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相見,難掩其情。


    盛紘和王大娘子帶著長柏長楓在大門外隆重迎接,稍加寒暄便引著去了壽安堂。


    “母親得知大伯母和兄嫂今日進京,早早就在等著了!”


    這話屬實是保守了。


    何止是早早就候著,盛老太太甚至都迫不及待出去迎接了。


    早在接到宥陽來信,她就在盼著相見的這一天了!


    盛紘一行人還沒到壽安堂,便瞧見三蘭扶著盛老太太迎麵走來。


    甫一見麵,盛老太太便激動的緊步上前,大老太太也撇了拐棍,伸著手迎過去。


    二老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多少年了……


    多少年沒有見麵了。


    這些年裏,盛紘輾轉各地赴任,而她們各自也都有了春秋,如今到了見一麵少一麵的時候,總盼著走之前能再見見老姊妹,能再說說話。


    現在可算是實現了。


    此刻情難自抑,縱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從何說起,最後也隻是凝成簡單的一句:


    “老嫂子,想你啊……”


    大老太太亦是濁淚盈眶,不住的點頭。


    兩位老人深情對望,眼神傾訴衷腸良久。


    墨蘭忽然有一種觸動,不由得想到幾十年後。


    幾十年後,會不會有這樣的姐妹惦記我?


    墨蘭思忖片刻,沒有答案。


    惦記她的不一定有,畢竟她跟家裏的姐妹都沒有那麽親近。


    但跟她故意搶菜的肯定有。


    如果幾十年後還能坐到一個桌上的話。


    一個老太婆跟另一個老太婆筷子打架,第三個老太婆在一旁“四姐姐五姐姐,你們不要再打了”,墨蘭忽然有些想笑。


    她覺得那樣的場景肯定會很有意思。


    收斂發散的思緒,墨蘭瞧見大老太太和盛老太太也稍稍平緩,待盛維和李氏攜大房兩個蘭向盛老太太問安後,二房的三蘭也向大房的尊長們行禮問好。


    接著便移步壽安堂。


    正堂中,四周擺著不少冰盆,絲絲涼氣飄起,散在空中,在炎熱的夏季給眾人帶來舒適的涼爽。


    大老太太和盛老太太上了年紀,脾胃受不得激,冰鑒裏鎮著的寒瓜,全都便宜了晚輩們。


    寒瓜,黨項和契丹也叫夏瓜,也就是西瓜。


    皮厚籽多肉少,比不得後世那般水潤可口,卻也是非常難得。


    難得到大宋很少見。


    還是邢澤滅了前遼以後,西夏主動進貢來給趙官家解渴。


    你瞅瞅,人家現在還是貢品!


    完全沒有後世濫大街甚至拿來喂豬那麽掉價。


    科學技術造福人類,倒也正應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話。


    趙官家有了,邢澤自然也就有了。


    邢澤有了……


    那特麽必須種啊!


    不僅要種,還要培育改良。


    水多才是王道!


    嗯……遼國公說的是寒瓜。


    盛家的寒瓜,就是遼國公府田莊上今年種出來的。


    第一年還看不出來啥改變,不過邢澤相信再過個三五年,西瓜絕對會有一個巨大的改變。


    畢竟說到吃和種田,國人在這方麵當屬魁首!


    小輩們啃著寒瓜,尊長們敘著話。


    盛老太太問道:“這一路可還順利?”


    “順利!”大老太太應道,“早些時候還偶有賊子作亂,去歲朝廷用兵西南,降服了儂賊,便再也見不到那些流寇了。”


    盛老太太笑道:“那就好,平安就好呀。”


    李氏開口道:“我聽說,征南的那位嶽將軍還是太行軍出身,隨侄女婿打過前遼,部下都如此勇猛了,想來侄女婿更是威武,弟妹,侄女真是好福氣啊!”


    本是誇獎之言,但大老太太聽了卻是麵色一頓,隨即給盛老太太遞了個歉意的眼神:


    我知道她急,但沒想到她這麽急。


    盛老太太不以為意,笑著拍了拍老嫂子的手,眼神示意到:


    理解,明白,放心。


    大老太太這才安心了許多。


    李氏這個當娘的急,其實她這個做祖母的心裏也急,要不然也不會這麽勞師動眾的全家出動。


    淑蘭都十九了!


    已經半隻腳踏進了老姑娘的行列,能不急嗎?


    李氏迫不及待的想把話題引到遼國公府上麵,就是想借機給淑蘭的婚事求個準信兒。


    沒什麽壞心思,但急不可耐多少有點失禮。


    不過王大娘子這個人,眾所周知,不拘小節,經常性掉線。


    所以李氏的意思,她完全沒有get到。


    但是不妨礙她高興啊!


    你要跟她說別的,她或許不以為意。


    但你要說她孩子好,那她得誇你有眼光!


    “華兒……的確是有些運道在身上的。”


    王大娘子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說道,不帶一丁點謙虛。


    這般直率不做作,倒是引得堂上眾人開懷。


    李氏還待引著往下說,卻被大老太太一個眼神製止了。


    隨即話題就又被大老太太帶了迴去,敘敘舊,誇誇娃,盛維也順勢送出了準備好的禮物。


    有盛老太太的,盛紘的,王大娘子的,長柏、長楓、長棟、墨蘭、如蘭、明蘭……可謂是見者有份、麵麵俱到。


    惹得盛紘直道:“兄長怎的如此破費?”


    盛維倒是大氣:“無妨,給孩子的。”


    大房還要在汴京待些時日,倒是不必急著迴禮,所以盛老太太隻是給淑蘭、品蘭兩個小輩和李氏這個晚輩送了見麵禮——


    琉璃簪釵。


    琉璃閣出品,必屬精品,色彩繽紛,流光溢美,喜的兩個姑娘愛不釋手,就連李氏都瞧著挪不開眼。


    她們或許不清楚這見麵禮的價值,但盛維清楚的很,就要開口拒絕:


    “嬸母,太過貴重了。”


    盛老太太也大氣:“長者賜,不可辭,都是給孩子的。”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玩笑話,又惹得眾人歡笑。


    其後自是一番接風洗塵不提。


    舟車勞頓,大老太太被盛老太太留在壽安堂安歇,盛維等人自有安排好的去處。


    小輩們都是好性情的姑娘,沒多會就打成了一片,才堪堪拾掇好,如蘭就領著墨蘭和明蘭登門把品蘭給叫去玩了,淑蘭也被李氏單獨叫去說話。


    此時,聯通南北的官道上,一隊人馬正在向汴京進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會飛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會飛咩並收藏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