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修改二合一)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淚幹腸斷……
這旗是能隨便插的嗎?
你自己怎麽死的,心裏沒點數是不是?
賈瑚握住了林黛玉伸出的手指,細細軟軟一根,輕輕打了打床榻。
“呸呸呸!童言無忌,小孩子的話不算數,可不許再胡說了!”
因果報應這種事,賈瑚殺孽深重,向來是不信的,但放在林黛玉身上,尤其是她還親口說什麽淚盡淚幹的,賈瑚覺得還是慎重一些的好。
賈瑚的舉動雖說不上有多親密,可林黛玉卻是貪戀這難得的觸碰,忍著羞意不願抽迴,任由那隻大手往她心裏傳遞陣陣甜意。
“胡不胡說,不是我說了算,你若果真不想見到如此情形,往後就該加些小心,莫要再受傷了,可好?”
天知道賈瑚吐血昏迷的消息傳來時,林黛玉經曆了如何的天塌地陷!
宛如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一般,隻覺得這世間再無可留戀。
幸虧賈瑚早有先見之明,早幾年間,太醫、府醫、宮嬤、女官齊齊上陣,湯藥、丸藥、膳補更是不停,變著法的引導舒緩心情,解決各種後顧之憂,讓林黛玉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健康成長,有了一副好身板,不然這個打擊絕對能讓林黛玉也吐出一口血來!
說不定也會跟聽到寶玉翻船一樣,寶玉還沒死,她倒先把自己給折騰死了。
從前的林黛玉或許會這樣,但經過忠勇侯府策劃改版後林黛玉絕對不會。
人的思想和性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經曆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你在井底,便隻能看到小小一片天地,你的世界也隻有那一口井。
但當你跳出那一口井,天地刹那寬廣,世界也隨之廣袤。
榮國府的深宅內院對於林黛玉來說,就是那一口跳不出的井。
她喪母失父,沒了借力的跳板,便隻能被困在井底,左右都是那些人,再加上有心人的刻意為之,久而久之,心思便被束縛於小小一方天地。
這小小天地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於她來說都不亞於狂風暴雨。
但是當她被一道旨意拉出榮國府這口井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她接受全麵的教養,她感受真心的關懷,她感受市井的野趣,她見識朝廷的紛爭。
眼界為之寬廣,心境較之從前亦是不同。
雖然還達不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境界,可也算見識了大千世界的一角。
她的世界從此不隻有榮國府,還有了忠勇侯府,因為忠勇侯府,又保住了父親林如海。
三方加持之下,林黛玉早已遠勝往昔,她的一生,再不必如履薄冰,在賈寶玉之外,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然而“情”之所以難以捉摸,就在於它難以捉摸。
或許是日久生情,或許是被特立獨行吸引,或許是屢次雪中送炭的感動,小姑娘不知怎得,一顆心漸漸全撲在了大齡剩侯的身上。
忽聞得心上人吐血昏迷,怎能不天塌地陷?
但林黛玉終究是林黛玉,在最初的茫然慌亂過後,迅速的冷靜下來,沉著應對將要麵臨的局麵。
賈瑚倒下了,不知道有多少仇人想要落井下石,侯府是他的心血,林黛玉堅決守護。
迎春是賈瑚的親妹妹,按理說她才是除賈瑚之外最能做主的,然而三姐妹卻全都表示唯林黛玉馬首是瞻。
林黛玉不知道這是三姐妹對未來大嫂的重視,危局當前她也沒精力去思考,果斷接下了重任。
安撫姐妹,安定府中人心,將侯府安排的井井有條。
齊十三知道真相,但齊十三不說,任由林黛玉發揮。
林黛玉考慮了最壞的結果,若是賈瑚這次真的不幸,那她就要帶著賈瑚的希望好好生活下去。
生死與共固然是深情的浪漫,但同樣是自私的選擇。
賈瑚希望她好好活著,林黛玉不用問就深刻的明白。
從賈瑚耗時費力的養好她的身體,從賈瑚千裏相送揚州,林黛玉就知道,賈瑚希望她能好好的生活。
林黛玉不能辜負。
林如海健在,林黛玉為人子女,自該盡孝,二人同在林如海麵前磕過頭,她還要替賈瑚盡孝。
還有忠勇侯府需要延續下去。
香火延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她不能讓侯府就此斷絕。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在此之前,她需要一個被承認的身份。
林黛玉提筆給林如海去了一封信,詳細闡明情況,並言明自己的決心,若是表哥有不測,求父親大人助她上奏,請朝廷賜婚,如此方能名正言順。
接著林黛玉喚來了齊十三,請他派人速速將信送往揚州。
等齊十三安排人送出信去,林黛玉才將自己的決定告知。
不是她信不過齊十三,實在是事關重大不容有失,她必須以防萬一。
齊十三聽到林黛玉所言時,絲毫沒有意外。
林姑娘對侯爺的心意,一點都不掩飾,十三怎會不知曉呢?
