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趁它病,要它命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涅魯古使我至此?”
邢澤重複了一遍,表情有些一言難盡。
這句話是耶律重元被上京城援軍擊敗,逃亡大漠,走投無路舉刀自刎時所說。
有事我兒當為太子,沒事涅魯古害我,鍋甩的倒是挺溜兒。
若耶律涅魯古泉下有知,肯定要和他爹在閻王殿好好掰扯掰扯。
悔不該,當年拋了赤金冠。
到如今,卻因反叛遭身亡。
倒黴蛋子耶律重元的人生,在對兒子的控訴中劃上句號。
邢澤不禁唏噓。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還涅魯古使我至此……不過是怯懦者最無用的懊悔罷了。
蕭惠陣亡,耶律涅魯古陣亡,耶律重元身死,叛軍大敗。
而遼國朝廷也沒好到哪去。
上京城在蕭惠的瘋狂反撲中遭遇重創,皇帝耶律洪基雖沒被燒死,但受煙毒所侵,至今昏迷不醒。
突發情況引起的各種連鎖反應,令人目不暇接,邢澤一時感慨。
當導演……
真的太難了!
主演全是頂尖一線大牌,特別有主見,十分不好掌控,一言不合就瞎勾八改劇本!
他本來沒有想這麽快就引爆,邢澤打算拖個一年半載,讓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叔侄倆最大程度的互相消耗。
大遼內鬥的越爛,邢澤下手就越省力氣。
哪成想,主演隨意篡改劇本,畫蛇添足,自己先把自己給作死了!
讓邢澤徒唿奈何。
“耶律洪基重傷昏迷,遼國朝廷現在是誰在主持?”
“迴大人,是皇太後蕭氏。”吳小六答道,“蕭氏溫順寬厚,仁愛慈善,賢良謹慎,內外官員均感激其恩德,凡是大年初一以及生辰日各國進獻的錢物,蕭氏一概賜給貧窮百姓,頗得臣民之心,如今又臨危受命,指揮有方,平息逆黨叛亂,兼之乃耶律洪基生母,蕭氏臨朝署政,遼國貴族官員皆無二話,對了……”
吳小六嘿嘿一笑。
“據咱們的人迴報,那蕭氏雖為太後,然不過三十幾許,姿容頗為美麗,乃契丹有名的美人兒。”
邢澤:……吾觀太後娘娘風韻猶存?
我也妹想做曹賊啊,跟我說這些有的沒的幹什麽!
“這不重要!”
邢澤不悅打斷。
“蕭氏出巾幗,前有承天皇太後明達治道,銳意改革,使契丹從衰弱到強盛,現在又冒出個蕭太後,若是放任不管,說不得又要讓契丹中興。”
“大人多慮了。”吳小六道,“現如今大遼已不是景宗和聖宗朝時期,耶律宗真一通亂作,耶律洪基崇佛奢靡,加上皇太叔重元之亂,大遼已是積重難返,況且此蕭氏亦不如彼蕭氏,契丹中興……實在難!”
邢澤搖搖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反正不能任由大遼恢複,天賜良機,不取則反受其咎。”
“這倒是。”吳小六讚同道,“消息傳到雲州,我爹就和狄叔他們開會商討了,都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現在就等大人您決定了。”
“那就打!”
邢澤直截了當。
“趁它病,要它命!”
……
雖說燕雲對遼自主權很大,但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邢澤需要立即進宮一趟,便來到正堂告知盛老太太和華蘭。
華蘭正站在榻前心不在焉,一見邢澤進來,嗖的按出閃現迎上前去。
“官人,可是有事?”
“皇太叔耶律重元反叛,皇帝耶律洪基重傷,遼國內亂,北伐將起。”
邢澤也沒有隱瞞,簡略將事情一說。
“軍情緊急,我需要立刻進宮麵見陛下。”
華蘭抓著邢澤小臂的手驟然一緊!
既許武勳之家,她自知將軍難免征戰,早已做好了準備。
隻是沒想到,這一刻來的這麽快。
才成親三個月,正是蜜裏調油的時候,心中自然萬般不舍。
大遼幾十年的威脅懸在頭頂已經成了陰影,雖有燕雲之敗,但在世人眼中仍是龐然大物。
從談遼色變到北伐契丹,跨越度忒大,華蘭一時怔愣。
邢澤感覺到了華蘭的緊張,臉色緩和帶上了笑容:“論吟詩作對,你官人我連個秀才都比不過,但說到行軍作戰,太行軍還從沒打過敗仗,正好娘子還沒誥命,為夫這就為娘子掙一個迴來!”
