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祝高考的同學們萬事順遂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巧了!
遼國公就能扛得住。
不是毅力非凡,也不是心誌堅韌,單純是作息規律,一般不在白天做夢。
章若楠很不戳,蕭觀音同樣哇塞,所以邢澤在“禽獸”和“禽獸不如”之間選擇後者。
他實在不想重蹈雄霸、多爾袞、傻柱子的覆轍,真的!
遠的不說,說近的。
趙宗全登基前老實吧?
一心種自己的地,絲毫不覬覦大位,連臨危受命都是一請再請才願意去。
就是這樣的看著膽小憨厚的人,上位後立馬翻臉不認“爹”!
雖然這隻是表象,但爭權有很多種方法,“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這種事,屬實有些不地道。
承繼大統這樣天大的恩德都會被辜負,更何況滅稷毀宗的深仇大恨?
收一個蕭觀音,送一個耶律浚,完全不亞於在自己後院埋一個定時炸彈。
耶律浚,眾所周知,正宗前遼皇室血脈,作為耶魯氏和蕭氏孕養的後裔,純的簡直不能再純!
他能定居汴京,並受封安國公,邢澤可謂是居!功!甚!偉!
就這種罪魁禍首和受害者的關係,咱就是說,擱誰誰敢養啊?
邢澤又不會三分歸元氣!
就算會,那不照樣也擋不住風雲合體的小宇宙爆發?
耶律浚將來稍微被人一挑唆,很大可能會成為遼國公府最大的破綻。
然後……
就會給大宋臣民提供一份經典的刑事案例,促進社會倫理、法律、道德、婚姻製度進步的同時,還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並且在千八百年後,和傻柱、多爾袞並列榮登寶座,成為冤種界的三大巨頭,從此活在書友的梗裏,永垂不朽!
多筍呐~
邢導也是要臉噠!
頭一次當爹,他連自己的親兒子都沒有百分百的信心一定能教育好,更何況後兒子?
萬一耶律浚這棵小樹在成長過程中不小心歪了,邢澤出手修一修,再惹得蕭觀音心生隔閡怎麽辦?
這不是不可能發生的,誰的孩子誰疼,後爹後娘想要當好,那個度是很難拿捏的。
邢澤連親爹都沒當明白呢,更遑論給人當後爹!
尤其是,他責任心還很重。
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好!
既然沒百分百的把握能做好,那就幹脆不做!
成功率九成八都不行!
九成八……
四舍五入那跟送死有什麽區別?
於是,邢澤一把推開了蕭觀音,說這是另外的價錢……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他隻是認真的退了半步。
就是這小小的動作,傷害卻辣麽的大,以至於讓蕭觀音心裏湧起種種酸澀。
郎無情,妾有意,隻是半步,卻仿佛是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我不夠好嗎?”
“不,你很好,姿容豔麗,才華橫溢。”
“那是長樂夫人不許嗎?”
“也不是,我家娘子並不反對我納妾。”
“那為何……我也是夫人,可我不介意屈居妾室,更願意尊長樂夫人一聲姐姐,為何你還不願接受?是我的身份讓你有困擾嗎?”
“你隻是大宋的夷安夫人,此乃陛下天憲禦判,你不必為此憂慮,隻是你的情意,恕我無緣消受,我這一顆心盛滿了,裏麵全是我家娘子。”
不躲了,攤牌了,邢澤果斷拒絕了。
上次溜了以後他就覺得不妥,這種事確實不宜久拖,他又不是塘主。
塘主才要養魚,遼國公不需要。
所以最好是快刀斬亂麻的斷掉,才不會因此耽誤蕭觀音的大好青春。
邢澤說這話的時候眼裏閃爍著蕭觀音熟悉的華彩。
每次說到長樂夫人時,他都是如此。
蕭觀音苦澀又委屈的說道:
“擠一擠也不行嗎?我也不用很大的地方。”
邢澤:“……”
小妹妹,你擱這做愛情買賣呐?
還擠一擠,你要支個攤子是咋滴?
