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認識那位莊主?”江洵有些好奇地看著江挽,開口詢問道。
江挽微微搖了搖頭,語氣平淡地迴答:“談不上認識。”
隻不過眼下恰好都走在同一條路上罷了。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來到了鳴蜩山腳下。
這座山看起來並不算高聳入雲,但也別有一番氣勢。
江洵迅速掏出匕首,小心翼翼地遞到江挽身前,關切地說道:“師父先用這個吧。”
他還記得,江挽的武器此刻正留在蒲月山莊支撐著結界呢。
江挽自然明白江洵的好意,他這是擔心一會兒若遇到危險情況,自己沒有一件稱手的兵器可以防身。
可對於江挽而言,即便星迴不在手邊,她也並非毫無應對之法。
於是,江挽微笑著輕輕搖了搖頭,表示暫時還用到。
而後,想起了一別別的事兒,輕聲向江洵問道:“還未曾問過你,你如今手上那把刀,可有給它起一個名字?”
江洵先是一愣,隨即將匕首收迴到自己懷裏,然後有些靦腆地伸手撓了撓後腦勺,笑著迴答道:“有的,叫‘獻歲’,師父覺得如何?”
“我覺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這名字可別被那老東西知道了,迴頭定要罰你去禁室麵壁思過。”
“這刀以前可曾有過名字?”
江洵清楚地記得,在深塘塢時沈亦行曾講起過這把刀的來曆。
說它是一次任務中的獎賞,是江挽冒著生命危險得到的。
但他知道江挽向來對收藏名刀之類的事情毫無興趣。
更知道她不會為了任務,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作為賭注。
在他看來,江挽此舉,要麽是因為任務中有某個至關重要之人;要麽就是衝著這把刀而去。
他不是沒有暗中打聽過,當年那個任務裏是否存在與江挽有關之人,無論是親近還是仇怨,但答案都是沒有。
那既然不是為了人,想必就是為了獎賞。
可這也是讓江洵有些不理解的地方。
若獻歲當真是十分重要的東西,為何她沒有留在自己身邊,而是送給了他?
“知道,重華。”
話音剛落,她的臉上忽然浮現出一絲若有所思的神情。
當初完成這個任務沒多久,江挽就收到了一封瑤卿寄來的信件。
信中告知她,江洵不幸染上了嚴重的時疫,病情危急,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
得知這個消息後,江挽心急如焚,全然不顧自己身負重傷,毫不猶豫地往迴趕。
縱使一路上疲憊不堪,她也想盡快迴到江洵身邊。
江洵還不能死。
當她風塵仆仆地趕到三閣之時,迎麵碰上了陳叔。
從陳叔口中親口確認江洵已然脫離險境、並無大礙之後,江挽那顆一直高高懸起的心,這才總算是稍稍安定下來。
等在三閣補了一覺後,她又啟程去了青州的中律司,才算是真正的拿迴了這把重華刀,也就是如今的獻歲。
“重華……這名字好生耳熟。”
秦在錦的眉頭緊緊地擰在了一起,那雙靈動如水眼珠子,此刻滴溜溜地轉個不停。
\"哦!!!我終於想起來了!!!\" 秦在錦突然興奮地大喊一聲,繼續說道:\"江叔叔的第二把武器的名字就叫做重華!因著他常年用劍,倒鮮少有人知道他還用刀。\"
如果不是因為秦方禮常常向他講述那些陳年往事,恐怕他也無法記住如此之多的細節。
畢竟,關於自己親生母親的模樣,他都毫無印象。
而對於江言庭此人,他也都是靠聽說得知。
是阿姐繪聲繪色地描述,是爹爹飽含深情地迴憶,又或是陽春門師兄弟的提及,再或者是棲花裏百姓們的感謝。
就在這時,一旁的江挽輕聲附和道:\"沒錯,是同一把。\"
然而,聽到這個答案後,秦在錦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十分驚愕。
他忍不住喃喃自語道:“可……怎麽會在……”
“是啊,怎麽會在任務中出現呢。”江挽自嘲的笑了一聲。
