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拯救仙草絳珠116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侯一諾千金,既然答應了,就沒有反悔的道理。”
“本侯踐行每一個諾言,也不允許別人毀約。”
“榮國太夫人有空還是多操心操心自家這些不成器的子孫吧,文不成武不就,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才是真的惹人笑話!”
“行了,姑娘們送來了,本侯也不多留了,告辭!”
賈瑚起身就要走。
這榮慶堂就跟承天門似的,好像有什麽特殊buff加成,賈瑚一到這裏就習慣性想要掃射。
不能再待下去了,不然把老太婆氣出個好歹,林黛玉還不得怨死他?
賈瑚走了兩步又停下來,對著邢夫人道:“大太太,本侯覺得你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保持住,本侯看好你!別讓本侯等太久。”
這次是真的走了。
隻留下滿堂驚愕。
哦不對,這麽說不嚴謹,他隻是再度刷新了薛姨媽和薛寶釵對大夏忠勇侯的認知,其他人都是很淡定的,賈母和王夫人甚至想說一句:
就這?
你看,懷柔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變成綏靖的,可歎他們還沉浸在忠勇侯偶爾給予的溫柔裏,沾沾自喜。
林黛玉走了,掛靈小積兒躺屍的房頂也從清竹館轉移到榮國府了。
接下來的日子,賈瑚除了偶爾通過小積兒了解一下《黛玉婉拒一百法》、《迎春智鬥李奶媽》、《探春教弟狠心打》、《惜春mia mia mia mia mia》,就再也沒幹涉過。
孩子大了,總要放手讓她們麵對風雨,而賈瑚也有自己的風雨需要麵對。
自七月初十朝會把人得罪狠了以後,很多人都在暗戳戳報複。
有聞風上奏彈劾的,有危言聳聽告狀的,有散播謠言汙蔑的,也有付諸行動瓦解的。
前麵的都還好,賈瑚還有用,又剛體現過忠心,皇帝不會信。
太上皇剛懲戒過賈瑚,也不會再對賈瑚出手。
隻有那些報複性瓦解忠勇侯勢力的比較難搞,整不動賈瑚就開始整賈瑚的人。
遼東拓疆才過去沒多久,不宜大行貶斥,於是他們就改變方案往上捧。
升遷,升官遷任。
現在遼東沒有大仗可以打了,你這種人才不應該浪費,朝廷十分看好你,決定給你再立新功的機會,你就去國家需要的地方吧!
舊臣勢力和勳貴一脈的反撲有理有據、符合程序,皇帝也不能都不同意。
於是遼東鎮和大同鎮的一些人就被調離了,有去往甘肅、寧夏、延綏、固原等邊鎮抵禦韃靼、瓦剌的,有去往山東半島、江南沿海防備海賊倭寇的,有去往青海地區防備察合台的,還有被派往西南打交趾逆子的,主打一個四分五裂。
目的就是先打散賈侯團夥,再弄到自己的地盤慢慢磋磨。
就……挺感謝的!
真的!
本來賈瑚還想著怎麽讓自己的人插到其他的地方摸摸情況,結果他還沒想出辦法,政敵就給他實現了,你說這去哪說理去?
要說不感謝吧,顯得忠勇侯不懂事。
可要說感謝吧,他們的出發點又讓人說不出謝謝。
就挺尷尬!