“我不要什麽誥命。”華蘭眼神脈脈注視邢澤,“我隻要你平平安安。”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家娘子自然是全都要。”邢澤拍拍華蘭的手,“別人家娘子有誥命,我家娘子也要有,且看為夫大展拳腳!”
邢澤衝著盛老太太行了一禮:“祖母,弘毅失陪了。”
盛老太太擺擺手:“你是做大事的,兵貴神速,莫要耽擱,快去吧。”
邢澤走了,華蘭也待不住了。
“祖母,我也要趕緊迴去了,官人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要走,需要收拾行囊準備一番。”
“你想的周到。”盛老太太點頭,“隻是要記得,每臨大事需靜氣,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郡公出征在外,郡公府還需操持,你若是亂了,下麵自然也要亂。”
“是,祖母,孫女省得。”華蘭答道,“孫女一定守好郡公府門戶,不使官人在外分心。”
盛老太太將房媽媽喚來:“素琴,華兒沒有經驗,你是見過老太爺出征的,且去為我的孫女查漏補缺一番。”
房媽媽二話不說便應下,隨華蘭一起往忠勇郡公府收拾準備去了。
邢澤匆匆離了盛家,往大內遞了牌子,請求陛見,不多時便被準許前往福寧殿。
一進大殿,好家夥!
趙官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相龐相公、參知政事陳相公、樞密使韓相公、禦史中丞包相公、三司使張相公等一台兩府三司的權力巔峰代表人物皆已齊至。
邢澤注意到趙官家看向他時,眼中迸射出克製不住的興奮,忍不住腹誹:
您老人家悠著點吧,可別高血壓引發腦淤血,自己先過去了。
邢澤對皇帝和諸位大人見禮入座,相幹人等算是到全了。
福寧殿的大門緩緩合閉,關於大宋未來走向的一場重要會議,隨著輿圖的緩緩展開,就此進入議題。
邢澤重複了一遍,表情有些一言難盡。
這句話是耶律重元被上京城援軍擊敗,逃亡大漠,走投無路舉刀自刎時所說。
有事我兒當為太子,沒事涅魯古害我,鍋甩的倒是挺溜兒。
若耶律涅魯古泉下有知,肯定要和他爹在閻王殿好好掰扯掰扯。
悔不該,當年拋了赤金冠。
到如今,卻因反叛遭身亡。
倒黴蛋子耶律重元的人生,在對兒子的控訴中劃上句號。
邢澤不禁唏噓。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還涅魯古使我至此……不過是怯懦者最無用的懊悔罷了。
蕭惠陣亡,耶律涅魯古陣亡,耶律重元身死,叛軍大敗。
而遼國朝廷也沒好到哪去。
上京城在蕭惠的瘋狂反撲中遭遇重創,皇帝耶律洪基雖沒被燒死,但受煙毒所侵,至今昏迷不醒。
突發情況引起的各種連鎖反應,令人目不暇接,邢澤一時感慨。
當導演……
真的太難了!
主演全是頂尖一線大牌,特別有主見,十分不好掌控,一言不合就瞎勾八改劇本!
他本來沒有想這麽快就引爆,邢澤打算拖個一年半載,讓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叔侄倆最大程度的互相消耗。
大遼內鬥的越爛,邢澤下手就越省力氣。
哪成想,主演隨意篡改劇本,畫蛇添足,自己先把自己給作死了!
讓邢澤徒唿奈何。
“耶律洪基重傷昏迷,遼國朝廷現在是誰在主持?”
“迴大人,是皇太後蕭氏。”吳小六答道,“蕭氏溫順寬厚,仁愛慈善,賢良謹慎,內外官員均感激其恩德,凡是大年初一以及生辰日各國進獻的錢物,蕭氏一概賜給貧窮百姓,頗得臣民之心,如今又臨危受命,指揮有方,平息逆黨叛亂,兼之乃耶律洪基生母,蕭氏臨朝署政,遼國貴族官員皆無二話,對了……”
吳小六嘿嘿一笑。
“據咱們的人迴報,那蕭氏雖為太後,然不過三十幾許,姿容頗為美麗,乃契丹有名的美人兒。”
邢澤:……吾觀太後娘娘風韻猶存?