先不說這把武器是否曾經有過主人,單單是一把屬於已逝之人的佩刀,竟然能夠在神不知鬼不覺之間被抹去了原有的名字,然後堂而皇之地作為一種懸賞獎勵出現在江湖中,這種事情本身就充滿了不可思議之處。
江湖之上,關於江言庭此人的生死一直眾說紛紜。
沒有人能夠確切地知曉他當初為何要踏入這紛繁複雜的江湖之中,亦無人能明了他後來又因何緣故選擇隱匿於世、銷聲匿跡。
可在他活躍於江湖的那些歲月裏,今朝榜上第一名的寶座始終穩穩當當地由他占據著,從未發生過任何變動。
偌大的江湖,不乏有人曾試圖探尋過江言庭的行蹤與去向。
有的人傳言稱他已然離世多年,早已化作一抔黃土。
可也有人認為他不過是厭倦了世俗的紛紛擾擾,故而隱居山林,不問世事罷了。
至於那柄重華刀,江言庭向來隻在自己最為親近的人麵前展示。
在他看來,此刀殺氣過重,蘊含著太多的暴戾之氣,相比之下,另一把名為星迴的寶劍用起來則顯得更為輕盈靈動。
可惜時光荏苒,星迴已斷,重華不再。
“中律司那邊對於此事可有什麽說法嗎?”秦在錦疑惑地向身旁的江挽詢問道。
江挽則輕輕搖了搖頭。
不過就是一個獎賞罷了,中律司又何來那麽多閑工夫去跟任務員解釋這些獎賞都是源自於何方呢。
在場的幾人皆陷入了一陣沉默,各自沉思著向前走去。
就在此時,突然間傳來一陣輕微的窸窸窣窣之聲。
原本安靜的氛圍瞬間被打破,眾人皆停下了腳步。
傅霖反應極快,毫不猶豫地召出了行野。
這山中蠱蟲眾多且神出鬼沒,稍不留神就可能遭殃。
江挽眼神一凝,猛地揮起衣袖,刹那間,一道圓形並帶有缺口的陣法猶如閃電一般自她的腳下迅速向外蔓延開來。
乍一看這個陣法,能看出其與蘊靈之法頗為相似,若是再仔細觀察一番,能察覺出二者之間有著細微的差別。
隻見江挽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緊接著她手中的施法手勢有所改變。
“縛!”
伴隨著這聲指令,原本還能聽到的那陣窸窸窣窣的聲響在一瞬間戛然而止,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
“起!”
隨著她手指微微向上抬起,陣法上那些被束縛住的蠱蟲全都齊刷刷地離開了地麵,緩緩升起。
定睛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根根透明無色、宛如蛛絲般纖細的靈絲正緊緊地纏繞在蠱蟲們的身軀之上,將它們牢牢地捆縛住、無法動彈分毫。
“殺!”
話音一落,那些靈絲眨眼間脫離了法陣。
與此同時,捆綁蠱蟲那一端的靈絲則越來越大。
最終隻聽見“嘭”的一聲,無數隻蠱蟲的身體在靈力的衝擊之下瞬間爆裂開來,化作一團團血霧彌漫在空中。
而就在這片混亂之際,一個躲藏在暗處的小女孩卻是看準了時機,身形一閃,如鬼魅般朝著法陣的缺口處疾馳而來。
不過,其實早在這個小女孩有所動作之前,江挽就已經察覺到了她的存在。
像是故意在等待她主動闖入法陣之中。
隻見江挽微微抬手,動作輕柔地扯下耳後潔白如雪的麵紗。
那原本柔軟光滑的絲綢仿佛受到靈力的驅使,瞬間閃爍著寒光,化作了一把鋒利無比的銀劍。
與此同時,那個小女孩將手中握著的蜈蚣準確無誤地朝著江挽扔了過來。
蜈蚣如同閃電一般在空中疾馳,然而就在它即將接近目標之時,江挽手中的銀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出。
隻聽得一聲清脆的聲響,蜈蚣瞬間被斬斷成兩截,掉落在地上。
沒等小女孩反應過來,江挽身形一閃,側身繞到了她的身後。
白色的麵紗如同靈蛇一般飛舞而出,眼看就要纏住女孩那纖細修長的脖頸。
但這小女孩也並非等閑之輩,隻見她猛地一個俯身,險之又險地避開了這致命一擊。
可正當女孩想要趁機轉身與江挽拉開距離時,卻突然發現自己的雙腳竟然變得沉重無比,仿佛被牢牢地釘在了原地,絲毫無法動彈。
原來,不知不覺間她已然踏入了江挽的法陣之中!