侯爺對林姑娘……侯爺沒說,但不妨礙十三會腦補啊!
為什麽費神勞力的醫治林姑娘的身子?為什麽對林姑娘格外上心?為什麽不遠千裏相送揚州?
肯定是因為愛啊!
侯爺對於愛,向來不宣之於口,都是身體力行的實踐,就像當初的秦少奶奶,還不是一樣默默守護?
秦少奶奶之所以沒有公開來,那是因為身份特殊。
林小姑娘之所以沒有公開來,那是因為年歲不足,說出來徒惹人非議。
十三懂!
“齊管家,我與表哥之事,父親先前就曾曉於聖上,若是表哥……我與父親之請,聖上不會不同意,你可明白?”
“我明白,恕我直言,一旦事成就再不能反悔,侯爺先前幾乎得罪了整個朝堂,仇家遍地,屆時沒有侯爺支撐,姑娘要麵臨的危難可想而知,姑娘真的想好了?”
“侯府沒了表哥,還有我,還有我父親,還有十數萬邊關將士,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我不信這朝堂沒有一個忠貞之士,也不信聖上會眼睜睜看著侯府被人欺淩,隻消能撐過這幾年,我忠勇侯府自有後起之秀。”
“何來後起之秀?”
“這就需要麻煩齊管家了,你與表哥雖為主仆,實為兄弟,是表哥最信任的人,相信你也不願表哥的心血敗落,如今我有一事要托付於你,望你看往日的情分上,盡心為之。”
“姑娘盡管吩咐。”
“侯府無子嗣,表哥出身賈族,然賈族多庸碌之輩,且與表哥並不親近,我並不屬意,我想從表哥的部屬中,挑選孤零幼兒過繼名下,此次大戰傷亡諸多,表哥向來惜兵愛兵,想來也是願意的,屆時文有我父探花之才,武有齊管家驍勇無雙,以侯府傾力培養,定不會差,還望齊管家於此事助我一臂之力!”
這也是林黛玉不選擇自私殉情的重要原因,表哥為了等她,始終未娶不說,連個房裏人也沒有,更別說後代了,她怎麽忍心讓表哥香火斷絕,連個燒紙祭拜的都沒有?
還有她的書,也未曾寫完,“忠勇”之名未被廣為流傳,她的任務還很重呐!
待到這些事完成以後,她才能無愧於心,和表哥九泉之下相聚,屆時再不會有分離。
林黛玉的選擇不出意料,若是讓齊十三自己來選,他也會這麽做。
隻是這話由一個小姑娘說出來,倒更顯得難能可貴,齊十三也不由得對這位“主母”更加認同了。
“姑娘何不再等等,或許會有好消息呢?”
“好消息要等,事情也要做,若是表哥真有不測,也不至於臨陣無略,若是虛驚一場,權當這些孩子帶來的福分,咱們家也不會虧待。”
林黛玉沒說,其實她擔心的是隔壁賈家會強勢插手忠勇侯府之事。
作為外孫女,這麽惡意揣測外祖家屬實不妥,但林黛玉寧可信其有,也絕不信其無。
以前她年齡小,甚少接觸陰私之事,許多境況隻觀其表不解其意。
可經過嬤嬤們言傳身教,又跟賈瑚接觸過政爭的風詭雲譎,她要是再看不透表哥和賈家之間這點兒貓膩,那不如直接殉情得了!
這都看不透,還怎麽給侯府培養接班人了?
