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來到陽春門的時候,秦在錦和冬苓已經站在門口等候多時了。


    “你怎得會比我們還早到?”江洵問道。


    冬苓之前提過一嘴,說她的家鄉在南華城,可從那裏到淮州還需要些時日,畢竟中間還隔著藺州和仁州。


    “我在家沒待兩天就跑出來了,左右閑著也沒事,就提前來這兒蹭吃蹭喝啦。”冬苓笑著說道。


    聽聞此言,一旁的傅霖忍不住輕笑出聲,打趣道:“喲嗬,沒想到你還挺會挑地方啊。”


    言外之意,她若是去獻歲閣,那肯定是蹭不到吃喝。


    冬苓自然聽出了傅霖話語中的調侃意味,當即不滿地“嘖”了一聲,反唇相譏道:“哼,你怎麽也在這裏?”


    傅霖雙手抱胸,似笑非笑地迴應道:“你能來,我就不能來?”


    冬苓聞言,揚起下巴,一臉驕傲地說道:“我可是錦哥兒的好朋友,我來這兒再正常不過了!”


    “但這次要成婚的可不是錦哥兒。”


    這話雖說聽起來讓人不太舒服,可仔細琢磨一下卻又不無道理,以至於冬苓一時間竟然找不出合適的話語來予以辯駁。


    嘿呀,真是奇怪,怎麽每次與這小子交鋒都會敗下陣來?


    隻見江洵麵無表情的說道:“那也不是你啊。”


    既然並非你成婚,你又為何這般著急忙慌地往前湊?


    況且一來你和秦念淑沒太多交情,二來與秦在錦也不算很熟。


    要說蹭吃蹭喝的那個人應該是你吧。


    聽到江洵這番話,冬苓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洋洋的笑容。


    瞧瞧!還是洵哥疼她!


    自己說不過的人,自有人能說得過!


    就在這時,幾人身後傳來了溫如玉的聲音:“都站在門口做什麽,還不趕緊進去。”


    秦在錦隨即領著眾人往裏進,不愧是第一藥宗,整個院子都飄著若有似無的中藥味。


    初聞時並不濃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愈發清晰起來。


    聞的時間久了,竟有一種提神醒腦的感覺,仿佛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石板路的兩側特意開辟出兩條小道,那上麵鋪滿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鵝卵石。


    可以看到不少陽春門的弟子正沿著這兩道小路前行,整個人輕盈地踏在鵝卵石上,仿佛腳底生風一般。


    邱漓見到此景,心中頓感新奇不已,她興奮地拉著身旁的趙玉洲踩了上去。


    可趙玉洲剛一落腳,便感覺腳掌一陣刺痛,那些堅硬的鵝卵石仿佛變成了無數根細針,紮得他疼痛難忍。


    隻見他疼得呲牙咧嘴,說啥都要走正道。


    可邱漓緊緊地拽著他,小手如同鐵鉗一般牢牢地摁住了趙玉洲的脖子。


    這下可好,脖子在他人手中,等同於被拿捏命脈,隻好忍著疼痛,乖乖地跟著邱漓往前走。


    陽春門分為前院、中院和後院三個部分。


    前院裏設有藥堂和學堂,藥堂裏擺滿了各種珍貴的草藥和藥具,用來給前來的患者問診治療。


    此時,學堂內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弟子們便是在那裏學習醫術知識。


    中院是專門用於晾曬藥材和煉製丹藥的場所。


    寬敞的院子裏,一排排架子整齊地擺放著正在晾幹的各類藥材,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香。


    而煉丹房裏,則不時傳來火焰燃燒和鼎爐碰撞的聲音,藥師們忙碌地煉製著各種藥丸。


    至於後院嘛,這裏是藥師和弟子們日常休息的地方。


    一座座精致的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後院中,周圍綠樹成蔭,環境清幽宜人。


    值得一提的是,秦家三人與陽春門的其他成員一樣,也居住在後院之中。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同吃同住的親密關係,使得整個陽春門上下一心,團結緊密。


    自陽春門創立以來,從未聽聞有哪個藥師背棄門派,獨自出去另立門戶。


    一行人跟著秦在錦穿過小徑,終於來到了後院。


    剛踏入院子,一眼就瞧到了站在人群中央的沈亦行。


    那人身姿挺拔如鬆,俊朗的麵容上洋溢著柔和的笑容,正與身旁的秦方禮相談甚歡。


    此時的秦方禮同樣麵帶微笑,時不時地迴應著沈亦行的話語,兩人之間的氣氛輕鬆融洽。


    而在秦方禮的右側,則站著棲花裏的縣令金益冬,他身著一襲青袍,氣質儒雅,正靜靜地聆聽著二人的交談。


    或許是感受到不遠處投來的視線,後院閑聊的幾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這邊。


    隻見溫如玉步履輕盈地快步走上前去,朝著秦方禮拱手行禮,並關切地問道:“多日不見,秦伯父身子近來可好?”


