏,甜香絲絲縷縷纏上來。


    她身後探出個毛茸茸的腦袋,季朗然抱著油紙包直往後縮。


    他記得阿姐說過,讓他離談家的人都遠點兒。


    方才聽到戲曲聲停止,他就立馬跑到了後台,急著要將懷裏新買的糕點分給哥哥姐姐們吃。


    連書本忘拿了都渾然不知。


    季依然知曉後,一邊罵他不夠細心,一邊又陪著他迴來取書。


    這不,就撞見了談東軒。


    她自是認出眼前之人是誰,畢竟之前在碧水軒時就曾見識過這人的手段。


    妥妥的人渣一個。


    “原是季小郎君落下的?”


    談東軒兩指夾著書脊晃了晃,封皮《南華異物誌》四字被燭火映得忽明忽暗。


    “倒是個有雅趣的。”


    話音未落,季依然已劈手奪過,雲紋錦緞擦過他掌心,涼得像臘月簷下的冰棱子。


    談東軒看著那姐弟倆離去的背影,沒來由地笑了。


    要熬鷹,總得先折了它的翅。


    翌日,楊惜微攥著漲了三倍的米行票據,接連歎氣。


    不止是米行,還有布莊、胭脂鋪等均對彩韻班限售物資,甚至迫使她們高價購買。


    楊惜微起初還沒搞清楚問題出在哪裏,最近也沒聽說這南華城有什麽天災啊。


    可當她看到在窗邊看書的季朗然時,瞬間明白了。


    這是談家的手筆。


    他們的目標是小朗。


    但碧水軒那事兒都過去半個月了,為何今日才開始找茬?


    “昨日他也在梵花樓。”季依然輕聲說著。


    楊惜微聞言,秀眉微蹙,“依依,要不......你先帶小朗去姑母家避避風頭,等這陣子風過去了,你們再迴來。”


    季依然沉默著沒有迴話,任由指尖陷進雕花門框,木刺紮進皮肉也渾然不覺。


    楊惜微拿出針線準備去補那件百蝶穿花褶子,銀針在鬢角磨了磨:\"姑母家備著你們最愛吃的酒釀圓子,現在啟程...\"


    “那阿娘呢?不跟我們一起走?”季依然紅著眼眶問道。


    楊惜微的針尖在半空懸了半晌,而後將季依然的手拉了過來,輕輕挑開其掌心的木屑。


    “梵花樓契書裏白紙黑字寫著三倍違約金,最遲也要唱到這月底。”


    她忽然笑起來,眼尾細紋盛著搖曳的光影。


    彩韻班十幾號人都靠她養著,斷不能因為這種事兒就讓孩子們拿不到工錢。


    再說了,無非就是吃的用的漲價了,等熬過這個月,她們便不在玉饒唱了。


    “那阿娘萬事小心。”


    季依然雖心有不舍,但她知道眼下不是讓來讓去的時候。


    第二天,夕陽下沉時,這場戲也唱到了最後。


    楊惜微立在戲台中央撒最後一把海棠瓣,緋紅落在前排張員外新納的姨娘鬢間。


    那女子突然發出淒厲尖叫,鑲金護甲抓著衣襟亂扯,一時間抖落出七八枚帶血的鐵蒺藜。


    隨後,又有幾位觀眾紛紛站起身來,指著楊惜微大喊道:“就是這毒婦!是她往我們身上扔鐵蒺藜的!”


    此話一出,哪還有人坐得住,紛紛指著楊惜微的鼻子罵。


    巧的是,當值的官差就在附近,不足一炷香的時間就已經趕到了現場。


    以“故意致人傷殘”為由,將整個戲班子的人都押走了。


    鄭縣令把驚堂木拍得震天響時,楊惜微正盯著公堂梁柱的蛛網出神。


    那上麵粘著隻斷翅蝴蝶,讓她想起去年生辰,姐弟倆送她的絨花。


    楊惜微歎了口氣,同鄭縣令說今日之事與她無關,與彩韻班的眾人無關。


    她也不知現場怎會有人扔鐵蒺藜。


    可鄭縣令壓根就不相信她所說的話。


    甚至想要屈打成招。


    彩韻班的人,大多都是楊惜微撿來的孩子。


    有的是爹娘養不活要賣掉的,有的是活不下去離家出走的。


    還有兩個是從人販子手中逃出來的。


    自從跟了楊惜微,雖說日子是苦了些,還要日日學唱戲,可起碼有了個能遮風擋雨的家。


    雖不夠寬敞,但卻足夠溫暖。


    他們不用害怕會被人丟棄,也不用擔心吃不飽飯。


    有人因為生活困難將他們推出去換錢,也有人哪怕生活困難也要將他們牢牢護在懷裏。


    他們知道,楊惜微就是被人誣陷的,所以誰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做背後捅刀子的事兒。