心機之輩說起來不好聽,但要撐起侯府門楣,沒有城府可不行。
林黛玉雖然平日裏不言語,但她明白,忠勇侯府這塊肉,寧榮二府始終虎視眈眈!
救國之功的餘蔭,已經在走下坡路的外祖家怎會不想要呢?
相比朝堂上那些因政見不合的大臣,寧榮二府這種有血緣沒親情的存在,才是對忠勇侯府威脅最大!
所以林黛玉要借過繼之事,借聖上之威,幹脆利落的斬斷外祖家的念想!
齊十三已經給了提示,多的也不能說,林黛玉沒悟出來,那他就按照吩咐行事就是了,權當是為侯爺補充新鮮力量。
該安排的安排了,該準備的準備了,林黛玉便坐鎮忠勇侯府等待宮裏的消息。
外人看著她穩如泰山,鎮定自若,雷厲風行又井井有條,隻有紫鵑知道,她家姑娘心裏有多難過,夜夜捧著那個匣子默默垂淚,卻不能放聲痛哭一場,隻因為她要替侯爺撐起來,不能表現出軟弱。
萬幸的是,侯爺福大命大,終於醒了。
“好,我以後盡量不受傷。”
即便是為了任務,可麵對這種關心,總是會讓人覺得心裏很暖。
賈瑚鬆開林黛玉的手指,伸手往她臉上撫去……
有點遠,沒摸到。
林黛玉見狀主動坐近了一些,拉著賈瑚的手,將臉埋了進去。
賈瑚輕輕摩挲著她眼下的青黑。
“讓你擔心了,這幾天沒有睡好吧?”
林黛玉溫熱的眼淚,唰一下砸落在賈瑚掌心,滿含委屈和擔憂,燙的人心裏一顫。
他算到了韃靼,算到了皇帝,算到了滿堂文武,卻獨獨忘了算這個小姑娘。
他習慣了獨行,忘了今時不比往日,他也會被人牽腸掛懷。
我可真該死啊!
“對不起……”
“沒有對不起!”
賈瑚剛開口就被林黛玉打斷。
“保家衛國,是你的責任,大丈夫處世,當有所為。”
江山社稷,家國百姓,是你的選擇。
你,是我的選擇。
林黛玉早就有這樣的覺悟,但還是選擇了飛蛾撲火。
她不是《紅樓夢》裏的那個林妹妹,孤苦漂泊,無依無靠,沒有人做主,沒有安全感,連喜歡都是那麽的小心翼翼。
她是大夏真實存在的林妹妹,沒有淚盡報恩,身體健康,父親健在,雖身處異鄉,卻不是孤苦無依。
她有父親的支持,有表哥給予的安全感,她有充足的底氣。
所以她愛的勇敢,愛的分明,愛的義無反顧!
“還記得在揚州時,我說過什麽嗎?”
“那可太多了,我想想,嗯……可是給香菱放籍?我已經給她改了呀。”
“不是這個!八個字的。”
“八個字……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接近了。”
“業火地獄,與我同遊?”
“很近了!”
“很近了?那是什麽,我想不起來了。”
“你竟然敢忘!再不理你了!”
林黛玉置氣的扭過身去。
“生氣了?”
賈瑚戳了戳林黛玉的腰,林黛玉癢的一躲。
“你都忘了答應過的誓言,還來招惹我做什麽,哼~”
“逗你玩的,怎麽可能會忘呢?咱倆可是說好的。”
林黛玉轉頭看賈瑚。
“那你說,是什麽,若是說對還則罷了,若是說不對……”
林黛玉皺了皺鼻子,兇巴巴惡狠狠的說道。
“明兒再想要我理你可不能了!”
這威脅……真是讓人好怕怕呀!
賈瑚表情認真,一字一句說道:
“你曾與我言,不辭青山,相隨與共。”
林黛玉又問道:“那你是怎麽迴答的?”
“我說,好。”
“那就是答應了,可對?”
“是。”
“既然答應了,就不許食言!”
“決不食言!”
他怎麽可能真的忘,又怎麽可能會食言呢?
林黛玉本就無比確信,她隻是愛跟他玩這些把戲,愛聽他再說一遍又一遍……
這旗是能隨便插的嗎?