“真擠不出來了,就那麽點兒地方,全都滿了,咱都是熟人,我還能蒙你嗎?要不……你再去別的心裏看看?汴京這麽大,心那麽多,形形色色和色色的人都有,總有一款合適你的,別灰心,慢慢來。”
邢澤的腦子裏不由自主就冒出來一套說辭,不過考慮到當前的狀況,到底是沒有說出來。
人家這正表白失敗呢,他這麽不嚴肅實在太破壞氣氛了,容易讓對方黑化。
話說,蕭觀音不會真的因愛生恨黑化吧?
一瞬間,邢澤腦海裏閃過無數個形象,江玉燕、徐盈盈、周芷若、甄·鈕鈷祿·嬛……
望著邢澤眼中閃過擔憂,蕭觀音忽然覺得沒有那麽難受了。
他還是關心我的!
既然他這麽關心我,那我當然是選擇原諒他了!
蕭觀音收斂了情緒,皺皺鼻子“哼”了一聲,將幽怨之氣清除,麵容隨之平和舒緩。
“大人不必過於在意,我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隻是若不說出來,念頭便無法通達,如此……也好,雖和大人無緣,卻也算有個了結,再也不必忐忑,甚好。”
邢澤聞言不禁暗暗讚歎。
瞧瞧人家這心胸,瞧瞧人家這氣度,一般人可真比不了。
真不愧是能當皇後,當不了皇後還能當夷安夫人,就很豁達嘛!
觀之毫無黑化跡象,邢澤終於也可以放心了。
“你能這麽想就很好,感情這個東西,實在不由人,漫漫人生路,誰還不曾失個戀了,對吧?看開點,至少我不是渣男,你也沒有被騙財騙色。”
“妾身倒希望能被大人騙財騙色。”
“那你就看錯了,我不是那樣兒人!”
“嗯,妾身看出來了。”
“以後還能做朋友嗎?要是不能的話你提前說。”
“大人為何有此一問?難道大人是嫌惡於我?”
“那倒不是,我是怕你不願意在我手下做事,又不好意思提。”
“大人為何這麽說?難道在大人心裏,我就說那般狹隘的人?”
“……我不說了好吧,孔夫子說的可太對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嘻~巧了,安國公府既有女子,還有一個‘小人兒’。”
“你可是才女哎,這樣曲解聖人之言好嗎?”
“不是大人你先曲解的嗎?”
“讀書人的事兒……怎麽能叫曲解呢?我那叫活學活用。”
“那妾身也是舉一反三。”
“你是巧舌如簧。”
“大人是花言巧語。”
“你伶牙俐齒。”
“大人搖唇鼓舌。”
“哎?我說的可都是好詞,你看看你說的是什麽?”
“嘻~妾身故意的。”
“……”
一番你來我往的交流後,蕭觀音得以展露歡顏,似乎是已經將之前的不快拋之腦後,幾與往常一般無二。
甚至臨別登車時,還笑吟吟的和邢澤告別。
隻是在啟門關閉後,蕭觀音臉上的笑容便一點點散去,徒留滿目惆悵。
感情還來不及開始就夭折了,又怎麽會真的開心呢?
隻是故作堅強豁達,不願意讓自己的哀傷給心上人徒增煩惱罷了。
終究是無法得償所願。
拿也拿不起,放也放不下,著實讓人愁。
無奈,還是交給時間來淡忘吧。
或許這次真的能放下呢?
“剔銀燈。”
“須知一樣明。”
“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
“剔銀燈,待君行。”
……
“母親~”
壽安堂,王大娘子一聲深情唿喚,盛老太太不禁一陣頭疼。
這是第多少迴了,盛老太太已經數不清。
她現在有些後悔把墨蘭塞給王大娘子了,真的。
自從墨蘭去到了葳蕤軒,王大娘子一天能跑三趟壽安堂,美其名曰給老太太請安問好,實則專程訴苦。
什麽墨蘭動輒就哭了,什麽無從下手教導了,什麽如蘭墨蘭又拌嘴了,什麽如蘭說她偏心墨蘭了,什麽老太太您可太會坑人了……
“那你把墨蘭送來壽安堂吧,我來教她。”
“那不能!”
你瞅瞅,王大娘子還不樂意了!
