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年輕,平常也該好好調理身體,保不定個個都兒女雙全呢。」我笑道。
坐了會,我道乏了,便讓散了,貴妃等人起身行禮離去。
自從我搬到長春宮住,弘曆每天都到長春宮吃晚飯,並留宿長春宮。晚上有弘曆在,我也安心,想必弘曆是怕我換了住的地方不習慣,才日日留宿長春宮的。
沒過幾天就到冬至,這是弘曆登基後的第一個冬至,自然隆重對待,而後宮中唯我一人到天壇。
離冬至還有三天時弘曆就抵達天壇內的齋宮齋戒,我則是冬至這日淩晨抵達天壇的。幸而頭一天晚上我睡的早,冬至這天淩晨月蘭喊醒我的時候我都以為我睡過頭了。
這次我到天壇才知道天壇祭祀並不是在祈年殿,而是在圜丘壇,祭祀過程更是複雜異常。可就算我能到天壇,也不能參加整個祭祀儀式,弘曆便安排我在圜丘壇旁的神廚內等他。
我透過窗戶見外麵天空微亮,兼之隱約聞見什麽東西燒糊的味道,便起身走到神廚門口,想看看外麵什麽情況,趁機偷瞄下圜丘壇那邊的情況。可蔡富剛把殿門打開一條縫,從外麵猛地吹進一陣風,像是夾雜著什麽東西撲到我眼上,我不由地閉上眼睛並退後兩步。
「格格怎麽了?」站我身後的月蘭自然發覺我不對勁,上前扶住我手肘。
「娘娘!」為我開門的蔡富更是驚唿起來,迅速將門掩上。
「沒什麽,被風迷了眼。」我搖頭說道:「倒點茶水在帕子上給我。」
片刻後便有張濕潤的帕子遞到我手上,我用帕子敷在眼睛上的同時輕揉了幾下,才感覺好些。
「格格還是別去外麵了,坐會兒罷。」月蘭見狀,輕聲勸道,同蔡富一起將我扶迴椅子上坐下。
臨近中午時祭祀才結束,弘曆和我同乘一輛禦駕馬車迴宮。
「眼睛怎麽紅了?」弘曆向來眼尖,我沒說話,他就瞧出我的不對勁。
我原本蜷成一團側躺在座位上,頭靠住弘曆大腿,見他問起,才開口答道:「在神廚等你的時候,我聞到有股燒糊了的味道飄進屋裏,本想站門口看看,結果打開門,忽然刮進一陣風,被風裏夾帶的沙子迷了眼。」
「刮風?」弘曆的語氣裏帶著絲疑惑。
「嗯,也不知怎麽迴事,門剛開條縫就刮進一陣好大的風。」我答道。
「迴宮後還是讓太醫到長春宮瞧瞧。」弘曆說話的同時用他溫暖的手敷在我雙眼上,我微微點頭表示。過了片刻,又聽弘曆開口道:「後天你就啟程去園子吧。」
聽弘曆這麽一說,我立刻翻身起來。
「真的?」我不敢相信弘曆居然真鬆口放我出宮。弘曆睜眼看向我,我見他有要收迴剛才那話的樣子,趕忙開口,並握住弘曆的手:「怎麽也要住到臘月才迴宮。」
「就這麽不願意陪我?」弘曆輕聲說道。
「我希望呢,最好你搬到園子裏來陪我。」我撒嬌似的說道。
「大冬天的去幹嘛?」弘曆最禁不住我撒嬌,反問。
「那明年夏天你陪我去園子住段時間。」我笑道,弘曆唯恐再承諾,隻閉嘴不說話。我拉住弘曆的手搖了搖:「好不好嘛?」
「明年再說吧。」弘曆輕聲答道。
「我就當你答應了。」我說完笑著將頭靠在弘曆肩膀上。
此時我感覺馬車仿佛上了個坡又下坡,便挪到窗邊,掀起布簾往外看。隻見路邊圍著黃色幔帳,幔帳外是高低不同的房屋,幔帳內每間隔三四步站有一個護衛。隨著馬車的移動,一座高大異常的城門慢慢出現在我眼前。我微微仰頭想看城樓頂,可惜坐在馬車內,視野被擋不少,根本看不到城樓頂,加之馬車在行進中,不過片刻就進入到城門門洞裏。
「正陽門?」我扭頭看向弘曆,試探性地問道。