你自己怎麽死的,心裏沒點數是不是?
賈瑚握住了林黛玉伸出的手指,細細軟軟一根,輕輕打了打床榻。
“呸呸呸!童言無忌,小孩子的話不算數,可不許再胡說了!”
因果報應這種事,賈瑚殺孽深重,向來是不信的,但放在林黛玉身上,尤其是她還親口說什麽淚盡淚幹的,賈瑚覺得還是慎重一些的好。
賈瑚的舉動雖說不上有多親密,可林黛玉卻是貪戀這難得的觸碰,忍著羞意不願抽迴,任由那隻大手往她心裏傳遞陣陣甜意。
“胡不胡說,不是我說了算,你若果真不想見到如此情形,往後就該加些小心,莫要再受傷了,可好?”
天知道賈瑚吐血昏迷的消息傳來時,林黛玉經曆了如何的天塌地陷!
宛如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一般,隻覺得這世間再無可留戀。
幸虧賈瑚早有先見之明,早幾年間,太醫、府醫、宮嬤、女官齊齊上陣,湯藥、丸藥、膳補更是不停,變著法的引導舒緩心情,解決各種後顧之憂,讓林黛玉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健康成長,有了一副好身板,不然這個打擊絕對能讓林黛玉也吐出一口血來!
說不定也會跟聽到寶玉翻船一樣,寶玉還沒死,她倒先把自己給折騰死了。
從前的林黛玉或許會這樣,但經過忠勇侯府策劃改版後林黛玉絕對不會。
人的思想和性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經曆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你在井底,便隻能看到小小一片天地,你的世界也隻有那一口井。
但當你跳出那一口井,天地刹那寬廣,世界也隨之廣袤。
榮國府的深宅內院對於林黛玉來說,就是那一口跳不出的井。
她喪母失父,沒了借力的跳板,便隻能被困在井底,左右都是那些人,再加上有心人的刻意為之,久而久之,心思便被束縛於小小一方天地。
這小小天地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於她來說都不亞於狂風暴雨。
但是當她被一道旨意拉出榮國府這口井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她接受全麵的教養,她感受真心的關懷,她感受市井的野趣,她見識朝廷的紛爭。
眼界為之寬廣,心境較之從前亦是不同。
雖然還達不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境界,可也算見識了大千世界的一角。
她的世界從此不隻有榮國府,還有了忠勇侯府,因為忠勇侯府,又保住了父親林如海。
三方加持之下,林黛玉早已遠勝往昔,她的一生,再不必如履薄冰,在賈寶玉之外,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然而“情”之所以難以捉摸,就在於它難以捉摸。
或許是日久生情,或許是被特立獨行吸引,或許是屢次雪中送炭的感動,小姑娘不知怎得,一顆心漸漸全撲在了大齡剩侯的身上。
忽聞得心上人吐血昏迷,怎能不天塌地陷?
但林黛玉終究是林黛玉,在最初的茫然慌亂過後,迅速的冷靜下來,沉著應對將要麵臨的局麵。
賈瑚倒下了,不知道有多少仇人想要落井下石,侯府是他的心血,林黛玉堅決守護。
迎春是賈瑚的親妹妹,按理說她才是除賈瑚之外最能做主的,然而三姐妹卻全都表示唯林黛玉馬首是瞻。
林黛玉不知道這是三姐妹對未來大嫂的重視,危局當前她也沒精力去思考,果斷接下了重任。
安撫姐妹,安定府中人心,將侯府安排的井井有條。
齊十三知道真相,但齊十三不說,任由林黛玉發揮。
林黛玉考慮了最壞的結果,若是賈瑚這次真的不幸,那她就要帶著賈瑚的希望好好生活下去。
生死與共固然是深情的浪漫,但同樣是自私的選擇。
賈瑚希望她好好活著,林黛玉不用問就深刻的明白。
從賈瑚耗時費力的養好她的身體,從賈瑚千裏相送揚州,林黛玉就知道,賈瑚希望她能好好的生活。
林黛玉不能辜負。
林如海健在,林黛玉為人子女,自該盡孝,二人同在林如海麵前磕過頭,她還要替賈瑚盡孝。
還有忠勇侯府需要延續下去。
香火延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她不能讓侯府就此斷絕。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在此之前,她需要一個被承認的身份。
林黛玉提筆給林如海去了一封信,詳細闡明情況,並言明自己的決心,若是表哥有不測,求父親大人助她上奏,請朝廷賜婚,如此方能名正言順。
接著林黛玉喚來了齊十三,請他派人速速將信送往揚州。
等齊十三安排人送出信去,林黛玉才將自己的決定告知。
不是她信不過齊十三,實在是事關重大不容有失,她必須以防萬一。
齊十三聽到林黛玉所言時,絲毫沒有意外。
林姑娘對侯爺的心意,一點都不掩飾,十三怎會不知曉呢?