“您如今有了春秋,怎好再讓您勞神?明蘭雖頗為知事懂理,可到底也需要您費心教導,若是再多個墨蘭,沒得把您老人家再給累壞了,那官人可不能饒我,我畢竟是嫡母大娘子,分內之事,不敢推脫。”
“無妨,我雖然老了,可也有幾分力氣,主君那裏,我自會分說,你不必擔心,把墨蘭送到我這裏,省得你再諸般煩愁。”
“倒也……倒也沒有那麽多煩愁,牙和舌頭還打架呢,更何況是人,小孩子嘛,拌嘴吵架也是正常,沒了林噙霜歪帶,墨蘭瞧著還是有那麽一丟丟可取之處的。”
墨蘭有可取之處,還是出自王大娘子之口,這可真是……
稀了奇了!
俗話說的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盛老太太察覺王大娘子此來目的不純,似笑非笑的看著她。
“說吧,又想幹什麽?我今兒可沒製香,也沒插花兒。”
不怪盛老太太這麽想,實在是王大娘子慣犯了。
二人既是經曆磨難重歸於好的婆媳,又有林噙霜這個共同的敵人,還有瞞著盛紘的共同秘密,好幾個buff疊下去,倒是比平常的婆媳顯得更為親近一些。
恰恰正是這種親近,讓王大娘子在麵對“戰友”盛老太太時,並沒有過分拘束。
王大娘子一放得開,盛老太太就遭了殃。
打著“訴苦”的旗號來壽安堂,借著“墨蘭忒不好養”的名義,說著“老太太你坑了我,必須得給補償”的話,每次都從盛老太太手裏順東西。
也不是什麽非常貴重的玩意,無非是盛老太太親手製的香,盛老太太親手插的花兒,盛老太太親手調的茶……
盛老太太算是看出來了,她家這位大娘子不是來“訴苦”的,是來找心理平衡的。
不過盛老太太也不介意,甚至還故意放縱王大娘子。
相比於盛紘,盛老太太更喜歡現在跟她頗為不見外的王大娘子,這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兒女親情。
王大娘子不像兒媳像女兒,盛紘不像兒子像女婿。
葳蕤軒好似女婿家,壽安堂就好似娘家。
女兒迴娘家跟娘親嘮嘮家長裏短的過分嗎?
很正常,這是娛親。
女兒迴娘家順便撈顆菜迴去過分嗎?
一點不過分,人家王大娘子送的比拿的多多了。
所以便造就了盛老太太和王大娘子現在的這種相處。
而盛紘欠盛老太太的那些親情,如今也在她和王大娘子的來來往往中,漸漸的被一點一點補迴來。
王大娘子辯駁道:“母親這話說的,倒像是我專門為了您那些香啊花啊來的。”
盛老太太發笑:“哦?難道不是嗎?”
王大娘子也笑:“是,也不是。”
“此話何意?”盛老太太好奇的問道。
王大娘子解釋道:“我不是為了您的花和香,我是為了您插花製香調茶的手藝,這些日子您不是送了我些您插的花、製的香、調的茶嘛……”
盛老太太糾正道:“我可沒送,是你硬要賴走的。”
“母親不必在意這些細節。”王大娘子佯裝無事發生的揭過,“母親賞賜,兒媳不敢怠慢,迴去就擺上用上喝上了,可巧呢,如兒不知怎地就有了興趣。”
盛老太太狐疑的求證道:“如兒?你確定是如兒?你家那個猴兒一樣的如兒?”
王大娘子立馬糾正道:“咱家的,咱家的。”
“如兒怎麽會對這些有興致呢?”盛老太太滿心疑惑。
王大娘子有些赧然:“姑娘大了嘛,總會喜歡些女孩子的玩意……”
盛老太太眉微挑,一副“真的嗎?我不信”的樣子。
王大娘子幹脆實話實說:“好叭,如兒覺得您調的茶用來做菜味道不錯,學會插花有助於擺盤,用飯的時候熏香顯得有雅趣。”
盛老太太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倒也沒因為如蘭“目的不純”而生氣。
既然有人喝茶,還有人吃茶,那用茶做菜又有何不可?