    “好著呢!”秦方禮爽朗地大笑起來,洪亮的聲音響徹整個後院。


    盡管江洵曾多次聽聞過秦方禮這個名字,也曾數次造訪陽春門,但這卻是他頭一迴親眼見到秦方禮本人。


    即便過去了這麽多年,眼前的秦方禮與那張掛在憑欄居的畫像中人相比,容貌卻並未發生太大的改變。


    江挽跟在溫如玉身後,待走近後,輕聲喊了句:“伯父。”


    秦方禮聽到這聲唿喚,立刻轉過頭來,目光落在了江挽身上。


    那一刹那,他的眼神變得複雜起來,其中既有對江挽成長的欣慰,又隱隱流露出些許懊悔之意,而更多的則是深深的疼惜。


    漸漸地,他的眼眶開始泛紅,淚水在其中打轉。


    眼前之人是故人之女,然而此時此刻,他卻無法在眾人麵前與之相認。


    秦方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瘦了……”


    假如當初知曉秦念淑所救之人就是江挽,無論如何,他定然會親自前往探望一番。


    若是當初在東寧城能夠明了江挽便是江言庭的女兒,他必定會加倍用心照料。


    隻可惜,這世上從來都不存在後悔藥這種東西。


    他一生拯救過無數人的性命,卻偏偏對她的雙眼束手無策。


    那人眼上蒙著的白紗,隨著微風輕輕地飄動起來,它似乎在默默地向秦方禮訴說著,什麽叫做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上次見麵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如今天氣暖和,衣物較之前單薄不少,故而看上去便顯得清瘦了些。”江挽輕聲迴應道。


    雖然她的話語聽起來頗為合情合理,但秦方禮心裏清楚,這不過是場麵上的客套言辭罷了。


    隻是當下周圍人多嘴雜,而且各個門派紛紛前來送禮祝賀的賓客絡繹不絕。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他實在不敢與江挽有過多深入的交談,生怕稍有不慎便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和猜疑。


    他倒是不怕有人來找他麻煩,可江挽不能再有一點閃失,不然他真的愧對江言庭。


    秦方禮微微頷首,緩聲道:“阿念正在房內,冬苓清楚是哪一間,由她引領二位前往。”


    冬苓來到此地已有數日,一直與秦念淑同榻而眠,故而不僅對眾人各自所居之室了然於胸,就連整個陽春門的布局也是了如指掌。


    冬苓聞言,興高采烈地牽起江挽和瑤卿的手,朝著秦念淑的房間邁步而去。


    她才不擅長跟這群心眼子多的人打交道,正愁不知道用什麽理由離開呢。


    待人影漸行漸遠之後,金益冬壓低聲音,向秦方禮詢問道:“方才那位姑娘,可是若笙的女兒?”


    想當初在棲花裏時,他便隱隱覺著此女麵容有幾分熟悉,似曾相識。


    隻是當時那姑娘並未明示自己的身份,他亦是心領神會,未曾過多追問。


    然而此時此刻,心中的疑慮終究還是難以按捺,忍不住開口求證一番。


    秦方禮聞言,並未即刻給出明確答複,而是不動聲色地以眼神向其示意,此事切不可張揚出去。


    金益冬雖然向來不涉足江湖中的是非恩怨,但也明白此間之事牽涉甚廣。


    於是,他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深知有些話語即便深埋心底,腐爛成泥,也斷不能輕易向旁人吐露半句。


    這邊廂,秦在錦轉頭看向江洵,輕聲言道:“一會兒帶你去個地方。”


    江洵滿臉狐疑,不解地追問道:“去哪兒?”


    都這個節骨眼上了,還有閑心帶他們瞎逛???


    秦在錦拍了拍江洵的肩膀,“別問,跟著我去就行了!”