\"既入了我的陣法,就莫要想著全身而退了。\"
江挽嘴角輕揚,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話音一落,她的身影便如疾風般眨眼間移動到了女孩麵前。
這一次,白色的麵紗準確無誤地纏繞住了女孩的雙手,將其緊緊束縛起來。
就在女孩被捆住的一刹那,她佯裝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趁著這個機會,她迅速貼近江挽,並壓低聲音輕聲說道:\"右轉,救人。\"
短短四個字,猶如一道密令傳入江挽的耳中。
說完之後,女孩又急忙穩住身體,重新站起身來,一臉警惕地盯著江挽。
江挽聽聞此言,秀眉微微一蹙,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並未多言。
她知道眼前這個孩子對她並無殺意。
倘若對方存有害人之心,隻怕她剛剛踏入陣法的那一刹那,便會被靈絲牢牢束縛住,根本不會有任何靠近江挽的機會。
眼看危險解除,秦在錦好奇地開口詢問道:“挽姐姐,這個陣法是何名堂?瞧著有點兒像蘊靈術,可蘊靈貌似沒這麽強大的殺傷力。”
他見過江洵平日所施展蘊靈之術的模樣,雖說二者散發出來的靈力波動略有幾分相似之處,可實際功效卻是大相徑庭。
“此乃縛靈術,乃是由蘊靈術改良而來。”
說罷,隻見她玉手輕抬,原本鋪展於腳下的法陣漸漸收攏起來,那些閃爍著光芒的靈絲仿佛受到某種牽引一般,迅速朝著江挽的手腕匯聚而去。
眨眼之間,一個帶有細微缺口的金色光圈便又穩穩套在了她那白皙如雪的皓腕之上。
一旁的冬苓突然插嘴說道:“不過嘛,我倒是覺著這縛靈術跟風止令更為相像呢!”
江挽轉頭看向冬苓,眼中流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風止令並非真正意義上能將襲來之物定格於原地不動,而是需借助自身強大的靈力去控製外來之物的行動軌跡。”
同時也說明了其存在一個明顯的短板——無法準確地預測對手的靈力水平究竟如何。
假設你麵對的敵手所具備的靈力遠遠超過了你自身,那麽這時,風止令不僅會變得毫無用處,反而還會引發強烈的反噬效應。
連帶著對手的襲擊和自身靈力的反噬,雙重攻擊下,一般人都承受不住。
因此,風止令並非是人人都能用,也並非是事事都可用。
相比之下,縛靈術則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
當敵人邁入預先布置好的法陣範圍時,縛靈術能夠敏銳地感知到對方的靈力強弱狀況,並根據這種反饋迅速做出反應,牢牢地控製住目標。
最終實現將對手一舉擊殺的目的。
隻不過……
雖然縛靈術在應對那些身形較為嬌小的物體或者生靈時表現出色、遊刃有餘,但一旦遇到體型龐大的生物,比如說人,屆時它所能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成了徹頭徹尾的蘊靈陣。
作用也隻是用來探一探對方的靈力罷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風止令反而殺傷力更強一些。
人來擋人,鬼來殺鬼。
一旁的傅霖始終靜靜地聆聽著江挽詳細的講解,他的目光隨著江挽移動的身影緩緩轉動。
此時此刻,對於眼前這個深藏不露的女子,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好奇心。
暫且不論她到底是不是林若笙的女兒,光是她與沈亦行之間那非同尋常的關係,就已經足夠讓人猜測了。
莫非這二人師出同門?