侯爺對林姑娘……侯爺沒說,但不妨礙十三會腦補啊!
為什麽費神勞力的醫治林姑娘的身子?為什麽對林姑娘格外上心?為什麽不遠千裏相送揚州?
肯定是因為愛啊!
侯爺對於愛,向來不宣之於口,都是身體力行的實踐,就像當初的秦少奶奶,還不是一樣默默守護?
秦少奶奶之所以沒有公開來,那是因為身份特殊。
林小姑娘之所以沒有公開來,那是因為年歲不足,說出來徒惹人非議。
十三懂!
“齊管家,我與表哥之事,父親先前就曾曉於聖上,若是表哥……我與父親之請,聖上不會不同意,你可明白?”
“我明白,恕我直言,一旦事成就再不能反悔,侯爺先前幾乎得罪了整個朝堂,仇家遍地,屆時沒有侯爺支撐,姑娘要麵臨的危難可想而知,姑娘真的想好了?”
“侯府沒了表哥,還有我,還有我父親,還有十數萬邊關將士,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我不信這朝堂沒有一個忠貞之士,也不信聖上會眼睜睜看著侯府被人欺淩,隻消能撐過這幾年,我忠勇侯府自有後起之秀。”
“何來後起之秀?”
“這就需要麻煩齊管家了,你與表哥雖為主仆,實為兄弟,是表哥最信任的人,相信你也不願表哥的心血敗落,如今我有一事要托付於你,望你看往日的情分上,盡心為之。”
“姑娘盡管吩咐。”
“侯府無子嗣,表哥出身賈族,然賈族多庸碌之輩,且與表哥並不親近,我並不屬意,我想從表哥的部屬中,挑選孤零幼兒過繼名下,此次大戰傷亡諸多,表哥向來惜兵愛兵,想來也是願意的,屆時文有我父探花之才,武有齊管家驍勇無雙,以侯府傾力培養,定不會差,還望齊管家於此事助我一臂之力!”
這也是林黛玉不選擇自私殉情的重要原因,表哥為了等她,始終未娶不說,連個房裏人也沒有,更別說後代了,她怎麽忍心讓表哥香火斷絕,連個燒紙祭拜的都沒有?
還有她的書,也未曾寫完,“忠勇”之名未被廣為流傳,她的任務還很重呐!
待到這些事完成以後,她才能無愧於心,和表哥九泉之下相聚,屆時再不會有分離。
林黛玉的選擇不出意料,若是讓齊十三自己來選,他也會這麽做。
隻是這話由一個小姑娘說出來,倒更顯得難能可貴,齊十三也不由得對這位“主母”更加認同了。
“姑娘何不再等等,或許會有好消息呢?”
“好消息要等,事情也要做,若是表哥真有不測,也不至於臨陣無略,若是虛驚一場,權當這些孩子帶來的福分,咱們家也不會虧待。”
林黛玉沒說,其實她擔心的是隔壁賈家會強勢插手忠勇侯府之事。
作為外孫女,這麽惡意揣測外祖家屬實不妥,但林黛玉寧可信其有,也絕不信其無。
以前她年齡小,甚少接觸陰私之事,許多境況隻觀其表不解其意。
可經過嬤嬤們言傳身教,又跟賈瑚接觸過政爭的風詭雲譎,她要是再看不透表哥和賈家之間這點兒貓膩,那不如直接殉情得了!
這都看不透,還怎麽給侯府培養接班人了?
