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逆賊竟是我自己?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狄師的意思是,沒必要。”
嶽渙跟著說道。
“官家和諸位宰執如今頗為重視大人,大人隻需按部就班,便可登人臣之極,過程中順手把這些外族滅掉積攢威望,再陸續放出咱們那些保密的糧食收攏民心,屆時四方夷服,民心所向,禪讓也完全不在話下。”
嶽渙總結道:“和平演變,不損漢家分毫,亦不失大人忠義之名!”
狄青十分滿意的點點頭,衝邢澤拋了個眼神:
怎麽樣,我這學生可以吧?
邢澤無語望天。
可以個蛋蛋哦!
如此堂而皇之的談論大逆之事,有沒有考慮過“本忠臣”的心情?
這真是:
垂死病中驚坐起,逆賊竟是我自己?
整個靖北大都督府的高層,竟然湊不出一個忠於朝廷之人,全是“天冷加衣”的逆賊。
老趙同誌……果有先見之明啊!
邢澤忽然覺得自己還是很有良心的,至少他都沒想到禪讓的地步。
他隻展望到了攝政。
“嗐!”齊十三猛的拍腿,“你早說啊,我還當哥哥想不開,非要做那愚忠之人!”
邢澤嘴角抽了抽。
啥時候做忠臣成了想不開了?
“那就這麽歸入三衙禁軍嗎?”韓敢忽道,“萬一朝廷用糧餉拿捏咱們,豈不是落入被動?”
“誰說要靠朝廷的糧餉了?”邢澤終於舍得開口發言了。
韓敢不解道:“可燕雲給了朝廷……”
“所以才要打遼東啊。”嶽渙為其解惑。
吳老六亦道:“誰說燕雲給了朝廷就跟咱大都督府沒關係了,問問燕雲的百姓同意嗎?所謂民心,不過吃飯、穿衣、讀書三事,咱們做到了,那就是民心所向,況且燕雲的炭、鐵、鹽都在咱們手裏,基層全是我們的人,朝廷派了人來,又能越過誰去?大人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放在此處也極為合適。”
“掛名……”狄青笑的像個老狐狸,“還能多拿一份糧餉,不要白不要。”
幾個人一湊,便將實情說了個清楚,齊十三、韓敢等人頓時明悟,紛紛對邢澤豎起了大拇指。
論陰險狡詐……呸,不是!
論足智多謀,還得是大人您啊!
邢澤無發克說。
因為事實上還真是這麽迴事兒!
燕雲除了土地,重要的資源仍然還在邢澤間接的把持中。
而重要的土地資源,在百姓手中。
就憑這一點,盤子很穩。
何況燕雲還是太行軍、鎮海軍、靖北軍的主要兵源,多少家戶依舊享受著靖北大都督府的諸多優待,若是真有朝一日,該向著誰,還用說嗎?
若邢澤果真磊落,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拱手讓與人,那就別考慮當什麽權臣了,不如做慈善家去吧。
不對,慈善家都沒這麽大方!
這可是起家的基本盤,怎麽能說放就放?
地盤給了,再把兵也給了,朝廷得了燕雲,便可據雄關和長城之險以抗塞外,再如韓敢所言,以糧餉拿捏軍隊,那靖北大都督豈不是成了任人搓圓捏扁的貨色?
倘若朝廷哪天看不慣邢澤了,那是說整他就整他,毫無忌憚。
邢澤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坐以待斃!
朝廷要防備武將尾大不掉,他自然也要防著朝廷卸磨殺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底牌多了不是壞事。
現如今燕雲地區正在有序迴歸朝廷真正管轄,太行、鎮海、靖北三軍就少了重要的賦稅支撐,隻靠新立的靖北大都督府供給,壓力不小。
靖北路地盤不小,但耕地太少了,而拿下遼東還需要些休整和準備時間。
大都督府的儲備倒是足夠,但該花花該省省,能從朝廷劃拉的,幹嘛要用自己的?
邢澤不薅,那些禁軍、廂軍、蕃軍也得薅,與其讓他們浪費貪墨了,還不如給邢澤壯大實力。
至少,他是真的想讓這片大好河山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昌盛!
邢澤正琢磨著怎麽從朝廷手裏給二十萬大軍找點飯轍,文相公就給了機會。
一個掛名,名利雙收,皆大歡喜!
誰還敢說邢國公不是大大的忠臣,無需邢澤出手,愛之深的趙官家都得削他!
