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美好優良品德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邕王死,其實不難,甚至可以說是簡單。
但世間萬事,並不是所有都能以消滅提出問題的人來解決。
前腳邕王參了邢澤,後腳邕王就死了,打量著別人都是傻子,猜不出來呢?
龍袍玉璽的栽贓亦是如此,雖然吳小六很誠懇,但邢澤選擇拒絕。
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五的事傻子才幹,他邢國公的“赤誠”和“忠心”,可比區區一個邕王值錢多了!
今日朝堂上,趙官家雖說嚴厲斥責了邕王,可也沒獎勵幫忙說話的兗王。
邢澤是看出來了,在真正心儀的太子人選出現之前,趙官家是不會讓兗王和邕王這兩個“候選太子”出局的。
這樣既能堵住臣民的嘴,讓老包這樣的別再叭叭叭煩人,還能有效平衡朝堂,看清某些臣子的本性,順便掩人耳目,保護真正的人選。
老頭砸還是很精明噠!
君父有所圖,邢澤自然要配合。
不能一下子把邕王打死,讓朝局失衡。
也不能單單打邕王一個,讓朝局失衡。
總之——
不能讓兩王失衡!
否則趙官家又要費心勞力。
老頭子歲數都那麽大了,身體也不好,對自己也不錯,邢澤可不忍心。
你瞅瞅!
就連害人都這麽體貼君父,邢國公集三千聖寵於一身,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可太應當應分了!
當然了,邢國公的優點不止這一個。
眾所周知,他還具有:
《謙虛》(哪裏是臣的功勞,全靠陛下信賴,將士用命!)
《勇敢》(本公放肆的多了,你奈我何?)
《和善》(喝吧喝吧,都是好酒,醉了就感受不到雲州的灼熱了。)
《節儉》(這麽好的木材,被蕭太後燒了怪可惜的,還是讓本公一刀釘死她吧!)
《忠君》(陛下殊遇,臣萬死難報,所以臣還是不死了。)
《善戰》(neng它!)
《愛國》(你們不要過來啊!本公不冷!休要給本公披衣!)
《赤誠》(陛下於臣,是君如父啊!)
《專一》(我家娘子天下第一!)
……等,數不清的美好優良品德。
所以!
他腹有乾坤,他心懷社稷,他胸襟廣闊,他有容乃大,邢國公不僅不會害人,更不會狹隘的打擊報複!
什麽?你說他要反擊邕王?
哦~不不不!
那是兗王幹的,關我邢國公什麽事?
兗王為了王世平都能大張旗鼓的百般炫耀,對於“被王世平投靠”的邢澤,自然會更加上心。
“小弟”受了委屈,兗王要是幹看著不理,那不明擺著告訴別人他惹不起邕王,低頭認輸了嗎?
一邢不爭,何以爭天下!
正是基於此,邢澤才會浪費時間跟邕王廢話。
撂狠話這種事,不光小學生會,邕王也會,邢澤更會。
但他的狠話可不是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那般無用。
有了他的話,邕王就有了朝不保夕的危機感,掙紮抵抗起來會更加用力。
兗王發力,邕王用力,兗王更用力,邕王更更用力,最終兩敗俱傷。
且一點不失衡!
而邢澤要做的,就是坐山觀虎鬥,看看哪個不積極,就在背後偷偷抽鞭子,看看誰弱了,就給誰提供幫助。
主打一個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沒有人能不受冤枉,但邢國公可以永遠清白!
就一個字:
妙啊~
“大人,我懂了!”吳小六恍然,“大人果然有情有義,寧願自己費神辛苦也不願官家勞累,也罷,不用就不用,正好省的改了,那蕭娘子……”
邢澤搖搖頭:“做人要善良,人家國破家亡千裏迢迢求庇於汴京,孤兒寡母的本就可憐,何必非要拉進來蹚渾水?若是再因此壞了名聲嫁不出去,豈不是咱們的罪過?”
吳小六嘴角抽了抽。
人家國破家亡是誰導致的?孤兒寡母又是誰造成的?好好的上京不待偏要來汴京又是……
都怪齊十三!
(齊十三:背上有點沉是怎麽迴事?)
“大人。”吳小六麵色為難,“有沒有一種可能……蕭娘子的名聲已經被壞了?”
邢澤不解道:“邕王找來散播謠言的人不是已經被你控製住了?他又找新的了?還是你沒盯住人?”
“不關我的事啊!”吳小六急忙否認,“我可是遵從您的吩咐,沒有讓一句謠言出現,可……我管得了市井,管不了大內呀!”
吳小六解釋道:“邕王在朝堂上一提,還有官家那些話,讓人不誤會都難,滿朝文武多少人都聽見了,我就是想防也防不住!我估摸著,現在官宦之家基本都知道了,等再過幾天,整個汴京都會傳開,您心裏還是提早有個準備吧。”
嘶~
邢澤頭疼的揉著眉心。
這一天,應付完朝堂,還有西南的兵事兒,完了還有靖北大都督府的事兒,還有樞密院的事兒,還有安排對付邕王兗王的事兒,簡直沒個空閑,搞的他都忘了這茬兒。
千防萬防,防住了邕王,但沒防住趙老頭,也真是防不勝防!
“我瞧著呀,早晚免不了這遭。”
吳小六眼神揶揄。
“大人您不如就幹脆把蕭娘子抬進門得了,我覺得蕭娘子應該挺樂意,而且官家都同意,您還擔心什麽?”