有用就是好的。
“我想著,不管怎麽用,學會了總歸是好的,將來到外麵行走,總不會再像華兒當初那樣措手不及,我倒是會一些,隻是比不得您老人家來的精湛,您可是在宮裏學過的,況且家裏這裏裏外外的事兒,實在分身乏術,兒媳隻能求到您這兒來了,母親~”
遼國公就能扛得住。
不是毅力非凡,也不是心誌堅韌,單純是作息規律,一般不在白天做夢。
章若楠很不戳,蕭觀音同樣哇塞,所以邢澤在“禽獸”和“禽獸不如”之間選擇後者。
他實在不想重蹈雄霸、多爾袞、傻柱子的覆轍,真的!
遠的不說,說近的。
趙宗全登基前老實吧?
一心種自己的地,絲毫不覬覦大位,連臨危受命都是一請再請才願意去。
就是這樣的看著膽小憨厚的人,上位後立馬翻臉不認“爹”!
雖然這隻是表象,但爭權有很多種方法,“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這種事,屬實有些不地道。
承繼大統這樣天大的恩德都會被辜負,更何況滅稷毀宗的深仇大恨?
收一個蕭觀音,送一個耶律浚,完全不亞於在自己後院埋一個定時炸彈。
耶律浚,眾所周知,正宗前遼皇室血脈,作為耶魯氏和蕭氏孕養的後裔,純的簡直不能再純!
他能定居汴京,並受封安國公,邢澤可謂是居!功!甚!偉!
就這種罪魁禍首和受害者的關係,咱就是說,擱誰誰敢養啊?
邢澤又不會三分歸元氣!
就算會,那不照樣也擋不住風雲合體的小宇宙爆發?
耶律浚將來稍微被人一挑唆,很大可能會成為遼國公府最大的破綻。
然後……
就會給大宋臣民提供一份經典的刑事案例,促進社會倫理、法律、道德、婚姻製度進步的同時,還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並且在千八百年後,和傻柱、多爾袞並列榮登寶座,成為冤種界的三大巨頭,從此活在書友的梗裏,永垂不朽!
多筍呐~
邢導也是要臉噠!
頭一次當爹,他連自己的親兒子都沒有百分百的信心一定能教育好,更何況後兒子?
萬一耶律浚這棵小樹在成長過程中不小心歪了,邢澤出手修一修,再惹得蕭觀音心生隔閡怎麽辦?
這不是不可能發生的,誰的孩子誰疼,後爹後娘想要當好,那個度是很難拿捏的。
邢澤連親爹都沒當明白呢,更遑論給人當後爹!
尤其是,他責任心還很重。
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好!
既然沒百分百的把握能做好,那就幹脆不做!
成功率九成八都不行!
九成八……
四舍五入那跟送死有什麽區別?
於是,邢澤一把推開了蕭觀音,說這是另外的價錢……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他隻是認真的退了半步。
就是這小小的動作,傷害卻辣麽的大,以至於讓蕭觀音心裏湧起種種酸澀。
郎無情,妾有意,隻是半步,卻仿佛是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我不夠好嗎?”
“不,你很好,姿容豔麗,才華橫溢。”
“那是長樂夫人不許嗎?”
“也不是,我家娘子並不反對我納妾。”
“那為何……我也是夫人,可我不介意屈居妾室,更願意尊長樂夫人一聲姐姐,為何你還不願接受?是我的身份讓你有困擾嗎?”
“你隻是大宋的夷安夫人,此乃陛下天憲禦判,你不必為此憂慮,隻是你的情意,恕我無緣消受,我這一顆心盛滿了,裏麵全是我家娘子。”
不躲了,攤牌了,邢澤果斷拒絕了。
上次溜了以後他就覺得不妥,這種事確實不宜久拖,他又不是塘主。
塘主才要養魚,遼國公不需要。
所以最好是快刀斬亂麻的斷掉,才不會因此耽誤蕭觀音的大好青春。
邢澤說這話的時候眼裏閃爍著蕭觀音熟悉的華彩。
每次說到長樂夫人時,他都是如此。
蕭觀音苦澀又委屈的說道:
“擠一擠也不行嗎?我也不用很大的地方。”
邢澤:“……”
小妹妹,你擱這做愛情買賣呐?
還擠一擠,你要支個攤子是咋滴?