    “班主...”演武旦的小時突然吐出口血沫,衝著楊惜微搖頭。


    十四歲少女被拶指夾得指骨變形,卻衝著衙役笑出虎牙。


    “您教我們唱《破陣子》那天,我就發過誓...”


    她染血的唇一張一合,分明是無聲的“寧死不屈”。


    這時,向柏康慢步走來,當看著眼前血腥的景象時,不禁眉頭微皺。


    鄭縣令見狀,笑著迎了上去,說道:“嘴硬得很,都不肯招呢。”


    “不見棺材不落淚。”向柏康冷哼一聲。


    隨即,他將視線落在了角落裏的少年。


    那人已經被打的鼻青臉腫,渾身上下沾滿了血。


    “把那小子給我拎過來。”向柏康衝著一旁的衙役吩咐道。


    楊惜微見狀,趕忙跑過去抱住已經昏厥的少年。


    滿臉警惕的質問道:“你們要幹什麽?”


    “幹什麽?自然是殺雞儆猴了。”向柏康冷眼道。


    他們不服軟,他主子還怎麽拿捏季朗然。


    衙役提著少年後頸將他摔在刑凳上,粗麻衣料撕裂聲裏露出斑駁脊背。


    楊惜微突然想起幾年前,在破廟撿到這孩子的光景。


    那日,他和比他年紀更小的女娃娃蜷在草堆裏,二人皆發著高熱。


    後背也如今日般布滿傷痕,他說那是被人販子拿鞭子抽的。


    “楊班主,你說你這又是何必呢?這事兒往大了說,就是在故意製造恐慌啊。”


    向柏康的佩刀貼著少年肩胛骨遊走,刀背映出他腫脹的眼瞼。


    “況且,當日有不少百姓都因你扔的鐵蒺藜而受了重傷。你若是有什麽怨,大可以衝著那一個人去嘛。”


    泛著寒光的刀子猛地刺進少年背部,他喉間溢出幼獸般的嗚咽,卻硬生生將痛唿咬碎在齒間。


    隻聽向柏康繼續說道:“緣何要傷害無辜之人呢?”


    楊惜微隻覺得可笑,究竟是誰在顛倒是非,戕害無辜?


    她望著隨刀鋒起伏的蝴蝶骨,恍惚又見戲台上少年反串刀馬旦的模樣。


    他執銀槍挽的槍花,恰如此刻順著刑凳蜿蜒的血溪。


    在楊惜微想要認罪的時候,少年卻猛地抬起頭來,雙眼含淚的望著她。


    一字一句地說道:“不要認罪,我們沒罪......”


    向柏康聽到這話,不免發出一聲輕笑,而後緩緩轉動著手中的刀柄。


    攪動的既是少年的肉,也是楊惜微的心。


    楊惜微望著少年隨刀鋒痙攣的脊背,輕聲說道:“不重要了。”


    有沒有罪已經不重要了,能不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我認罪。”她抬眸對著鄭縣令說道。


    “畫押!”


    鄭縣令拋來的狼毫筆墜地滾了三滾,朱砂濺在楊惜微素白裙裾上。


    像極了臘月裏綻開的紅梅。


    彩韻班班主楊惜微在演出中故意向觀眾投擲危險物品,導致台下數名觀眾身受重傷。


    此番罪行不僅要賠付銀兩,還得麵臨牢獄之災。


    而那個少年,因失血過多,傷勢極重,向柏康又不準大夫為其診治。


    最終,病死在獄中。


    他咽氣的那一夜,牢房天窗漏進的月光正照在他蜷縮的輪廓上。


    血跡在稻草間蜿蜒成瓊州海岸線,那是他總念叨的故鄉模樣。


    官差潑水衝洗屍身時,水麵浮著半塊杏仁酥。


    是季朗然前兩日塞給他的,在獄卒搜身時被踩成了泥。


    由於少年孤身一人,除了彩韻班眾人外,並無親屬。


    他的屍體便由衙門草草收殮,準備葬在義塚。


    姐弟倆聽聞噩耗匆匆趕迴,見到了那人最後一麵。


    季依然的手不受控製地顫抖著,緩緩伸向少年的臉龐,試圖擦掉那幹涸的血跡。


    可血早已凝固,僅憑她的雙手,又怎能擦得幹淨?