理清了頭緒,莽夫們也安靜下來,隨後又討論了些軍事、民生以及重要機構搬遷和發展海航的議題,年後工作會議圓滿成功的結束了。
邢澤剛迴到大都督府,便有親衛迴報說有個叫寶瑞的一直候著。
“寶瑞?是蕭觀音那邊有什麽事嗎?”
“迴大人,她說是來送東西的。”
“送東西?”
邢澤想了想,他也沒落東西在蕭觀音那啊。
“讓她進來吧。”
“是!”
不一會,寶瑞便捧著個小包進來。
“大人萬安。”
“請起,你來送什麽?”
“迴大人,蕭娘子說,當日之言頗多,或有疏漏,這些天便書寫下來,校驗一番,特意讓奴婢送來,供大人查漏補缺。”
呦~文字版的孕期指南,這可是好東西!
“蕭娘子有心了,我正是需要,辛苦你跑這一趟。”邢澤讓親衛接過,“迴去幫我謝謝蕭娘子,待到有暇時,我再登門親自感謝。”
寶瑞得了賞,喜滋滋謝過邢澤,表示一定把話帶到,然後告退了。
親衛查驗過後,並無異常,這才將東西奉上。
邢澤原本就覺得大小不對勁兒,蕭觀音就是再長兩隻手也不可能十多天寫出來這麽多,現在倒是看清了。
除了一摞紙外,還有一雙鞋。
準確的來說,是一雙錦製長馬靴。
其上繪有飛鳥騰雲捧日之像,雲和日是大遼旗幟上的元素,飛鳥不出意外應該是海東青,再加上形製,頗有契丹的韻味。
邢澤瞧著還挺喜歡,試了試,大小也合適。
不禁感歎蕭觀音眼光毒辣,量都沒量過,做出來竟然如此妥帖。
這要是在汴京開個裁縫鋪,娘倆以後肯定餓不著!
拿人手短,邢澤不表示表示也說不過去,便命人送了些補身子的給蕭觀音。
上次見她明顯瘦了,嬰兒肥都消失成快成瓜子臉了,這又寫字又做鞋還照顧孩子,是得好好補補。
蕭觀音收到東西也沒有拒絕,好好的收了起來。
在那些契丹貴族同胞還賣力幹活贖罪的時候,蕭觀音已經悄咪咪攢下了些許家當。
這些,都將是她和兒子到汴京以後過活的本錢。
至於大發善心救他人於水火,蕭觀音表示:
臣妾做不到啊!
嶽渙跟著說道。
“官家和諸位宰執如今頗為重視大人,大人隻需按部就班,便可登人臣之極,過程中順手把這些外族滅掉積攢威望,再陸續放出咱們那些保密的糧食收攏民心,屆時四方夷服,民心所向,禪讓也完全不在話下。”
嶽渙總結道:“和平演變,不損漢家分毫,亦不失大人忠義之名!”
狄青十分滿意的點點頭,衝邢澤拋了個眼神:
怎麽樣,我這學生可以吧?
邢澤無語望天。
可以個蛋蛋哦!
如此堂而皇之的談論大逆之事,有沒有考慮過“本忠臣”的心情?
這真是:
垂死病中驚坐起,逆賊竟是我自己?
整個靖北大都督府的高層,竟然湊不出一個忠於朝廷之人,全是“天冷加衣”的逆賊。
老趙同誌……果有先見之明啊!
邢澤忽然覺得自己還是很有良心的,至少他都沒想到禪讓的地步。
他隻展望到了攝政。
“嗐!”齊十三猛的拍腿,“你早說啊,我還當哥哥想不開,非要做那愚忠之人!”
邢澤嘴角抽了抽。
啥時候做忠臣成了想不開了?
“那就這麽歸入三衙禁軍嗎?”韓敢忽道,“萬一朝廷用糧餉拿捏咱們,豈不是落入被動?”
“誰說要靠朝廷的糧餉了?”邢澤終於舍得開口發言了。
韓敢不解道:“可燕雲給了朝廷……”
“所以才要打遼東啊。”嶽渙為其解惑。
吳老六亦道:“誰說燕雲給了朝廷就跟咱大都督府沒關係了,問問燕雲的百姓同意嗎?所謂民心,不過吃飯、穿衣、讀書三事,咱們做到了,那就是民心所向,況且燕雲的炭、鐵、鹽都在咱們手裏,基層全是我們的人,朝廷派了人來,又能越過誰去?大人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放在此處也極為合適。”
“掛名……”狄青笑的像個老狐狸,“還能多拿一份糧餉,不要白不要。”
幾個人一湊,便將實情說了個清楚,齊十三、韓敢等人頓時明悟,紛紛對邢澤豎起了大拇指。
論陰險狡詐……呸,不是!
