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打開奏折大略的看了一遍,略一思索把奏折遞給安陽王,“安陽王,麻煩你拿著這奏折親去營州府一趟,與老四商量好了細則再帶迴來。”皇上說完,著重加重了老四兩個字,安陽王福至心靈般明白了,陛下這哪是要唐王看啊,這是要拿給唐王妃看!
安陽王到達營州府的時間和楊嘉業差不多少,趙明葳有些擔心地問李鈺瑄:“父皇會不會讓你也去渤海郡捉拿順安侯?”
“捉拿一個小小的順安侯,用不上我。”李鈺瑄在趙明葳的臉上摸了一把,經過這將近一個月的調養,比之前多了一點肉,摸著也不再硌手了。
“啪!”趙明葳一巴掌拍掉李鈺瑄的手,沒好氣地說道:“兒子還在呢,一點正形也沒有。”
元哥兒頭也不抬地一邊擺弄著積木,一邊衝自己不靠譜的爹娘揮揮手,那意思很明顯:你們鬧,我沒時間搭理你們。
看兒子認真的樣子,李鈺瑄手欠地在元哥兒的臉上擰了一把,嗯,不錯!雖然比在宮裏時黑了點,但是手感依舊好,嫩嫩的。
“娘,你給皇祖母寫信告狀吧,我的臉都被捏腫了!”元哥兒揉了揉有些疼的小臉,鄭重其事地對趙明葳說道。
“你個小沒良心的。”李鈺瑄點了點兒子,轉身走了,安陽王還等著呢,這娘倆在一起一抬一哄,他是一點好處也討不到。真不敢想象等那三個喝奶的長大了,他在這個家還有沒有話語權!
想著那讓他掛心的五個人兒,李鈺瑄的臉上不由自主地就帶了微笑。所以安陽王就看見了一個麵帶笑意、意氣風發、渾身洋溢著濃濃的幸福氣息的唐王,這和軍營裏那個冷著張臉、生人勿近的唐王判若兩人!相互問了好,安陽王就把來意說了,然後拿出奏折交給李鈺瑄。
李鈺瑄接過來仔細地看了一遍,問道:“父皇看完後什麽都沒說?”
“陛下什麽都沒說,”安陽王迴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繼續說道:“我感覺陛下應該都沒有仔細看,隻是大略的掃視了一遍。”
李鈺瑄很快就明白了安陽王話裏的意思,交代雷飛安頓好安陽王,就拿著奏折迴了後院。
趙明葳把奏折從頭到尾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又看了一遍,氣的柳眉倒豎:“這是哪個混賬王八羔子寫的?”
“噗!”李鈺瑄嘴裏的茶直接噴了出去,咳嗽了好幾聲才說道:“徐閣老。”
“徐閣老?他是奸細嗎?”趙明葳直接問道。
“怎麽會?徐閣老祖上三代都是大胤人。”李鈺瑄有些無奈地說道。
“既然他不是奸細,那為什麽寫出這麽喪權辱國的條款來?不知道還以為我們吃了敗仗呢!”趙明葳抖了抖手裏的奏折。
“估計就是他覺得不合適,才在私下裏把這奏折交給了父皇。”李鈺瑄有些失笑,徐閣老那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老狐狸,這樣的條款估計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可是麵對著那一大群把之乎者也、禮義廉恥掛在嘴上的文臣也是頭疼,就私下交給皇上,讓皇上定奪。否則在大殿上拿出這份奏折,就很難更改了。畢竟泱泱大國朝令夕改、斤斤計較實在是讓人難以掛齒不是?
趙明葳聽李鈺瑄這麽說才覺得氣順了些,指著奏折問道:“父皇也是覺得這些條款不對,才拿來讓你改的?”
“你呀,才想明白啊!”李鈺瑄再次失笑,這丫頭有的時候真的是慢半拍!