先是蘊靈術,後是風止令。
起初隻有一個蘊靈術相同時,他還覺得都是巧合,畢竟沒人知曉蘊靈術最初究竟是何人所創建的。
可談及風止令,大家都知道這是出自林鍾老前輩之手。
這麽一說,沈亦行倒也有可能是林鍾的徒弟,不過這一點也無從考證,畢竟林鍾早就歸隱山林了,而沈亦行更是套不出一句實話。
江挽微微搖了搖頭,語氣平淡地迴答:“談不上認識。”
隻不過眼下恰好都走在同一條路上罷了。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來到了鳴蜩山腳下。
這座山看起來並不算高聳入雲,但也別有一番氣勢。
江洵迅速掏出匕首,小心翼翼地遞到江挽身前,關切地說道:“師父先用這個吧。”
他還記得,江挽的武器此刻正留在蒲月山莊支撐著結界呢。
江挽自然明白江洵的好意,他這是擔心一會兒若遇到危險情況,自己沒有一件稱手的兵器可以防身。
可對於江挽而言,即便星迴不在手邊,她也並非毫無應對之法。
於是,江挽微笑著輕輕搖了搖頭,表示暫時還用到。
而後,想起了一別別的事兒,輕聲向江洵問道:“還未曾問過你,你如今手上那把刀,可有給它起一個名字?”
江洵先是一愣,隨即將匕首收迴到自己懷裏,然後有些靦腆地伸手撓了撓後腦勺,笑著迴答道:“有的,叫‘獻歲’,師父覺得如何?”
“我覺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這名字可別被那老東西知道了,迴頭定要罰你去禁室麵壁思過。”
“這刀以前可曾有過名字?”
江洵清楚地記得,在深塘塢時沈亦行曾講起過這把刀的來曆。
說它是一次任務中的獎賞,是江挽冒著生命危險得到的。
但他知道江挽向來對收藏名刀之類的事情毫無興趣。
更知道她不會為了任務,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作為賭注。
在他看來,江挽此舉,要麽是因為任務中有某個至關重要之人;要麽就是衝著這把刀而去。
他不是沒有暗中打聽過,當年那個任務裏是否存在與江挽有關之人,無論是親近還是仇怨,但答案都是沒有。
那既然不是為了人,想必就是為了獎賞。
可這也是讓江洵有些不理解的地方。
若獻歲當真是十分重要的東西,為何她沒有留在自己身邊,而是送給了他?
“知道,重華。”
話音剛落,她的臉上忽然浮現出一絲若有所思的神情。
當初完成這個任務沒多久,江挽就收到了一封瑤卿寄來的信件。
信中告知她,江洵不幸染上了嚴重的時疫,病情危急,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
得知這個消息後,江挽心急如焚,全然不顧自己身負重傷,毫不猶豫地往迴趕。
縱使一路上疲憊不堪,她也想盡快迴到江洵身邊。
江洵還不能死。
當她風塵仆仆地趕到三閣之時,迎麵碰上了陳叔。
從陳叔口中親口確認江洵已然脫離險境、並無大礙之後,江挽那顆一直高高懸起的心,這才總算是稍稍安定下來。
等在三閣補了一覺後,她又啟程去了青州的中律司,才算是真正的拿迴了這把重華刀,也就是如今的獻歲。
“重華……這名字好生耳熟。”
秦在錦的眉頭緊緊地擰在了一起,那雙靈動如水眼珠子,此刻滴溜溜地轉個不停。
\"哦!!!我終於想起來了!!!\" 秦在錦突然興奮地大喊一聲,繼續說道:\"江叔叔的第二把武器的名字就叫做重華!因著他常年用劍,倒鮮少有人知道他還用刀。\"
如果不是因為秦方禮常常向他講述那些陳年往事,恐怕他也無法記住如此之多的細節。
畢竟,關於自己親生母親的模樣,他都毫無印象。
而對於江言庭此人,他也都是靠聽說得知。
是阿姐繪聲繪色地描述,是爹爹飽含深情地迴憶,又或是陽春門師兄弟的提及,再或者是棲花裏百姓們的感謝。
就在這時,一旁的江挽輕聲附和道:\"沒錯,是同一把。\"
然而,聽到這個答案後,秦在錦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十分驚愕。
他忍不住喃喃自語道:“可……怎麽會在……”