忠勇侯社恐,最怕尷尬,於是就躲在府裏不出門了。
外麵一看賈瑚躲起來不出頭,還以為他認慫了,就更嗨皮了。
馮壘這些監察太監處處碰壁,五軍府、兵部的自查成了表麵工作。
北靜王去了這家去那家,看起來特別忙碌,實則變相拖延,出工不出力,讓追繳變成了一紙空話,欠錢不還的勳貴和京官們都不當迴事。
新任京營節度使修國公自己都寸步難行,更別提整頓京營了。
遼東總兵齊國公眼看賈瑚被搞下台了,又開始左右搖擺,當起了牆頭草。
這些通通讓景德帝十分火大。
齊國的搖擺,害得剛從大同調迴京城的陳尚,來不及洗去風塵仆仆,先去給皇帝表了忠心,又連夜去了忠勇侯府。
柳承也是給理國公連去了好幾封信,提醒便宜爹穩住別浪。
這些在賈瑚看來都不算事,他對景德帝和張政正在討論的編審徭役更有興趣。
合將十甲丁糧總於一裏,各裏丁糧總於一州一縣,各州縣丁糧總於一府,各府丁糧總於一布政司,而布政司通將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內量除優免之數,每糧一石編銀若幹,每丁審銀若幹,斟酌繁簡,通融科派,造定冊籍。
通計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稱一條編法。
這對解決當前國庫空虛、徭役繁雜、遏製兼並等問題是不錯的法子,但是觸及到官紳地主的利益,宗室、勳貴、官宦、鄉紳、毫商……光是想想就知道阻力很大,甚至不排除有烽煙四起迫使皇帝妥協的可能。
除非景德帝手握無可匹敵的大勢。
但縱觀全局,景德帝還沒徹底壓倒太上皇,張政也沒徹底擊敗嚴首輔,皇權相爭,話語權分裂,大勢未成。
尤其是最重要的武裝力量——
京營。
還沒徹底拿到手。
隻一個遼東揚威營還不夠讓景德帝有安全感。
現在柳承、陳尚在馮唐的有意縱容下,正慢慢掌握金吾衛和羽林衛等禦林軍,下一步就該想辦法動京營。
京營一直都是寧榮的自留地,後來在皇帝的壓製下發展成了勳貴的根據地,現下也沒有支援遼東這樣名正言順的借口,要不生亂子的把京營拿到手實在太難。
基於這些考慮,景德帝打算采取:
捧殺勳貴—>放鬆警惕—>蠶食京營—>一網打盡。
就在景德帝正考慮從哪方麵入手的時候,賈家給了機會。
……
八月初三,賈母生辰。
鑒於前段時間成功打壓了忠勇侯,又齊心協力抵抗了追繳欠銀,還接迴了四個姑娘,寧榮二府高興啊!
一高興呢就飄了,廣邀賓朋為賈家老祖宗大辦壽宴,打算借著這個機會,慶賀對瑚作戰的成功,順便亮亮賈家和勳貴們的肌肉。
賈瑚當然是接到邀請函了。
本來並不想去,可一想到大半個月沒見到妹妹們了,就改了主意。
能見到妹妹們賈瑚當然高興,可偏偏有不長眼的惹他不高興。
賈瑚一到榮國府就聽到有人在罵他!
“本侯踐行每一個諾言,也不允許別人毀約。”
“榮國太夫人有空還是多操心操心自家這些不成器的子孫吧,文不成武不就,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才是真的惹人笑話!”
“行了,姑娘們送來了,本侯也不多留了,告辭!”
賈瑚起身就要走。
這榮慶堂就跟承天門似的,好像有什麽特殊buff加成,賈瑚一到這裏就習慣性想要掃射。
不能再待下去了,不然把老太婆氣出個好歹,林黛玉還不得怨死他?
賈瑚走了兩步又停下來,對著邢夫人道:“大太太,本侯覺得你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保持住,本侯看好你!別讓本侯等太久。”
這次是真的走了。
隻留下滿堂驚愕。
哦不對,這麽說不嚴謹,他隻是再度刷新了薛姨媽和薛寶釵對大夏忠勇侯的認知,其他人都是很淡定的,賈母和王夫人甚至想說一句:
就這?
你看,懷柔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變成綏靖的,可歎他們還沉浸在忠勇侯偶爾給予的溫柔裏,沾沾自喜。
林黛玉走了,掛靈小積兒躺屍的房頂也從清竹館轉移到榮國府了。
接下來的日子,賈瑚除了偶爾通過小積兒了解一下《黛玉婉拒一百法》、《迎春智鬥李奶媽》、《探春教弟狠心打》、《惜春mia mia mia mia mia》,就再也沒幹涉過。
孩子大了,總要放手讓她們麵對風雨,而賈瑚也有自己的風雨需要麵對。
自七月初十朝會把人得罪狠了以後,很多人都在暗戳戳報複。
有聞風上奏彈劾的,有危言聳聽告狀的,有散播謠言汙蔑的,也有付諸行動瓦解的。
前麵的都還好,賈瑚還有用,又剛體現過忠心,皇帝不會信。
太上皇剛懲戒過賈瑚,也不會再對賈瑚出手。
隻有那些報複性瓦解忠勇侯勢力的比較難搞,整不動賈瑚就開始整賈瑚的人。
遼東拓疆才過去沒多久,不宜大行貶斥,於是他們就改變方案往上捧。
升遷,升官遷任。
現在遼東沒有大仗可以打了,你這種人才不應該浪費,朝廷十分看好你,決定給你再立新功的機會,你就去國家需要的地方吧!