論足智多謀,還得是大人您啊!
邢澤無發克說。
因為事實上還真是這麽迴事兒!
燕雲除了土地,重要的資源仍然還在邢澤間接的把持中。
而重要的土地資源,在百姓手中。
就憑這一點,盤子很穩。
何況燕雲還是太行軍、鎮海軍、靖北軍的主要兵源,多少家戶依舊享受著靖北大都督府的諸多優待,若是真有朝一日,該向著誰,還用說嗎?
若邢澤果真磊落,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拱手讓與人,那就別考慮當什麽權臣了,不如做慈善家去吧。
不對,慈善家都沒這麽大方!
這可是起家的基本盤,怎麽能說放就放?
地盤給了,再把兵也給了,朝廷得了燕雲,便可據雄關和長城之險以抗塞外,再如韓敢所言,以糧餉拿捏軍隊,那靖北大都督豈不是成了任人搓圓捏扁的貨色?
倘若朝廷哪天看不慣邢澤了,那是說整他就整他,毫無忌憚。
邢澤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坐以待斃!
朝廷要防備武將尾大不掉,他自然也要防著朝廷卸磨殺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底牌多了不是壞事。
現如今燕雲地區正在有序迴歸朝廷真正管轄,太行、鎮海、靖北三軍就少了重要的賦稅支撐,隻靠新立的靖北大都督府供給,壓力不小。
靖北路地盤不小,但耕地太少了,而拿下遼東還需要些休整和準備時間。
大都督府的儲備倒是足夠,但該花花該省省,能從朝廷劃拉的,幹嘛要用自己的?
邢澤不薅,那些禁軍、廂軍、蕃軍也得薅,與其讓他們浪費貪墨了,還不如給邢澤壯大實力。
至少,他是真的想讓這片大好河山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昌盛!
邢澤正琢磨著怎麽從朝廷手裏給二十萬大軍找點飯轍,文相公就給了機會。
一個掛名,名利雙收,皆大歡喜!
誰還敢說邢國公不是大大的忠臣,無需邢澤出手,愛之深的趙官家都得削他!
理清了頭緒,莽夫們也安靜下來,隨後又討論了些軍事、民生以及重要機構搬遷和發展海航的議題,年後工作會議圓滿成功的結束了。
邢澤剛迴到大都督府,便有親衛迴報說有個叫寶瑞的一直候著。
“寶瑞?是蕭觀音那邊有什麽事嗎?”
“迴大人,她說是來送東西的。”
“送東西?”
邢澤想了想,他也沒落東西在蕭觀音那啊。
“讓她進來吧。”
“是!”
不一會,寶瑞便捧著個小包進來。
“大人萬安。”
“請起,你來送什麽?”
“迴大人,蕭娘子說,當日之言頗多,或有疏漏,這些天便書寫下來,校驗一番,特意讓奴婢送來,供大人查漏補缺。”
呦~文字版的孕期指南,這可是好東西!
“蕭娘子有心了,我正是需要,辛苦你跑這一趟。”邢澤讓親衛接過,“迴去幫我謝謝蕭娘子,待到有暇時,我再登門親自感謝。”
寶瑞得了賞,喜滋滋謝過邢澤,表示一定把話帶到,然後告退了。
親衛查驗過後,並無異常,這才將東西奉上。
邢澤原本就覺得大小不對勁兒,蕭觀音就是再長兩隻手也不可能十多天寫出來這麽多,現在倒是看清了。
除了一摞紙外,還有一雙鞋。
準確的來說,是一雙錦製長馬靴。
其上繪有飛鳥騰雲捧日之像,雲和日是大遼旗幟上的元素,飛鳥不出意外應該是海東青,再加上形製,頗有契丹的韻味。
邢澤瞧著還挺喜歡,試了試,大小也合適。
不禁感歎蕭觀音眼光毒辣,量都沒量過,做出來竟然如此妥帖。
這要是在汴京開個裁縫鋪,娘倆以後肯定餓不著!
拿人手短,邢澤不表示表示也說不過去,便命人送了些補身子的給蕭觀音。
上次見她明顯瘦了,嬰兒肥都消失成快成瓜子臉了,這又寫字又做鞋還照顧孩子,是得好好補補。
蕭觀音收到東西也沒有拒絕,好好的收了起來。
在那些契丹貴族同胞還賣力幹活贖罪的時候,蕭觀音已經悄咪咪攢下了些許家當。
這些,都將是她和兒子到汴京以後過活的本錢。
至於大發善心救他人於水火,蕭觀音表示:
臣妾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