我也妹想做曹賊啊,跟我說這些有的沒的幹什麽!
“這不重要!”
邢澤不悅打斷。
“蕭氏出巾幗,前有承天皇太後明達治道,銳意改革,使契丹從衰弱到強盛,現在又冒出個蕭太後,若是放任不管,說不得又要讓契丹中興。”
“大人多慮了。”吳小六道,“現如今大遼已不是景宗和聖宗朝時期,耶律宗真一通亂作,耶律洪基崇佛奢靡,加上皇太叔重元之亂,大遼已是積重難返,況且此蕭氏亦不如彼蕭氏,契丹中興……實在難!”
邢澤搖搖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反正不能任由大遼恢複,天賜良機,不取則反受其咎。”
“這倒是。”吳小六讚同道,“消息傳到雲州,我爹就和狄叔他們開會商討了,都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現在就等大人您決定了。”
“那就打!”
邢澤直截了當。
“趁它病,要它命!”
……
雖說燕雲對遼自主權很大,但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邢澤需要立即進宮一趟,便來到正堂告知盛老太太和華蘭。
華蘭正站在榻前心不在焉,一見邢澤進來,嗖的按出閃現迎上前去。
“官人,可是有事?”
“皇太叔耶律重元反叛,皇帝耶律洪基重傷,遼國內亂,北伐將起。”
邢澤也沒有隱瞞,簡略將事情一說。
“軍情緊急,我需要立刻進宮麵見陛下。”
華蘭抓著邢澤小臂的手驟然一緊!
既許武勳之家,她自知將軍難免征戰,早已做好了準備。
隻是沒想到,這一刻來的這麽快。
才成親三個月,正是蜜裏調油的時候,心中自然萬般不舍。
大遼幾十年的威脅懸在頭頂已經成了陰影,雖有燕雲之敗,但在世人眼中仍是龐然大物。
從談遼色變到北伐契丹,跨越度忒大,華蘭一時怔愣。
邢澤感覺到了華蘭的緊張,臉色緩和帶上了笑容:“論吟詩作對,你官人我連個秀才都比不過,但說到行軍作戰,太行軍還從沒打過敗仗,正好娘子還沒誥命,為夫這就為娘子掙一個迴來!”
“我不要什麽誥命。”華蘭眼神脈脈注視邢澤,“我隻要你平平安安。”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家娘子自然是全都要。”邢澤拍拍華蘭的手,“別人家娘子有誥命,我家娘子也要有,且看為夫大展拳腳!”
邢澤衝著盛老太太行了一禮:“祖母,弘毅失陪了。”
盛老太太擺擺手:“你是做大事的,兵貴神速,莫要耽擱,快去吧。”
邢澤走了,華蘭也待不住了。
“祖母,我也要趕緊迴去了,官人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要走,需要收拾行囊準備一番。”
“你想的周到。”盛老太太點頭,“隻是要記得,每臨大事需靜氣,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郡公出征在外,郡公府還需操持,你若是亂了,下麵自然也要亂。”
“是,祖母,孫女省得。”華蘭答道,“孫女一定守好郡公府門戶,不使官人在外分心。”
盛老太太將房媽媽喚來:“素琴,華兒沒有經驗,你是見過老太爺出征的,且去為我的孫女查漏補缺一番。”
房媽媽二話不說便應下,隨華蘭一起往忠勇郡公府收拾準備去了。
邢澤匆匆離了盛家,往大內遞了牌子,請求陛見,不多時便被準許前往福寧殿。
一進大殿,好家夥!
趙官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相龐相公、參知政事陳相公、樞密使韓相公、禦史中丞包相公、三司使張相公等一台兩府三司的權力巔峰代表人物皆已齊至。
邢澤注意到趙官家看向他時,眼中迸射出克製不住的興奮,忍不住腹誹:
您老人家悠著點吧,可別高血壓引發腦淤血,自己先過去了。
邢澤對皇帝和諸位大人見禮入座,相幹人等算是到全了。
福寧殿的大門緩緩合閉,關於大宋未來走向的一場重要會議,隨著輿圖的緩緩展開,就此進入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