“我擔心……”
但世間萬事,並不是所有都能以消滅提出問題的人來解決。
前腳邕王參了邢澤,後腳邕王就死了,打量著別人都是傻子,猜不出來呢?
龍袍玉璽的栽贓亦是如此,雖然吳小六很誠懇,但邢澤選擇拒絕。
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五的事傻子才幹,他邢國公的“赤誠”和“忠心”,可比區區一個邕王值錢多了!
今日朝堂上,趙官家雖說嚴厲斥責了邕王,可也沒獎勵幫忙說話的兗王。
邢澤是看出來了,在真正心儀的太子人選出現之前,趙官家是不會讓兗王和邕王這兩個“候選太子”出局的。
這樣既能堵住臣民的嘴,讓老包這樣的別再叭叭叭煩人,還能有效平衡朝堂,看清某些臣子的本性,順便掩人耳目,保護真正的人選。
老頭砸還是很精明噠!
君父有所圖,邢澤自然要配合。
不能一下子把邕王打死,讓朝局失衡。
也不能單單打邕王一個,讓朝局失衡。
總之——
不能讓兩王失衡!
否則趙官家又要費心勞力。
老頭子歲數都那麽大了,身體也不好,對自己也不錯,邢澤可不忍心。
你瞅瞅!
就連害人都這麽體貼君父,邢國公集三千聖寵於一身,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可太應當應分了!
當然了,邢國公的優點不止這一個。
眾所周知,他還具有:
《謙虛》(哪裏是臣的功勞,全靠陛下信賴,將士用命!)
《勇敢》(本公放肆的多了,你奈我何?)
《和善》(喝吧喝吧,都是好酒,醉了就感受不到雲州的灼熱了。)
《節儉》(這麽好的木材,被蕭太後燒了怪可惜的,還是讓本公一刀釘死她吧!)
《忠君》(陛下殊遇,臣萬死難報,所以臣還是不死了。)
《善戰》(neng它!)
《愛國》(你們不要過來啊!本公不冷!休要給本公披衣!)
《赤誠》(陛下於臣,是君如父啊!)
《專一》(我家娘子天下第一!)
……等,數不清的美好優良品德。
所以!
他腹有乾坤,他心懷社稷,他胸襟廣闊,他有容乃大,邢國公不僅不會害人,更不會狹隘的打擊報複!
什麽?你說他要反擊邕王?
哦~不不不!
那是兗王幹的,關我邢國公什麽事?
兗王為了王世平都能大張旗鼓的百般炫耀,對於“被王世平投靠”的邢澤,自然會更加上心。
“小弟”受了委屈,兗王要是幹看著不理,那不明擺著告訴別人他惹不起邕王,低頭認輸了嗎?
一邢不爭,何以爭天下!
正是基於此,邢澤才會浪費時間跟邕王廢話。
撂狠話這種事,不光小學生會,邕王也會,邢澤更會。
但他的狠話可不是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那般無用。
有了他的話,邕王就有了朝不保夕的危機感,掙紮抵抗起來會更加用力。
兗王發力,邕王用力,兗王更用力,邕王更更用力,最終兩敗俱傷。
且一點不失衡!
而邢澤要做的,就是坐山觀虎鬥,看看哪個不積極,就在背後偷偷抽鞭子,看看誰弱了,就給誰提供幫助。
主打一個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沒有人能不受冤枉,但邢國公可以永遠清白!
就一個字:
妙啊~
“大人,我懂了!”吳小六恍然,“大人果然有情有義,寧願自己費神辛苦也不願官家勞累,也罷,不用就不用,正好省的改了,那蕭娘子……”
邢澤搖搖頭:“做人要善良,人家國破家亡千裏迢迢求庇於汴京,孤兒寡母的本就可憐,何必非要拉進來蹚渾水?若是再因此壞了名聲嫁不出去,豈不是咱們的罪過?”
吳小六嘴角抽了抽。
人家國破家亡是誰導致的?孤兒寡母又是誰造成的?好好的上京不待偏要來汴京又是……
都怪齊十三!
(齊十三:背上有點沉是怎麽迴事?)
“大人。”吳小六麵色為難,“有沒有一種可能……蕭娘子的名聲已經被壞了?”
邢澤不解道:“邕王找來散播謠言的人不是已經被你控製住了?他又找新的了?還是你沒盯住人?”
“不關我的事啊!”吳小六急忙否認,“我可是遵從您的吩咐,沒有讓一句謠言出現,可……我管得了市井,管不了大內呀!”
吳小六解釋道:“邕王在朝堂上一提,還有官家那些話,讓人不誤會都難,滿朝文武多少人都聽見了,我就是想防也防不住!我估摸著,現在官宦之家基本都知道了,等再過幾天,整個汴京都會傳開,您心裏還是提早有個準備吧。”
嘶~
邢澤頭疼的揉著眉心。
這一天,應付完朝堂,還有西南的兵事兒,完了還有靖北大都督府的事兒,還有樞密院的事兒,還有安排對付邕王兗王的事兒,簡直沒個空閑,搞的他都忘了這茬兒。
千防萬防,防住了邕王,但沒防住趙老頭,也真是防不勝防!
“我瞧著呀,早晚免不了這遭。”
吳小六眼神揶揄。
“大人您不如就幹脆把蕭娘子抬進門得了,我覺得蕭娘子應該挺樂意,而且官家都同意,您還擔心什麽?”
“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