“噢!父皇這是要你做惡人啊?”趙明葳終於想明白了。
“不是我,是我們!”李鈺瑄糾正道。
“父皇就不怕我們答應嗎?”趙明葳好奇地問道。
“就你那喜歡銀子的性子,你能吃這樣的啞巴虧?”李鈺瑄取笑道,父皇這是算定了他娘子是個愛財的,絕不會幹那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才把這份奏折拿來交給他們改。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說我就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改了?”趙明葳試探地問道。
“當然。”李鈺瑄肯定地迴答道。
趙明葳把毛筆塞進李鈺瑄的手裏,拿著奏折“嘖嘖”地感歎道:“什麽嗎?還給那個莫爾德封王?這又是給銀子、又是給糧食的,這哪是大胤的領土?就是附屬國還要朝貢呢吧?”趙明葳一邊嫌棄著一邊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她說的天馬行空,李鈺瑄歸納總結,沒一會二人就寫了三十幾條。趙明葳揉了揉額頭,“我困了,睡醒了接著寫。”
第二日安陽王拿到草擬的條款時有些微微吃驚,厚厚的一摞,翻看了一下竟然有二百三十多條。從政治、經濟、律法、銀錢貨幣、軍事、民事生產、教書育人、書籍刊印、道路交通、礦產資源、河道漁業、畜牧養殖等等,事無巨細,所有的都要嚴格按照大胤的指令行事。
其他的就已經讓安陽王大吃一驚的,可是看到軍事和教育這裏的時候,安陽王實在是忍不住拍手稱快。所有的北戎士兵全部打亂編入大胤的部隊裏,而且要派專業的指導員進行思想教育。獎勵、升職、餉銀都與大胤士兵一樣,這樣他們就會有歸屬感,時間長了就不會再惦念他們的北戎了。
而且要在北戎設立書院,讓他們的小孩子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安陽王看到這裏不免連連稱歎,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十年北戎人和大胤人就分不出你我了。
另外大胤還派遣專業的司農寺的官員去北戎傳授桑稼技術,並且提供種子苗木,老百姓隻要吃飽了誰願意去喊打喊殺?
大胤的醫官也會在北戎傳授醫術,開設學堂,北戎的普通百姓也能看的了病了。凡此種種,每一項都是利國利民的,雖然這些條款短期來看沒有什麽好處,可是時間長了就會體現出來了。就像畜牧業要歸大胤統一管理,那麽用不了幾年,大胤的戰馬就會提升一個檔次。
安陽王心滿意足的拿著手稿迴了上京城,趙明葳卻發現了李鈺瑄時不時的心不在焉,於是就問道:“有心事?”
李鈺瑄看著好不容易長了點肉的趙明葳,心中一陣愧疚,說一千道一萬,他家娘子受的罪都是因為他的緣故。可是在成親之前他娘子就說過,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坦誠。相互坦誠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少了誤會那夫妻之間的關係就不會破裂。李鈺瑄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緩緩地把事情的原委說給趙明葳聽。
皇上當年還是七皇子的時候,幾位皇兄接連造反,才得以被先皇看中封為唐王,然後又進一步封為太子,繼而登基為帝。皇上登基後,對幾個造反的皇兄多有寬宥,當時的八皇子因為參與造反但是罪責較輕,他又跪在皇上跟前兒痛哭流涕,直說悔不當初!皇上一時心軟就沒有剝奪他皇室宗親的身份,隻是圈在府裏閉門思過。一晃三年的時間過去了,皇上見他態度良好、每月都會遞上一封請罪折子,就又心軟了,不但把他放了出來,還讓他在工部辦差。
一年後,再一次巡視堤壩的時候腿部受了傷,就此向皇上請辭,說是想要在家休養。皇上看他言辭懇切,就答應了,還封他為順安侯,賜居渤海郡西北的永寧府作為他的封地。本以為順安侯會偏安一隅,老老實實地過完這一輩子,誰知他竟然賊心不死,暗中豢養私兵、死士,意圖謀反!