“是啊,怎麽會在任務中出現呢。”江挽自嘲的笑了一聲。
先不說這把武器是否曾經有過主人,單單是一把屬於已逝之人的佩刀,竟然能夠在神不知鬼不覺之間被抹去了原有的名字,然後堂而皇之地作為一種懸賞獎勵出現在江湖中,這種事情本身就充滿了不可思議之處。
江湖之上,關於江言庭此人的生死一直眾說紛紜。
沒有人能夠確切地知曉他當初為何要踏入這紛繁複雜的江湖之中,亦無人能明了他後來又因何緣故選擇隱匿於世、銷聲匿跡。
可在他活躍於江湖的那些歲月裏,今朝榜上第一名的寶座始終穩穩當當地由他占據著,從未發生過任何變動。
偌大的江湖,不乏有人曾試圖探尋過江言庭的行蹤與去向。
有的人傳言稱他已然離世多年,早已化作一抔黃土。
可也有人認為他不過是厭倦了世俗的紛紛擾擾,故而隱居山林,不問世事罷了。
至於那柄重華刀,江言庭向來隻在自己最為親近的人麵前展示。
在他看來,此刀殺氣過重,蘊含著太多的暴戾之氣,相比之下,另一把名為星迴的寶劍用起來則顯得更為輕盈靈動。
可惜時光荏苒,星迴已斷,重華不再。
“中律司那邊對於此事可有什麽說法嗎?”秦在錦疑惑地向身旁的江挽詢問道。
江挽則輕輕搖了搖頭。
不過就是一個獎賞罷了,中律司又何來那麽多閑工夫去跟任務員解釋這些獎賞都是源自於何方呢。
在場的幾人皆陷入了一陣沉默,各自沉思著向前走去。
就在此時,突然間傳來一陣輕微的窸窸窣窣之聲。
原本安靜的氛圍瞬間被打破,眾人皆停下了腳步。
傅霖反應極快,毫不猶豫地召出了行野。
這山中蠱蟲眾多且神出鬼沒,稍不留神就可能遭殃。
江挽眼神一凝,猛地揮起衣袖,刹那間,一道圓形並帶有缺口的陣法猶如閃電一般自她的腳下迅速向外蔓延開來。
乍一看這個陣法,能看出其與蘊靈之法頗為相似,若是再仔細觀察一番,能察覺出二者之間有著細微的差別。
隻見江挽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緊接著她手中的施法手勢有所改變。
“縛!”
伴隨著這聲指令,原本還能聽到的那陣窸窸窣窣的聲響在一瞬間戛然而止,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
“起!”
隨著她手指微微向上抬起,陣法上那些被束縛住的蠱蟲全都齊刷刷地離開了地麵,緩緩升起。
定睛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根根透明無色、宛如蛛絲般纖細的靈絲正緊緊地纏繞在蠱蟲們的身軀之上,將它們牢牢地捆縛住、無法動彈分毫。
“殺!”
話音一落,那些靈絲眨眼間脫離了法陣。
與此同時,捆綁蠱蟲那一端的靈絲則越來越大。
最終隻聽見“嘭”的一聲,無數隻蠱蟲的身體在靈力的衝擊之下瞬間爆裂開來,化作一團團血霧彌漫在空中。
而就在這片混亂之際,一個躲藏在暗處的小女孩卻是看準了時機,身形一閃,如鬼魅般朝著法陣的缺口處疾馳而來。
不過,其實早在這個小女孩有所動作之前,江挽就已經察覺到了她的存在。
像是故意在等待她主動闖入法陣之中。
隻見江挽微微抬手,動作輕柔地扯下耳後潔白如雪的麵紗。
那原本柔軟光滑的絲綢仿佛受到靈力的驅使,瞬間閃爍著寒光,化作了一把鋒利無比的銀劍。
與此同時,那個小女孩將手中握著的蜈蚣準確無誤地朝著江挽扔了過來。
蜈蚣如同閃電一般在空中疾馳,然而就在它即將接近目標之時,江挽手中的銀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出。
隻聽得一聲清脆的聲響,蜈蚣瞬間被斬斷成兩截,掉落在地上。
沒等小女孩反應過來,江挽身形一閃,側身繞到了她的身後。
白色的麵紗如同靈蛇一般飛舞而出,眼看就要纏住女孩那纖細修長的脖頸。
但這小女孩也並非等閑之輩,隻見她猛地一個俯身,險之又險地避開了這致命一擊。
可正當女孩想要趁機轉身與江挽拉開距離時,卻突然發現自己的雙腳竟然變得沉重無比,仿佛被牢牢地釘在了原地,絲毫無法動彈。
原來,不知不覺間她已然踏入了江挽的法陣之中!