“真擠不出來了,就那麽點兒地方,全都滿了,咱都是熟人,我還能蒙你嗎?要不……你再去別的心裏看看?汴京這麽大,心那麽多,形形色色和色色的人都有,總有一款合適你的,別灰心,慢慢來。”
邢澤的腦子裏不由自主就冒出來一套說辭,不過考慮到當前的狀況,到底是沒有說出來。
人家這正表白失敗呢,他這麽不嚴肅實在太破壞氣氛了,容易讓對方黑化。
話說,蕭觀音不會真的因愛生恨黑化吧?
一瞬間,邢澤腦海裏閃過無數個形象,江玉燕、徐盈盈、周芷若、甄·鈕鈷祿·嬛……
望著邢澤眼中閃過擔憂,蕭觀音忽然覺得沒有那麽難受了。
他還是關心我的!
既然他這麽關心我,那我當然是選擇原諒他了!
蕭觀音收斂了情緒,皺皺鼻子“哼”了一聲,將幽怨之氣清除,麵容隨之平和舒緩。
“大人不必過於在意,我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隻是若不說出來,念頭便無法通達,如此……也好,雖和大人無緣,卻也算有個了結,再也不必忐忑,甚好。”
邢澤聞言不禁暗暗讚歎。
瞧瞧人家這心胸,瞧瞧人家這氣度,一般人可真比不了。
真不愧是能當皇後,當不了皇後還能當夷安夫人,就很豁達嘛!
觀之毫無黑化跡象,邢澤終於也可以放心了。
“你能這麽想就很好,感情這個東西,實在不由人,漫漫人生路,誰還不曾失個戀了,對吧?看開點,至少我不是渣男,你也沒有被騙財騙色。”
“妾身倒希望能被大人騙財騙色。”
“那你就看錯了,我不是那樣兒人!”
“嗯,妾身看出來了。”
“以後還能做朋友嗎?要是不能的話你提前說。”
“大人為何有此一問?難道大人是嫌惡於我?”
“那倒不是,我是怕你不願意在我手下做事,又不好意思提。”
“大人為何這麽說?難道在大人心裏,我就說那般狹隘的人?”
“……我不說了好吧,孔夫子說的可太對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嘻~巧了,安國公府既有女子,還有一個‘小人兒’。”
“你可是才女哎,這樣曲解聖人之言好嗎?”
“不是大人你先曲解的嗎?”
“讀書人的事兒……怎麽能叫曲解呢?我那叫活學活用。”
“那妾身也是舉一反三。”
“你是巧舌如簧。”
“大人是花言巧語。”
“你伶牙俐齒。”
“大人搖唇鼓舌。”
“哎?我說的可都是好詞,你看看你說的是什麽?”
“嘻~妾身故意的。”
“……”
一番你來我往的交流後,蕭觀音得以展露歡顏,似乎是已經將之前的不快拋之腦後,幾與往常一般無二。
甚至臨別登車時,還笑吟吟的和邢澤告別。
隻是在啟門關閉後,蕭觀音臉上的笑容便一點點散去,徒留滿目惆悵。
感情還來不及開始就夭折了,又怎麽會真的開心呢?
隻是故作堅強豁達,不願意讓自己的哀傷給心上人徒增煩惱罷了。
終究是無法得償所願。
拿也拿不起,放也放不下,著實讓人愁。
無奈,還是交給時間來淡忘吧。
或許這次真的能放下呢?
“剔銀燈。”
“須知一樣明。”
“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
“剔銀燈,待君行。”
……
“母親~”
壽安堂,王大娘子一聲深情唿喚,盛老太太不禁一陣頭疼。
這是第多少迴了,盛老太太已經數不清。
她現在有些後悔把墨蘭塞給王大娘子了,真的。
自從墨蘭去到了葳蕤軒,王大娘子一天能跑三趟壽安堂,美其名曰給老太太請安問好,實則專程訴苦。
什麽墨蘭動輒就哭了,什麽無從下手教導了,什麽如蘭墨蘭又拌嘴了,什麽如蘭說她偏心墨蘭了,什麽老太太您可太會坑人了……
“那你把墨蘭送來壽安堂吧,我來教她。”
“那不能!”
你瞅瞅,王大娘子還不樂意了!