「箭樓,過後才到正陽門。」弘曆將我的行為看在眼裏,自然知道我問的是什麽。
我聽完再次看向外麵,此時馬車已穿過門洞,進入一處長方形,類似院子的地方,我才明白弘曆的意思:剛才過的是弘曆所說的箭樓,而箭樓與正陽門之間是圍起來的長方形的甕城。
「這甕城也太大了吧?」我不禁感歎。說完,我將布簾掀的更開,可惜馬車不停,我隻粗略看到甕城裏還有些建築,沒等我看仔細,馬車便進入到正陽門的門洞裏。
「過正陽門便是大清門了。」身後傳來弘曆的聲音。
「什麽門?」我迴頭看向弘曆的同時反問。
「大清門。」弘曆答道。
我有一瞬間覺得是我聽錯了,我是知道有正陽門,天安門和神武門,這大清門還是第一次聽說,但弘曆總不會亂說。我出神的功夫,馬車已經駛出正陽門的門洞,不過一兩分鍾的時間,又過一門,我仔細一算,仿佛是紀念堂的位置,這才恍然大悟:時過境遷,我記憶中的事物,已隨變革和時代變遷而產生變化,早已不是現在的模樣。
過大清門後是一條長長的路,路邊似乎是長廊。我心想,那接下來要過的,便是天安門了吧?正想著,長廊仿佛已經到頭,出現一條東西向的路,路的盡頭是一座有三門洞的門,我猜另一邊一定也是這樣的。
禦駕一路行至午門外才停下,弘曆和我依次下車。腳剛沾地,我便抬頭去看午門,和我記憶中一樣,還是那麽恢宏,但時空和心境不同,此刻自然激動異常。
弘曆輕咳一聲,拉迴我的注意力,我看向弘曆時,見他轉身往午門正中間最大的門洞走去,便迅速跟上他的步伐。
「哇~!」我走在弘曆身後,不由地感歎一聲,整個門洞裏都迴響著我的聲音。
走出門洞後,身後傳來傅恆的聲音:「姐姐還是要有中宮皇後該有的樣子。」
我一聽,知道傅恆是說我剛才在門洞內感歎,不由地翻個白眼,弘曆見狀則展顏笑起來。
坐了會,我道乏了,便讓散了,貴妃等人起身行禮離去。
自從我搬到長春宮住,弘曆每天都到長春宮吃晚飯,並留宿長春宮。晚上有弘曆在,我也安心,想必弘曆是怕我換了住的地方不習慣,才日日留宿長春宮的。
沒過幾天就到冬至,這是弘曆登基後的第一個冬至,自然隆重對待,而後宮中唯我一人到天壇。
離冬至還有三天時弘曆就抵達天壇內的齋宮齋戒,我則是冬至這日淩晨抵達天壇的。幸而頭一天晚上我睡的早,冬至這天淩晨月蘭喊醒我的時候我都以為我睡過頭了。
這次我到天壇才知道天壇祭祀並不是在祈年殿,而是在圜丘壇,祭祀過程更是複雜異常。可就算我能到天壇,也不能參加整個祭祀儀式,弘曆便安排我在圜丘壇旁的神廚內等他。
我透過窗戶見外麵天空微亮,兼之隱約聞見什麽東西燒糊的味道,便起身走到神廚門口,想看看外麵什麽情況,趁機偷瞄下圜丘壇那邊的情況。可蔡富剛把殿門打開一條縫,從外麵猛地吹進一陣風,像是夾雜著什麽東西撲到我眼上,我不由地閉上眼睛並退後兩步。
「格格怎麽了?」站我身後的月蘭自然發覺我不對勁,上前扶住我手肘。
「娘娘!」為我開門的蔡富更是驚唿起來,迅速將門掩上。
「沒什麽,被風迷了眼。」我搖頭說道:「倒點茶水在帕子上給我。」
片刻後便有張濕潤的帕子遞到我手上,我用帕子敷在眼睛上的同時輕揉了幾下,才感覺好些。
「格格還是別去外麵了,坐會兒罷。」月蘭見狀,輕聲勸道,同蔡富一起將我扶迴椅子上坐下。
臨近中午時祭祀才結束,弘曆和我同乘一輛禦駕馬車迴宮。
「眼睛怎麽紅了?」弘曆向來眼尖,我沒說話,他就瞧出我的不對勁。