    “能給我們一盆清水嗎?”


    季朗然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向一旁的衙役請求道。


    那衙役剛想拒絕,身旁的人趕忙暗中踢了他一腳,用眼神示意他說話注意分寸。


    誰都知道,談家針對彩韻班,全是因為眼前這小子。


    若是得罪了他,日後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於是,季朗然要什麽,他們便給什麽。


    當沾了水的帕子擦掉耳後的血跡時,一塊褪成了灰紫色的胎記映入眼簾。


    當濕潤的帕子輕輕擦拭掉少年耳後的血跡時,一塊醒目的胎記露了出來。


    “他平日裏最寶貝這塊胎記了,總說以後要用這胎記找到迴家的路。”


    季依然輕聲呢喃,聲音小得如同怕吵醒沉睡的少年。


    “我聽他提過,他家原本在瓊州。”


    “是啊,就因為一根糖葫蘆,他就跟著人走了,真是…… 太傻了。”


    季依然說著,淚水再也不受控製,簌簌地落了下來。


    可就是這般傻的人,當初逃跑的時候還要帶上另一個可憐的姑娘。


    明明都自身難保了。


    如今也是,明明身受重傷,還要倔強著跟楊惜微說:“不要認罪。”


    給他一根糖葫蘆,他就像隻溫順的小鹿,乖乖跟人走。


    給他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他便毫不猶豫地為其賣命。


    真是傻到底了。


    鄭縣令一臉傲慢,告知他們必須在三日內湊齊所有賠償款。


    隨後將加蓋了官印的債書 “啪” 的一聲甩到楊惜微麵前。


    冷冷開口:“連本帶利,一千兩。若是交不出,那就用人來抵債吧。”


    頓了頓,又帶著幾分嘲諷的笑意,“不過可惜,沒了彩韻班這塊招牌,你們這幾副嗓子,也不值幾個錢了。”


    楊惜微盯著債書上那紅得刺目的 “紋銀一千兩整” 的朱批,隻覺喉間一陣翻湧,湧上一股腥甜,像是要嘔出血來。


    她咬著牙,強忍著內心的憤怒與絕望,質問道:“一千兩?這都能買五百畝良田了...... 即便我真的傷了人,總不至於要賠這麽多錢。”


    “傷人?”


    鄭縣令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不緊不慢地說,“那鐵蒺藜上被你塗了東西,被紮到的人都已經死啦!區區一千兩,我們已經是夠仁至義盡了。


    “你說什麽?”楊惜微不可置信的盯著鄭縣令。


    “塗了什麽東西?我問你塗了什麽東西!”


    她情緒激動,音量陡然拔高,那聲音裏的憤怒與震驚,在這牢房內迴蕩。


    鄭縣令看著眼前幾近瘋癲的楊惜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轉頭對身邊的衙役說道:“此案主謀楊惜微已經瘋了,至於彩韻班其他人,全部移交至碧水軒做苦力,直至替她們班主還清債務為止。”


    “我沒瘋!你迴來!你迴來把話說清楚!”


    楊惜微拚命掙紮著,可還是被衙役們拖走,關進了最後一間牢房。


    因還不上欠款,兩日後,季依然被向柏康抓走,送去了三生殿。


    這期間,季朗然無數次來到衙門前,擊鼓鳴冤,懇請鄭縣令重查此案。


    然而,每次不是被衙門的人連推帶搡地趕出去,就是被所謂的受害者家屬圍堵,衝他扔石頭、吐口水。


    “公子,迴吧。”


    一直默默陪在他身旁的姑娘輕聲勸道。


    這姑娘,正是向遠當初逃走時,一並帶出來的。


    她因為嗓子不好,又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樣,便被楊惜微養在家中。


    沒有涉足彩韻班這一行,也因此幸運地逃過了談家的迫害。


    “我不迴,我阿娘無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覆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爾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爾i並收藏青山覆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