心機之輩說起來不好聽,但要撐起侯府門楣,沒有城府可不行。
林黛玉雖然平日裏不言語,但她明白,忠勇侯府這塊肉,寧榮二府始終虎視眈眈!
救國之功的餘蔭,已經在走下坡路的外祖家怎會不想要呢?
相比朝堂上那些因政見不合的大臣,寧榮二府這種有血緣沒親情的存在,才是對忠勇侯府威脅最大!
所以林黛玉要借過繼之事,借聖上之威,幹脆利落的斬斷外祖家的念想!
齊十三已經給了提示,多的也不能說,林黛玉沒悟出來,那他就按照吩咐行事就是了,權當是為侯爺補充新鮮力量。
該安排的安排了,該準備的準備了,林黛玉便坐鎮忠勇侯府等待宮裏的消息。
外人看著她穩如泰山,鎮定自若,雷厲風行又井井有條,隻有紫鵑知道,她家姑娘心裏有多難過,夜夜捧著那個匣子默默垂淚,卻不能放聲痛哭一場,隻因為她要替侯爺撐起來,不能表現出軟弱。
萬幸的是,侯爺福大命大,終於醒了。
“好,我以後盡量不受傷。”
即便是為了任務,可麵對這種關心,總是會讓人覺得心裏很暖。
賈瑚鬆開林黛玉的手指,伸手往她臉上撫去……
有點遠,沒摸到。
林黛玉見狀主動坐近了一些,拉著賈瑚的手,將臉埋了進去。
賈瑚輕輕摩挲著她眼下的青黑。
“讓你擔心了,這幾天沒有睡好吧?”
林黛玉溫熱的眼淚,唰一下砸落在賈瑚掌心,滿含委屈和擔憂,燙的人心裏一顫。
他算到了韃靼,算到了皇帝,算到了滿堂文武,卻獨獨忘了算這個小姑娘。
他習慣了獨行,忘了今時不比往日,他也會被人牽腸掛懷。
我可真該死啊!
“對不起……”
“沒有對不起!”
賈瑚剛開口就被林黛玉打斷。
“保家衛國,是你的責任,大丈夫處世,當有所為。”
江山社稷,家國百姓,是你的選擇。
你,是我的選擇。
林黛玉早就有這樣的覺悟,但還是選擇了飛蛾撲火。
她不是《紅樓夢》裏的那個林妹妹,孤苦漂泊,無依無靠,沒有人做主,沒有安全感,連喜歡都是那麽的小心翼翼。
她是大夏真實存在的林妹妹,沒有淚盡報恩,身體健康,父親健在,雖身處異鄉,卻不是孤苦無依。
她有父親的支持,有表哥給予的安全感,她有充足的底氣。
所以她愛的勇敢,愛的分明,愛的義無反顧!
“還記得在揚州時,我說過什麽嗎?”
“那可太多了,我想想,嗯……可是給香菱放籍?我已經給她改了呀。”
“不是這個!八個字的。”
“八個字……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接近了。”
“業火地獄,與我同遊?”
“很近了!”
“很近了?那是什麽,我想不起來了。”
“你竟然敢忘!再不理你了!”
林黛玉置氣的扭過身去。
“生氣了?”
賈瑚戳了戳林黛玉的腰,林黛玉癢的一躲。
“你都忘了答應過的誓言,還來招惹我做什麽,哼~”
“逗你玩的,怎麽可能會忘呢?咱倆可是說好的。”
林黛玉轉頭看賈瑚。
“那你說,是什麽,若是說對還則罷了,若是說不對……”
林黛玉皺了皺鼻子,兇巴巴惡狠狠的說道。
“明兒再想要我理你可不能了!”
這威脅……真是讓人好怕怕呀!
賈瑚表情認真,一字一句說道:
“你曾與我言,不辭青山,相隨與共。”
林黛玉又問道:“那你是怎麽迴答的?”
“我說,好。”
“那就是答應了,可對?”
“是。”
“既然答應了,就不許食言!”
“決不食言!”
他怎麽可能真的忘,又怎麽可能會食言呢?
林黛玉本就無比確信,她隻是愛跟他玩這些把戲,愛聽他再說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