我原本蜷成一團側躺在座位上,頭靠住弘曆大腿,見他問起,才開口答道:「在神廚等你的時候,我聞到有股燒糊了的味道飄進屋裏,本想站門口看看,結果打開門,忽然刮進一陣風,被風裏夾帶的沙子迷了眼。」
「刮風?」弘曆的語氣裏帶著絲疑惑。
「嗯,也不知怎麽迴事,門剛開條縫就刮進一陣好大的風。」我答道。
「迴宮後還是讓太醫到長春宮瞧瞧。」弘曆說話的同時用他溫暖的手敷在我雙眼上,我微微點頭表示。過了片刻,又聽弘曆開口道:「後天你就啟程去園子吧。」
聽弘曆這麽一說,我立刻翻身起來。
「真的?」我不敢相信弘曆居然真鬆口放我出宮。弘曆睜眼看向我,我見他有要收迴剛才那話的樣子,趕忙開口,並握住弘曆的手:「怎麽也要住到臘月才迴宮。」
「就這麽不願意陪我?」弘曆輕聲說道。
「我希望呢,最好你搬到園子裏來陪我。」我撒嬌似的說道。
「大冬天的去幹嘛?」弘曆最禁不住我撒嬌,反問。
「那明年夏天你陪我去園子住段時間。」我笑道,弘曆唯恐再承諾,隻閉嘴不說話。我拉住弘曆的手搖了搖:「好不好嘛?」
「明年再說吧。」弘曆輕聲答道。
「我就當你答應了。」我說完笑著將頭靠在弘曆肩膀上。
此時我感覺馬車仿佛上了個坡又下坡,便挪到窗邊,掀起布簾往外看。隻見路邊圍著黃色幔帳,幔帳外是高低不同的房屋,幔帳內每間隔三四步站有一個護衛。隨著馬車的移動,一座高大異常的城門慢慢出現在我眼前。我微微仰頭想看城樓頂,可惜坐在馬車內,視野被擋不少,根本看不到城樓頂,加之馬車在行進中,不過片刻就進入到城門門洞裏。
「正陽門?」我扭頭看向弘曆,試探性地問道。
「箭樓,過後才到正陽門。」弘曆將我的行為看在眼裏,自然知道我問的是什麽。
我聽完再次看向外麵,此時馬車已穿過門洞,進入一處長方形,類似院子的地方,我才明白弘曆的意思:剛才過的是弘曆所說的箭樓,而箭樓與正陽門之間是圍起來的長方形的甕城。
「這甕城也太大了吧?」我不禁感歎。說完,我將布簾掀的更開,可惜馬車不停,我隻粗略看到甕城裏還有些建築,沒等我看仔細,馬車便進入到正陽門的門洞裏。
「過正陽門便是大清門了。」身後傳來弘曆的聲音。
「什麽門?」我迴頭看向弘曆的同時反問。
「大清門。」弘曆答道。
我有一瞬間覺得是我聽錯了,我是知道有正陽門,天安門和神武門,這大清門還是第一次聽說,但弘曆總不會亂說。我出神的功夫,馬車已經駛出正陽門的門洞,不過一兩分鍾的時間,又過一門,我仔細一算,仿佛是紀念堂的位置,這才恍然大悟:時過境遷,我記憶中的事物,已隨變革和時代變遷而產生變化,早已不是現在的模樣。
過大清門後是一條長長的路,路邊似乎是長廊。我心想,那接下來要過的,便是天安門了吧?正想著,長廊仿佛已經到頭,出現一條東西向的路,路的盡頭是一座有三門洞的門,我猜另一邊一定也是這樣的。
禦駕一路行至午門外才停下,弘曆和我依次下車。腳剛沾地,我便抬頭去看午門,和我記憶中一樣,還是那麽恢宏,但時空和心境不同,此刻自然激動異常。
弘曆輕咳一聲,拉迴我的注意力,我看向弘曆時,見他轉身往午門正中間最大的門洞走去,便迅速跟上他的步伐。
「哇~!」我走在弘曆身後,不由地感歎一聲,整個門洞裏都迴響著我的聲音。
走出門洞後,身後傳來傅恆的聲音:「姐姐還是要有中宮皇後該有的樣子。」
我一聽,知道傅恆是說我剛才在門洞內感歎,不由地翻個白眼,弘曆見狀則展顏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