    而後,秦在錦又用眼神示意沈亦行,讓他一並過去。


    真不明白跟這群老家夥們有啥好聊的,無非都是一些場麵話。


    但又不得不佩服他沈哥,場麵話也能聊的風生水起。


    於是,趁著他們將話題重點轉向另一個人的時候,沈亦行才從中抽身而出。


    江洵本想著臨走前跟江挽打聲招唿,還未等他出聲,沈亦行就說道:“淮州遍布了陽春門的眼線,不用你講,她也會知道你在哪的。”


    行吧!


    進門時是浩浩蕩蕩的一行人,而現在出門時卻隻有四人。


    “你可知獻歲是出於何人之手?”秦在錦看著江洵,開口問道。


    江洵聞聽此言,不禁微微一愣。


    依稀記得,江挽曾跟他提過一嘴,這刀是由一粟前輩親手打造的。


    “咱現在就是去他那兒。”秦在錦不等江洵迴話,接著說道。


    滄海閣與陽春門之間相距並不算遠,僅僅隻隔了兩條街道。


    也正因如此,秦念淑自幼時起便常常往來於滄海閣之間,幾乎每日都會央求一粟為其量身打造一把獨屬於她的名劍。


    然而,每一次的請求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一粟總是會婉言相拒,並告知秦念淑時機尚未成熟。


    而且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考量,一粟認為相較於使用長劍,秦念淑其實更為擅長運用弓箭,故而才有了後來的雩風。


    相比之下,年幼的秦在錦對於這些就沒有多大的興趣。


    他認為醫者,隻需要把醫術學好就行了。


    盡管他也時常前往滄海閣走動,但大多時候都是受姐姐秦念淑所托,前去幫忙跑腿辦事兒罷了。


    對於已經認主的靈器,應定期去找專業的鍛刀匠進行精心養護,仔細檢查靈器是否存在損傷或瑕疵。


    前兩月的任務中,江洵為了全力保護秦在錦的安全,不惜讓自己身陷險境。


    在激烈的戰鬥中,獻歲不幸受到衝擊,刀刃之上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缺口。


    盡管江洵一直說著沒關係,但秦在錦心中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覺得虧欠了江洵。


    好在他知道了獻歲的來曆,可以尋求一粟幫忙修複一下刀刃上的缺口。


    “近幾年倒很少聽到有關一粟前輩的消息。”傅霖開口說道。


    一旁的沈亦行解釋道:“自從滄海閣交由中律司接管之後,就明令禁止向外出售各種兵器。”


    正因如此,如果不是通過完成中律司的任務,很難獲得滄海閣的兵器。


    再說起一粟,他之所以能聲名遠揚,並不僅僅是因為出自他手的每一件兵器皆是赫赫有名的寶刀寶劍。


    更為關鍵的一點在於,由他親手鍛造而成的兵器皆擁有獨特的靈性,能夠自主認主,成為名副其實的靈器。


    幾人很快就來到了滄海閣,江洵本以為會是個很氣派的地方,可到了以後才發現,就是一個普通的鐵匠鋪,而這裏的刀匠也並不多。


    走進門後,一把老舊的躺椅擺在院子中央,上麵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頭。


    他正悠然自得地靠在椅背上,眼睛看向不遠處正在忙碌的工匠們,不時吆喝幾句,儼然一副監工的模樣。


    “爺爺。”秦在錦笑著衝躺椅上的老頭兒喊道。


    “哎呦,這不是我們家小錦嘛!家裏最近這麽忙,怎得還有時間來看望爺爺呀?”


    一粟聞聲轉過頭,看到秦在錦後,原本嚴肅的麵容瞬間綻放出慈愛的笑容。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笑著將桌前擺放的糕點往秦在錦的方向推了推。


    秦在錦趕忙上前幾步來到桌子旁,先是恭恭敬敬地道謝,然後伸手接過糕點。


    他拿起其中一塊放在手中,接著開口說道:“爺爺,之前在給您的信中提到過,我朋友為了救我,導致靈器受到了損傷。所以今天特意帶過來想請您幫忙看一看,不知您現在得不得空?”


    “得空得空,既然是救了我們家小錦,那老頭子我肯定要幫你好好瞧瞧。”


    一粟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道,眼中閃過一絲關切之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覆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爾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爾i並收藏青山覆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