“您如今有了春秋,怎好再讓您勞神?明蘭雖頗為知事懂理,可到底也需要您費心教導,若是再多個墨蘭,沒得把您老人家再給累壞了,那官人可不能饒我,我畢竟是嫡母大娘子,分內之事,不敢推脫。”
“無妨,我雖然老了,可也有幾分力氣,主君那裏,我自會分說,你不必擔心,把墨蘭送到我這裏,省得你再諸般煩愁。”
“倒也……倒也沒有那麽多煩愁,牙和舌頭還打架呢,更何況是人,小孩子嘛,拌嘴吵架也是正常,沒了林噙霜歪帶,墨蘭瞧著還是有那麽一丟丟可取之處的。”
墨蘭有可取之處,還是出自王大娘子之口,這可真是……
稀了奇了!
俗話說的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盛老太太察覺王大娘子此來目的不純,似笑非笑的看著她。
“說吧,又想幹什麽?我今兒可沒製香,也沒插花兒。”
不怪盛老太太這麽想,實在是王大娘子慣犯了。
二人既是經曆磨難重歸於好的婆媳,又有林噙霜這個共同的敵人,還有瞞著盛紘的共同秘密,好幾個buff疊下去,倒是比平常的婆媳顯得更為親近一些。
恰恰正是這種親近,讓王大娘子在麵對“戰友”盛老太太時,並沒有過分拘束。
王大娘子一放得開,盛老太太就遭了殃。
打著“訴苦”的旗號來壽安堂,借著“墨蘭忒不好養”的名義,說著“老太太你坑了我,必須得給補償”的話,每次都從盛老太太手裏順東西。
也不是什麽非常貴重的玩意,無非是盛老太太親手製的香,盛老太太親手插的花兒,盛老太太親手調的茶……
盛老太太算是看出來了,她家這位大娘子不是來“訴苦”的,是來找心理平衡的。
不過盛老太太也不介意,甚至還故意放縱王大娘子。
相比於盛紘,盛老太太更喜歡現在跟她頗為不見外的王大娘子,這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兒女親情。
王大娘子不像兒媳像女兒,盛紘不像兒子像女婿。
葳蕤軒好似女婿家,壽安堂就好似娘家。
女兒迴娘家跟娘親嘮嘮家長裏短的過分嗎?
很正常,這是娛親。
女兒迴娘家順便撈顆菜迴去過分嗎?
一點不過分,人家王大娘子送的比拿的多多了。
所以便造就了盛老太太和王大娘子現在的這種相處。
而盛紘欠盛老太太的那些親情,如今也在她和王大娘子的來來往往中,漸漸的被一點一點補迴來。
王大娘子辯駁道:“母親這話說的,倒像是我專門為了您那些香啊花啊來的。”
盛老太太發笑:“哦?難道不是嗎?”
王大娘子也笑:“是,也不是。”
“此話何意?”盛老太太好奇的問道。
王大娘子解釋道:“我不是為了您的花和香,我是為了您插花製香調茶的手藝,這些日子您不是送了我些您插的花、製的香、調的茶嘛……”
盛老太太糾正道:“我可沒送,是你硬要賴走的。”
“母親不必在意這些細節。”王大娘子佯裝無事發生的揭過,“母親賞賜,兒媳不敢怠慢,迴去就擺上用上喝上了,可巧呢,如兒不知怎地就有了興趣。”
盛老太太狐疑的求證道:“如兒?你確定是如兒?你家那個猴兒一樣的如兒?”
王大娘子立馬糾正道:“咱家的,咱家的。”
“如兒怎麽會對這些有興致呢?”盛老太太滿心疑惑。
王大娘子有些赧然:“姑娘大了嘛,總會喜歡些女孩子的玩意……”
盛老太太眉微挑,一副“真的嗎?我不信”的樣子。
王大娘子幹脆實話實說:“好叭,如兒覺得您調的茶用來做菜味道不錯,學會插花有助於擺盤,用飯的時候熏香顯得有雅趣。”
盛老太太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倒也沒因為如蘭“目的不純”而生氣。
既然有人喝茶,還有人吃茶,那用茶做菜又有何不可?
有用就是好的。
“我想著,不管怎麽用,學會了總歸是好的,將來到外麵行走,總不會再像華兒當初那樣措手不及,我倒是會一些,隻是比不得您老人家來的精湛,您可是在宮裏學過的,況且家裏這裏裏外外的事兒,實在分身乏術,兒媳隻能求到您這兒來了,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