\"既入了我的陣法,就莫要想著全身而退了。\"
江挽嘴角輕揚,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話音一落,她的身影便如疾風般眨眼間移動到了女孩麵前。
這一次,白色的麵紗準確無誤地纏繞住了女孩的雙手,將其緊緊束縛起來。
就在女孩被捆住的一刹那,她佯裝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趁著這個機會,她迅速貼近江挽,並壓低聲音輕聲說道:\"右轉,救人。\"
短短四個字,猶如一道密令傳入江挽的耳中。
說完之後,女孩又急忙穩住身體,重新站起身來,一臉警惕地盯著江挽。
江挽聽聞此言,秀眉微微一蹙,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並未多言。
她知道眼前這個孩子對她並無殺意。
倘若對方存有害人之心,隻怕她剛剛踏入陣法的那一刹那,便會被靈絲牢牢束縛住,根本不會有任何靠近江挽的機會。
眼看危險解除,秦在錦好奇地開口詢問道:“挽姐姐,這個陣法是何名堂?瞧著有點兒像蘊靈術,可蘊靈貌似沒這麽強大的殺傷力。”
他見過江洵平日所施展蘊靈之術的模樣,雖說二者散發出來的靈力波動略有幾分相似之處,可實際功效卻是大相徑庭。
“此乃縛靈術,乃是由蘊靈術改良而來。”
說罷,隻見她玉手輕抬,原本鋪展於腳下的法陣漸漸收攏起來,那些閃爍著光芒的靈絲仿佛受到某種牽引一般,迅速朝著江挽的手腕匯聚而去。
眨眼之間,一個帶有細微缺口的金色光圈便又穩穩套在了她那白皙如雪的皓腕之上。
一旁的冬苓突然插嘴說道:“不過嘛,我倒是覺著這縛靈術跟風止令更為相像呢!”
江挽轉頭看向冬苓,眼中流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風止令並非真正意義上能將襲來之物定格於原地不動,而是需借助自身強大的靈力去控製外來之物的行動軌跡。”
同時也說明了其存在一個明顯的短板——無法準確地預測對手的靈力水平究竟如何。
假設你麵對的敵手所具備的靈力遠遠超過了你自身,那麽這時,風止令不僅會變得毫無用處,反而還會引發強烈的反噬效應。
連帶著對手的襲擊和自身靈力的反噬,雙重攻擊下,一般人都承受不住。
因此,風止令並非是人人都能用,也並非是事事都可用。
相比之下,縛靈術則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
當敵人邁入預先布置好的法陣範圍時,縛靈術能夠敏銳地感知到對方的靈力強弱狀況,並根據這種反饋迅速做出反應,牢牢地控製住目標。
最終實現將對手一舉擊殺的目的。
隻不過……
雖然縛靈術在應對那些身形較為嬌小的物體或者生靈時表現出色、遊刃有餘,但一旦遇到體型龐大的生物,比如說人,屆時它所能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成了徹頭徹尾的蘊靈陣。
作用也隻是用來探一探對方的靈力罷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風止令反而殺傷力更強一些。
人來擋人,鬼來殺鬼。
一旁的傅霖始終靜靜地聆聽著江挽詳細的講解,他的目光隨著江挽移動的身影緩緩轉動。
此時此刻,對於眼前這個深藏不露的女子,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好奇心。
暫且不論她到底是不是林若笙的女兒,光是她與沈亦行之間那非同尋常的關係,就已經足夠讓人猜測了。
莫非這二人師出同門?
先是蘊靈術,後是風止令。
起初隻有一個蘊靈術相同時,他還覺得都是巧合,畢竟沒人知曉蘊靈術最初究竟是何人所創建的。
可談及風止令,大家都知道這是出自林鍾老前輩之手。
這麽一說,沈亦行倒也有可能是林鍾的徒弟,不過這一點也無從考證,畢竟林鍾早就歸隱山林了,而沈亦行更是套不出一句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