風億受了趙明葳的點撥去調查渤海郡府的繼太妃,意外發現這位繼太妃不但有情人,而且渤海郡大小官員的府邸都有與繼太妃相關聯的人。經過縝密的調查才發現那個與繼太妃偷情的人名義上是順安侯府裏的一個清客,實際上是順安王的表兄叫方文功,不但功夫了得、而且心思縝密。那日要不是龍隱衛暗中出手,渤海郡王那點子人根本就抓不到他。
安陽王到達營州府的時間和楊嘉業差不多少,趙明葳有些擔心地問李鈺瑄:“父皇會不會讓你也去渤海郡捉拿順安侯?”
“捉拿一個小小的順安侯,用不上我。”李鈺瑄在趙明葳的臉上摸了一把,經過這將近一個月的調養,比之前多了一點肉,摸著也不再硌手了。
“啪!”趙明葳一巴掌拍掉李鈺瑄的手,沒好氣地說道:“兒子還在呢,一點正形也沒有。”
元哥兒頭也不抬地一邊擺弄著積木,一邊衝自己不靠譜的爹娘揮揮手,那意思很明顯:你們鬧,我沒時間搭理你們。
看兒子認真的樣子,李鈺瑄手欠地在元哥兒的臉上擰了一把,嗯,不錯!雖然比在宮裏時黑了點,但是手感依舊好,嫩嫩的。
“娘,你給皇祖母寫信告狀吧,我的臉都被捏腫了!”元哥兒揉了揉有些疼的小臉,鄭重其事地對趙明葳說道。
“你個小沒良心的。”李鈺瑄點了點兒子,轉身走了,安陽王還等著呢,這娘倆在一起一抬一哄,他是一點好處也討不到。真不敢想象等那三個喝奶的長大了,他在這個家還有沒有話語權!
想著那讓他掛心的五個人兒,李鈺瑄的臉上不由自主地就帶了微笑。所以安陽王就看見了一個麵帶笑意、意氣風發、渾身洋溢著濃濃的幸福氣息的唐王,這和軍營裏那個冷著張臉、生人勿近的唐王判若兩人!相互問了好,安陽王就把來意說了,然後拿出奏折交給李鈺瑄。
李鈺瑄接過來仔細地看了一遍,問道:“父皇看完後什麽都沒說?”
“陛下什麽都沒說,”安陽王迴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繼續說道:“我感覺陛下應該都沒有仔細看,隻是大略的掃視了一遍。”
李鈺瑄很快就明白了安陽王話裏的意思,交代雷飛安頓好安陽王,就拿著奏折迴了後院。
趙明葳把奏折從頭到尾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又看了一遍,氣的柳眉倒豎:“這是哪個混賬王八羔子寫的?”
“噗!”李鈺瑄嘴裏的茶直接噴了出去,咳嗽了好幾聲才說道:“徐閣老。”
“徐閣老?他是奸細嗎?”趙明葳直接問道。
“怎麽會?徐閣老祖上三代都是大胤人。”李鈺瑄有些無奈地說道。
“既然他不是奸細,那為什麽寫出這麽喪權辱國的條款來?不知道還以為我們吃了敗仗呢!”趙明葳抖了抖手裏的奏折。
“估計就是他覺得不合適,才在私下裏把這奏折交給了父皇。”李鈺瑄有些失笑,徐閣老那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老狐狸,這樣的條款估計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可是麵對著那一大群把之乎者也、禮義廉恥掛在嘴上的文臣也是頭疼,就私下交給皇上,讓皇上定奪。否則在大殿上拿出這份奏折,就很難更改了。畢竟泱泱大國朝令夕改、斤斤計較實在是讓人難以掛齒不是?
趙明葳聽李鈺瑄這麽說才覺得氣順了些,指著奏折問道:“父皇也是覺得這些條款不對,才拿來讓你改的?”
“你呀,才想明白啊!”李鈺瑄再次失笑,這丫頭有的時候真的是慢半拍!