舊臣勢力和勳貴一脈的反撲有理有據、符合程序,皇帝也不能都不同意。
於是遼東鎮和大同鎮的一些人就被調離了,有去往甘肅、寧夏、延綏、固原等邊鎮抵禦韃靼、瓦剌的,有去往山東半島、江南沿海防備海賊倭寇的,有去往青海地區防備察合台的,還有被派往西南打交趾逆子的,主打一個四分五裂。
目的就是先打散賈侯團夥,再弄到自己的地盤慢慢磋磨。
就……挺感謝的!
真的!
本來賈瑚還想著怎麽讓自己的人插到其他的地方摸摸情況,結果他還沒想出辦法,政敵就給他實現了,你說這去哪說理去?
要說不感謝吧,顯得忠勇侯不懂事。
可要說感謝吧,他們的出發點又讓人說不出謝謝。
就挺尷尬!
忠勇侯社恐,最怕尷尬,於是就躲在府裏不出門了。
外麵一看賈瑚躲起來不出頭,還以為他認慫了,就更嗨皮了。
馮壘這些監察太監處處碰壁,五軍府、兵部的自查成了表麵工作。
北靜王去了這家去那家,看起來特別忙碌,實則變相拖延,出工不出力,讓追繳變成了一紙空話,欠錢不還的勳貴和京官們都不當迴事。
新任京營節度使修國公自己都寸步難行,更別提整頓京營了。
遼東總兵齊國公眼看賈瑚被搞下台了,又開始左右搖擺,當起了牆頭草。
這些通通讓景德帝十分火大。
齊國的搖擺,害得剛從大同調迴京城的陳尚,來不及洗去風塵仆仆,先去給皇帝表了忠心,又連夜去了忠勇侯府。
柳承也是給理國公連去了好幾封信,提醒便宜爹穩住別浪。
這些在賈瑚看來都不算事,他對景德帝和張政正在討論的編審徭役更有興趣。
合將十甲丁糧總於一裏,各裏丁糧總於一州一縣,各州縣丁糧總於一府,各府丁糧總於一布政司,而布政司通將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內量除優免之數,每糧一石編銀若幹,每丁審銀若幹,斟酌繁簡,通融科派,造定冊籍。
通計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稱一條編法。
這對解決當前國庫空虛、徭役繁雜、遏製兼並等問題是不錯的法子,但是觸及到官紳地主的利益,宗室、勳貴、官宦、鄉紳、毫商……光是想想就知道阻力很大,甚至不排除有烽煙四起迫使皇帝妥協的可能。
除非景德帝手握無可匹敵的大勢。
但縱觀全局,景德帝還沒徹底壓倒太上皇,張政也沒徹底擊敗嚴首輔,皇權相爭,話語權分裂,大勢未成。
尤其是最重要的武裝力量——
京營。
還沒徹底拿到手。
隻一個遼東揚威營還不夠讓景德帝有安全感。
現在柳承、陳尚在馮唐的有意縱容下,正慢慢掌握金吾衛和羽林衛等禦林軍,下一步就該想辦法動京營。
京營一直都是寧榮的自留地,後來在皇帝的壓製下發展成了勳貴的根據地,現下也沒有支援遼東這樣名正言順的借口,要不生亂子的把京營拿到手實在太難。
基於這些考慮,景德帝打算采取:
捧殺勳貴—>放鬆警惕—>蠶食京營—>一網打盡。
就在景德帝正考慮從哪方麵入手的時候,賈家給了機會。
……
八月初三,賈母生辰。
鑒於前段時間成功打壓了忠勇侯,又齊心協力抵抗了追繳欠銀,還接迴了四個姑娘,寧榮二府高興啊!
一高興呢就飄了,廣邀賓朋為賈家老祖宗大辦壽宴,打算借著這個機會,慶賀對瑚作戰的成功,順便亮亮賈家和勳貴們的肌肉。
賈瑚當然是接到邀請函了。
本來並不想去,可一想到大半個月沒見到妹妹們了,就改了主意。
能見到妹妹們賈瑚當然高興,可偏偏有不長眼的惹他不高興。
賈瑚一到榮國府就聽到有人在罵他!