“噢!父皇這是要你做惡人啊?”趙明葳終於想明白了。
“不是我,是我們!”李鈺瑄糾正道。
“父皇就不怕我們答應嗎?”趙明葳好奇地問道。
“就你那喜歡銀子的性子,你能吃這樣的啞巴虧?”李鈺瑄取笑道,父皇這是算定了他娘子是個愛財的,絕不會幹那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才把這份奏折拿來交給他們改。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說我就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改了?”趙明葳試探地問道。
“當然。”李鈺瑄肯定地迴答道。
趙明葳把毛筆塞進李鈺瑄的手裏,拿著奏折“嘖嘖”地感歎道:“什麽嗎?還給那個莫爾德封王?這又是給銀子、又是給糧食的,這哪是大胤的領土?就是附屬國還要朝貢呢吧?”趙明葳一邊嫌棄著一邊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她說的天馬行空,李鈺瑄歸納總結,沒一會二人就寫了三十幾條。趙明葳揉了揉額頭,“我困了,睡醒了接著寫。”
第二日安陽王拿到草擬的條款時有些微微吃驚,厚厚的一摞,翻看了一下竟然有二百三十多條。從政治、經濟、律法、銀錢貨幣、軍事、民事生產、教書育人、書籍刊印、道路交通、礦產資源、河道漁業、畜牧養殖等等,事無巨細,所有的都要嚴格按照大胤的指令行事。
其他的就已經讓安陽王大吃一驚的,可是看到軍事和教育這裏的時候,安陽王實在是忍不住拍手稱快。所有的北戎士兵全部打亂編入大胤的部隊裏,而且要派專業的指導員進行思想教育。獎勵、升職、餉銀都與大胤士兵一樣,這樣他們就會有歸屬感,時間長了就不會再惦念他們的北戎了。
而且要在北戎設立書院,讓他們的小孩子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安陽王看到這裏不免連連稱歎,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十年北戎人和大胤人就分不出你我了。
另外大胤還派遣專業的司農寺的官員去北戎傳授桑稼技術,並且提供種子苗木,老百姓隻要吃飽了誰願意去喊打喊殺?
大胤的醫官也會在北戎傳授醫術,開設學堂,北戎的普通百姓也能看的了病了。凡此種種,每一項都是利國利民的,雖然這些條款短期來看沒有什麽好處,可是時間長了就會體現出來了。就像畜牧業要歸大胤統一管理,那麽用不了幾年,大胤的戰馬就會提升一個檔次。
安陽王心滿意足的拿著手稿迴了上京城,趙明葳卻發現了李鈺瑄時不時的心不在焉,於是就問道:“有心事?”
李鈺瑄看著好不容易長了點肉的趙明葳,心中一陣愧疚,說一千道一萬,他家娘子受的罪都是因為他的緣故。可是在成親之前他娘子就說過,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坦誠。相互坦誠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少了誤會那夫妻之間的關係就不會破裂。李鈺瑄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緩緩地把事情的原委說給趙明葳聽。
皇上當年還是七皇子的時候,幾位皇兄接連造反,才得以被先皇看中封為唐王,然後又進一步封為太子,繼而登基為帝。皇上登基後,對幾個造反的皇兄多有寬宥,當時的八皇子因為參與造反但是罪責較輕,他又跪在皇上跟前兒痛哭流涕,直說悔不當初!皇上一時心軟就沒有剝奪他皇室宗親的身份,隻是圈在府裏閉門思過。一晃三年的時間過去了,皇上見他態度良好、每月都會遞上一封請罪折子,就又心軟了,不但把他放了出來,還讓他在工部辦差。
一年後,再一次巡視堤壩的時候腿部受了傷,就此向皇上請辭,說是想要在家休養。皇上看他言辭懇切,就答應了,還封他為順安侯,賜居渤海郡西北的永寧府作為他的封地。本以為順安侯會偏安一隅,老老實實地過完這一輩子,誰知他竟然賊心不死,暗中豢養私兵、死士,意圖謀反!
風億受了趙明葳的點撥去調查渤海郡府的繼太妃,意外發現這位繼太妃不但有情人,而且渤海郡大小官員的府邸都有與繼太妃相關聯的人。經過縝密的調查才發現那個與繼太妃偷情的人名義上是順安侯府裏的一個清客,實際上是順安王的表兄叫方文功,不但功夫了得、而且心思縝密。那日要不是龍隱衛暗中出手,渤海郡王那點子人根本就抓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